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日益提升,来华留学生规模发展迅速,如何科学高效的做好来华留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也显得越发重要。本文通过探索来华留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发掘来华留学生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以期找到解决办法,为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60年代 ,我国出现了第二次外交高潮 ,1 965年我国政府向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地区派出了第二批留学生。作者以亲身经历回忆了这批留学生的人员组成情况、在法国的生活学习状况以及“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留学生的思想变化。这批留学生回国后 ,周总理在繁忙的工作中 ,对他们进行了周到细致地安排 ,并着手培养外交干部。本文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姜阁 《神州》2014,(11)
以往,我国留学生管理仅限于传统的方法,许多管理文件以纸质形式存在,有许多缺陷,这样的管理方式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如果能在留学生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的整体水平。本文从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留学生管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及信息化手段给留学生管理带来的便利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关于来华留学生学历生培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来华留学生的人数逐年递增.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层次对学校的管理工作、留学生工作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开展以及时留学生规模的扩大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中国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来华留学生学历层次的提高和培养策略的研究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结合留学生教育的新时代特点,考虑到提高来华留学生层次对中国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本文在分析了来华留学生学历生教育的现状后,对目前来华留学生学历生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强调了提高来华留学生学历层次的重要性,并对学历生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久春  蒋龙  姚芳 《百年潮》2008,(11):56-59
中国自19世纪70年代向美国、欧洲公派留学生,清末又有很多青年人到日本求学,其中有不少学生攻读工学学位。到1949年,共派出公费留学生约3万人,另外还有一些自费留学生。这些人中大部分后都回国了,为开拓中国现代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主要向苏联派遣留学生。20世纪50年代,中国以不同途径向苏联派出了大批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大多成为新中国的栋梁人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留学生的心理因素、学习汉字的困扰、拼音对学习汉字的影响、学习发音的困难、学习词汇的困难、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教师课堂语言的使用等方面,分析了初级班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心理学、认知科学等角度就初级班留学生教学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来华留学生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需求特点,提出构建人本化留学生读者信息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包括建设针对性、开放式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抓住特点培养留学生信息应用能力,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吸收留学生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反馈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高校留学生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科 《丝绸之路》2011,(6):113-114
留学生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化差异、角色定位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概括了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曾琳 《神州》2014,(6):135-136
本文以中高级亚非国家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录音采集留学生语音的方法记录留学生发音,依照五度标记法对留学生各声调的调值进行绘图和分析来获得亚非国家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语音偏误,并适当借助偏误分析理论、分析偏误原因,探讨克服声调偏误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留学生以其特有的化魅力,逐步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的涌现,留学生的社会影响渐渐波及到千家万户,正由一般的教育问题演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无论是现实还是历史,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学投身到了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近十年来。有关留学生的论不断增多,相关的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也经常召开。可以讲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留学生的研究引向深入,进一步提升学术层次,就成了急待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本刊组织的这组“留学生史研究笔谈”。旨在这方面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1.
郭常英 《史学月刊》2005,(4):115-120
在津、徐两地召开的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研究留学生的会议——“留学生与中外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法、日、韩等国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一百多位学就“留学生与中外化”问题提交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体现了如下特点:对留学史的研究对象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了新的拓展;对留学生群体和个案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在研究方法上,体现了现代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学术理念上,则淡出了意识形态的制约,体现了研究的纯学术性;史料的运用也呈现出推陈出新的景象。选题视角开阔、观点新颖,体现了学术的创新精神以及同现实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2.
李喜所 《史学月刊》2004,(11):49-56
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现代新儒家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归国留学生。这和百年来中国留学生的思想化走向不大协调。本选择冯友兰和吴宓两个典型,通过对他们出国前的化观的解析以及出国后的思想走向和化追求的具体考察,旨在说明出国留学何以反而让他们步入了化保守主义的行列,从而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来探讨中国留学生与现代新儒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孙增德 《沧桑》2013,(5):86-88
中国共产党人中的留学生,是一个有特点的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群体。它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中国梦需要他们的聪明才智,同时他们也为留学生展示各自的才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中的留学生,以其固有的特点,融汇中西方文明的成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鞠躬尽瘁,贡献心力,成为共产党有机体内生动活泼的互动力量。  相似文献   

14.
林伯钦 《沧桑》2009,(4):218-219
留学生的住宿问题是境内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合理地安排留学生的住宿则更是关系到留学生教育管理全局的基石。本文在对留学生与境内生混住及分住这两种住宿模式效能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混住更有利于实现留学生的教育目标的结论,并对其可操作性作出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5—2018年21个入境旅游客源国的面板数据,文章讨论了来华留学生与入境旅游之间的关系,并从信任水平和贸易规模两个角度考察了来华留学生对入境旅游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来华留学生的增加可以显著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及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来华留学生对于不同旅游动机下的入境旅游影响呈现差异化结果;在作用机制方面,贸易规模和信任水平是来华留学生影响入境旅游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文章认为政府应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来吸引来华留学生,强化来华留学生对入境旅游增长的促进效应,以推动入境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汉字历来是以拼音文字为母语文字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所在,特别是对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以初级阶段欧美留学生为主)来说,汉字是他们习得汉语的道路上的“拦路虎”。文章基于中介语语料库,调查研究初级阶段欧美留学生在汉字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派遣留学生是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向先进国家或地区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比较缓慢。近代广西按照国家的规定和广西发展的需要选派了出洋留学生,以马君武、雷沛鸿为代表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对近代广西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白小乐 《百年潮》2009,(3):44-48
1967年1月,69名中国留学生利用经莫斯科回国的机会,在莫斯科红场拜谒列宁墓,瞻仰了列宁的遗容.作为这批回国留学生中的一员,我参加了整个活动.在我们举行悼念列宁的仪式过程中,苏联警察竟对中国留学生大打出手,酿成一起重大的国际事件,导致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拜谒列宁墓的中国留学生遭围殴  相似文献   

19.
宋世叶 《黑龙江史志》2013,(19):100-100
来华留学生档案是高校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全球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具体策略,对于促进高校档案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为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论文分析阐述了海外归国留学生与近代中国职业指导事业的作用。认为在近代中国职业指导的兴起发展过程中,归国留学生是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他们不仅把欧美职业指导思想引入国内加以提倡,而且还促进各级学校职业指导的实施,并主持社会职业指导机构的业务活动。归国留学生抱着振兴国家的目的推广职业指导,却因为国内不良的人事环境而成效有限。这反映了近代中国留学生理想抱负与现实遭遇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