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关宋金官铸银铤(锭)形制特点和等极标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宋朝银铤的形制特点欲了解宋朝银铤的形制特点,首先要对出土或传世的有代表性的两宋银铤,做一个简单而必要的回顾。北宋时期的银铤历来出土较罕,近年报刊著述披露发表的有如下几种:1.内蒙古巴林左旗出土纪“元祐四年兴龙节”银铤。“这件银铤为两端平直束腰式,其表面较背面宽大,铤面高低不平,周边有不规则的凸棱,银铤长14厘米,两端宽度不一,上端宽9,下端宽8.7,腰宽7.1厘米,背长12,两端宽7,腰宽5.2,通厚2.5厘米,重2000克。”①银铤表面錾刻铭文三行:“荆南军资库元祐四年”、“兴龙节银每挺口…  相似文献   

2.
关于唐“东市库”银饼及税银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兆荫同志撰写的《从考古发掘看唐代的金银“进奉”之风》一文,对唐代的金银“进奉”弊政的发生、发展及其危害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读后很受启发。联想到唐代银锭、银饼中还有一些问题,如“东市库”银饼的性质问题,至今未有人进行探讨;还有属于赋税银如“庸调”银饼、“税口”银饼,“采丁课”银铤、“窟课”银铤、“税商”银铤等,以及唐代是否用银来交纳赋税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可能很不成熟,恳请有识之士予以批评赐教。  相似文献   

3.
山东青州出土宋金银铤1993年4月,青州市城西前营子生活小区施工出土一件黑釉封口瓷罐,内盛五件银铤。银铤均呈束腰弧首形,正面微凹,背面呈蜂窝状。银铤现藏市文管所。一号铤长15.7、首宽9、腰宽6.3、厚2.2厘米,重1940克。上部左右两端砸印“匠人...  相似文献   

4.
1956年12月,陕西西安市郊大明宫遗址内出土了天宝年间的银铤四块,有信安郡税山银铤一块;郎宁郡贡银铤一块;岭南采访使兼南海郡太守彭果进银铤一块;宣城郡和市银铤一块。这四块银铤的重量均为五十两。宣城郡和市银铤和信安郡税山银铤都是玄宗天宝十年通过当时专知铸钱使兼御史中丞知度支事杨国忠进献给皇帝的。1970年春,在洛阳市金谷园路以东,塘沽路以北的化学制药厂构筑地下管道时,也出土了银铤二块,银饼一块。其中也有一块  相似文献   

5.
洛阳新发现的南宋出门税银铤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宋“出门税”银铤是一种商税银铤。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新收兑了两件“出门税”银铤,为研究宋代的商税制度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仅就这两件银铤及其相关的问题,略作探考,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6.
关于唐代衡量制度的问题,我国不少学者如吴大澂、吴承恪、罗福颐、傅振伦等都作过论述或专著。胡戟《唐代度量衡与亩里制度》及杨东晨、卢建国《唐代衡制小识》等文,都作了比较详细和系统的论述与研究,对我们很有启发。本文拟就根据已发现的唐代金银器、银铤、银饼上的錾文和  相似文献   

7.
金代“使司”银铤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金代银铤上常见的“使司”戳记,学界有不同解释。或谓“使司”是检验戳记,此类银铤的性质是称量货币;或谓“使司”银铤是转运司或盐使司的税银。本文认为,“使司”系盐使司之外其它诸使司的通称,凡此类银铤皆为“院务税”、“院务课程”,其性质属于征榷税银。  相似文献   

8.
在赤峰地区的辽上京、辽中京故城遗址及其附近,曾出土、征集五件宋代银铤。这五件银铤保存完好,均刻铭文,对于了解当时的经济制度及南北交往,提供了实物例证,兹介绍如下。 1.崇宁四年银铤(图一) 辽上京汉城址出土。整体呈长条形,两端半圆形,中部束腰,表面稍凹,周沿起突棱。长19.3、最宽处8.4厘米,重1925克。正面錾刻铭文"京西北路提举学事司进奉崇宁肆年天宁节银每铤伍拾两"。京西北路,据《宋史·地理志》记载:京西路旧分南、北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五年  相似文献   

9.
洛阳隋唐宫城遗址中出土的银铤和银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0年春季,在洛阳市金谷园路以东、塘沽路以北的化学制药厂构筑地下管道,出土银铤二件(图一、图二),银饼一件(图三)。地点正位于隋唐宫城西北角。银铤之一,正面有"专知采市银使右相兼文部尚书臣杨国忠进"铭文一行(图四)。背面上部有"安边郡和市银壹铤伍拾两"铭文一行;下部有铭文三行:第一行"专知官监太守宁远将军守左司卿(御?)  相似文献   

10.
信阳县出土南宋银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河南信阳县文管会在1986年5月收集到一件银铤,铤首两端呈圆弧形,束腰,通长12.8、厚1.6、铤首宽7.0、束腰宽4.9厘米,重970克。银铤正表光洁,近四角处均砸印有“聂秦家肥花银”六字,字迹清晰工整,银铤背面为蜂窝状(如图)。经我们调查核实,这件银铤出土时间是1980年,为信阳县查山乡龚岗村下卢寨队农民犁地时发现。这件银铤的形状和砸印戳记与湖北黄石市西塞山出土的南宋淳祐六年银铤、河南方城  相似文献   

11.
安徽两宋金银货币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钱币》2006,(3):1-5
安徽银铤的铸造,至迟在唐代就开始了。1956年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4枚银铤,其中1枚为宣城郡所铸,系杨国忠用以进奉之银铤,呈条块状,唐制伍拾两,实测重2100g。錾文:正面一行,"专知诸道铸钱使兵部侍郎兼御史中丞知度支事臣杨国忠进";背面三行,"宣城郡和市银  相似文献   

12.
铜铤     
铤应泛指经过冶炼之后,未制成器物的五金(即金、银、铜、铁、铅)原材料,它有一定形状,一般情况下铸作成片,外形为长、直、平、薄。在其面、背为素面或有字符。金德平先生在《说铤》(见《中国钱币》总第三十五期)一文中详细地论述了铤的含义、形式、用途和出现的时间,重点介绍了金、银铤,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3.
1996年7月,陕西历史博物馆从西安市公安局破获的贩卖文物案件中,征集了查获的历代货币750余件,其中唐“建中二年减判银课”银铤,弥足珍贵(插四)。据调查,这件银铤解放前出于西安附近,后几经辗转,先被西安小东门旧货市场收购废品者以锡块收购,又转手卖给一位收藏者,后因受牵连,被查获。银铤为长方形板状,长314、宽68、厚9.8毫米,重2100克;浇铸成型,表面锤槌整平,略显锤痕;正面錾文“岭南观使判官建中二年二月减判银课料伍拾两官称”22字(如拓),背光素。据錾文标明的重量与实测重量推算,唐每两合…  相似文献   

14.
1976年,襄樊羊祜山半山腰基建施工中发现银铤二笏。 1号银铤长14.7、腰宽5.4、两端宽8.6、厚2.4厘米,重2000克。束腰状,两端呈弧形,表面微凹。錾刻铭文"潮州发绍兴三十年分纱价银"、"赴广州"、"提举衙交纳"、"右从政郎司理参军郑公弼"、"专知林规"、"银匠罗端"三十九字(图一)。 2号银铤长15.2、腰宽6、两端宽8.8、  相似文献   

15.
江苏姜堰三里泽出土的银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9年12月29日,江苏省姜堰市兴泰镇三里泽村通达工程铺筑路基工地,民工陈顺珍在公路北侧排水沟的文化层中发现古代银铤四笏(如图),现藏姜堰市博物馆。4笏银铤形制相同,均为两端平头的束腰形,系用同一范具浇铸而成。正面都很平整,背面略微内凹,有密集分布的蜂窝状气孔,正背面四周棱角线条较一致。银铤长146(正面)—160(背面),两端宽65(正面)—80(背面),腰宽(正面)45—55(背面),厚24mm;银铤两两等重,分别为2·08和2·085千克。1999年12月30日,姜堰市文管办的文物工作者对银铤出土地点进行考古调查,在正东方向距银铤出土点约16米处发现唐代莲…  相似文献   

16.
临潼金代解盐银铤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70年代,陕西临潼发现了一批金代银铤。赵康民等先生曾撰文详加介绍。80年代,朱捷元先生又介绍了另外3笏泰和年间银铤。以上两文提供的珍贵资料,填补了中国货币史和金史文献之缺,颇有价值。本文拟就这些银铤的性质、来历、称谓及其种种铭文之涵义等,略抒浅见。不当之处,敬俟匡正。一金代盐司银铤的铭文特征赵文公布的临潼银铤,被划分为四类。其中有一类,被称为“盐税银铤”,共12笏。朱文公布的同类银铤,为3笏。两文合计,其金代  相似文献   

17.
屠燕治  金德平 《中国钱币》2004,(4):3-7,F008
在宋代银铤和金铤、金牌、金叶子上, 常见有一些戳打或压印上去的阴刻铭文,作 用是用以说明这些金银货币的成色、用途、 制作人、重量等。由于有些铭文原本就不太 清晰,加之年久受损,又因古代一些文字书 写及用法与今天存有差异,造成了释读的困 难。因此,正确解读这些铭文,便成了认识 宋代金银货币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下就四则 铭文试作说解。 一、银铤“京销浪银”的铭文解读 2000年福建漳州发现数枚南宋12两半 银铤,所见银铤表面四角各砸一“京销浪 银”戳记(图1)。我们以往见到的南宋银 铤,大多铭“真花银”、“花银”、“京销铤 …  相似文献   

18.
南宋“桂阳军圣节银”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宋十二两半“桂阳军圣节银”(彩5下),未见载于包括《尘封千年的国家宝藏·南宋金银铤收藏与鉴赏》在内的各类谱录,据传数年前出自南京的南宋金银铤窖藏。已知有两浙路转运司、浙西常平司、浙江安吉州、泉州、镇江府、建康府、罗江军、广德军等南宋地方官府进奉的圣节银实物存世,未见桂阳军;且所见都是五十两和二十五两铤.  相似文献   

19.
宋淳化御赐精银小银条1937年抗战开始,重庆挖防空壕出土小型银条一堆,纯黑,被抢光。友人花数元购得一枚,笔者曾见,并手拓墨本。银条面直书楷体“大宋淳化年”,背直书“御赐精银”,字均阳文。银条长7、宽1.1、厚0.3厘米(如拓)。(《上海钱币通讯》36期郭若愚)宋淳化御赐精银小银条@郭若愚  相似文献   

20.
丁丹 《中国钱币》2013,(5):52-53,I0003,I0004
1992年,四川省巫山县计量局修建工地挖出了一罐银铤,经闻讯赶来的巫山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清理,共出土银铤53枚,莲瓣纹银碗2个(彩页3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