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洋务思潮是古典爱国主义而非近代爱国主义辨──兼与周辉湘同志商榷唐宝富前些年,史学界曾就洋务思潮的属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研讨,最近,周辉湘同志又在《安徽史学风1995年第3期》上发表《论洋务思潮的爱国主义蕴义》一文,从爱国主义视野对洋务思潮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在英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署。英方为此专门绘制了《〈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钤印》一图,其史料价值不容忽视。该图的绘制与印刷均由英国官方授意,其目的在于宣扬战争胜利、美化殖民扩张。耆英等人在画中的不同形象,反映出英方对中方官员的态度差异,进而影响了清廷对战后中英交涉负责官员的选派。与该图配套的人员名单和相关图像资料,暗示了中方翻译在交涉中的参与和“康华丽”号的精确停泊位置,亦呈现了中方官员在签约谈判过程中的处境和措置。  相似文献   

3.
在汉冶萍公司发展过程中,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官员,在洋务经世思想、引进机器设备和人才、资金、市场和税收减免政策等方面都呈现出了非常积极的一面,有力地推动了公司发展,为近代中国工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洋务运动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张建安 《纵横》2008,(11):45-50
提起民国间的报纸,影响面最大的应该是《申报》了。《申报》不仅是我国第一张具有近代意义的报纸,而且持续时间长。在其鼎盛时期,《申报》几乎成为当时所有报纸的代名词。史量才是《申报》的总经理,称得上是一位超级富  相似文献   

5.
财产申报:二十多年难有结果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产申报:悬于官员头上的一把利剑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点没有人可以怀疑。但有些改革的艰难令人匪夷所思,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6.
清末大兴洋务,各地官员纷纷建工厂,开公司。但很多人都对洋务不甚了解,例如张之洞门人宋育仁.光绪年间受四川总督鹿传霖委任管理商务局时,在重庆开设了一个煤油(石油的俗称)公司局,强拉硬拽弄了几万两股金,扬言要用煤炭来炼制煤油。  相似文献   

7.
正"丁忧"也叫"丁艰",是古代官员享受的一种政治待遇:官员的父母去世后,该官员必须向朝廷递交离职申请,回到老家为父母守孝三年,这种行为古代称为"丁忧"。《尔雅》载:"丁,当也。"也即"遭逢、遇到"的意思,《尚书·说命上》中也有"忧,居丧也"的记载,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之前,自视甚高的清王朝以为天下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天下,所有外邦夷人只有来朝觐的份儿。然而,好梦终被惊醒,西方列强用军舰大炮与清政府建立了“平等的”外交关系,1861年清政府不得不“允许”外国列强在北京建立使馆。逐渐重视与洋人打交道,并且以自强为标榜学洋务办洋务,向国外派遣考察官员、派遣公使、派遣留学生,等等。回眸百年之前,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学生,漂游海外,如飞鸿踏过雪泥。  相似文献   

9.
薛福成于光绪元年(1875)“应诏陈言”之后,被李鸿章延请入幕,为北洋幕府的重要谋士。他作为李的随员还参与烟台交涉,以随办洋务出力擢为知府。 际此,西方列强和日本正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薛从而认真地研究应变的对策,著成《筹洋刍议》一书。这本关于洋务的建言,在当时社会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薛曾被誉为“当时谈洋务的巨擘”。现就此书稿本,参阅有关政论文著,探索其参谋洋务的思想主流。  相似文献   

10.
1948年4月27日,上海《申报》刊发过一则特大新闻,搅得整个上海滩沸沸扬扬。读者读得云里雾里,不辨真伪。 《申报》这则新闻的标题十分醒目:《少女杨妹九年不食》。一个人可以连续9年不吃饭而照样活得很好,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居然在《申报》上落字有据且言辞凿凿。被猎奇心理驱动的市民自然无法抗拒这种“新闻”的诱引,纷纷掷币买份《申报》一读。在报贩“特大新闻,一个人不吃饭可活九年”的吆喝声中,《申报》销量大增。更有《申报》馆阅报栏前人头攒动,议论纷纷。人们读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报道: 该报驻重庆记者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