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宁 《贵阳文史》2010,(5):43-45
<正>1978年12月22日结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新国策,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从1979年破闸而出。1979,注定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年头。这一年,饱经磨难的共和国迎来30岁生日,在改革开放的号角下抖擞精神,挣脱"文革""左倾"僵化思想和"两个凡是"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十九大报告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而这一切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国的改革开放。习近平曾指出:"要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演进逻辑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考察40多年来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演进,可以勾勒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轨迹。深刻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发展脉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这一演进逻辑根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  相似文献   

4.
一位经济学家说过:"在中国,要看对外开放得去深圳,要看对内搞活则要来汉正街。"有人为了押韵,把这两句话简化为:"对外开放看深圳,对内搞活看汉正。"汉正街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内搞活的一个成功范例。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些年份,汉正街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正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认识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中共十八大之前,社会及学界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认知,存在"以后否前""以前否后""前后皆否""感性肯定""知性肯定"五种情况。中共十八大之后,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一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促进贵州的改革开放,我们曾经从1991年4月20日开始,在深圳先后办了四期县委书记、县长学习班。这是除了"文革"中在北京办过"贵州学习班"之外,第一次在省外办培训班,它对贵州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事情的起因到了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快十年了,但贵州尚未打破封闭、半封闭的状况,仍处于经济倒数一、二位。从人事角度来看,究其原因,关键在县一级领导。当时的体制是:省委组织  相似文献   

7.
邸乘光 《安徽史学》2015,(1):101-107
从1978年9月访朝归来到12月举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北方谈话"到"‘三中全会’主题报告",邓小平不仅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课题,而且多方面地阐明了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要在哪些方面改革开放和如何实行改革开放等重大问题,实际完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决策的酝酿,为"三中全会"最终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做好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决策的酝酿过程,重温邓小平当时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述,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初期,在传统古史分期理论框架下,"西周封建论"、"秦统一封建说"、"魏晋封建论"等学派对郭沫若"战国封建论"陆续提出新的质疑、商榷与批判,"战国封建论"学者则在对来自以上各派种种辩难予以回击反驳的同时,也对郭沫若"战国封建论"进行了补充、订正。以上论辩对新时期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与古史分期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拓展与深化作用。改革开放初期的"无奴说"并未彻底推翻包括郭沫若"战国封建论"在内的传统古史分期理论,但其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与古史分期理论讨论的学术走向。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对郭沫若"战国封建论"的辩难,也屡屡暴露出理论上的公式主义和史料运用上的实用主义等突出问题,辩论双方多有偏激武断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术评判的客观与公正。  相似文献   

9.
李伟东  程敏 《炎黄春秋》2011,(10):10-16
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纪念这一拨乱反正的重要决议通过三十周年,回顾从"文革"内乱到改革开放的艰难转折,认清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2011年8月27  相似文献   

10.
<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个亮点。"三个进一步解放"的前提,毫无疑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的历史证明,我们在改革开放道路上的每一次进步,都得益于思想解放实际进程的不断拓展。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引发的一轮思想大解放潮流,对突破传统理论束缚,变革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有利的前提,为启动改革开放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沈宝祥 《沧桑》2008,(6):220-220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中国历史跨越式前进的三十年。回顾三十年,我们很自然想起毛泽东的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  相似文献   

12.
作为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一项重要决策,广东省"先走一步"是中央与地方良性互动的成果。改革开放前夕,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针对广东省工作做出多次指示,作为对这些指示的回应,广东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向中央提出若干如何促进自身发展的举措,在此基础之上,中央最终形成让广东省"先走一步"的决策。为了尽快落实好这一决策,中央专门派出工作组赶赴广东省,帮助起草相关文件。与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与地方互动不同的是,中央与广东省围绕"先走一步"所展开的互动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特点,它不仅揭开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权力下放的序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中央与地方的互动模式,而且也为中央与地方关系在改革开放中的调整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纵横》2008,(5):35-35
2008年,是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先生诞辰100周年。孙冶方先生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无畏探索,得到国人的高度崇敬。回顾这30年的历程,是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也是对孙冶方先生最好的怀念。为此,"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公共政策研究基金"与本刊及《炎黄春秋》杂志联合发起"冶方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活动。本次活动由新浪网独家网络支持。  相似文献   

14.
《纵横》2008,(6):50-50
2008年,是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先生诞辰100周年。孙冶方先生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无畏探索,得到国人的高度崇敬。回顾这30年的历程,是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也是对孙冶方先生最好的怀念。为此,"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公共政策研究基金"与本刊及《炎黄春秋》杂志联合发起"冶方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活动。本次活动由新浪网独家网络支持。  相似文献   

15.
周军 《文史精华》2008,(12):11-14
何以持久创新,唯有解放思想!   "十二年一个'轮回'."这是"皇甫平"于1991年2月15日.发表在上海<解放日报>的评论<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的开笔句子.……  相似文献   

16.
正在距青岛35公里处的城阳区河套镇曾有过一台用于医疗废弃物处理的热解焚烧炉系统装置。这是由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辐院)三废治理研究所废物焚烧技术研究室项目组开发研制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台军转民医疗废弃物处理的热解焚烧技术新产品,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这台设备刚建成,还在紧张的调试扫尾阶段就被应急投入到了全国抗击"非典"的特殊任务当中去了。  相似文献   

17.
<正>1991年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建成开放,这是陕西文博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博物馆历史上值得纪念的重要事件。首先,它是中央政府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列入国家"七五"计划的重要文化建设项目,也是唯一的博物馆建设项目,体现中央政府对博物馆事业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央政府对陕西独特而重要的历史地位的认可;其次,经过8年努力建成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受惠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公认。去年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这30年作了全面、深刻的总结。而在勖勉国人时,他却不免忧思地告诫我们说,必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9.
二轮修志,正处我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阶段,各种新事物、新变化,层出不穷,摆在这届修志工作者面前的许多新情况,需要好好归纳总结,如何把一地的改革开放成就、地方特色恰如其分地反映出来,必须以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作为指导,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创新思维"贯彻到篇目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刻的理论思考,高度评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和深远影响,科学阐明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重大意义,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这一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是指导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对当代中国史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推进对胡锦涛总书记"12·18"重要讲话的学习贯彻,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部分专家学者撰写笔谈文章,结合各自研究谈学习体会。现予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