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古希腊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在继续研究古典时代希腊史的同时,大力加强对早期希腊、特别是荷马社会和古风时代的研究。1952年,英国年轻的工程师特里斯成功解读了线形字B,证明它是一种古老的希腊语,从而为迈锡尼明研究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不过,对迈锡尼明的深入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制度上,  相似文献   

2.
徐晓旭 《世界历史》2007,(1):146-147
荷马史诗反映的是哪一个时代的希腊社会?这个所谓的“荷马社会”①问题是古代希腊史研究领域里一个众所周知的难题。国内外古典学界对此问题展开了一个多世纪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样一种学术传统和氛围的影响下,一直醉心于荷马社会研究的晏绍祥教授最近推出了他的新作《荷马社会研究》一书②。该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荷马社会的专著。该书对两部史诗基本内容做了言简意赅的介绍后,马上就转入了关于荷马史诗作为史料的可行性的讨论(第1章)。作者认为,史诗在整体上显示了非常强的统一性,这表明最后编定者曾对史诗传统进行了统…  相似文献   

3.
希腊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希腊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黄洋在对希腊城邦社会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对其经济特征的评价,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影响到学者们对其它方面诸如城邦政治乃至希腊文明特征的评价。长期以来,国内史学界把希腊文明看成是一个手工业和商业高度发达的文明。虽然很少有人对...  相似文献   

4.
贝兰特认为,古希腊城邦缺乏“传统”国家定义所说的对内强制力量、明确分化的阶级和政府机构,因而不具备国家资格,而是人类学所说的“无国家的社会”。汉森、格里宁以及范德弗利特等学者针锋相对,认为希腊的城邦机构复杂有序,司法机制和公民参与较为突出,是民主制的早期国家或公民国家。这场关于希腊城邦国家资格的争论,实际上折射了古典史学界以及人类学界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某些分歧。  相似文献   

5.
赫梯文献中的阿黑亚瓦问题——小亚与希腊早期关系新探刘健在西方,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家喻户晓。通过古希腊诗人荷马的栩栩如生的描写,战争中的特洛伊木马和美女海伦等的往事更是妇孺皆知。荷马史诗中对于小亚的记述也成为古代希腊文献中较早的少数记载小亚地区状况的文献...  相似文献   

6.
荷马时代的“pol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马社会并非传统所说的血缘氏族部落 ,而是 polis。作为一种政治组织 ,它是以某一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乡村形成的共同体。对于共同体 ,荷马英雄们大体认同 ;在其内部 ,公、私领域分明 ;集体行使权力的机构已经产生 ,军事制度已经发生变化 ,宗教权力已经世俗化 ,因此具备了古典城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学者雅伊连科在其近作《古朴时代的希腊和早期罗马交际和社会术语的一致性》一文(载《古代史通报》,1993年第3期)中,对希腊古朴时代和罗马早期历史发展的一些共同点,作了分析和概括。 文中指出,对于古朴时代希腊和早期罗马历史以及文化发展的倾向,实际呈现的情况之间的共同现象,近来的学术文献中,越来越多地加以注意。早期罗马公民公社的结构与古朴时代希腊城邦结构的一致性得到证实,因此可以认为早期罗马的公社也是城邦。揭示了希腊罗马城邦历史发展的一些共同点。例如,无论  相似文献   

8.
美塞尼亚地区对斯巴达的历史发展曾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荷马时代之前,希腊历史上并没有关塞尼亚国家.在古风时期,斯巴达吞并提盖泰鸟斯山以西地区之后,美塞尼亚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与斯巴达的争霸斗争全面展开,关塞尼亚问题成为雅典的削弱、肢解斯巴达的外交工具.公元前4世纪前期,底比斯打败斯巴达,它延续了雅典的政策,最终肢解了斯巴达,建立了美塞尼亚国家.西方学者提出的先有关塞尼亚民族和美塞尼亚国家,后被斯巴达征服,最后在底比斯的帮助下复国的理论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9.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人对宪法概念的理论探讨和长期进行的古典宪政实践,许多为后世国家所效仿,成为现代西方社会宪政制度实践和宪法概念研究之最初源头。希腊先哲们对政体形式进行分类及其对合理政体形式之探讨,虽是针对当时城邦制度而提出的,但无疑对后世国家选择合理的政权组织模式提供了最早的理论基础。希腊人提出的政体概念,亦在一定程度上为宪法概念的产生做出了应有贡献。虽然在希腊尚未有词汇"宪法",但是古希腊出现的词汇"政体"是宪法概念产生的萌芽。"根本法"这一宪法性质初露端倪。宪法概念最终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5世纪末到前4世纪,在古希腊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演说家,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后世学者们在分析其中原因时,普遍归结于城邦民主制度的建立和修辞学的兴起。本文在承认这两个原因的同时,试图从希腊前古典时代的广阔历史背景出发,以前古典社会的口语传统为基础,为演说家群体在希腊历史中的勃兴寻找制度和技术以外的根源——古代希腊社会的“演说”传统。它包括三个方面,即口语交流在前古典社会的主流地位、城邦政治与贵族政治的非暴力性和小亚细亚“爱智”风潮的兴起。在长时间缺少有效文字和廉价耐用书写工具的古代希腊社会,正是这三种因素共同促使形成了古希腊社会所谓的“演说”传统。  相似文献   

11.
关于秘鲁古代印加社会的性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拉美史研究中争论最大的课题之一。部分学者认为印加社会基本上仍处于原始公社时期;有的则认为印加“帝国”已是早期奴隶制国家;有的学者,比如阿莱杭德罗·利普斯丘茨更认为印加社会在西  相似文献   

12.
迈锡尼文明、“黑暗时代”与希腊城邦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早期希腊国家的兴起,主流观点认为,迈锡尼文明衰亡后经历了一个黑暗时期,之后城邦于公元前8世纪中期遽然兴起,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中断。这一观点为古典学界普遍接受,成为诸多研究的出发点。本文意在重新审视这一说法,提出西方学者之所以强调两者之间的中断,是因为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起了作用。城邦文明历来被看成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因此它必须同被认为带有专制王权色彩的迈锡尼文明区分开来。然而这样的解释忽略了迈锡尼文明和希腊城邦文明之间的诸多联系,而且考古学证据表明所谓"黑暗时代"亦非通常认为的那般黑暗,希腊人群体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续。还有,荷马史诗所反映的历史面貌更可能是公元前8世纪以前而非此后的情形。由此本文认为,更为合理的解释是把城邦兴起看成是迈锡尼王国解体之后希腊社会渐次演化的结果,而非所谓革命性变革的结果。荷马史诗所描绘的情形很可能是迈锡尼文明和城邦文明之间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3.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它们在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所描述的故事,包括许多家庭的悲欢离合,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当时希腊社会的写照,反映了希腊人们的现实生活。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希腊男女之间的关系,以及当时人们对于妇女的态度和看法。本文就从史诗中女性人物所包含的内涵进行简要分析,以此推导出荷马时代女性的地位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古代希腊人体艺术的形成、发展与其社会历史、民族特点、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城邦国家要求公民具有健壮的体格和完美的灵魂,成为古代希腊理想美的典范;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它包含着人类对自然奥秘的理性思索、孕育着历史和哲学观念的萌芽。希腊的艺术家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创造出古代世界最杰出的人体艺术,给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最珍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15.
论希腊化文化的多元与统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希腊化文化即希腊化时期,也就是以亚历山大东征到托勒密埃及灭亡之间产生并存在于希腊人控制或直接影响的世界文化。关于这一文化的性质,国内外学者众说不一。本文对此将不加过多的评析,只就它的统一与多元略陈管见。笔者认为,这二者是希腊化文化的基本特色。弄清了多元与统一的关系及其具体表现,似有助于对希腊化文化性质的理解和确定。  相似文献   

16.
新财政史在法国学界的兴起与近代国家形成问题的探讨密切相连。在考察财政体系的演变及其具体实践的同时,新财政史侧重将财政赋税看作相对独立的因素,探究其与政治和社会变迁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比较研究为基础,新财政史还从汲取财政资源的角度对历史上的国家形态进行了重新界定。新财政史家认为法兰西近代国家的起源可以向前延伸至1250—1350年间,学者们对公共税制与国家形成的关系、绝对君主制的财政实践等问题的考察,深化了对法兰西近代国家起源以及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法国政治和社会性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日本近代早期,思想界呈现相对活跃的局面。思想家们吸收了西方政治学说中的近代化理论,针对日本长期流行的有关国家、政府性质和职能的传统政治思想,提出了非传统的近代化国家观。对国家起源的论证摆脱了传统的君主是"神"或君权神授、国家权力天然形成的观念,到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中寻求原因。对于国家的性质、国家与政府的职能等问题也进行了不同于传统的深入阐释,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近代化理念。这为日本创建一种相对近代性的政治体制奠定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社会时期的方志性质研究是当今方志性质研究的基础。十八世纪以来,随着戴震与章学诚两位方志学家的出现,方志性质的讨论和研究逐渐进入了深化的阶段。进入新时期以后,方志学家们更是针对方志性质进行了专门的研讨。本文在回顾前人已有的方志性质研究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认为:一、在中国传统社会时期,方志性质由早期"重地"向后期"重史"转化。二、地方志的"地域性"与"时段性"是其方志性质不可或缺的部分。三、方志作为综合性资料,其性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它是特定地域、特定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作为罗马帝国初期希腊学者文化观念的样本,狄奥尼修斯的《罗马古事纪》在古典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学界以客观史学标准为依据,将狄奥尼修斯与《古事纪》分别视为史料抄写员和史料汇编,未曾从研究狄奥尼修斯历史构建的角度入手,深入探究《古事纪》塑造的罗马传统及展现的罗马人形象,进而剖析狄奥尼修斯赞颂罗马背后暗含的希腊中心主义思想。狄奥尼修斯以希腊知识分子的视角,将希腊学者所知的罗马历史嵌入对罗马民族的历史叙事中。《古事纪》构建起希腊文化传统与罗马政治文明之间的联系。它与拉丁正统叙事完全不同,是罗马治下的希腊人对罗马历史的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早期佛教考古是指从佛教正式传入的东汉至两晋时期的佛教考古。这一时期的佛教遗存发现相对较少,有些佛教遗物在形态和性质上较为模糊,不易辨识,但它们对研究佛教如何进入中国及进入中国后的早期历史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直到近年,学者们对中国境内发现的早期佛教遗存的性质、时代、分期、艺术风格、传入路径等开展了大量研究,相关成果对认识东汉至两晋时期的佛教历史文化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