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世上本无鬼,四川省丰都县却有一座“鬼城” “鬼城”是在丰都县城后的一座山上,这座山叫平都山,俗称名山,真是山不在高,有鬼则名。此山不过288米,却因“仙都”、“鬼城”之故,名声很大,以至名传海外,不少华人老外都知道,丰都果然有座“地狱”。 此山从西周开始,即是当时巴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西汉的王方平和东汉的阴长生两位神仙家来此山修炼,传说这两位最后炼成正果飞升而去。其后,道教和佛教在此山兴盛一千多年,香火极旺,仅山上和山麓就有道观和佛寺48座,加上城内27座民间宗教庙宇,竟达75座。庙观中有名有姓的神仙和菩萨就有400…  相似文献   

2.
马程程 《神州》2020,(4):47-47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土,佛经也随即由此传译。最早在中国出现系统介绍“地狱”的佛经,是由东汉时来到中国的安息沙门安世高所译的《佛说十八泥犁(地狱)经》、《佛说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佛说鬼问目连经》。此三部佛经,虽每篇文章字数均不足三千,但确详尽地介绍了有关地狱的情况,普及了“十八地狱”的概念、较详细描述了地狱诸苦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名山,古曰平都山,在丰都县东北,以东坡诗句“平都天下古名山”而得名。为“道书七十二福地之一,亦张道陵二十四化之一也”。据记载,早在西晋时期,这里就开始创建寺观庙宇,随着佛、道教的影响和盛行,造寺建观也逐年兴起,唐宋时,山上寺庙已初具规模,到了明清两代,殿阁林立,楼亭遍布。前人有诗云:“览胜珠宫一吐奇,山灵应笑我来迟。天开地辟壶中景,月白风清画里诗。”名山古建筑迭经沧桑,大部分寺观废圮  相似文献   

4.
孙剑艺  陈宁 《民俗研究》2003,10(2):165-171
1.1 中国民俗所谓牛鬼蛇神,本为传说中的神怪。牛鬼又称牛头,在佛教中是看守地狱的鬼卒,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名曰阿傍。该鬼卒常与另一马面鬼合称“牛头马面”。蛇神是佛教护法神“天龙八部”之一的大蟒神,名曰摩睺罗迦,其形象为人身蛇首。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也有自己的蛇神。《山海经》中就有好多位“人首(面)蛇身”的神,汉高诱注《淮南子》谓天神共工“蛇身人面”,《列子·黄帝》谓庖牺(伏羲)、  相似文献   

5.
“峨眉天下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天下名山”、“动植物王国”、“地质博物馆”,峨眉山享有太多的荣誉,云海、日出、佛光、圣灯作为峨眉山“四大奇观”也名闻天下。1996年,峨眉山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当年的乾隆光临峨眉时,觉此山天下为首,敬此山为“山在我上”,赐此四字。  相似文献   

6.
张巾易 《贵阳文史》2007,(1):F0004-F0004
贵阳黔灵山是中国西南佛教名山之一,有“黔南山第一山”之称,它以佛教文化和奇丽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是国家4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7.
“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风光旖旎,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双重桂冠名扬天下,中外朝拜者络绎不绝。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8.
《地狱变相》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狱”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名词。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地狱观念”对中国民众的规范、抑制是非常强烈的。正因很多人怕死后堕入“地狱”,其反抗压迫的勇气大都被逆来顺受、委屈求全所代替了。封建王朝因为有“地狱”,使得其统治得以延长,中国人民敢于斗争的精神,因为有“地狱”而被消除了大半,尽管有时我们还可看到“地狱”带有劝善戒恶、鞭挞丑恶一面,但其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所起的主要作用还是消极的。那么,“地狱”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并用什么手段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本文试图用敦煌所出的资料及佛教石刻中的《地狱变相》来说明之。  相似文献   

9.
峨眉山人口处,有一座十分醒目而典雅的巨大牌坊,上有当代豪郭沫若20世纪50年代题书“天下名山”四个大字。此前,该处已有一座规模较小的“天下名山”坊,坊的前身为民国时期四川省主席张群题书“峨眉天下秀”坊。由此至报国寺路上,曾有乐山专员刘仁庵题书“雄秀西南”坊(现为“雄秀西南”亭)和爱国将领冯玉祥题书“名山起点”坊。峨眉山秀甲天下,为道教第七洞天,佛教圣地,四大名山,又是世界化与自然遗产,闻名天下,自然是天下名山了。  相似文献   

10.
柳夏  陈团结 《中华遗产》2014,(12):110-125
佛教四大名山闻名遐迩,鲜为人知的是中国还有一座山——终南山,堪称佛教诸宗的祖山,大乘佛教九宗中有六宗祖庭集于此处。佛教进入中国初期,并没有宗派之分,而当佛教走人山川形胜的终南秘境,仰对峰峦、俯拾河溪,却体会出更多佛法的真味。山寺与山僧的修炼历程,即是终南山梵音响起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闪光的普陀     
普陀有一座山,叫普陀山,她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普陀山有一种树,叫“新木姜子”,它的嫩梢上密密地披满了金色的绒毛,在阳光下便会闪现奇异的光芒。人们把它称为“佛光树”,是舟山市的市树。这种“佛光树”与人们心目中观音菩萨头上那一轮神圣的光环互相辉映,便让人感到整个“海天佛国”洋溢着一种光明祥和的气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丰都县恢复了名山,颇有意义。当前,有必要将其主要特点加以讨论。丰都为什么这样有名?是因为地狱鬼城之议,风景名胜之说,抑或文物古迹性质?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将这三种属性加以考察,找出主要之点,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恢复与开发名山,无疑会有裨益。为此,本文不惜拿出管窥蠡测之见,以表抛砖引玉之心。偏颇谬误之处,敬祈赐教。 一、关于丰都名山的历史真面目 1.丰都本非鬼城,而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 丰都,巴蜀时称平都,为巴国别都。秦、西汉属枳县,隶巴郡。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建平都县。南北朝时一度撤销县治。  相似文献   

1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谈起京东地区名山,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河北迁西县境的景忠山. 景忠山原先并不叫景忠山,有史料记载,景忠山“旧有二名,南日明山,北日阴山.”明初于山顶建三忠祠,祀诸葛亮、岳飞、文天祥,“欲人景行仰止”,故改名“景忠山”.清康熙帝曾御题“天下名山”. 山上古岩峥嵘,苍松蔽日,峡谷清幽,云雾飘渺,1872级台阶直达峰顶,自然景观鬼斧神工,风格独具,有“灵山秀色”之称.更为奇妙的是,此处集佛、道、儒三教于一山,既有佛教的佛祖殿、菩萨殿、四帅殿,又有道教的碧霞元君殿、玉皇殿、真武大帝殿,同时又有儒家推崇的三位杰出忠臣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的“三忠祠”,庙宇建筑可上溯到宋代.  相似文献   

14.
白尚礼 《丝绸之路》2011,(15):25-27
天下名山大川多矣,以"五台山"命名者,更是不胜枚举。提起五台山,或许人们会想起两座久负盛名的五台山,一座是雄踞中国佛教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的山西忻州五台山,一座是号称"京东第一山"的天津蓟县东五台山。  相似文献   

15.
奇秀雁荡山     
雁荡山为首批国家重 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 名山之一。雁荡山根植于 东海,素有“海上名山”、 “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 南第一山”。雁荡山形成于 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 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辟 有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 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 为“雁荡三绝”。  相似文献   

16.
名山大川历来是旅游者向往并游览的主要景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就是酷爱祖国秀丽的山水而长期在外旅行并写下游记名著《徐霞客游记》。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地质运动频繁,所以形成了许多风景优美的山岳,常提的知名度较高的当数“五岳”,“四大佛教名山”,如黄山、武夷山、雁荡山等,  相似文献   

17.
丘桓兴 《旅游》2004,(6):28-39
在中国的各大名山中,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故称之为“佛教四大名山”,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相似文献   

18.
高野山之魂     
高野山位于日本和歌山县境内,从日本商业大都会大阪乘火车一个半小时即可到达。这里是日本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地。高野山的出名,可能正应了唐朝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海拔1000多米,方圆100多里的高野山,是日本佛教最大宗派真言宗总部所在地,拥有弘法大师御庙、金刚峰寺、持明院等日本最大寺庙建筑群(约有100座),可说是日本最负盛名的佛教名山。  相似文献   

19.
观音是观世音菩萨的简称,藏语称“坚热斯”。梵语的发音是“阿缚卢吉低舍婆罗(Avalokitesvara)”,意为观照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观”为观照之意,是以佛教的无漏(无烦恼)圆通大智慧观照众生:“世”是菩萨观照的对象和境界,不单指人世,还包括六道,即:人、天、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音”是六道众生遇难时念诵观音名号  相似文献   

20.
佛教传入中国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一些地方因为佛教而成为文化旅游胜地。普陀山与五台山、峨嵋山、九华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与其作为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大菩萨的道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普陀山历史悠久。据史书载,秦时的安期生、汉朝的梅福、晋代的葛洪都曾入此山修道。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天竺(古印度)僧人在潮音洞前燃指礼佛,感应观音化身。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本僧人慧锷与本岛居民共建“不肯去观音院”,开创朝圣礼佛的先河。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