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璟 《神州》2014,(8):209-209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应当与社会的发展和大众的审美需求相符合。为了能够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精神、形式丰富多样的、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特征的民族民间舞蹈,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舞蹈家应当深入人心、深入生活,向民间艺人学习,大量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素材和基础,准确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激发舞蹈创作的灵感,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注入新的生命力,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刘春艳 《东方收藏》2024,(2):115-117
陶俑和壁画是中国文物宝库中的两朵“奇葩”,极富表现力的特点使得陶俑、壁画类舞蹈能够跨越千年展现在今人眼前。文章在艺术考古视域下对陶俑、壁画类舞蹈的艺术风格进行探析,探寻古代舞蹈创作的发展与特点,总结不同时期舞蹈创作的不同风格,并解读陶俑、壁画类舞蹈创作原素材,为融合陶俑、壁画类舞蹈元素的创作探索与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赵玉才 《神州》2020,(1):41-4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应当不断丰富舞蹈艺术表现形式。所以,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分析舞蹈编导的创作要求与理念,并具体阐述提高舞蹈编导创作能力的合理措施,以供人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露 《神州》2012,(26):204-204
舞蹈是随着人类生产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发展并完善的。它的产生来源于古代社会人类生产劳动中必要的肢体动作,但那时候的舞蹈只是一种简单的动作存在。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人们对舞蹈的要求越来越高,舞蹈渐渐被赋予更多的内涵与文化。人们用各自的审美要求,创作出不同的舞蹈作品,并且通过舞蹈动作在节奏、力度、软度以及动作幅度的变化,在舞蹈语言音乐等手段的配合下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而富有特色的舞蹈形象。本文主要从舞蹈编导对生活的了解、对模仿的认知、以及情感投入方面探讨如何塑造出生动的舞蹈形象。  相似文献   

5.
刘铁英 《神州》2012,(6):32-33
舞蹈编导是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的,同时,随着社会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发展,舞蹈编导的创作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符合当代人们的情趣和审美,这就要求舞蹈编导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要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素养,在舞蹈编导的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使自己的作品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总之,舞蹈编导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推陈出新,力求新颖,让很多难以形诸笔墨,诉诸言辞的精神境界,情感体验和美感意蕴都能够在舞蹈作品中得到尽情的表现,让自己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刘雯 《神州》2014,(18):185-185
舞蹈是一门形体艺术,需要舞者通过形体去表现作品的思想和内容。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舞蹈,少儿舞蹈更注重的是符合儿童本身的特点,属于儿童游戏的升华形式。近几年来,我国的少儿舞蹈事业蓬勃发展,少儿舞蹈的创作工作也受到了相关人士的重视。因为舞蹈的核心和根本在于其别具一格的内容创作,而创作的根本则是编舞者对素材的选择。本文,笔者将结合少儿舞蹈应该具有的特点,对少儿舞蹈的创作选材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孙进 《神州》2012,(8):138+141-138,141
创新是一切艺术的根源和核心,如果艺术创作没有了创新能力,那么创作也就失掉了灵魂,舞蹈作为艺术门类的一种,其编排自然离不开创新。舞蹈是一种以人体肢体动作作为语言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陈旧的舞蹈已经不能满足观赏者的审美标准,一个舞蹈是否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表演者是否有深厚的艺术功底,还在于舞蹈编导是否能够推陈出新,编排出具有新意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8.
袁微娜 《风景名胜》2020,(1):0209-0209,0211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艺术领域在发展过程当中也逐渐融入了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新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和表现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奇迹,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这也促使舞蹈艺术发展冲脱了传统的表现方式,为舞蹈所独有的审美特点展现出极强的视觉艺术效果,同时为舞蹈后期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发展挑战。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尤以两汉和隋唐代时期最为突出,是古典舞发展和繁荣的鼎盛时期。其各自的风格特点和审美也不相同,彰显了这一时期舞蹈独特的风格和代表的当代民俗宫廷文化。1999年太原王郭村出土虞弘墓,其汉白玉石椁上雕刻图案内容涉及舞蹈众多方面,是隋唐时期舞蹈风格写实。本文就汉及隋唐古典舞的传承和历史上的发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韩晶 《丝绸之路》2011,(24):80-81
随着敦煌舞创作热潮的不断升温,许多舞蹈工作者和爱好者开始对敦煌舞的编创产生了极大兴趣。但是由于编创者审美情趣的不同、自身掌握的素材不同,以及对敦煌舞表现形式认知理解的不同,所创作出来的敦煌舞蹈作品水平参差不齐。针对敦煌舞编创过程中其表现形式究竟是要"保真"还是要"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仝皓天 《神州》2013,(26):205+207
舞蹈,是以视觉为主的综合艺术,在其创作过程中,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对动态语言的重新排列组合,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精彩画面,这也恰恰印证了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命题。通过极富创造性的调度与使用舞蹈创作过程中"有意味"的形式,用恰到好处的方法展现出舞蹈独具魅力的"线条与色彩",采用不落俗套的方法来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李友谊 《神州》2020,(6):24-24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它常常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代表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美好愿望。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的融入,大众审美发生了变化,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传承和发展的新际遇。我国作为文化强国,应该创新民族民间舞蹈,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际遇,希望民间舞蹈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得到更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13.
舞蹈是由舞蹈编导创作出来的。对于舞蹈编导而言,舞蹈就是通过优雅的动作来表达情感。舞蹈编导在创作舞蹈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融入情感氛围中,结合自己的动作对情感进行表达。受到传统舞蹈创作的影响,一些舞蹈编导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往往避免不了传统思想的束缚,难以创作出新颖的舞蹈动作。本文就舞蹈编导如何创作出新颖的舞蹈进行分析,探究提高舞蹈编导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沙无琴 《神州》2013,(24):224-224
民族舞蹈是通过舞蹈来反映它们本民族不同程度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居住环境、经济基础等文化现象。学习和演绎好民族舞蹈需了解各民族的地理人文知识,用精炼的语言和标准的动作示范及丰富的情绪,才能将不同民族的动作特点很好地诠释出来。民族舞蹈是群体生命力的显现.是一个民族或地域群体跃动的形象。富有时代感,有新的审美情趣的民族舞蹈,在今后定会不断发挥作用,从而增加艺术时代感,使它更富有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舞蹈的创作是一项枯燥的过程,在实际创造过程中需要将与舞蹈有关的因素进行充分结合,从多方面进行舞蹈分析,提高自己对舞蹈的认识层面,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当今舞蹈的创作越来越接近形式主义,即将动作进行简单的结合,缺乏情感,在表演时仅仅是手舞足蹈,缺乏感情的传递,无法与观众产生共鸣。为推动舞蹈的发展,舞蹈编导必须改变自己的传统思想,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王晶 《神州》2011,(10):92-92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道德、理想教育的必要手段,而舞蹈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审美教育的内涵、意义作用和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等阐述了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晶 《神州》2011,(2):32-32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道德、理想教育的必要手段,而舞蹈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审美教育的内涵、意义作用和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等阐述了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8.
肖婷婷 《旅游纵览》2013,(3):231-232
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作为现代舞蹈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近些以来,由于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意识在不断的加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事业的迅速发展,舞蹈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开展起来。文中主要围绕塑造学生美的形象、加强动作美的理解和表现、发挥审美的主体性以及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这四方面来探讨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张羽燕 《神州》2011,(17):118
舞蹈理论是舞蹈实践的经验概括和总结。正确的、科学的舞蹈理论可以促进舞蹈实践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学习和研究舞蹈理论,是克服艺术实践中的盲目性,加强工作中的自觉性,提高舞蹈工作者者本身的舞蹈文化素质,提高舞蹈创作思想艺术质量和舞蹈表演艺术水平以及其他舞蹈工作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晶 《神州》2011,(23)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道德、理想教育的必要手段,而舞蹈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审美教育的内涵、意义作用和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等阐述了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