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泛舟塞纳河     
张林初  穆林 《旅游》2007,(10):13-13
美丽的塞纳河,自东向西蜿蜓穿过巴黎市,形成一个彩虹般的弧形,并把巴黎划分成两个风格不同的景观地域。河的南面称为左岸,有著名的咖啡店和拉丁区,充满文化艺术气息,多少诗人画家留连於此,在轻啜咖啡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河的北面则称为右岸,是巴黎的政治、贸易、金融和消费中心,是繁华、富贵和优雅的象征。法国人说,没有巴黎就没有法国;巴黎人说,没有塞纳河就没有巴黎。  相似文献   

2.
悦读     
《旅游》2010,(9):5-5
《一只猫的巴黎晃悠》内容介绍:这是一本文化气息浓厚的旅行绘本。作者在书中化身为一只“晃悠猫”,用猫的视角观察巴黎,体验巴黎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清晖  Luca  谢锋 《世界》2008,(5):I0020-I0029
如果只逛一条街,在巴黎该选哪里?对于初来乍到的游客,这是个难题。香榭丽舍大街名声远播,不去就像没到过巴黎;簟田大道布满了大品牌旗舰店,装饰豪华等你光临;簟马特高地泛港着艺术气息,与巴黎的气质最合拍……但如果你有一个精通巴黎的好向导,他一定略过上述地方,直接领你去法布街,那是真正巴黎人的最夏,蕴藏城市的精华。  相似文献   

4.
游讯     
滑欣 《世界》2007,(12):22-23
和巴黎人一起游巴黎! 在漫步塞纳河畔,游览香榭丽舍大街之余,你是否还想看到巴黎最真实的风情?或许是当地的一家酒吧,或许去逛一个露天集市。让巴黎人带你去游巴黎?这绝对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相似文献   

5.
<正>瓦隆邦达尔位于法国南部的阿尔代省,每年夏天,当络绎不绝的游人从世界各地跑到巴黎去领略法兰西风情的时候,巴黎人却蜂拥南下,去南方的山谷和海边度假,瓦隆邦达尔就是深受巴黎人青睐的夏季户外度假的首选地之一。宁静的峡谷、清凉的气候、诱人的溪水和奇异的天生桥景观,这里几乎具备了所有夏季露营的绝好条件。每年初夏到早秋,不到两千居民的瓦隆邦达尔村的人口都会猛增十几倍。可是对我来说,大名鼎鼎的阿尔代峡谷漂流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为这里有一个更让我兴奋的事物在等待着,那就是已经在山洞里深藏了36000年的肖维岩画。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些地方是必去的,如果不去,似乎就留下了无法挽回的遗憾。正如我们常常会听人说:"去某某城市,如果不去什么什么地方,就等于没有来过……"这样的话听多了,自然就成了大多数人恪守的游玩之道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比如北京的故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曼哈顿的自由女神像……这些都是我们非去不可也无法错过必游之地,那么除了这些地方,还有哪些城市地标是你向往已久的?这个夏天没有遗憾!赶快锁定一个目标城市,去看看那里无法错过的城市地标,无疑会是一次不错的旅行。  相似文献   

7.
又到了秋季,因为爱踏枫叶林,因此为秋所迷。童年,总有鲜艳的红色,是枫叶的红。那时,最幸福的莫过于去看枫叶。满地的枫叶,一地都是,红的刺眼。曾经想过,如果可以,我愿身葬枫叶之中……到了夏天,就会想,既然夏天都来了,那秋天还会远吗?童年,似乎我就是一个人。独立,使得自己坚强  相似文献   

8.
倾听夏天     
正"知了、知了……"窗外的知了又在漫无目的地叫着,让人根本不能好好午休。我真想捉一只知了,看看它小小的身躯里为何能发出如此大的声音。夏天就是这样,像一个捣蛋鬼,总要弄一些东西让人气也不是、笑也不是,仿佛故意要引起人们的"愤怒"。夏天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雨。它下时猛,去时快,总是叫人气得干瞪眼。如果说春天的雨是小姑娘,秋天的雨是老奶奶,那么,夏天的雨就是一个野蛮、凶猛,甚至有些鲁莽的男孩,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野性。他总喜欢在烈日当空时出现,让乌云遮  相似文献   

9.
欢乐的菜市场 如果说艺术创作也算一种旅程的话,我的这段旅程是从10年前开始的——自由创作,离开公司,失去固定收入,新的作品还未完成,末来在哪儿不可预知……那段时间我也曾经以旅行为乐,不同的旅途帮助我从定式中走出,得到新的刺激,温度的变化,语言的陌生,让人凋动全身器官去努力适应周围的环境,全身的电流再次被激活。  相似文献   

10.
果果  Tedbamber 《世界》2010,(6):88-99
正如从没有想过会搬离巴黎14区一样,Stag一家也从来没有想过每年8月的第一个周末,他们这个15人的大家庭还会选择去哪里度假——除了卢瓦尔。这是从三代之前就开始的习惯,和那些传统的巴黎人一样,Stag家喜欢卢瓦尔的河流、城堡、白酒、历史以及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一个神情肃然的神父默默地走在苍茫的黄土高原上,他身后的远处是一片寂静的小山村……这是2005年平遥国际摄影节"吕楠幻灯专场"海报中的照片.后来,很多人把这个神父的形象当成了吕楠的象征.在他最重要的15年的摄影生涯中,他就像一个影像的布道者,一个神奇的传说,但却来无影去无踪……  相似文献   

12.
地下之城     
王浩 《山茶》2011,(3):14-14
巴黎人有句老话:“巴黎的历史在地下。”在地行客的眼中.地下世界犹如弗洛伊德式的“潜意识”之城,奉行快乐原则,拥有无限的可能.像梦境一样随时进发出创造力。然而地下世界不只是巴黎丰盈文化的倒影和乌托邦.在充满涂鸦和狂欢气息的酒窖之邻.是世界最古老最密集的地铁和下水道系统.是繁华的地下商城和停车场.还有金库和墓穴。它们.已将巴黎地下掏空。  相似文献   

13.
巴黎人同我说:巴黎从来没有变过,如果你二十年前来过,那当时和今天所见的,一定是同一个巴黎。这里的街头永远活跃着一群艺术家。在行进的地铁列车上,剧院的广  相似文献   

14.
正"用一个摄影师的敏锐去发现它们,然后记录,留给这世界端详"。作为一个把摄影当作终生事业看待的摄影师,戴安·阿勃丝(1923-1971)与别人的不同就在于,她的镜头只捕捉丑陋的形象——那些侏儒、残疾者、同性恋,甚至是变性人。她的作品常常充斥着畸形的怪诞感和失落感。她往返于停尸间、下流酒吧甚至监狱,还在一个被  相似文献   

15.
王巨  恒伟 《旅游纵览》2007,(10):10-11
当摄影人以群体汇集,集体向着一个地方举起镜头,你就再也不是只身前行的孤独行者或玩家。组织就是力量,力量就是摄影俱乐部的一声令下:走,到桦甸去!在聚焦魅力桦甸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摄影人不仅是那个地方的美丽天使,也注定是具有规模效应的美的采撷者和传播者。我们来了,迎着桦林,迎着枫叶……  相似文献   

16.
刘辉 《旅游纵览》2009,(4):82-87
刚开始学习摄影时,听说"搞摄影的人不能不去陶斯(Taos)。"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句公式。最后面的"陶斯"两字可以用任何地名替换,如:搞摄影的人不能不去"拱门",搞摄影的人不能不去"西藏"。听多了这样的话,去陶斯的紧迫性减到了最低。但是,我对那个名字怪怪的地方始终不能忘怀。最后促使我们去陶斯的原因,却是妻子青衫想去寻找俄罗斯画家菲钦(Nicolai Fechin,188l~1955)的踪迹。  相似文献   

17.
索穷 《中国西藏》2005,(1):60-63
1936年,三个酷爱摄影的年轻人在巴黎的一家小咖啡馆里相遇,他们是28岁的法国人布勒松,23岁的匈牙利人罗伯特·卡帕,25岁的波兰人大卫·西默。他们刚刚参加完巴黎新闻社的招聘考试,都落榜了。三个人边喝边聊,谈起各自的摄影志向,并相约以后要办一个真正具有独立报道精神的图片社。那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马格南图片通讯社,"生产"了大量伟大的照片,被称为那个年代经营最成功的摄影图片合作社。  相似文献   

18.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自1972年颁布以来一直在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和打造更加包容的世界遗产管理及评估体系。但《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评定世界遗产的十条标准却造成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二元分离。2013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实施"联合实践"计划,并在2016年开展"文化-自然之旅"项目,其意义在于,在合作中打破现有的标准和既定规则,从不同的地区、国家和社区中探寻文化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新的创意和理念以充实《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采用访谈分析法总结了五位国际上的世界遗产行业主席和权威专家的主要观点,指出"文化-自然之旅"项目的研究重点是关注"人",而非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在当地的语境下表达对文化与自然认知观念;让全球不同背景的遗产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文化和自然价值,以及两者之间的价值是怎样通过"人"(居民、游客和遗产管理者)联系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学者和从业人员应抓住"文化-自然之旅"项目的机遇,在国际框架中,融入我国的文化核心价值和在世界遗产实践中的良好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行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沙漠、草原、高山、湖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历史、古村古镇、人文民俗……拿起相机记录在旅途中体验的一切,令我们的行程充满了全新的意义。《中国国家旅游》杂志、北京飞虎摄影俱乐部顺应潮流,精心策划,联合举办"至所未致—旅行摄影杯"每月摄影大赛,为更多的旅行者提供一个展示摄影心得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喜欢读文学作品,喜欢看文艺电影,喜欢收藏一些看起来挺文艺的东西,在这些人中,也有很多人喜欢摄影,喜欢玩LOMO。什么是"LOMO"?就是"Let Our lives be Magic and Open",翻译过来就是"让我们的生活开放、有魔力"。这是一种新的摄影取向,Lomographic Society一直都在寻找自然的、即兴的美学。不要想,只管拍!拿起相机,去寻找那些充满文艺范儿的行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