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朋友结伴,天津之行,一路晴天。唯独拜谒曹禺故居时陡然落下密集细雨,是否这位写下话剧《雷雨》的戏剧大师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至的来客?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还有个"小宝贝儿"绰号,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生于天津。曹禺是他的笔名。之所以取笔名姓"曹",是因为他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的谐音是  相似文献   

2.
周瘦鹃逸事     
正笔名"瘦鹃"周瘦鹃生于1895年6月30日,原名祖福,字国贤。因为他常用"瘦鹃"为笔名发表文章,就以瘦鹃名世,周祖福、周国贤反而很少有人知道了。1912年,17岁的周国贤开始翻译外国小说,他自取了一个笔名"瘦鹃",稍后,开始小说创作,也以"瘦鹃"为笔名,接着以"红鹃啼瘦楼"命名自己的书斋。周瘦鹃成名之后,曾有好多人问及笔名的出处。周有过一段诠释:"别号最带苦相的要算是我的瘦鹃  相似文献   

3.
粉碎"四人帮"之后,影评家唐纳一度成为无人不晓的名字。唐纳1914年出生在苏州。原名马骥良,从影后曾用名马季良、马继良、马耀华,在上海从事电影评论后开始用笔名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以字行于世。至于他的笔名则很少有人研究。已故著名现代文学收藏家瞿光熙先生曾撰《关于郁达夫的笔名》一文,对郁达夫的笔名进行了考证,证明郁达夫曾以"曰归"的笔名发表过两篇文章,他写道:郁达夫确实有个笔名"曰归"。  相似文献   

5.
李萍  吴元康 《安徽史学》2005,43(3):118-121
1923年9月16日,<努力周报>发表署名S.C的文章<"大国民"的外交>.史学界认为该文是胡适所作,S,C是胡适笔名.实际上,从用语、思想观念及1923年9月前后胡适的居行及著述等方面考察,均可断定<"大国民"的外交>非胡适所作,S.C不是他的笔名.  相似文献   

6.
“一名而立,旬月踟蹰”。文章的署名,是文章的标识,比题目还要重要,所以文人在署笔名的问题上,一般是很重视且有时是很费周折的。在中外文学史上,鲁迅的笔名是一道奇妙的“艺苑风景线”。据统计,鲁迅使用的笔名总共有140多个。这些笔名,大都寓意深刻,妙趣横生,兹摘取其中一小部分,道出原委,以飨读者。凸鲁迅。在他抛岁以前,是没有鲁迅速个名字的。这一笔名,是他写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尉首次用的,后来就成了使用得最多的一个笔名。以致于逐渐代替了他的原名了。据统计他共用这个笔名写作和翻译过500多…  相似文献   

7.
刘振修 《文史天地》2012,(10):50-51
中国现代文坛,多数作家撰写发表文章时都用笔名。最著名者“鲁、郭、茅”,“巴、老、曹”是也。作家是玩儿笔杆子的,有笔名不足为奇,但中共党史上的许多革命家也有笔名,这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8.
锦壶 《文史精华》2021,(4):62-65
著名民主人士、政治家、教育家章士钊(1881-1973),曾使用过"青桐""秋桐""孤桐"3个笔名,是为时人所谓"三桐".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章士钊将曾使用多年的笔名"秋桐",一律改署为"孤桐"这个笔名.至于为何改署,坊间一直流传着多种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归结起来,大致有3种较为通行的说法:一为胡...  相似文献   

9.
正柯柏年,原名李春蕃(1904-1985),是我国较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之一,早期致力于马列著作的翻译和传播,比较有代表性的译作有《帝国主义论》《哥达纲领批判》等。柯柏年三个字的汉语拼音字首中"K"代表Karl Heinrich Marx(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B"代表恩格斯早期的一个笔名Bender,"N"代表Lenin(列宁)。柯柏年曾用笔名有:马丽英、丽英、列英、福英等("马"代表马克思,"丽"和"列"代表列宁,"英"代表恩格斯,"福"代表恩格斯的名字弗雷德里希)。抗战后期,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中共中央为此成立外事组,  相似文献   

10.
汪雅梅 《纵横》2008,(2):49-53
我的父亲汪金丁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左翼作家联盟成员、执委,同胡愈之伯伯是老相识。1932年1月胡愈之在商务印书馆编《东方杂志》新年号"新年的梦想"专辑。专辑分为"梦想的中国"和"梦想的个人生活"两部分,共发表了142位社会知名文化人士的"梦想"笔谈,宣传革命思想,金丁(笔名)也是其中被约稿者之一。因参加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1.
陈晋 《福建史志》2001,(1):43-45
杨骚(1900~1957年),字维铨,福建漳州人。他一生用过的笔名有浮石、一骚、半山、南公、小山、唐山阿伯等,最常用笔名是杨骚。这是一位左联时期活跃于上海文坛的诗人、剧作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翻阅其子杨西北编的《杨骚选集》,我们聆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是新闻界前辈赵超构100周年诞辰。他是笔者的"见面老师",今撰此文,作为一种深切的怀念。凡读过《新民晚报》的人,都知道林放的大名。林放是赵超构的笔名,这位大文豪从事新闻工作50余年。他被誉为"晚报圣手"、"晚报第  相似文献   

13.
张宁 《文史天地》2012,(12):71-74
我是1917年出生的,今年已95岁了。方正是我的笔名,我真实的名字叫蒋伟。因为过去总是用“方正”作笔名,真实名字反而没人叫了。我出生在上海,家里很穷,14岁就在当铺里当学徒,上不起学,初小都没毕业,一辈子一张文凭都没有。但是我有文化,完全是自学成才的。因为我能写能画,别人都叫我“万宝全书”和“多面手”。我这一辈子算是被文化害了,却又沾了文化的光、被文化救了。  相似文献   

14.
丁东 《文史博览》2005,(10):4-11
20世纪70年代,写作组在中国大陆曾经领导官方舆论。影响最大的是以梁效为主要笔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和曾用罗思鼎等笔名的上海市委写作组。其次还有以初澜为笔名的文化部写作组、以唐晓文为笔名的中央党校写作组、以洪广思为笔名的北京市委写作组等。  相似文献   

15.
从事写作15年后,作家安妮宝贝近日出版了散文精选集《且以永日》。书名出自《诗经》中的"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大意为:姑且用它来寻求喜乐,姑且用它来消遣时光。上世纪90年代末,网络文学刚刚兴起,浙江宁波一个名叫励婕的女子,在最初登陆论坛写文章时,随意键入了"安妮宝贝"这个既包含独立意味又有些娇嗔的名字,没想到,这个名字从此伴随她成长为一个畅销书作家。她说,写作的确是从玩开始的,如果能预期,她会起一个正式而有意味的笔名。  相似文献   

16.
“一名而立,旬月踟蹰”,文章的署名,是文章的标识,比题目还要重要,所以文人在署笔名的问题上,一般是很重视,有时是很费周折的。 在中外文学史上,鲁迅的笔名是一道奇妙的“艺苑风景线”。据统计,鲁迅使用的笔名总共有140多个。这些笔名,大都寓意深刻,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7.
丁文江(1887-1936年),字在君,笔名宗淹,江苏泰兴黄桥镇人.留学日本、英国.曾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开创地质事业期间,他还发挥了"学术界的政治家"作用.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地质学在192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声誉.  相似文献   

18.
吴二华 《史学月刊》2008,(1):130-13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的日本学者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译本),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书中提出了不少新颖独特的见解,其中石川先生称:自己考证出了当年在<晨报>以"渊泉"为笔名发表多篇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章的不是李大钊,而是陈溥贤.  相似文献   

19.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文胆”陈布雷之所以在蒋介石面前成为郭沫若的说客,并促成流亡日本十年之久的郭沫若得以回归祖国,参加伟大的抗日战争,这其中除了出于抗日民族大义,应当说还有着作为同时代的他本人与郭沫若两个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陈布雷名训恩,字彦及,号畏垒,笔名布雷。浙江省慈溪县西乡官桥人。1907年人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就学,1911年毕业,名列第四名。同年秋应上海《天铎报》之聘,任撰述,开始用“布雷”为笔名。  相似文献   

20.
拙文《陈独秀字号笔名化名考释》在《民国档案》1986年第4期发表以后,吴稚甫同志在该刊1989年第4期、1991年第3期先后发表了《陈独秀笔名补遗》和《(陈独秀字号笔名化名考释)质疑》两篇文章(上述三篇文章分别简称《考释》、《补遗》、《质疑》)。对吴同志如此关注陈独秀研究,我深表敬意。同时也想发表点粗浅的意见,以求教于吴同志。《补遗》一文的第一句话,是引证的《考释》最后一句话。原话是“根据以上的统计,陈独秀一生便用过三十七个名字,已查考清楚的有三十五个”。而《补遗》在引用这句原文时,却添加了个“共”字,说他“一生共使用过三十七个名字”,这显然不是我的本意。我写作《考释》的用意,一是向读者介绍我认为已经查考清楚的名字;二是请读者“修正、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