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娜·阿伦特搞哲学出身,作品中随处可见典型的德国式思辩,但她终其一生都拒绝被人称为"哲学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她对哲学家"躲避"政治的传统深有体会。她说,当"黑暗时代"降临,政治行为濒临死亡,哲学家对政治的漠不关心,几乎就可以看作与极权的共谋。她的许多作品,不论是记录人物的生平还是进行哲学阐释,都是试图确立"思想者的政治参与义务",她要在"参政"、"为学"两者之间建立起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哲学  相似文献   

2.
“民主”问题,是世界上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思想体系、价值观之间较量的一个焦点。自80年代初以来,西方最时髦的政治学家,乃至朝野政要们,都有一种把西方民主与“政治多元化”联系起来的偏爱,声称他们西方世界的民主制,是“多元化的民主政治”,并竭力按照这种政治模式,策动和插手社会主义国家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假“改革”之名,行“和平演变”之实。因此,就很有必要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及其与所谓“政治多元化”的关系作点剖析,并揭露他们以此搞“和平演变”的政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生活的哲学反思之学问。在发生重大时代变迁的当代中国,从马克思哲学文本中探析政治哲学现实性与价值性之维,并借鉴西方政治哲学,然后运用马克思的"实践人学"并开拓西方"微观视域"研究方法,来探解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建构性是为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理想服务的政治实践之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4.
柯林武德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其思想体现出唯心主义、理性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特点。"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是柯林武德历史哲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因应于西方历史哲学从思辨的到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的范式转型,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一命题体现了其历史解释视角从思辨历史哲学强调的整体转变为认识论历史哲学突出的个体。柯林武德阐释的历史解释的社会语境与个体视角,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由此及彼的关系。柯林武德在历史认识过程中,既注意到个人,也没有忽略个人所处的社会语境。在西方历史哲学发生后现代转型背景下,后现代主义者割裂历史解释中个体与整体因素的关联,这突显柯林武德强调历史理解中社会语境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洋 《历史研究》2020,(1):174-190
西方政治学如何兴起,这对希腊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学而言,都是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学界虽然对希腊政治理论讨论充分,但对西方政治学作为一门学问如何兴起这一特定问题,似乎少有探讨。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分析。他的结论是,苏格拉底的哲学和伦理学开创了西方政治学。然而,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对于政体问题的讨论表明,从公元前470年代开始,希腊知识群体广泛关注和参与政体讨论,提出了不同政体之优劣和最好政体的问题。公元前4世纪的政治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延续了关于政体的讨论,同时又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将政治伦理纳入思考范围,由此开创了西方政治学。以此看来,政体和政治伦理是西方政治学的两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魏小红 《丝绸之路》2012,(12):115-117
政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文关怀、人的自由解放、人的价值旨趣集中蕴涵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架构中。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其人学思想是内在契合的,它们的理想境界、思维路径和价值目标是一致的。以人学为向度来审视马克思政治哲学,可以清晰地梳理出马克思的政治理想、政治实践和政治价值,从而回归马克思的思想全貌。在当代推进马克思政治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应把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人学向度彰显出来,在人学视域生发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7.
作为政治哲学的早期表现形式,道德政治哲学是运用道德价值判断研究政治事物的产物,因此,人们所看到的早期政治哲学是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亦称伦理学)的混合体。这种政治哲学既是政治哲学的初始形态,也是道德哲学的初始形态。东方的孔子与西方的柏拉图同是这种道德政治哲学的典型代表,但他们之间的具体观念因受到不同政治背景的影响又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各自的政治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作为政治哲学的早期表现形式,道德政治哲学是运用道德价值判断研究政治事物的产物,因此,人们所看到的早期政治哲学是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亦称伦理学)的混合体。这种政治哲学既是政治哲学的初始形态,也是道德哲学的初始形态。东方的孔子与西方的柏拉图同是这种道德政治哲学的典型代表,但他们之间的具体观念因受到不同政治背景的影响又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各自的政治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作为政治哲学的早期表现形式,道德政治哲学是运用道德价值判断研究政治事物的产物,因此,人们所看到的早期政治哲学是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亦称伦理学)的混合体.这种政治哲学既是政治哲学的初始形态,也是道德哲学的初始形态.东方的孔子与西方的柏拉图同是这种道德政治哲学的典型代表,但他们之间的具体观念因受到不同政治背景的影响又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各自的政治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谭玉龙 《神州》2011,(23):21-22
生态学在20世纪70年代才发展成熟,是人类长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经验总结。而生态哲学则是生态学与哲学辩证统一的学科,它指导人们从哲学的角度用生态系统的观点研究、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虽然,生态哲学这门学科为西方学者所创,但在我国古代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并与现代生态哲学理论义卖相承。其中,大概成书于战国中期的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篇就蕴含着崇"水"尚"土"的生态哲学思想,并对整个生态循环系统做了正逆向地描述。本文试图从《太一生水》中,发掘属于我国本民族的生态哲学思想,以利于构建我国生态哲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源自现代世界体系的政治建构。国家领土范围的确定性和生活在领土上的人民的非均质性,是族际政治存在的既定前提。探索不同种族文化集团在民族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和睦相处,讨论如何公正地对待各个群体和个人,正确处理群体之间的利益和关系,求同存异,在共同接受的价值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是族际政治的目标和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首先从个体与共同体关系角度解答了"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的个人",其次从唯物史观角度对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说明个体与共同体的历史辩证关系,最后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中胜 《黑龙江史志》2013,(23):161-162
在自然权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古典自然权利理论与现代自然权利理论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讲,这个差异是从霍布斯开始的,他否定了古典政治"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的假设,指出人的本性即是自我保全,否定了古典政治所认为的:人只有在政治生活中才能实现最高的善,指出了个人权利的正当性。在霍布斯看来,自然权利既是政治原则又是道德原则,它既是建立国家的目的,又是社会的正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戈德曼明确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价值维度的总体性思想和事实维度的总体性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造成的分裂,尝试缝合"是"与"应该"的二元对立,将二者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全面意义结构的辩证总体性思想。但是,无法掩饰的悲情与软弱还是使得戈德曼与以往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殊途同归地走向了乌托邦。  相似文献   

15.
自18世纪末期以来,美国人在界定自身文化身份时将欧洲视为美国的对立面和文化"他者",信奉的是"美国例外"论;在思考美国的地缘政治特性时,把欧洲视为威胁,奉行的是远离欧洲纷争和排斥欧洲影响的大陆主义。一战后,美国精英逐渐用突出美欧文化同源性和一致性的"西方文明"叙事取代"美国例外"论,用强调美欧休戚与共的"大西洋共同体"观念瓦解大陆主义,从而完成了美国文化与地缘政治身份的重塑。二战后,美国利用这一新的国家身份观念,把实施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约解释为保卫"西方文明"和"大西洋共同体"、从而维护美国自身文化存续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步骤,成功地将美国与西欧凝聚成文化、意识形态与安全共同体,最终打造出一个新"西方"。  相似文献   

16.
刘蓉 《史学月刊》2007,(10):27-33
汉末名士群体与外戚宦官及其所代表的皇权的抗争,是汉末政治的重要内容。这期间,李固、杜乔在立桓帝问题上与梁冀的对立,李云、杜众对于桓帝封五侯外家的指责,李膺、杜密在桓、灵之际党锢事件中的表现,均具有典型意义。三"李杜"在汉末名士群体中乃至在民众间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们的行为、气节鼓舞着当时的士大夫们立身持正,与黑暗政治作斗争。三"李杜"最终都死于非命,预示着东汉皇权与作为政治精英的名士群体的背离,从而也预示着东汉政权的崩解覆亡。同时,三"李杜"树立的道德价值理念,在名士阶层的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蓉 《史学月刊》2007,(10):27-33
汉末名士群体与外戚宦官及其所代表的皇权的抗争,是汉末政治的重要内容.这期间,李固、杜乔在立桓帝问题上与梁冀的对立,李云、杜众对于桓帝封五侯外家的指责,李膺、杜密在桓、灵之际党锢事件中的表现,均具有典型意义.三"李杜"在汉末名士群体中乃至在民众间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们的行为、气节鼓舞着当时的士大夫们立身持正,与黑暗政治作斗争.三"李杜"最终都死于非命,预示着东汉皇权与作为政治精英的名士群体的背离,从而也预示着东汉政权的崩解覆亡.同时,三"李杜"树立的道德价值理念,在名士阶层的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传统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文化中的和谐大致可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内心的和谐三个层次。依照传统儒家的哲学理念,个人道德的完善是家庭和睦、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的基础。家庭迄今为止仍是影响中国人道德观念养成的最重要因素,而家庭的核心伦理"孝"自然成为构建中国人和谐自我的基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个人修养中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和谐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程裕祯 《古今谈》2010,(1):27-30
笔者作为国防大学防务学院的特邀教授,每年都要给来华的外国高级军官讲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其中有一次,对象是“中法高级军官防务研讨班”的法国军事代表团成员,所讲题目为“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核心价值”,随后,法国军官们就讲座内容提出了许多问题,要求笔者解答。法国是与新中国最早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也是与中国文化最能沟通的西方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英国哲学家沃尔什(William H.Walsh)所提出的"分析的历史哲学"标志着西方历史哲学走向成熟。在其之后,很少有历史哲学家不讨论历史学认识的特点而直接去讨论历史本身的规律的。但是沃尔什的目的并非是要"拒斥""思辨的历史哲学",本文试图从分析沃尔什在历史哲学中何种程度上继续了康德的批判哲学,来说明沃尔什的历史哲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