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乾隆行宫与乾隆诗碑崔墨林百泉是河南豫北名胜,誉驰中外。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春,辉县知县王椿,遵照朝廷的旨意,为迎接高宗弘历皇帝南巡来百泉游览古迹名胜,在辉县百泉湖东面,把明代百泉书院改造修缮为乾隆行宫,名为“翠华行宫”。据记载:乾隆行宫的占...  相似文献   

2.
安勇 《收藏家》2000,(11):18-18
谈到粉彩瓷器的收藏,当首推雍正、乾隆粉彩瓷器。因雍正、乾隆粉彩瓷器一向以其细腻的胎质,莹润的白釉,典雅的图案,艳丽的色彩而倍受收藏家的青睐,成为中外历次中国古典艺术品拍卖的聚焦点,价格更是直线上扬,居高不下。2000年在香港拍卖会中,一件乾隆粉彩花蝶纹如意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中外关係史学会、澳门基金会、澳门理工学院联合主办的“十六至十八世纪的中西关係与澳门”国际学术研讨会,於2003年11月1日至5日在澳门召开。来自内地、台、港、澳及法国、加拿大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研讨。为什么选择“十六至十八世纪的中西关係与澳门”作为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三家联办单位的负责人在会议开幕式的致词中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这一主题的意义。中国中外关係史学会会长耿昇教授在致词中说:本届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十六至十八世纪的中西关係与澳门”。这是一个内容广泛而又寓意深刻的课题。众所周知,由於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4.
王翯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7):19-30+106-107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乾隆款画珐琅菊花纹壶上,隐藏着一个西洋(法国)工匠的名字。作者由此线索入手,查找出一批过去被误认为是广东粤海关制作的乾隆款画珐琅器物,实为粤海关将图样送到法国所造。此外,作者通过梳理清宫档案判断,乾隆帝很有可能并没有打算去西洋制作这批画珐琅器,而是粤海关官员误解了皇帝的真实用意所致。  相似文献   

5.
《文物》1978年第7期《清乾隆唐英款粉彩人物笔筒》云:"落款是‘沈阳唐英’……唐英是当时有名的工匠,生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雍正六年开始至景德镇御窑厂,卒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按唐英不是工匠,而是官僚兼文人。傅惜华等编《水浒戏曲集》第一集的題记有简单的介绍:(唐)英字隽公,一字俊公,号叔子,別署蜗寄居士,晚号蜗寄老人。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历官淮关、九江关、粤海关监督。  相似文献   

6.
吴倩 《中国钱币》2023,(2):22-29
<正>新疆地区自西汉时期纳入中央政府治理,其沟通欧亚的地缘关系始终牵动中原王朝整体的政治经济格局。至清代乾隆帝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天山南北,在当地推行一系列货币政策并铸行新货币,实施有效治理,是为边疆政策与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关于新疆地区的钱制与钱法,早在乾隆、嘉庆两朝《钦定大清会典》中便有相关记载。从晚清到20世纪80年代,不乏进行新疆铸“乾隆通宝”钱币学考察与乾隆朝新疆货币史研究者。本文旨在围绕清乾隆朝新疆铸钱与货币政策的已有研究进行回顾,阐明研究现状,归纳研究重心以及尚待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乾隆一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最为强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历代清廷尊崇喇嘛教的最盛时期。研究乾隆与喇嘛教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考察清代的宗教政策、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和边疆问题。本文试图就乾隆尊崇喇嘛教的历史背景、行为表现、政治用心、深远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水平有限,望方家不吝教正。  相似文献   

8.
在马戛尔尼使华事件中,原本"极有大体"的英王致乾隆皇帝的国书,因英国使团所聘华人翻译者有意识的改动,沦为一份属国"表文",而英国使团对此毫无察觉,坦然呈交清廷.此中出现的错误,虽非清廷君臣直接操纵所致,却也清楚地反映出乾隆盛世闭关自守体系下中外交往的重重阻厄,在某种程度上还影响了此后几十年中英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清代,特别是乾隆时期(1736~1795年),宫廷画院非常重视以风土人情、历史事件、苑囿风光、飞禽走兽、花卉草虫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创作。绘制《兽谱》即是这一时期的一项浩大的文史工程。它肇始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完成。计绘有瑞兽、异  相似文献   

10.
清代乾隆时期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灾后赈济事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赈济政策。乾隆一再强调灾害救济要恪守"宁宽勿刻"、"宁滥无遗"的原则。赈济政策的落实是关键。在乾隆十一年江苏邳州、宿迁和桃源三州县的水灾赈济中,灾民们从中央赈济政策和"成例"的落实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及时救济,但赈济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一些地方官员没有能够"因时就事"确定赈灾事宜,或没有认真履行职责,使赈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因“粮政”政策受挫而要求建立义仓系统,试图利用义仓之名再次推动乡里民间积储体系建设。这种由依靠官仓向民仓转变的行为,是乾隆统治政策整体收敛并由“养民”向“教民”转变的一种体现。畿辅义仓体系很好实现了赈济和管制的完美结合,直隶的稳定成为头等重要的事。在全国废除留养资送制度的大背景下,唯有通过留养局体系,才能最大可能减少流民对京师的压力。留养局系统的设立是乾隆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妥协和让步。留养局的空间分布特征受交通、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乾隆十三年统治政策转变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来看,直隶义仓、留养局系统的建立中,灾害、环境与慈善这三方面的因素以相反相成的形式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恰克图市约》是清政府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重申中俄关于边境贸易管理规约而签订的一个条约。由于其中第五条涉及到对中俄边境民人交涉事件的法律管理,故中外人士对条约中的法权问题各有说法。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宋教仁在他1911年所写的《二百年来之俄患篇》一文中认为,“俄人自乾隆五十七年订立《恰克图条约》(注:该条约又称《恰克图市约》),有两国人民交涉各治其罪之文,为治外法权之滥觞。”①在他看来,外人在华治外法权的取得是从这个条约开始的。同时,一些外国学者也认为中国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就曾给予过外人在华…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乾隆时期的清朝与中亚哈萨克部的贸易多有讨论,一般认为贸易是清廷给予中亚哈萨克部的"特恩",清朝与哈萨克贸易的实质是一种"羁縻"关系。实际上,以清廷为视角进行的研究,有片面夸大清朝与哈萨克贸易所具有的"羁縻"作用之嫌。首先,作为中原王朝"羁縻"游牧部落的核心要素,茶叶贸易并未出现在乾隆时期的清朝与哈萨克贸易活动中;其次,以往研究忽视了哈萨克人所具有的能动性,仅将他们视为清廷‘羁縻'政策的被动承受者。此外,由于缺乏对清朝与哈萨克贸易背后的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将清朝与哈萨克部贸易视作一种"羁縻"关系的观点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相似文献   

14.
回民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时期政府对回民的管理政策经历了某种转变。清政权建立之初,康熙、雍正为拉拢民心、巩固政权,清政府对回民一度采取较为宽容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乾隆前期仍沿袭前代的传统宽容政策,直至后期清政府对回民的管理政策猛然发生骤变。本文简要阐述并拟图分析乾隆时期清政府对回民管理政策转变的原因、过程以及其产生的历史影响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细珠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2):159-172+216-217
乾隆末年台湾林爽文事件爆发,清朝认识到百余年来对台湾的治理出现了严重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惩官抚民的措施,并逐步调整理台政策,如改御史巡台制度为福建军政大员巡台制度、改革官制、整顿班兵、改建城池、增开两岸对渡正口与开放移民携眷、清查“番界”以强化汉“番”隔离政策。这些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快台湾治理与开发的进程,从而进一步证明所谓清朝前期“消极治台”之说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6.
一、乾隆时期的经济条件及弘历的基本经济政策思想清代自入关后到灭亡,最为富足的时期,莫过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史称“康乾盛世”。实际上作为盛世,到乾隆朝才达到高峰。这一时期政治局面稳定,军事力量强大,文化发达,典章制度完备,而最为明显的还是经  相似文献   

17.
巍巍太行山,绵延八百里,犹如一条飞舞的蛟龙,时而直插云际,时而匍匐逶迤。在其腰脊之间,隆起座座山梁,腾出道道沟壑,对中原形成一道天然屏障。自古以来,上太行入中原惟有“太行八陉”可通。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的虹梯关便是其中之一。太行屏障上党门户虹梯关位于山西省平顺县虹梯关乡臭水峧村东约10公里处,地处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衔接处,扼守着晋豫古道。据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本《平顺县志》记载:“虹梯关在张井里柏木都,县东北。二关(虹梯关、玉峡关)俱与河南林县接壤。嘉靖八年夏公建立,有碑铭。”另据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修晋豫古道碑记…  相似文献   

18.
1988年10月,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边疆史地科学讨论会上,笔者向大会提交了《乾隆进军西北失误刍议》一文,提出乾隆帝统一天山南北,为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失误,包括:一、对待达瓦齐的失策;二、错用阿睦尔撤纳;三、急躁冒进,粮饷不足;四、自树敌国,黑水被围。当时限于篇幅,只写了乾隆失误的一部分,今将乾隆失误的其他几方面予以阐述,以就教于中外明清史专家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9.
义和团“神术”论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90年前,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义和团运动及清廷同时对英、美、德、俄、法、日、意、奥八国宣战的事件。这两起事件,因其事涉中外,复杂错综,迷离扑朔,引起了中外学者浓厚的研究兴趣。有  相似文献   

20.
《丛薄行诗意图》与《清高宗大阅图》是以乾隆皇帝为主角的两幅场面宏大、气势非凡的巨幅画卷,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奉旨于乾隆二十三年十月间先后绘成。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在这一年同时绘制两幅巨画?它们之间有无联系?绘制这两幅画卷的意义何在?本文通过对画面内容的分析和对清军平息南疆大小和卓木叛乱时布鲁特民族主动归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论述,阐明了乾隆皇帝在平准平回战争中,以不同的民族宗教政策,区别对待有别于满蒙民族的信仰回教的布鲁特部,从而顺利推进了清廷统一西北的战争。这两幅巨图,既体现了乾隆优待礼遇布鲁特部的重要举措,又是清代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