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梳理了越南有关华侨华人的词汇与分类,对有关华侨华人易混淆词汇进行了辨析。通过对越南史籍的文献统计梳理、华侨华人称谓的比对,初步探究出其命名规律与特定含义:一是对旅居越南的华侨华人以"唐人""北客"等为泛称;二是依照中国朝代、方位、区域以"宋人""清人""北人""广东人"等来命名;三是以特殊的名称"艚人""明乡人"等来指称。界定华侨华人与越南人共同使用的词汇十分重要。"北人""汉民""华民"等称谓在中国语境指代中国人而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越南语境下却指越南人。厘清越南文献中涉及中国人的称谓,是华侨华人研究的基础,对研究越南华侨华人的社区生态与对居住地发展的贡献均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邻居越南     
杨祥 《旅游纵览》2008,(3):42-44
从地图上看,越南和中国是挨着的邻居,可以用"山水相连"来形容。云南的元江出境后就是越南的红河,而源出青海省唐古拉山北麓的澜沧江流出国境就是越南著名的湄公河。近些年,越南成为出境旅游的热线。  相似文献   

3.
漫话     
"总理或总书记犯法,也应受到法律制裁。"——越南律师武古辉河日前在河内宣布起诉越南总理阮晋勇,理由是他批准的有中国公司参与的铝土矿开采计划触犯了多项越南法律,这是越南总理首次在国内遭到起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两大阵营"的对抗中,越南处在抗击"美帝国主义"斗争的最前线。为了体现我国的国际主义义务,1965年2月9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尽一切力量支援越南人民,彻底打败美国侵略者,并且重申"侵犯越南就是侵犯中国"。从那时起,中国政府从物质及兵员上,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无偿、无私援助,  相似文献   

5.
周平浪 《环球人物》2013,(21):34-35
越南,一个美丽的国家,因为长期的战争造成男女比例失衡,加之经济落后和女性社会地位低下,许多越南女性期望嫁到国外,而低廉的迎娶价格也吸引了许多人来越南"购买"新娘。如今,攒够5万元人民币就能去越南,娶一个勤俭持家又年轻的新娘回来。2013年,江苏小伙世朋也想娶个越南媳妇,于是他联系"跨国婚介",踏上了越南娶妻之旅。  相似文献   

6.
1966年12月28日至1975年9月16日,经中国政府同意,越南民主共和国教育部将阮文追军队文化学校、越南南方普通学校、越南南方民族学校、越南南方儿童学校迁至中国广西桂林办学,四校合称"九·二"学校。"九·二"学校的越南师生迁至桂林后,中方高度重视,成立了"九·二"联络办公室协助越方办学并负担了"九·二"学校新校区建设及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的全部办学经费。中国对"九·二"学校的教育援助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在中越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刘寻 《文史精华》2013,(7):26-26
早就耳闻越南有"四瘦",前日去越南旅游,果真如此。一是国土"瘦"。越南国土面积为3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300公里,其地图很有特色,让人过目不忘——自北向南呈狭长状,北部、南部两头粗,中部细而长,南北长度为1650公里,在中部最窄处东西宽度只有50多公里,像一个长柄哑铃;当地人常用"一条扁担挑  相似文献   

8.
李家忠 《百年潮》2006,(5):54-58
中国和越南是两个社会主义友好邻邦,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是由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亲手培育的.半个世纪来,在越南的抗法、抗美斗争中和在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两国人民一贯相互同情、相互帮助.胡志明主席曾用"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诗句来赞美中越友谊.这期间曾流传着许多体现"同志加兄弟"的感人事迹,20世纪在中国广西创建的越南干部子弟学校,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二战"结束后,越南国内外形势复杂。陈修和作为民国政府的军事专家参与入越对日受降工作。由于战时曾多次进入越南调查处理中越交通运输、保障国际援华物资线路畅通的经历,陈修和熟悉越南历史文化,对越南问题有深入了解。他同情和支持越南的民族独立斗争,帮助胡志明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与越盟有一些合作,阻滞法军返越,间接促成法越谈判,对越南民族独立事业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从《岭南摭怪》看中越艺术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岭南摭怪》被称为越南最早的汉文小说,其中不少故事是古老的神话传说,在越南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如《槟榔传》讲述关于传说中"槟""榔"两兄弟的故事,表现古时越南人婚礼使用槟榔的习俗,家喻户晓。《金龟传》讲述赵佗攻打安阳王时,安阳王女儿媚珠被赵仲始欺骗,将"神机弩"交给赵佗而导致亡国的传说。但《岭南摭怪》中的神话传说与中国传奇故事很接近。如越  相似文献   

11.
一走进北京昆仑饭店的芭蕉别墅,那带有浓浓浪漫色彩的装潢,就紧紧地吸引了我。竹围墙、竹栏杆,在黄黄的灯光中透露着古朴典雅的风韵。依墙摆放的餐桌,每一张桌子都有竹矮墙隔开,自成单元。中间是一个圆形的看台,有乐师为就餐人伴奏。二层间楼上,墙是一幅巨大的越南风光画,湄公河、芭蕉、戴斗笠的越南少女,仿佛让你置身在越南国度。在这里就餐既感到温馨,还有几分神秘感。这真是一个情人相约的好地万。这里的餐厅经理告诉我,这个餐厅最初就叫"情人餐厅",后来因为是越南风味,越南又盛产芭蕉,故取名"芭蕉别墅"。它是京城唯一的越…  相似文献   

12.
虽然二战后期美国即有意"国际托管"印度支那,但由于英法两国的强烈反对,再加上美国远东利益所需,第一次印支战争爆发后美国最终默许法国重返越南,"不插手"印度支那问题;但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反共主义成为美国外交的主要考虑,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美国开始"积极介入"越南事务;新中国成立和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更加加紧了在越南的干涉。  相似文献   

13.
收录在《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中的冯克宽《使华诗集》二种,是研究中越古典文学交流的重要文献。其间有几个重要人事问题值得认真考索:一、冯克宽本非越南科考状元,然诗集阮朝抄本署名却冠"状元"二字,乃是越南汉文笔记小说中状元崇拜和抗衡北方中国王朝的民族心态日益增强的结果。二、为冯克宽诗集作序的是杜汪,字钝夫,而非汪钝夫,他是越南莫、黎纷争时期与明朝打交道的重要人物。三、附抄的明朝李先生《百咏诗》,是陈献章弟子李孔修所作,现仍存于《广东文献三集》,清阮榕龄的三条怀疑实为无据。该组诗大约在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传入越南,乃非经典中国文学文本传播域外的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14.
阮文超是越南阮朝著名的地理学家,他不仅对本国历史地理问题多有研究,亦关注海外世界的地理和人文情势,由此形成了其独到的"四海"认识。阮氏对"四海"的认识主要集中反映在其著述《四海考说》一书中,是中国传统"四海"观念在越南的长期传布、西方殖民扩张威胁的日益加剧、阮朝建国以来海外见闻的不断涌入等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阮氏的这种认识既含对"四海"世界的整体认识和把握,亦包括对"南海"和"西海"世界的局部认知和理解,是一种调和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实的世界认识,从侧面映射出了越南文人士大夫阶层对当时世界的认知程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史博览》2010,(9):46-47
<正>中央社重庆四日电:"蒋委员长(蒋介石,编者注)已承允担任中国战区(包括越南泰国)同盟军陆空联军总司令职务。"伦敦四日路电:"蒋委员长被任为中国战区(包括越南泰  相似文献   

16.
胡志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高棉时期",那时候胡志明市属于高棉人的领地,后来被越南人占领。100多年前法国人来到越南的时候,把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具有浓郁的西方情调的殖民城市,被世人誉为"东方的巴黎"。胡志明市旧称为"西贡",这个名字也是在长时间内为人所熟知的。西贡在越战期间是南越的首都,战争结束后,越南政府为了纪念国父胡志明,遂将市名由"西贡"改为现在的胡志明市。  相似文献   

17.
《文献》2018,(6)
收录在《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中的冯克宽《使华诗集》二种,是研究中越古典文学交流的重要文献。其间有几个重要人事问题值得认真考索:一、冯克宽本非越南科考状元,然诗集阮朝抄本署名却冠"状元"二字,乃是越南汉文笔记小说中状元崇拜和抗衡北方中国王朝的民族心态日益增强的结果。二、为冯克宽诗集作序的是杜汪,字钝夫,而非汪钝夫,他是越南莫、黎纷争时期与明朝打交道的重要人物。三、附抄的明朝李先生《百咏诗》,是陈献章弟子李孔修所作,现仍存于《广东文献三集》,清阮榕龄的三条怀疑实为无据。该组诗大约在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传入越南,乃非经典中国文学文本传播域外的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为纪念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订60周年,2014年1月16日至18日在法国巴黎举办了一次主题为"1954年以来的法国、欧洲和越南"的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由法国外交部档案馆、巴黎一大、法国军事学院战略研究所,以及越南河内社会和人文科学大学联合举办的。这次会议围绕着1954年以来越南与法国及欧洲的关系展开,主要分了四个主题来讨论:第一个主题是"从历史学家的角度看政治与战略的关系",讨论了印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长期实行食盐专卖制度,按照官方的规定,广西边疆地区属于官盐粤盐的引地。但是由于地缘关系,广西边疆地区距离盐产丰富的越南较近,出现了"向食夷盐"的现象,这在内地省份是很少见的。"向食夷盐"现象与中国的盐法制度相悖,特别是中法战争后,法国统治下的越南盐向广西边疆地区倾销及私贩,盐务治理难度增大。面对强大的法国,为维护盐利,中国对越南盐的态度有所变化,由中法战争前官方明令禁止、实则默许转变为中法战争后按章截缉、大力抵制。  相似文献   

20.
越南后黎朝初期的五道划分,在空间结构上形成都城居于中,诸道分布四周外围的态势,形成较为简单的"中心—边缘"圈层结构。随着后黎朝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政治层级和组织结构日趋完备,形成了"中心—京路—藩路"的圈层体系。不论是政治上,还是地理,圈层结构形态更加明朗。越南自立政权从李公蕴迁都升龙城,到后黎朝京路与藩路格局的形成,真正实现了"宅天地之中"的目标,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中国的制度文化思想贯穿其中。在宗藩关系视阈下,作为藩属国的越南自立政权处于华夏政权统治圈层的最外层,而对于越南自立政权而言,其自身的内部圈层既有模仿中国行政制度的相似性,又有其自身政治、地理所决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