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列宁学立足于人本主义化的黑格尔主义立场认为:列宁在1914年《伯尔尼笔记》中对于庸俗唯物主义的"否定性"评注和关于辩证法的强调,意味着列宁从1908年的唯物主义立场转向为公开的唯心主义立场,并在1915年之后的革命中保持着"私人的、隐秘的"黑格尔主义的思想断裂。然而,《伯尔尼笔记》是列宁关于辩证法问题,俄国现实革命策略以及自身哲学基础的一次"自我清算"。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框架始终在列宁思维中占据支配性地位。列宁提出的辩证法的飞跃和十六要素标志着列宁思维的最高峰和关于恩格斯思想框架的继承和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过程中,黑格尔与克罗齐是两个划时代的人物。黑格尔是自维科(1668—1744)以来集理性思辨的历史哲学之大成者,他破天荒地创立了“宏伟的历史观”;克罗齐则是把思辨的历史哲学更张、而宣告分析的唯今主义历史哲学正式奠立的大师。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其中辩证发展的观念同神秘主义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为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思想流派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场所;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则抛弃了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并把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主观唯心主义,但他却反对神秘主义的思辨而强  相似文献   

3.
赵建鑫 《沧桑》2013,(1):84-86
本文从辩证法理论的历史考察和总结出发,不断挖掘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及其和谐思维,科学分析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把斗争辩证法创新和发展为和谐辩证法,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深入阐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谐思维的理论内涵,把理论研究与现实相结合,指出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谐思维指导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李建新 《神州》2013,(24):165-165
本文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引出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二者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之间存在差异但又关系紧密,是互为补充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强调系统论的创立是以唯物辩证法为依据,同时,又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理念独具哲学意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党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讲协调发展由来已久,终始把统筹协调作为认识发展问题和把握发展观的一把钥匙。中共历届领导集体都善于从唯物辩证法的立场出发,始终把协调理念和协调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在当今中国,协调发展理念又融入了更为深刻、广泛的哲学意蕴。要理解这种意蕴,首先要完整理解五大发展理念这个集合体,理解中共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所体现的整体性思维和协调性思维;其次要抓住协调发展这个既重要又特殊的理念,抓住它的独特个性,它针对的是事物发展的矛盾性,着眼的是事物发展的整体性,解决的是事物发展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6.
王秋菊  陈方平 《沧桑》2013,(4):91-93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关怀是立足于现实的、能动的生活过程。正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才能够科学地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的科学体系。"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逻辑主体和价值主体;唯物史观不仅其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其目标也是真正个性的人的实现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7.
Context(背景)是西方考古学中的关键概念,也是考古学区别于古物学的标志。"背景"的含义十分丰富,包括考古材料的出土背景与特征,以及考古材料背后与"透物见人"研究有关的诸多关联性。"背景"的含义同西方考古学的理论范式密切相关,并随着西方考古学理论范式的革新而不断拓展。中国考古学自身的发展特征使得"背景"概念并未在实践中受到足够重视。鉴于"背景"概念的重要性,中国考古学应拓展理论范式,在理解不同范式差异的基础上,优化并整合不同范式所提炼的背景信息;深度发掘并完整公布考古材料自身的背景信息,将不同类型的材料及其背景信息进行关联,从而产生更具说服力的解释;从多个视角对同一批材料或同一个问题进行反复阐释。  相似文献   

8.
<正>正西方史学理论自19世纪以来的发展演变是一个不断发生范式转换的历史过程。进入19世纪,西方历史学迎来了它繁花盛开的黄金时代,历史主义崛起,历史意识觉醒。与启蒙时代追求抽象理论和实证主义探寻普遍规律不同,历史主义关注细节、个别和变化,但也因此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狄尔泰仿照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模式,展开了历史理性批判,意在为历史学建立哲学基础。以反思历史学性质为要旨的史学理论从此诞生。自此以后的大约半个世纪内,在新康德主义者和新黑格尔主义者的推动下,偏重"理解"和主张史学自律的史学理论范式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以1942年亨普尔的《普遍规律在历史学中的作用》的发表为标志,侧重"解释"的新实证主义科学统一论又占了上风,形成了分析的范式。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后结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语境下,树立"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八荣八耻"坚持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原理,坚持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坚持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理,坚持了实践的观点。在今天,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人人参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0.
从知识的积累与变革理论来看,1978年至今的三十年,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呈现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积累S形曲线,遵循了指数增长和范式转变的基本规律。关于真理检验标准的大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方针,可以视为中国世界史学科发展的A点,即从缓慢积累转向加速发展的加速点。思想解放带来了史学研究范式的革命性转变,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理论与新实践的基础上,开始重新审视西方史学、苏联史学和唯物史观,进入了自主探索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1.
科泽勒克和阿尔托格认为,在欧洲近代史上,过去的经验和期待的视阈之间的关系经历了重大转变。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依据阿尔托格提出的"历史时间形态"来理解现代性和后现代,这一术语同样涉及过去与未来的关系。在现代性的历史时间形态中,经验空间与期待视阈之间产生了距离,未来不应是过去的延续;在这种语境下,"历史"这一概念也有着特殊的含义,它强调的是时间中呈现出的变革和进步。这一现代的历史一时间观,可以解释黑格尔等人对于东方社会的某些判断。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时代性是古典文化史的考察重点。古典文化史注重精英文化而无视普通人的生活,强贴时代标签而忽略文化的多样性。新文化史扭转了这一局面。它顺应二战后人文社科领域"文化转向"的趋势,吸收了"自下而上"的社会史研究思想,借鉴人类学等其他学科成果,形成独特的研究范式——以文化及其意义为对象,开展跨学科研究,以讲故事的方式从事微观考察,从而拓展了史学研究领域,在欧美国家掀起了一场史学理论与方法的革新运动。然而新文化史也存在弊端,如探讨对象的不明晰、研究取向的碎片化、客观历史的否定性,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另外,新文化史传入中国后,与社会史相结合,被称为社会文化史,仍有待于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3.
王亮 《史学月刊》2014,(9):25-40
文化的时代性是古典文化史的考察重点。古典文化史注重精英文化而无视普通人的生活,强贴时代标签而忽略文化的多样性。新文化史扭转了这一局面。它顺应二战后人文社科领域"文化转向"的趋势,吸收了"自下而上"的社会史研究思想,借鉴人类学等其他学科成果,形成独特的研究范式——以文化及其意义为对象,开展跨学科研究,以讲故事的方式从事微观考察,从而拓展了史学研究领域,在欧美国家掀起了一场史学理论与方法的革新运动。然而新文化史也存在弊端,如探讨对象的不明晰、研究取向的碎片化、客观历史的否定性,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另外,新文化史传入中国后,与社会史相结合,被称为社会文化史,仍有待于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4.
李亚祺 《丝绸之路》2013,(2):119-121
文学批评在社会文化领域地位与形态的转变是媒介时代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因为任何一个范式只具有历史的相对性。在大众传播时代,语言场的不同,使传统文学评论的言说方式受到了莫大冲击,而价值冲突造成的审美娱乐化的隐忧,也是需要审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深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知识的传播从传统的纸质物理方式逐渐转变为新型的虚拟方式转变。这一传播方式的转变不断催生出新的文化业态,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图书馆事业在互联网时代也经历着新的变革,服务范式正在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转型。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新时代下图书馆实施服务的创新与实践,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萍 《攀登》2006,25(2):134-136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而其根本动力则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图书馆学作为图书馆自身发展规律的学说,反映了一定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要求。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发展不管分为多少阶段和多少模式,就其总体来看,它只经历了一次否定性的发展,这就是近现代“西学东渐模式”对古代“田园牧歌模式”的否定,而未来趋向必然是“综合创新模式”,这是由其内在矛盾发展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陈志宏 《史学月刊》2015,(4):111-124
休谟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自20世纪以来,对其著作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单纯对其哲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等著作的研究走向整体性研究,并很好地将其其他著作与哲学思想形成一种相互印证与相互关照的研究范式,从而更完整地理解休谟早期哲学著作与后期历史学、政治经济学、宗教著作的统一性。而从思想史角度对其著作的研究,尤其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哲学、历史学等著作的考察成为理解休谟思想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我们从当今时代发展的特点来考察18世纪历史的重要切入点。整体而言,西方世界的休谟研究已趋成熟,而中国学界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不断融入世界、加强学术交流是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旅游房地产"近年发展迅猛,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讨论。本文以大理为案例地,对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及影响进行研究,构建了"产权属性-使用时间"双维度的产品谱系图,并研究其空间布局特点,总结其发展的共同特征,包括从空间形态上推动旅游城市化、适应于从观光向度假时代转变的旅游房地产产品演进、政府角色从直接投资者转向"城市助推器"等。结合深入的田野调查,本文分析了大理旅游房地产的社会-文化影响,探讨了以旅游房地产作为推动区域发展和旅游产业转型工具的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段生芳 《丝绸之路》2013,(14):71-72
关于实践的问题,历年来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和我国历届领导人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他们对于实践问题的论述来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进而找到他们对于实践问题认识的发展过程。从根本上来说,实践观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精神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作完整的把握,在我们今天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通过改革开放这个大实践,我们深切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实践中深化了认识,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了科学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德贞 《沧桑》2008,(3):135-136
黑格尔的"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思想,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其一,是真理是包含了整个发展过程,是具体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二,是指真理是通过自身发展而达到那种完满的本质即全体;其三,是指真理是从错误中发展而来的。实体即主体的思想:其一,表达了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辩证思想;其二,表达了能动和转化的辩证思想。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揭示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和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