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这是华东野战军征战史上为数不多的几次凶险遭遇之一。其境况之危机、征战之惨烈罕有所闻。曾随队参加过这次突围作战的老作家黄源战后曾感慨万分地说:“日后将这段历史写出来,这将是一部中国版的《铁流》。  相似文献   

2.
"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 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大运河已成为稳固政权、繁荣经济的命脉。  相似文献   

3.
《百年潮》2020,(4)
正我于1949年5月底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六军军部文工团的一名文艺战士。我入伍不久,部队开到江西玉山休整,准备于8月进军大西南。大进军前的准备工作8月份,部队开始了"三千里大进军",解放大西南的伟大征程。当时,解放全中国的胜利大局已定,在解放区人民  相似文献   

4.
王强  罗晓平 《文史春秋》2006,(10):22-22
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的准备工作周密而又奇特,不仅各个环节一丝不苟,而且几乎将全部力量都投入到准备工作中。1935年2月,在四川北部的旺苍坝(今四川省旺苍县境内)刚组建的妇女独立团,也在转运伤员和军需物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在红军战斗史上写  相似文献   

5.
游池塘毛泽东游过的池塘有两口:一口是故居前的池塘.一口是读私塾时的南岸池塘。故居前的池塘呈椭圆形,中间有一堤,将池塘一分为二,一大一小,但水面相通。大塘作灌溉兼游泳、洗漱之用;  相似文献   

6.
徐峰 《文史天地》2015,(1):67-7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川陕革命根据地妇女运动最为显著,除了党的有效领导外,还与这里特殊的地缘生态——烟毒泛滥导致的阴盛阳衰现实有着莫大的关联。红军历史上第一支正规妇女武装在这里成立,这支妇女武装力量的成立和发展意味着妇女在社会实践的部分层面和领域实行了与男子的平等权利,妇女解放运动已经上升到一个更深的层次。妇女武装在党的武装斗争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翻身的追求:妇女武装兴起的  相似文献   

7.
宋侃夫  齐特 《百年潮》2010,(6):22-29
会师前,红四方面军进入嘉陵江以西、岷江以东的地区后,张国焘就把在川陕苏区成立的地方部队改编为正规部队,这说明他已有放弃川陕苏区的打算。部队扩编后,约有10万之众。四方面军的几个军在建制上绰绰有余。而会师后,一方面军的五军团只剩下两三千人,张国焘就拨了两个团归五军团建制,  相似文献   

8.
付尹 《巴蜀史志》2022,(3):26-31
从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进入朝天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到1935年4月底红四方面军撤离广元,红四方面军在朝天战斗了近两年时间。一、苏维埃旗帜辉映朝天大山深处1933年6月26日,粉碎川军“三路围攻”后,红四方面军由旺苍国华镇进入朝天李家坝,迅速进行土地革命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组织。到1935年4月底红军离开朝天时,红军在朝天境内共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1个、区级苏维埃政权4个、乡级苏维埃政权19个、村级苏维埃政权92个,苏区政权面积达到1400平方千米,人口约8万人。  相似文献   

9.
《文史天地》2011,(9):93
公元762年,也就是唐代宗李豫即位那年的6月,在西域重要的中西陆路交通枢纽高昌城,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高昌城市民史拂八岁的儿子金儿和曹没冒八岁的女儿想子在商人张游鹤的店铺前玩耍时,被一辆拉土坯的牛车撞伤,两个孩子腰部以下全部骨折,生命危在旦夕。肇事人是"行客"靳嗔奴的"年工",30岁的年轻男子康失芬。"行客"就是  相似文献   

10.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突破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从鄂豫皖人川,开创了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有县级苏维埃政权40多个,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红色政权。  相似文献   

11.
《神州》2007,(7)
今年9月即将迎来开国将军詹才芳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他,学习他,深切缅怀詹才芳在红四方面军做出的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12.
1985年5月,随着中央军委一声令下,福州军区和南京军区合并为南京军区,江拥辉作为福州军区最后一任司令员,功成身退。被誉为“铁流勇将”的江拥辉早年投身革命,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而成长为一名高级军事将领;和平年代致力于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潜心研究现代军事理论;中央决策裁军100万,他积极响应,保证了福州军区和南京军区合并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退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西进鄂豫陕边,转战陕南、川北开创了川陕苏区。对于这一战略行动,学术界的评价不尽一致。红四方面军撤离长期坚持的根据地,远距离转战,重新开辟新区,在红军战争史上是第一次。对此如何评价,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所谓“战略转移”,即是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行动。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转移川陕是不是决定全局的行动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这是华东野战军征战史上为数不多的几次凶险遭遇之一。其境况之危机、征战之惨烈罕有所闻。曾随队参加过这次突围作战的老作家黄源战后曾感慨万分地说 :“日后将这段历史写出来 ,这将是一部中国版的《铁流》。  相似文献   

15.
宋侃夫 《百年潮》2010,(5):35-41
当时到平汉路西进行外线作战,根本没有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的打算。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过平汉路以后,情况发生变化,无法再回到鄂豫皖苏区。经中央回电同意,红四方面军被迫西征。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在撰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的过程中,曾专程来中国收集资料,访问当事人和专家学者。1984年6月15日,他访问了李先念。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笔者整理了这篇谈话稿。红四方面军的诞生李先念说:关于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历程我只想了一下,没有准备,如果要准备半年也准备不好。我首先说一下红四方面军的诞生。中国工农红军有三大主力,即一、二、四方面军。红  相似文献   

17.
宋侃夫  齐特 《百年潮》2010,(4):19-24
1981年11月至12月,曾任红四方面军电台负责人、时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的宋侃夫同志,分6次向我讲述了他在红四方面军的经历,主要是红四方面军电台从建立到消失的过程,其中涉及到我党和红四方面军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和鲜为人知的情况。因此,我觉得这个回忆录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回忆录的标题和文中的小标题都是我加的,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8.
通江县城位于川陕交界处的大巴山腹地。至今已有1千余年的历史。这里峰高谷深,群山环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以通江县为依托,驰骋川陕地区20余县,创建了名震华夏的革命根据地一川陕苏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原为文庙,位于通江县城北部。据清道光通江县志记载:通江文庙始建于宋嘉七年(1062),明景泰壬申年(1452)重建,清道光年间作过维修。现存建筑的年代,根据大成殿正梁上的墨书题记“大清咸丰四年岁次甲寅仲冬月中浣日旦”可知其为清代咸丰年间所建。通江文庙依山而建,座落于三层台地上,由…  相似文献   

19.
十四、毛尔盖会议前后的调整、部署会师前,红四方面军进入嘉陵江以西、岷江以东的地区后,张国焘就把在川陕苏区成立的地方部队改编为正规部队,这说明他已有放弃川陕苏区的打算。部队扩编后,约有10万之众。四方  相似文献   

20.
欢庆建国60周年.是全国人民的开心事。回首开国大典仪式上的精彩镜头.总叫人心潮澎湃,历久弥深。翻开60年前的日记,开国大典前160天里,我们为开国大典的隆重举行做了什么?我是四野四十八军一四二师宣传干部,经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后,在北平休整待命南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