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丰富的档案史料,讲述第三十兵工厂这一大型兵工厂的前世今生——厘清它与济南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巩县兵工厂这3家老牌兵工企业的基因谱系;重点勾勒该厂1949年春南迁柳州那段艰难的历史,以及人民政权接管而后重获新生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嵩山巍巍、邙山苍苍、黄河滔滔、洛水清清。在嵩、邙、河、洛交汇处,有一闻名遐迩的大型地主庄园,周围是北魏巩县石窟、北宋皇陵、杜甫故里、慈云古寺、东周故城、刘镇华庄园、巩县兵工厂等一批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嵩阴风景区、青龙森林公园、浮戏山风景区、河洛风景名胜区。然而,在旅游业红红火火的今天,为什么这座大型庄园至今“春风不度”呢?  相似文献   

3.
浅谈巩县石窟寺的伎乐雕刻刘洪淼,傅慧翠巩县石窟寺,位于巩县东北方向的南河渡乡寺湾村东端。雕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公元500年左右)。原名“希玄寺”,唐、宋时称“净土寺”,明、清时改称“石窟寺”至今。巩县石窟寺现存石窟5所,千佛龛1座,佛龛276个,...  相似文献   

4.
贵州第一座水电厂 ,4 0年代创建于桐梓县城郊 6公里处的天门洞 ,命名为“天门河水电厂” ,它是贵州利用水力发电的开始。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略中国 ,在蒋介石“攘外必须安内”方针的指导下 ,大半个中国被日本侵略军占领。 1938年春 ,广东石林兵工厂迁移到广西融县 ,旋即徙来桐梓县城郊傅家龙洞 ,搭简易工棚进行生产。随后迁来巩县、江陵、沈阳兵工厂 ,合并为 4 1兵工厂。生产需用动力 ,仅靠两台柴油机作原动力发电。为保障生产急需 ,专门成立一个汽车队 ,12辆汽车去重庆运输柴油。4 1兵工厂生产任务重 ,抗日…  相似文献   

5.
中国兵器工业开始于鸦片战争,发展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后由于封建割据与军阀混战的需要,几乎每省都有兵工厂,形成了布局分散,设备、原料依赖进口,生产落后的中国兵工生产特点。1927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对兵工厂进行了分期整顿,实行关停或并迁,形成了汉阳、上海、金陵、济南、巩县5个大型兵工厂。九一八事变,特别是“一·二八”抗战后,鉴于日本侵华势不可免,蒋百里、蒋介石等先后考虑抗战开始后,能够支持长期抗战的兵器工业的工业生产基地选择问题。由于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后方基地的认识也在变更,先后选择了西北和湘西、四川为中心的滇、黔、川西南地区。全面抗战开始后,由于重庆具有天时、地利、人才的独特条件,各兵工厂在搬迁中有的径迁重庆,有的一迁他处,再迁重庆,最终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兵工生产基地。重庆兵器工业支撑了长期抗战,为西南大后方的经济建设与兵工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巩县光裕盐号的兴衰张文红1929年,任安徽省主席的巩县人刘镇华在巩县东站镇开设了一个经营食盐的企业,叫"光裕盐号"。它是巩县刘家的第一个家庭独资商业。1931年,刘镇华委托二弟刘镇乾(号健宇)。,在天津筹办"光裕盐号"。刘镇乾为攫取巨利,把刘家原来经...  相似文献   

7.
杜甫是乾元二年(759)岁末来到成都的,“五载客蜀都,一年居梓州。”(《去蜀》)杜甫在成都及梓州等地居住的时间跨七个年头,实际是五年多。现在,人们谈到杜甫.完全可以不提他的生地(河南巩县)与死所(湖南耒阳),却不能不提到成都。邓小平一生五到草堂.他对家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到杜甫草堂,就等于没有到过成都。”杜甫客居蜀地.曾受到了几任成都地方长官不同程度的关心,生活相对安定,一度产生过“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为农》)的想法,有点“来了就不想走”的意思。本文专门谈谈杜甫与三任成都地方长官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巩县兵工厂     
巩县位於郑州和洛阳之间,南依嵩山,处在黄土高原的前沿,地势南高北低。其属浅山丘陵区,南部丛山,沟壑纵横,为伏牛山系余脉,北有邙岭,黄河在它的脚下顺流而东去,中间为丘陵,河川为平原,洛河由西向东穿境而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本世纪初叶,近代中国的一个大型兵工厂曾设在这里。笔者家乡也在巩县,特意多次来到旧厂址观察并了解,时间虽然已过去了近60年了,原址饱经沧桑,现在  相似文献   

9.
侯卫东 《中原文物》2022,(4):120-125
巩县石窟是北魏宣武帝时期(483—515年)开凿的皇家石窟,此前的孝文帝时期此地已营建有希玄寺。北齐天保二年(551年)至武平二年(571年)的20年间,是巩县石窟寺民间造像的第一次高峰。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至永隆二年(681年)的21年,是巩县石窟寺民间造像的第二次高峰,该时期僧人和本县官吏积极参加造像,一批稳定的本地平民信众成为持续造像的主力,龙朔二年(662年)《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及其造像是平民信众造像的杰出代表。《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追记的北魏孝文帝希玄寺初唐时期已不再运行,香火没有延续下来。净土寺是初唐时期巩县石窟区域内保有香火的佛寺,北宋后期成为皇家寺院,与希玄寺没有直接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巩县包拯墓现存情况的调查该墓位于巩县城南5公里的芝田乡后泉沟村南岗上。这里南望嵩岳、北依后泉沟,隔沟与寇准墓遥相呼应;西临伊洛河,东凭层层递增的黄土台阶地。整个地形呈北高南低,是块通风向阳、山水佳秀的“风水宝地。”这里就是著名巩县宋陵之中心的宋真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兵工界的“二李”(李承干、李待琛)被誉为一对“国宝”。他们同是湖南人,均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同为战时中国大型兵工厂中将厂长,都为中国的兵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1992年第6期曾刊出《李承干与金陵兵工厂》一文,对李承干和旧中国的兵工业作了简要介绍,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关注,纷纷投书本刊,表示对此类稿件很感兴趣。为此,我们又约《李承干》一文的作者撰写了本文,专门介绍二次大战时期被美国总统罗斯福赞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最前线的兵工厂”——第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五七年在河南省巩县大、小黄冶村附近发现“唐三彩”窑址后,省博物馆和县文管会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大、小黄冶的“唐三彩”窑址继续作了调查工作,并采集了不少标本。一九七六年七月初为了配合该地的农业学大寨运动,省博物馆和县文管会结合当地贫下中农对达处窑址进行了钻探和试掘。巩县老城西南有一条长约10公里的小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五一六年(周敬王四年),周敬王被王子朝赶出成周(洛阳,东周都城)。晋国派兵帮助敬王回国,“克巩”。巩,就是现在黄河南岸陇海线上的河南巩县。巩,原是周王朝的畿内国,称“巩伯”。东周时是周王室的直属城邑。巩县以巩命名,是取山河四塞,巩不可克之义。《读史方舆纪要》说:“巩,固也;四面有山河之固”。巩县三面环山,两面依水。东面是虎牢关,北临黄河,山阜萦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历史教学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于1986年11月16日至20日在“诗圣”杜甫故里巩县召开。会议传达了在乌鲁木齐召开的1986年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年会精神和关于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修改意见;组织与会代表观摩教学、考察全国重点文物巩县石窟、杜甫故里、宋陵和康百万庄园。与会代表根据  相似文献   

15.
1930年5月,出生于贵州省六枝特区(原朗岱县)新窑乡桥梁堡村的来选检,奉命由驻西班牙公使馆随员调至日内瓦任驻国际联盟(今联合国前身)代表办事处随员。由于他精通五国语言,常为我国首席代表当译员,因而目睹了“九·一八”事变前后我国与日本在外交上的激烈斗争,本文便是很据他生前提供的资料整理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无端挑起战争,攻击我国沈阳近郊驻军营房,轰炸兵工厂,焚烧军械库,解除长春、广城子等处中国军队的武装,占领了沈阳、安东等城市。这种野蛮的侵略行为一经新闻媒介传出,立即震惊了全世界。我国出席国际联…  相似文献   

16.
1957年,在巩县附近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墓室塌陷,随葬品约大部分山损坏,比较完整的现保存于巩县文化馆。巩县文化馆对这批文物作了初步整理,能够看出形状的有陶马、陶骆驼、陶镇墓兽、陶鸡、鸭、陶俑和  相似文献   

17.
拆解汉阳造     
图中这支汉阳造,是湖北枪炮厂1938年5月生产的。随着日军逼近武汉外围的马当防线,1938年6月28日,湖北枪炮厂开始向西大搬迁,迁至重庆后,兵工署就把湖北枪炮厂的枪厂划给21厂(原金陵兵工厂),“汉阳造”遂改名为“汉式七九步枪”。图中这支汉阳造,正是枪厂工人冒着日军炮火,在迂厂前夕所制造,可以说是末代“汉阳遣”。它见...  相似文献   

18.
“露从今夜白,月足故乡明。”写这首诗的杜甫的故乡是巩县——不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它被改称巩义。我一直以为杜甫是河南洛阳人,却未曾注意到他其实是洛阳下辖的巩县人。这实在是一种疏忽。不过世人对巩义的疏忽,似乎时有发生,比如赫赫有名的唐三彩,就被冠以“洛阳唐三彩”,而其实,生产唐三彩的窑址在巩义的青龙山下黄冶河两岸,据说,干余年前,那里的瓷窑,绵延成片,浩浩荡荡,有十里之广”。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第21工厂(其前身为南京金陵兵工厂,现为重庆长安汽车责任有限公司)厂长李承干,是我国现代兵器工业史上最具成就且享有盛誉的兵工专家。他自1919年踏入兵工行业的大门,到1947年主动辞去兵工署第21工厂厂长职务,前后服务兵工界近30年,从科长、技正、工程师、课长、处长、部长直到厂长、副署长,未曾一日间断过,这在中国近代兵器工业史上是少有的;他主持金陵兵工厂(抗战时期更名为兵工署第21工厂)20余年,呕心沥血,千辛万苦,先后完成了该厂内部的整理,内迁过程中的拆卸、搬迁及…  相似文献   

20.
杨宏伟 《纵横》2020,(3):42-45
1948年初,在太行山腹地险溢河畔河北省平山县洵洵水村,诞生了中共历史上自己动手勘察设计兴建的第一座水力发电站—被誉为“边区创举”“红色发电厂”的沩沟水发电站。神奇的电流从这里发出,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西柏坡和周边的兵工厂,点亮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第一盏明灯,提高了兵工厂生产能力,推进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