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青海省的东部,地处甘肃、青海交界地带的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部有一块富庶土地,这里地势开阔,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土地肥沃,绿树成荫,黄河自西向东,绕南而过,是一个典型的盆地地貌,是土族群众的主要聚居地。  相似文献   

2.
商代磬和西周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石磬的研究,目前大体进行了两个方面。一是对出土编磐进行测音,考察其音律、音阶构成和分组编悬等;二是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考察编磬的声学物理特性等。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部分东周编磬,对于西周以前的磐则涉及甚少。建国以来,科学的考古发掘给我们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石磬实物资料,特别商代以前和西周磬的出土,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1986至1987年间,我先后五次随导师李纯一先生或独自前往晋、陕、豫、辽四省的十多个文博考古单位,对出土的先商磐和商周磬进行了考察,收集了必要的资料。本文拟就商代磬和西周磬(资料截至1987年9月)的发现情况、形制和类型、制造工艺和测音等  相似文献   

3.
巴蜀古文戈铭试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蜀古文戈铭试读冯广宏一、引言近年发现的战国前后巴蜀铜戈上,刻有巴蜀古文字者已有多件,铭文累计已有约60字。这种文字笔划与甲骨文、金文有相似之处,但并非古汉字。对于文字体系问题,目前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属于表意文字体系,是方块字而非拼音字。这种意...  相似文献   

4.
陈新 《丝绸之路》2003,(11):49-52
初夏的一天傍晚,微雨霏霏,紫气氤氲。“千岩迤逦藏幽胜,万树凝烟罩景奇”的云南丽江古城如空谷幽兰,更加诱人。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60周年,由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管会、广汉市联合发起召开的巴蜀文化与历史国际学术讨论会4月2日至4月6日在广汉市召开。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是以广汉三星堆研究为中心的多学科的巴蜀文化综合研究学术活动。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日本和港台地区的中外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学术论文88篇。中外专家学者围绕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重大发现,就巴蜀文化与历史这一重要课题开展了学术讨论,讨论的内容涉及到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文  相似文献   

6.
1983年底至1984年元月,广汉县南门外导航站在修建围墙时发现古“雒城”字砖。为此,四川省文管会考古工作人员会同广汉县文化馆的同志一道进行了清理发掘。这遗迹残长约55.6米,残高约0.3——0.8米,宽约2.5米左右。系用泥土分层夯筑和外部用字砖砌成。夯土层每层厚约3至8厘米;砖长约45、宽22、厚9厘米。砖上多铸有“雒城”和“雒官城墼”等铭文。字体系篆书,各砖上铭文字体大小风格均同,显系翻模,成批制作。与此同时,在遗迹的填土中还发现汉代的方格纹,折肩卷唇罐,以及大量的绳纹简瓦,云纹瓦当,陶豆,东汉五铢钱等,从而可以认为这遗迹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正妥乐古银杏风景区位于贵州六盘水盘州市妥乐村。全村拥有古银杏1200余株,一般树龄在300年以上,最长者为500余年,树千高达几十米。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为"贵州省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  相似文献   

8.
三星堆考古发现与巴蜀古史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发掘与研究,已有六十年了。六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三星堆考古取得重大进展,被列为我国近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建立了三星堆考古工作站。考古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认识、复原和解释历史,从而为探索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依据。我省一位老前辈张秀熟先生近年一再强调:“四川早期历史要靠考古来编写。”最近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提出了“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构想,认为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基本条件成熟了”,建立史前信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界定胡乐的基础上,从先秦时期、汉晋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对胡乐的发展历史做了梳理,对认识中国音乐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帮助,在丝路经济文化发展提升到战略地位的今天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神州》2006,(3)
丽江纳西古乐是人类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音乐活化石,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研究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而且还将在今后的民族文化发展中继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居住在中国西南,云南省西北部“三江并流”地带的丽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对九连墩楚墓出土的璧玉、石磬和镶嵌物进行了物相分析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璧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石磬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同时对镶嵌物的分析表明当时可能采用的是红铜镶嵌技术。这次分析为九连墩出土文物的复仿制和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按照传统史学的观点,古史的复原工作主要依靠历史文献,并建立在文献考证、辨伪、排比、取舍、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 但是,中国上古历史,到孔子时代已“文献不足征”,后遭秦人,摧毁更重。虽经后世多方网罗,有所复出,终究不能还原;并且其中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尤难缕析。要根据残缺不全而错讹严重的文献材料复原古史,显然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近读钱玉趾先生所作《古蜀地存在过拼音文字——成都百花潭战国墓出土的铜盉盖考》(铜盉盖应为铜鍪盖),他认为这一战国成都铜鍪盖四周的图符应是一种较为发达的拼音文字。这一新论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有人认为这是我国学者为揭示巴蜀文字之谜找到了新的途径。长期以来,由于考古资料的匮乏,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巴蜀文字已不太多,大部分不能联缀成文。这给我们的释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至有些学者认为它们是不能解读的符号。钱文从比较研究的方法入手,  相似文献   

14.
15.
严铭 《巴蜀史志》2013,(4):40-44
在中国文学史上,杨慎与杜甫有着独特的因缘关系。这不仅体现在他对六朝诗学的审美评判,与杜甫有某些契合之处,就是在诗歌创作上其学杜时间之久,可谓矢志不渝。特别是谪戍云南和生命的后期,其对杜甫晚年的人生况味和杜甫“蜀中诗”的体悟尤深。其诗更得杜诗风韵。  相似文献   

16.
论巴蜀文化虎纹戈的类型和族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勇 《四川文物》2003,(2):51-58
虎纹戈是巴蜀青铜兵器的重要种类。通过对这些虎纹戈形制及纹饰两方面的类型学研究以及时代的推断,可以发现其发展演变的大致过程。从化族属上讲,四川地区发现的虎纹戈主要为巴戈,是巴化的组成部分。巴戈上的虎纹与巴人崇虎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从考古和文献资料看巴蜀文化的内聚和外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巴蜀文化同中华民族其它区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滇越文化一样,自有其特质和发展轨迹。巴蜀文化到它完全融化合于华夏文化之时,已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它的下限考古学家们定为西汉前期。从文献材料中的蚕丛、鱼凫、杜宇、开明等民族共同体到三星堆考古文化系列,为我们展现了古代巴蜀文化较为清晰的轮廓。古代活动于四川盆地的巴蜀两大民族所创造的具有独自特征的全部物质文化遗存与文献材料的对比研究,使巴蜀文化的研究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研究者们看  相似文献   

18.
古罗马大竞技场和角斗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很难想象,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罗马人何以热衷于角斗这种嗜血的竞技。古罗马大竞技场古罗马圆形大剧场,又叫罗马大竞技场、斗兽场,它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由罗马的三个皇帝用了4万名战俘花了10年时间建成的。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  相似文献   

19.
20.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处新疆西北边界,在准噶尔盆地西端。南越天山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北部和西部为我国边陲,与苏联哈萨克斯坦为邻。全境面积二万七千多平方公里。共辖一市二县(博乐市、温泉县和精河县)。新疆天山以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势险要、历史悠久、交通方便和农牧业发达、文化繁荣的地区,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现在居住在这里近30万人口中,就有蒙古、汉、维吾尔、哈萨克和回族等20多个民族。不久,乌鲁木齐的铁路将要铺到全国驰名的大风区——自治州好阿拉山口。届时将会对自治州的经济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26年前,笔者曾对傅乐市和温泉县的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