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颖 《民俗研究》2016,(2):133-139
在媒介的发展推动下,民俗艺术传播的"意义空间"发生了衍变,从着重于文化共享过程与风俗传承认同的初始意义,渐变为由媒介科技化介入之后的被表述、被干预的意义呈现。通过现代媒介传播的民俗艺术能够被媒介能动地反映与创造,而媒介技术的影像传播也造成了民俗艺术传播现场感的缺失与人际交流的淡化,媒介科技化与民俗艺术传播的互动关系将进一步促进关于民俗艺术传播"意义空间"的探寻、阐释与反思。  相似文献   

2.
民俗主义是一个过渡性的概念,是指现代社会中对于民俗的二手传播和展演现象。在二十世纪里六十年代初,当德国民俗学者汉斯·莫泽首次使用它时还明显带有贬义色彩,随后经过学术界的广泛讨论,逐渐转化成了一个中性化的术语。以鲍辛格为代表的新一代民俗学家主张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对民俗主义现象展开经验性的文化分析,直至八十年代,东德民俗学家斯特洛巴赫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进化观出发呼吁放弃使用民俗主义的概念。中国民俗学目前也因面临学科边缘化等危机而从内部出发谋求学术上的转型,当前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民俗主义现象正可为民俗学者提供讨论的话题和研究的对象。从民俗主义的研究实践出发,中国民俗学可发展起一系列的学术分支,如公共民俗学、政治民俗学、经济民俗学、艺术民俗学、宗教民俗学等,通过与相关学科进行平等而富有建设性的对话,以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3.
丁宁  华冰 《神州》2013,(3):197-197
中国民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给现代平面设计不少艺术的启迪,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文章通过探讨民俗艺术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分析民俗艺术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述了如何在平面设计中将民俗艺术元素创造性地运用,并成功地向国际化接轨。  相似文献   

4.
黄静华 《民俗研究》2010,(1):207-216
民俗艺术传承人是在民俗生活实践中,通过思维观念、技艺知识、行为范式三个方面的"承"与"传",体现出展演观念的现实性取向、技艺知识的地方性色彩、艺术行为的生活性操演三项特性,有能力和资格主持、参与民俗艺术的实践活动,肩负着确保其恒久延续之职能的俗民个体或群体。此界说着重显示民俗艺术传承人的内在规定性和外缘边界性,并强调: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的民俗艺术来说,其保护和发展实践应首先落脚于习俗生活语境中的传承人。  相似文献   

5.
在今天,创意产业在各国迅猛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民族文化基层的民俗文化,在创意设计中往往承担着胚体的作用,民俗元素经过剪辑、重构,融入现代科技,从而形成类型多样、新颖独特的创意产品。对于这样一种民俗主义现象,民俗学界并未予以足够的关注。无疑,它不是日常生活本身,而是一种艺术加工,是民俗文化的一种“变脸”。但这种“变脸”并不是虚构,而是一种艺术真实,并且仍源自民俗文化本身,因而对于创意产业中的民俗主义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加以排斥,而要正视并进行相应研究。对于仍处于边缘地位的民俗学来说,这或许是其融入主流学术、发挥更大价值的一个重要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6.
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艺术,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生活需要的反映,其认知的基础是观察和体悟,而认知的取向涉及知人、知物、知事、知艺等基本方面。民俗艺术的认知借助符号而展开,包括语言符号系统、声响符号系统、文字符号系统、图像符号系统、造型符号系统和动作符号系统等。民俗艺术的认知具有启迪当代教育、促进传承保护、美化现实生活、推进创新发展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6年九、十月间,有一个展览轰动了世界屋脊上的古城拉萨,那就是叶星生西藏民间艺术珍藏展。展览展出的两千种民俗民间艺术品,分远古文明、民俗用具。文化用品、服饰艺术、餐饮文化、民居艺术、雕刻艺术、唐卡艺术、宗教法器、嚓嚓和玛尼石刻等10个部分,比较全面、综合地反映了西藏民族上千年的文化进程、民俗风情、艺术爱好、审美情趣。其数量之多、品类之丰富多彩,在全西藏乃至全国也实属罕见。展览显示出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在整个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发展当代社会守义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展览从人类文化学的特…  相似文献   

8.
赵跃 《民俗研究》2017,(3):150-156
四物游戏作为韩国代表性的民俗艺术可以从最初的祭祀活动中找到雏形,从田间的乡村娱乐活动到舞台剧院的民俗文化表演,其传播经历了从实用艺术到欣赏艺术的转变.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传播既要保持文化本体的主体意义,又要赋予文化本体更多的世界化基因.传播方式的推陈出新有利于主体意义的传承与文化价值的增值.探讨韩国四物游戏演变轨迹,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传播与再生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岳莹莹 《丝绸之路》2013,(20):47-49
侗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侗族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本文,从语言、民俗、服饰、音乐、舞蹈、戏曲、工艺、建筑等方面对侗族文化艺术进行研究,全面论证侗族文化艺术的特征,对于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苦水社火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因其举办时间、所处地域、古老的历史传说和独有的高高跷、太平鼓等表现形式,表现出较强的艺术性、原生性和独特性,成为当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俗艺术品。评估苦水社火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建立起与之相关的多项产品体系,形成品种覆盖效应,可使这一民俗艺术品种更好地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勃 《民俗研究》2001,(3):170-176
节日民俗是各类民俗事象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内容。虽然对于什么是节日,即节日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大家对节日是一种与常日不同的时段的看法还是一致的,并且不否认节日都有特定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是各种民俗事象的集中展现。正是由于节日习俗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社会交往和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各式各样的民俗节日、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民俗风情。施秉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居住有汉、苗、侗、布依、土家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52%。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少数民族形成和发展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与生活习惯。各式各样的民俗节日、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形成了"好歌  相似文献   

13.
张玉霞 《民俗研究》2010,(1):217-224
民俗是人类古老文化的遗存,孕育并滋养了现代影视艺术。影视对民俗进行了艺术整合,民俗元素不但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一种独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为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情感化的民俗事象成为一种审美意象参与叙事。由此,影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性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既改变了影视的叙事机制,突出了影视艺术的影像性;又削弱了影视的理性成份,提升了审美娱乐性。  相似文献   

14.
凸显民族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俗",即民间习俗;一是"民艺",即民间艺术。本文研究岭南民俗艺术的精神传承,就是把民俗和民艺结合起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岭南民俗艺术的基本特征、独特风采、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牛光夏 《民俗研究》2020,(2):109-11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重申报"转为"重保护"阶段的"非遗后时代",传统民俗面临着信息传播的"全媒体转向"和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这样的传媒生态。要在传统和现代、世俗与神圣、地方性与全球性、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等诸多对立统一的存续要素间获得更好的发展,"非遗后时代"像泰山东岳庙会这样的传统民俗必须顺应媒介化社会的现实语境,应和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全媒体转向"和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这一传媒生态,以提升社区参与度,从传播内容、传播主体和平台、传播形式等层面进行更为多元的整合传播。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俗艺术传入越南,在保留了适应越南国情的中国文化元素、吸纳了越南本民族的民风民俗、意识形态的内涵后,其越南当地本土文化色彩逐渐形成。经过长期发展,中国文化元素与本土文化特色紧密融合,最终形成了既有外来文化元素又独具越南本土文化特色的越南民俗艺术。  相似文献   

17.
赫哲族伊玛堪是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其民族心中神秘而古老的英雄叙事诗,是反映原始渔猎生活和古风民俗的百科全书,是黑龙江流域古老文明的重要篇章,是屹立于世界优秀文化之林的一座丰碑。从艺术的视角总结起来,赫哲族伊玛堪在说唱传播、艺术性、伴奏乐器、说唱形式、说唱时间、说唱情景模式方面,具有六大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8.
王霄冰  陈科锦 《民俗研究》2022,(6):94-107+155-156
“民俗志”就其文本形式、记述内容和功能而言,具有浓郁的中国本土特色。中国古代不仅有“民俗志”的概念,而且有着悠久的民俗书写传统。古代的民俗记录大体上可分为史志类和笔记类两大体例。前者以方志民俗志为代表,其特点是范式化的写作和作者的隐身;后者则以文人笔记为主,其中“我”的在场、深刻的主观感受性和平民视角,都与现代民俗志的理念不谋而合。随着20世纪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又形成了史志民俗志、科学民俗志和传播民俗志三种类型。民俗学界对民俗志书写范式的反思与新型民俗志的写作实践,不仅是对当前民俗学学术理念的回应,还显示出了回归中国本土民俗志诗学传统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王胜 《神州》2013,(2):212-212
艺术的发展和传播收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艺术管理工作的优劣更是对其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的提升艺术管理工作的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从多个方面入手,分析了艺术管理对艺术的发展和传播的重要意义,从而揭示出艺术管理在艺术的发展和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并进而给出了提升艺术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求能为艺术类组织更好的开展各项艺术管理工作,促进艺术的发展和传播提供必要的借鉴于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民俗地理学的区域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民俗地理学是文化地理学中的重要构成学科:语言、民族、宗教、艺术、科技与建筑映现地区人地关系的型式时,而结晶为民俗地理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