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选择理论是公共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同样需要公共选择,尤其是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文章以新常态下安徽省经济发展为例,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对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发展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是区域合作的强大推动力量和保障机制。积极推动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实现区域合作,不仅可以推动行政区内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可以解决跨区域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治理失灵等问题。要推动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良好发展必须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完善统一市场和法律,健全相应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3.
谢里  吴诗丽  樊君欢 《人文地理》2015,30(2):103-109
本文利用五年计划或规划资料分析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动态演变过程,并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政策工具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从空间效率和空间公平的角度分别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层面的主导驱动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平衡发展、优先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促进区域发展战略演变的动因存在差异:平衡发展阶段考虑巩固国防、开发资源、改善交通、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和提高内陆地区人力资本;优先发展阶段考虑国家财政经济实力、治国理念、科技创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比以及增强劳动力流动性;协调发展阶段考虑经济体制改革、环境治理、协调地方政府利益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4.
王宏利 《丝绸之路》2011,(6):105-106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但地方保护主义也是很严’重。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需依靠地方政府间的积极合作,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珠江三洲为研究区域,以顺德市北窑镇为实例,就乡镇工业发展对一个镇域地方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一些乡镇工业部门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一个"增长极",通过前后项生产联系有效地带动地方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从而形成地方的多种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体。因此,地方政府在选择其经济增长极时需对其与其它经济部门的前后项生产联系作周密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者眼点的选择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着眼点的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模式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区域问题的性质也不同,因此区域干须的目的和方式也就不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多着眼于区域均衡,多用如财政、金融、甚至立法及微观经济干预手段或模拟强化市场机制手段,建立完善的统一的空间市场,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鼓励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尽快地发展,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般都采取区域倾斜政策,通过促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尽快地增长来完成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高速度…  相似文献   

7.
农区产业集群、网络与中部崛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中部六省地区由于多种原因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塌陷地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学术界、中央和地方政府达成的共识。本文在分析中部地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创建本地企业网络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有效途径。发展农区产业集群可以提高集群企业和区域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企业之间的网络联系是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培育产业集群必须从创建企业网络入手。最后,本文对如何在中部农区培育产业集群、创建企业网络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体现地方特色,是提升志书质量,打造精品佳志的关键所在。本文试从《伊春市红星区(林业局)志》(1986~2005)编纂实践,谈志书体现地方特色,应注重从三方面下功夫,围绕核心,彰显时代特色。主要是抓住改革主线,彰显时代发展成果,追踪时代发展脉络。把握本质,突出区域经济特色。重点突出区域主导产业经济优势,特色种植生产优势,新兴产业优势。抓住灵魂,体现人文精神特色。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赋予人文精神新内涵。  相似文献   

9.
张洁 《巴蜀史志》2015,(1):35-36
地情是指一个地区的自然、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它所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风土人情。深入挖掘、系统整理、多元展示区域地情人文资源.可以提升地方品位,增强地方魅力,凝聚地方人心。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让地情资源成为党委、政府掌握区域基本情况的资料库,成为基层群众了解区域历史...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回顾、评价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呈显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度化、机制市场化和战略空间细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现行区域发展战略存在若干不足,有追求政策优惠忽视制度创新的倾向,区域发展战略之间缺乏宏观整体性衔接,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瓶颈远未取得突破,区域发展战略仍过于强调效率目标,对不发达地区关注不足。因而,未来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不应追求数量,要注重是否真正有利于实现区域的改革创新;亟需制定一个全局性区域连接发展规划,或者以整合发展的理念对现有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统筹管理;中央应制定和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保障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区际自由公平贸易;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地区选择应更注重公平目标。  相似文献   

11.
再造河西契机下张掖地区产业增长态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翔  王爱民 《人文地理》2002,17(1):43-46
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健康快速,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劣、其主导产业的竞争能力大小。张掖地区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地区,它不仅区位条件优越,而且发展的基础较好,潜力巨大。随着甘肃省"再造河西"战略的实施,张掖地区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巨大的发展机遇,为适应形势,促进发展,张掖地区的产业结构、主导产业选择必须加以调整。本文首先利用"克劳森四指标法"对张掖地区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判断,认识了张掖地区在甘肃省所处的相对发展水平。其次进一步采用"偏额-份额分析法"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劣、各产业增长态势进行了分析,根据新时期发展战略要求,有针对性地指明了各产业科学合理的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合作的制度障碍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郭寻  吴忠军 《人文地理》2006,21(1):106-109
在区域旅游业发展进程中,由于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地区利益分配矛盾以及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等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合作的目标机制、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的不能适应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了区域政府合作有名无实。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从分析行政区划、地方利益竞争及现行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探讨了现阶段地方政府在共同发展区域旅游的合作中所存在的制度障碍,提出在地位平等、互信互利、政府主导和市场合作等原则的基础上,建构制度化的多层次组织机构以制定统一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政策,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共享机制,重建地方政府竞争秩序以及完善政府合作原则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苏多杰 《攀登》2013,(1):81-8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在中央政府、地方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特色。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东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选模式。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目标模式应体现出承前启后、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及研究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研究区域尺度、企业组织和思维方法三方面梳理了本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四个特点:区域-企业综合分析、经济活动全球化研究、新产业区研究和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考虑;跨世纪经济地理学要关注人地关系、全球与地方关系、区域发展与需求关系和与区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区旭坤 《沧桑》2008,(4):171-172
地方文献是有关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文献信息综合体,是当地社会文明发展的宝贵文化财富,它在促进地区经济及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图书馆和地方公共图书馆一样要强化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地方文献工作,使地方文献更好地为地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发展战略,其充分结合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发展经验,提出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要实现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文化发展为关键的目标。落实这一目标需要结合各地乡村特色,积极摸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经济模式,其中民族村寨旅游作为一种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较好地实现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的目标。目前,部分地区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地方政府不重视、旅游创意点不足及旅游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通过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增加对民族村寨的建设投入、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及打造当地旅游品牌等措施,能够有效推动当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在当地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央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提出,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提高地方经济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不二选择.如何发展本民族、本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让文化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论地方文献与地方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文献是以区域为中心的记载物,反映一个特定地区在经济、政治、历史、文教、科技诸方面的情况,是地区发展的缩影。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地方文献资源,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已得到各地政府部门与地方文献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与重视。一、地文文献的经济价值地方文献内容广泛,既可纵观千年,又可横陈百科,集古今科学成果之大成。它上及天文,下及  相似文献   

19.
唐蜜  罗小龙  王绍博 《人文地理》2022,37(2):103-111
本文结合中央—地方政府管治特征,以临沪地区为实证案例,提出大都市区跨界地区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协调治理下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现阶段发展目标和治理主体均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在区县级地方政府和省市级地方政府以提升地区竞争力为目标的企业型治理下,跨界地区逐渐兴起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央政府运动型治理下,跨界地区进入以协调区域功能为主的发展阶段。随着跨界发展不断深入,跨界地区空间结构由散点式分布转为以开发区为核心的产城融合空间,最终转型为融入中心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研究总结了大都市区跨界地区各阶段发展的时空格局,提出跨界地区发展的治理逻辑及其动力机制,对区域协同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区域主义的发展及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汪涛  曾刚 《人文地理》2003,18(5):52-55
在当今全球化与区域化趋势并存的时代,新区域主义以其强调区域竞争、保护地方经济社会多样性的主张,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兴趣。新区域主义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一期间国际社会经济环境的激烈变动,导致新旧区域主义在政治经济、国际贸易、经济系统、区域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根本的差别。在全球化和后冷战结构的制约下,新区域主义主要表现为大区域主义、小区域主义及国家内部的各类区域组织三种形式。论文针对中国现行的区域发展模式在新区域主义的冲击下,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提出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从三个层次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