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文帝,即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太子朱标死后,被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皇帝位,史称建文帝.建文帝在位四年,被叔叔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去帝位.  相似文献   

2.
张炯 《陇右文博》2007,(2):77-79
明太祖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统治初期。朱元璋采取分封儿子为藩王的办法。以便加强朱氏中央集权的统治。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太子朱标夭折、皇子朱楠无封国外。其余二十四子均分别于洪武三年、洪武十一年和洪武二十四年被分封为王。定都南京以后,朱元璋考虑到京师偏离北方.不便朝廷部署军事指挥。调动军队。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证了二幅画卷上署款“文华堂题”之二跋非明太祖朱元璋之书,乃其皇太子朱标之手笔。又考晋府收藏之作品上的钤印特点,以辨真伪。  相似文献   

4.
明代皇陵共有六处,即:祖陵、皇陵、孝陵、十三陵、显陵、景帝陵。其所葬者包括生前未称帝死后追认的。 祖陵,在江苏泗洪县。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明朝后,立即追尊高祖、曾祖、祖父为皇帝。并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命皇太子朱标率大臣赴祖籍泗州(今江苏省泗洪)城北杨家墩建造陵墓,将三代帝、后的衣冠葬于此,即明祖陵。 皇陵,在安徽凤阳。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园,在神道口之南有一高大的石碑,碑额篆刻“大明皇陵之碑”,其碑文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 孝陵,位于南京钟山之阳,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规模宏大。 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县。是自明代第三帝  相似文献   

5.
乘车出南京中山门,沿东郊宁杭公路行近一小时,便到了著名的世界之最——阳山碑材所在地,江宁县汤山镇坟头村的阳山。 据有关史料介绍: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因长子朱标早在战争年代牺牲,按照传统,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大统,即建文帝。四年后,朱元璋四子建文帝之叔、封于北平的燕王朱棣不服,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得了  相似文献   

6.
刘晓东  年旭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3):129-139,162,163
洪武朝外廷政治的演变,与"国本"问题有着莫大关联。东宫官属的嬗替,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了洪武朝诸大案依次衍生的内在逻辑性。初期东宫官属的设立与勋臣兼职,虽有效平衡了政局,却造成了浙东派势盛的隐患,这也成为朱元璋首先从浙东派入手清除外廷政治势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洪武十年,东宫官属的调整与太子的正式预政,揭开了朱元璋谋划已久的"废相收权"斗争的序幕。洪武二十三年前后,从"詹事院"到"詹事府"的转化,则是朱元璋针对太子死后新的政治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稳定"国本"的重要举措,并与蓝玉党案相表里,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东宫官属体制。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七年农历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的联欢晚会表演到12时正点,永乐大钟撞响12下,沉雄宏大的声音响震北京城,也响震了全世界收看中央电视台节目的观众。大钟在北京的觉生寺,今文名大钟寺,寺内有六百多口大小不一的古钟。在中轴线上的鼓楼、北京饭店、城西南方向设有三个气动扬声器,所以特别悠扬远播。说起这口大钟的历史,就有必要简介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皇族斗争的历史故事。朱元掉建都南京,为要巩固“皇基”,就把他的二十六个儿子封为藩王,用来屏藩全国各地。长子来标立为太子。朱标还没有接帝位就死了,另立朱标的儿子朱…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白云山之所以望重四海,名扬天下,是和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家、旅游文学家徐霞客分不开的。徐霞客旅游考察了大半个中国,特别是考察了中国南方大面积的岩溶地貌和众多溶洞。他不远万里,深入当时瘴雨荒山、层峦叠峰、虎豹出没、丛林荆莽的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白云山进行考察,却有特殊的原因。朱元津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国号“明”,改元“洪武”,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洪武三年(137)四B,封诸子为王。太子病故,朱元津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九月立太子的第二子允蚊为皇太孙。三十一年(1393)闰五月朱元津驾崩,…  相似文献   

9.
一安西王府的选址与越制安西王府的地址为什么不选在安西城内而选在城东北与沪河之间?一般看法是:第一代安西王忙哥刺是元世祖忽必烈正后所生第三子(长兄早亡),权位仅次于二兄金真太子,故王府规模宏大,城内难于容纳。果真如此吗?将之与明第一代秦王、明太祖朱元津第二子、权位仅次于长兄朱标太子的朱相的秦王府选址加以比较,就会看出其原委。实测安西王府遗址周长为2.28公里①,实测原安西城(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元年,即1312年改名奉元城)东北隅的明秦王府“砖城”(内城,即今新城)周长为2.16公里,二者不相上下。修“…  相似文献   

10.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剪灭诸强的战争时期,就已有“天下重地非骨肉重臣莫能守”的思想,立国以后,又进一步确立了封立亲王“以藩屏国家”的政策。最早被封王的是当时除太子标以外已经出世的九个儿子和一个从孙,第四子朱棣即后来的永乐皇帝,被封为燕王。  相似文献   

11.
庾晋 《文史天地》2006,(5):37-42
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登上皇帝宝座后,杀戮功臣这是人所共知的;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大开杀戒呢?本文作者认为是出自朱皇帝的自卑心理。不知读者诸君认同否?  相似文献   

12.
沙雅 《神州》2014,(2):280-280
<正>4月14日,梁耀辉被广东省人大代表第八次会议表决,因为严重涉嫌违法而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职务。梁耀辉也称"太子辉",在当天人大决议表决后的通天,东莞市公安局也公布了因涉黄而刑拘的公告。"太子辉"究竟是何面目?谁才是其背后真正的"幕后推手"?自"太子辉"在14日当天频频露脸媒体头条时,有关于"太子辉"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不仅是在此次,广东省人大负责人在两会期间曾对媒体表示,梁耀辉是由于身体不适而未能出席,这就让本对"太子辉"涉黄一事略有猜疑的公众加深了对其的怀疑。仍记得东莞扫黄牵动了一大批人马,不仅  相似文献   

13.
《文史月刊》2009,(1):12-12
玄武门事变后,唐太宗大杀李建成的太子门党。魏征是太子李建成的主要谋士,当然在捕杀之列。  相似文献   

14.
太子寺·嵻琅山·太子寺城马福荣今甘肃省广河县城里有一座称“太子寺”的古刹,寺内把奉的是秦始皇之太子扶苏。据《续修导河县志》卷二载:“太子寺,县东南百二十里,见旧志。相传秦太子扶苏监蒙恬军驻此寺,故以太子寺名。知州潘效苏书联云:‘当上郡监军而还,已伏杀...  相似文献   

15.
一、詹事设置的原则詹事官起源于秦。《汉书·百官公卿表》曰:“掌皇后、太子家”。这个解释有两个含义,一是说明了此官的性质,是宫官;另一是概括了此官的职掌,即主要是掌管宫内太子、皇后及皇太后的私事务。汉承秦制,设置了詹事官.《汉书·百官公卿表》师古注:“皇后、太子各置詹事,随其所在以名官”。即分别设置了太子詹事、皇后詹事、皇太后长信詹事.詹事设置的原则是:第一、未有太子不设詹事。太子詹事,不常置。“凡初即位,未有太子,官属皆罢”,当然詹事也省。其实,影响太子之预立,除了“凡初即  相似文献   

16.
中央机构: 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另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相似文献   

17.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淮西游丐朱元璋登上了大明皇帝的宝座。朱元璋能够得天下,原因固然很多,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在长期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中,朱元璋求贤如渴,礼贤下士,延揽群英,知人善任,遂成一代帝业;在称帝后,他又通过各种渠道选拔录用各类人才,从而巩固了明王朝新政权。但是,朱元璋在晚年,使用严刑峻法,滥杀无辜,摧残了大批有用之才,其中包括许多开国功臣。朱元璋在用人方面,既留下许多有益的历史经验,同时也存在不少严重  相似文献   

18.
从新发现的唐太子墓看太子陵制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献中,帝后墓与太子墓皆称陵。《唐会要》卷二十一载:“伏寻陵称谓,本属皇王及储君,自有国以来,诸王及公主无称陵者。”迄今太子陵考古资料有70年代发掘的懿德太子、章怀太子墓,80年代发掘的惠昭太子墓和90年代新发现的节愍太子与惠庄太子墓。葬于河南省偃师的太子李弘,  相似文献   

19.
朱元璋是一位从贫苦人家成长起来的开国皇帝,深知一米一粟来之不易.因此,他当了明朝的皇帝后,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风尚,反对铺张浪费的奢侈行为. 朱元璋倡导节俭先是从自己开始.明朝的皇宫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由于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所以明皇宫投资小,规模小,装修也不奇巧华丽.1368年,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大臣们建议朱元璋扩建皇宫,好好装修一下.朱元璋听罢当即拒绝了.他说:“现在的宫殿坚固耐用,已经很好了.装修再豪华,也只是一个办公场所呀!”朱元璋不仅没有扩建和装修宫殿,还让人在皇宫的墙上画了一些勤俭节约的图画,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忘本.  相似文献   

20.
朱元璋的偶像崇拜与政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朱元璋偏爱《汉书》看他对刘邦的崇拜明太祖朱元璋喜欢读史论史。他所读的主要是正史,如《史记》、《汉书》、《晋书》、《唐书》、《宋史》、《元史》、《春秋》、《通鉴》、《唐太宗帝范》等。他读得最多的是《汉书》,《明实录·太祖实录》直接记载的就有8次,与臣下讨论汉史的则有41次之多。朱元璋读《汉书》的时间很长,从元至正二十四年一直到洪武末年,可谓是活到老,读到老。他不仅自己读,还把它推荐给臣下。当元湖广行省平章政事郭云被擒后,朱元璋“观其状貌奇伟,命释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