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音 《文史春秋》2009,(12):54-55
在康有为的发迹史上,翁同龢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康有为对翁同龢的知遇之恩,不仅感激涕零,而且高度评价,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2.
翁同龢的碑画诗大多抒写国家忧患和人生浮沉,真挚典雅,有强烈的抒情性。翁同龢碑画诗的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内容以抒发个人志节、感慨时事为主。另一种抒情方式是托物寄兴,主要是慨叹宦海浮沉。翁同龢碑画诗的抒情性不仅折射了晚清的文化记忆,并且是我国传统诗歌纵向演化的投影。  相似文献   

3.
<正>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翁同龢在康有为、张骞等人劝告不宜久留京城的情况下,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离京归籍江苏常熟。缘由6月11日(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正式颁诏,宣布《明定国是诏》,实行变法,从而揭开了"百日维新"帷幕。该诏书是翁同龢亲手执笔拟就的。这时,翁同龢遭到了安徽布政使于荫霖、军机大臣刚毅等人的陷害,被弹劾"误国  相似文献   

4.
故宫博物院藏有李鸿章致翁同龢信札5通,翁同龢致李鸿章信札1通。通信时间从同治十一年至光绪二十一年,内容主要涉及李、翁二人的人情往来,较少涉及公事。这些信札为研究李、翁二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翁同龢[1]祖籍江苏常熟,翁家家风清白,是当地的进士和仕宦家族,其父翁心存[2]和大哥翁同书[3]均进士及第。翁同龢少壮才名,24岁中元魁,从此跻身政坛,任学政,身膺同、光两朝帝师,筦钥刑、工、户部和国子监,权参政要,一步步擢为晚清重臣。翁同龢参与中俄交涉,收回伊犁;两次授予军机大臣,中法交涉,援越抗法;参与中日交涉,反对割让台湾。  相似文献   

6.
孙贵颂 《文史月刊》2012,(12):51-52
翁同龢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出身于官宦之家,6岁入私塾,21岁选为拔贡,23岁中举人,27岁以一甲一名进士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其父心存,咸丰朝时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后授读同治帝。长兄同书、次兄同爵,均官至巡抚。同治四年,翁同龢接替父业,入值弘德殿,为同治师傅,前后教读9年。  相似文献   

7.
杨天石 《近代史研究》2005,405(3):198-216
维新运动刚开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后的第四天,翁同龢即被罢官,开缺回籍。多年来,绝大部分学都认为,这是慈禧太后反对变法的重要安排,光绪皇帝出于被迫,但是,也有萧公权、孔祥吉等几位学认为,是光绪皇帝主动罢了翁同龢的官。本人研究相关资料、反复思考之后,觉得前说无据,后说有理。由于这一问题牵涉到对戊戌维新史和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历史人物的认识,因作本,进一步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8.
佚名 《文史月刊》2011,(5):47-47
翁同龢,同治、光绪两代帝师,1898年被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罢官革职,遣返故里。  相似文献   

9.
<正>在过云楼遗存的诸多名人尺牍中,有二通(共四开)是翁同龢写给星台大公祖年世大人的帖子,非常引人注目。从这二通翁帖暴露出来的一些信息来看,常人确实颇难理解。其一,这位两朝帝师翁同龢不但和这位星台下属以兄弟相称,而且从翁帖中"屡谒又未获晤"可窥见,他们的"杯茗之叙"好像很频繁。其二,是翁同龢为何对这位星台大人如此尊敬,甚至恭维呢?二帖中翁用了诸多,"早当拱候""未敢具柬""台  相似文献   

10.
1876年2月16日(光绪二年正月二十二日)是光绪帝开蒙第一天。像当年入值弘德殿那样,翁同龢未及天明,就趁着晓月晨风,肩舆来到了养心殿东暖阁。这一天,除了他与夏同善外,在场的还有恭亲王奕(讠斤)、伯王(伯彦诺谟祜)、贝勒奕劻、额驸景寿。光绪帝坐北朝南,面前放着一张矮小的桌子,上面摊着纸墨笔砚。君臣行礼过后,翁同龢不慌不忙,以笔蘸墨,写了“天下太平”、“光明正大”八个端庄的颜体大字。接着,握着光绪帝又白又嫩的团团小手在事先准备好的朱书红格纸上将八个字重写一遍。写字过后,便是认字。翁同龢拿出事先已用黄绫硬裱成的两个方块字:“帝”“德”,放在光绪帝面前,随声念了两遍,光绪帝亦应声口诵。接下来,讲讲《帝鉴图说》的首篇《三皇五帝》。翁同龢以手指画,反复陈说,讲得既浅显, 又明白,光绪帝“似有所悟”,并用手  相似文献   

11.
马忠文 《近代史研究》2012,(1):4-28,160
既往研究认为军机大臣翁同龢是联系光绪帝与变法领袖康有为的桥梁,他曾向皇帝举荐过康氏,在戊戌变法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然而,这种说法并无事实依据。真正的荐康者应是户部左侍郎、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甲午至戊戌时期康有为在京政治活动的“谋主”正是张氏。他不仅全力支持胶州湾事件后康氏的上书活动,并且在召对时推荐康氏的变法书籍,积极推动康氏进用。翁同龢作为知情者,在办理公务的层面,曾给予谨慎的支持,但并未“荐康”。翁、康关系始终比较疏远。翁同龢“荐康”的说法出现于政变后,首倡者为流亡海外的康有为。翁氏“荐康”的官方定论,则是政变后清廷派系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清末有一副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乍一看,不知就里,令人如坠云雾中。仔细品味,会发现其中提到了两个人——李鸿章与翁同龢。原来,因李鸿章为合肥人,人们以“地望称”叫他“李合肥”,联中简略为“合肥”。同理,联中“常熟”则指时任户部尚书(司农)的常熟人翁同龢。  相似文献   

13.
翁同龢和帝党汤志钧翁同是帝党的领袖,帝党是拥戴光绪改革的政治集团。甲午、戊戌间,翁同“憾于割台,有变法之心”,帝党和资产阶级改良派合作,推动了光绪“沼定国是”。晚近对这一时期改良派的活动颇多论列,而对翁同的和帝党的作用却很少涉及。本文即拟就此提出自己...  相似文献   

14.
“甲午战争与翁同龢”学术研讨会召开裘适由常熟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甲午战争与翁同”全国学术研讨会,5月25日至27日在翁氏故里常熟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从事近代史研究的60多位专家、教授和翁氏后裔聚会虞山脚下,对甲午战争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产...  相似文献   

15.
日本机密档案中的伍廷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日本外交档案,叙述伍廷芳与日本驻华外交官的秘密接触,及伍氏向日方提供清廷上层情 报,揭露翁同龢、李鸿章之间尖锐矛盾由来及发展,从而可全面了解伍廷芳其人。  相似文献   

16.
黄国光 《文献》2004,(1):208-218
翁同龢(1830-1904)字声甫,号叔平,别署均斋、瓶居士、瓶生,晚号松禅、松禅居士、瓶庐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清末名臣.  相似文献   

17.
翁同龢(1830—1904)对备考、监考、防弊、阅卷等事宜积累了不少经验,还亲自拟订了不少规章制度对考务工作进行完善和改进,这些经验和措施对当今的考试工作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百年前的戊戌变法是一次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它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因而具有积极意义。翁同龢,这位晚清著名政治家,因为他在推动维新变法中的重要作用而被称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康有为语)。他一生博学多才,任官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多个领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由于他早年求学和晚年回归于故乡,因而深受故乡丰厚文化精神的浸润和滋养。在戊戌变法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整理、研究翁同龢的精神遗产,一则作为对他的纪念,同时也是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精神文化资…  相似文献   

19.
荐举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重大问题。历来研究者大多只关注翁同龢对康有为的荐举,而关于李端棻对康有为的荐举则少有研究。实际上,李端棻荐举康有为关系百日维新的变法大局和组织建设,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1876年2月16日(光绪二年正月二十二日)是光绪帝开蒙第一天。像当年入值弘德殿那样,翁同龢未及天明,就趁着晓月晨风,肩舆来到了养心殿东暖阁。这一天,除了他与夏同善外,在场的还有恭亲王奕訢、伯王(伯彦诺谟祜)、贝勒奕劻、额驸景寿。光绪帝坐北朝南,面前放着一张矮小的桌子,上面摊着纸墨笔砚。君臣行札过后,翁同龢不慌不忙,以笔蘸墨,写了“天下太平”、“光明正大”八个端庄的颜体大字。接着,握着光绪帝又白又嫩的团团小手在事先准备好的朱书红格纸上将八个字重写一遍。写字过后,便是认字。[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