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安长安区韩家湾M29墓,由斜坡墓道、壁龛、天井、过洞、甬道、砖券墓室组成。墓道口与甬道之间,绘有青龙,白虎,侍者等,壁画的内容及表现方式丰富了对唐代中晚期墓葬壁画的认识。为对其进行保护,用XRD、SEM-EDX、Micro-Raman等技术对该壁画结构和颜料成分进行分析,同时对壁画进行了现场清理及保护。结果表明该墓室壁画的制作是在墓道两壁上先抹一层草拌泥地仗,再于其上刷一层白灰后绘制,绘制壁画的颜料主要为黑色,黑色颜料的呈色物相为炭黑。  相似文献   

2.
2014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固原南塬一座唐墓(编号M140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葬为带斜坡墓道的单室土洞墓,平面形状呈刀把形,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和墓室七部分组成。墓道与墓室皆绘有壁画,其中以第二、第三天井与墓室北壁保存较好。墓室各壁绘制屏风式条框,条框内绘制图像的做法见于初唐时期陕西关中地区,此座墓葬与已发现的史氏家族墓所处位置很近,并且与各墓葬基本在东西一线排列。结合男性墓主人头骨的体质人类学鉴定得出的欧罗巴人种特征,推断此座墓葬与史氏家族有关。  相似文献   

3.
万晓 《文博》2011,(1):73-77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李寿墓壁画仪仗出行图中黑鬣白马、五旒旗上所绘蹲兽的名称和身份以及懿德太子墓道壁画所绘宦官的官职、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武士的身份等级等均进行了再定名和考证;同时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盆景的章怀太子墓壁画侍女所捧之物应为唐代美食的观点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韩休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郭庄村南。2014年3-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区旅游民族宗教文物局联合组队,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据墓志记载,墓主人为唐玄宗朝宰相韩休及其夫人。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的单室砖室墓,由墓道、五个过洞、五个天井、六个壁龛、封门、石门、南道、墓室等部分组成。甬道、墓室及其穹隆顶均绘有壁画,包括乐舞图、山水图、朱雀、玄武、星象等题材。其中山水图填补了我国唐代绘画缺少实物的空白,学术价值较高。乐舞图对于研究唐代乐器、舞蹈、服饰、民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5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发掘了一座单室砖墓,由长斜坡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封门、墓室等组成,墓壁原有壁画。随葬品有墓志、瓷罐、陶罐,以及陶风帽俑、幞头俑、仕女俑、鞍马、骆驼、猪、狗、鸡等。根据墓志,墓主为卒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的大唐奚国质子热瓌。  相似文献   

6.
唐房陵大长公主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长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六女,其墓属唐高祖献陵的陪葬墓之一,位于富平县吕村乡双宝村北约250米处,在献陵东北方约2.5公里。建国前,此处为民间墓园,1975年一农户搜肥时发现此公主墓。经文物工作者清理,出土壁画、石刻等文物多件。一墓葬形制房陵大长公主墓座北向南,地面封土堆及所有文物无一幸存。墓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及小龛等六部分组成,全长57.8米。斜坡墓道水平长17.5、宽2.56米。过洞五个,呈券拱形。第一过洞长2.29、宽2.30、高2.40米。第二过洞长2.49、宽2.36、高2.40米。  相似文献   

7.
2000年在西安咸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中发现了大量古墓葬,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进行了发掘,其中编号为M229的墓葬出土一合墓志,知其为隋代萧绍墓,现将该墓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由墓道、两个过洞、两个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方向175°,全长21.85、深7.35米图一)。此墓有一盗洞,平面近椭圆形,开口与墓葬开口处于同一层位,系早年被盗,长径70、短径50厘米,直通墓底。墓道为斜坡墓道,平面近梯形,口小底略大,长10.4、口宽0.8~1.2、底宽1.2米。墓道北壁向南倾斜,东西两壁底部与第一过洞相接处各内收5…  相似文献   

8.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3年5、6月间,在固原县南郊乡发掘一座北周墓。该墓为斜坡墓道土洞墓,墓道长约50米,有5个天井,深12米多,洞室近方形,边长4米以上。在甬道、天井壁面上均有壁画,但  相似文献   

9.
《文物》2017,(9)
20世纪70~80年代,内蒙古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对床金沟辽代墓葬及周边相关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确认床金沟即为辽怀陵。1991年4~9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已被盗挖的床金沟M4、M5两座辽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4号辽墓为砖石结构双墓道多室壁画墓,由墓道、前室、东耳室、西耳室和后室组成。墓壁绘有壁画,在石门及石室内壁彩绘龙、凤及描金太阳形状的图案,这在以往辽墓墓室壁画中较为少见。随葬器物主要有瓷器、铜器、银器、铁器、石器。根据墓葬规模、壁画内容、随葬器物综合判断,该墓很可能是太宗耶律德光的陵寝。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了一座隋代纪年墓。此墓为长斜坡墓道带三个天井的单室土洞墓,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随葬器物150余件,有陶俑、陶畜禽、陶模型器、陶器、釉陶器、瓷器、铜器和铁器等。据墓志可知,墓主张夫妇合葬于隋大业三年(607年)。  相似文献   

11.
唐代设置羁縻州,实行了内地与非汉地区地方行政体制的一体化,原则上羁縻州与经制州同为唐推及政令、法令的区域,只不过唐在羁縻州推及政令、法令是分层次而言的。从羁縻州的郡县属性而言,唐原则上在羁縻州与经制州中要推行其共同遵守的约束性法令;在此前提下,尽管羁縻州区域广大,内部情况复杂,在施政方面,唐原则上又要不同程度地推及统一的政治、制度、法律。从羁縻州的特殊性而言,唐又根据不同地区具体情况,针对性推行政令、法令。唐在羁縻州施政,兼具"因俗而治"的特殊性与行政体制一体化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12.
"唐地"考辨     
张锟 《中原文物》2003,(1):18-22
相关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以及文献记载表明 ,陶唐氏所居之“唐”地不在晋南地区 ,而是位于豫北地区。晋南的唐国始于晚商时期 ,此前本地无“唐”的地名。豫北地区作为后岗二期文化的中心区 ,正是最初的“唐”地所在 ,后岗二期文化为陶唐氏创造的文化。晚商时期晋南之唐也是由豫北迁去。因此 ,“唐”地所在应有一个历史变化过程 ,历来关于“唐”地所在的认识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13.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时期,是举世瞩目的封建王朝。唐代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以及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亚洲邻国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竞相派遣遣唐生前来学习。本文从唐代周边国家和地区派遣遣唐生的规模、遣唐生教育形式、体制等方面,探讨唐代遣唐生教育发达的原因,研究遣唐生教育在唐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研究唐代铜镜的纹饰,探讨了唐镜与唐代道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Mr.George B.Schaller is from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he had been to Qinghai-Tibet Plateau many times to conduct a wildlife survey.The follows is his point view on northern Tibet,namely Chang Tang.  相似文献   

16.
淮南大长公主墓志是目前发现的形体最大、铭文最长的一盒唐代公主墓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研究价值.本文在对淮南公主墓志考证的基础上,对墓志中记载的太平公主、唐睿宗李旦等重要历史人物及著名音乐家王长通的有关史事进行了梳理论证,对墓志所反映的武则天"以周代唐"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唐代的礼仪风俗、宗教活动、音乐文化等也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唐初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不仅促成经学的统一,也赋予了唐初经学家以自信的人文情怀和开放的经学意识,因而在对经学的整合与融通之中,能融合儒、释、道诸说,突破前人的门户之见和“师法”局限。崇儒尊孔的传统重新回归到文化主流之中,经学正是在此时经唐人的融合与变通,有了相对统一的标准和较为一致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陈卫国 《收藏家》2008,(9):51-55
藏传佛教较具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两个,一为“佛教造像”;二为“唐卡绘画”。“佛教造像”以明初者为最佳,十余年来更执收藏界涨幅之牛耳。一尊高40公分,品向上好的明初镏金佛像在1998年市场价值大约是7-9万人民币左右,现在则至少在百万元上下,佛教造像的世界最高拍卖纪录亦由数百万元升至现在的过亿元。  相似文献   

19.
胡戟 《丝绸之路》2010,(24):27-31
唐太宗曾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果能将历代人对当时国家社会治理的满意度与现在作比较,就可以知道现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本文以唐人诚信故事为例,论述了大唐精神中最有价值的自爱、自信、自尊和让天下人折服的诚信。  相似文献   

20.
《两唐书·唐休璟传》补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休璟是唐代著名边将和朝中重臣,其战勋政绩,《两唐书.唐璿传》多有阙漏,且叙事时有颠倒,所记年代亦率多模糊不清。本文根据《右仆射太子少师唐璿神道碑》,参稽《册府元龟》等散见资料,复原了唐休璟以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西州都督、西州刺史等主政西域时期的重要事迹,及东返后又领灵州都督、灵武道大总管、幽营都督、安东都护等重要军职,出任朝中宰辅时期又先后参加了废周兴唐、唐隆政变时期的禁中密会,及其老年四次致仕、三次复出的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