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曾提出"负设计"概念,旨在强调建筑的功能性,淡化建筑师的表现欲。该观点来源已久,掩土或覆土建筑的概念早在现代建筑运动时即已提出。时至今日,在面对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设计时,这一理念又凸显其重要性。在古迹遗址的保护、管理、展示等一系列过程中,设计者几乎需要参与所有环节,涉及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展陈设计、产品设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等多种门类。随  相似文献   

2.
所谓奢华,是指一种感受天性的能力。橡木地板的香气、脚踩在地板上的踏实感,这些才是我眼中真实的奢华。——隈研吾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一种制造禁区的艺术。“当你利用一块土地在上面建一道墙的时候,你就毫无疑义地开始了建筑。你把这块地分成了两部分,于是,你就自然地制造了一个分隔。如果你处在了一面,你就不会处在另一面。“这种行为无疑就是一种权限的行为。我们怎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既能建造、改造或建设而又能不使你的建筑周围的风景失色呢?当然,这是和建筑的规模无关的,而更多的是与材料有关的,甚至更多的与你对建筑的期望有关的。这就引发了我要让我的建筑‘起死回生’。“就我而言,在材料方面,我更倾向于风景,而非建筑物本身。今天,建筑物的材料已经不再是玻璃、混凝土了:它就是现在的土地,在它上面我们进行各种渗透和循环。”这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多米尼克·佩罗的一段话。而我们在这个栏目向您推荐的就是一种建筑的风格和思想,希望能给您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周祖谟先生云:“事情总是创始者难。”(《论段氏说文解字注》)敦煌变文校勘释义先行者作的正是创始工作,因此创始者先行者校释中存在千虑一失是很自然的,对先行者所作的一些条目,几经推敲玩味,发现不无可商之处,于此略申管见,以期抛砖引玉,求精求是。《捉季布传文》“既交朱解来寻捉,有计隈衣出得身。”(五九页) 王重民先生校(重见简称“王校”。他仿此):“校记”[七八]云:“丁卷‘隈衣’作‘隈伊’,戊、辛两卷作‘隈依’。冯云:‘伊、依皆较衣好,隈应是偎之误’”。(七七页)作偎依?偎依成词,然词义于变文文义未安,故冯说仍未允洽。今谓隈衣、隈伊、偎依并系抄  相似文献   

5.
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的两个关键词可谓相映成趣:普通建筑、超级明星。"‘普通建筑’是有权限的建筑。当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建筑大工地之时,提出‘普通建筑’对当今中国的意义在于质疑权力对  相似文献   

6.
一、海南岛黎、苗建筑的特点古史多载海南僻远,人稀俗殊.考古文化证实,海南岛至少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出现,这该是黎人的远祖.人类生活在自然中,自然条件是生存的基本条件.这种自然条件,对经济生活、政治组成、社会结构、心理状态及民族的信仰、语言、艺术等方面都有影响.其中尤以对衣、食、住、行中‘住’之影响,进而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习俗风尚.  相似文献   

7.
徐永强 《风景名胜》2021,(1):0116-0116,0118
绿色建筑是为了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并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为人们提供有效、舒适和健康的空间利用,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在现在以及未来的设计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居住建筑的环境保护类建材和绿色设计两个方向的发展理念与应用,为居住建筑的绿色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8.
符天剑 《风景名胜》2021,(5):0265-0266
手绘松桃苗寨建筑表达了人文气韵和自然情怀,人生于自然融于自然,人的生活从自然而始,自然也围绕着人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相依而存,松桃苗寨建筑的手绘极大地反映了建筑物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建筑材料、居民选址到建筑群的手绘审美,松桃苗寨建筑手绘的气韵表达在方方面面、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9.
仿古物做器,上古便有,如《韩非子·说林》中就记载着一则春秋时期鲁人造赝鼎的传说:"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爱之。’答曰:‘臣亦爱臣之信。’"1这应是文献中最早的有关作伪记载了。而近年陈小三教授在其《再谈韩城梁带村M27出土一组铜器的年代及相关问题》一文中认为韩城梁带村M27卣、尊。  相似文献   

10.
12月6日,台大医院法医科办公室内,陈耀昌站在一幅鲜红的抽象画前。"就是这张画启发了我。我是血液肿瘤科医生,我愿意用血液的颜色——‘红’来命名我的党。国民党和民进党的‘蓝绿对峙’,让台湾生病了,‘红党’就是台湾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11.
<正>烽燧,又称烽堠、烽火、烽表、烽铺、烽堡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事警备通讯设施。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在《墨子》中的《城备门》、《号令》、《杂守》等篇中已明确提到"烽火"、"烽表"、"积薪"、"举烽"诸事。司马迁《史记》中也有对周幽王骊山"烽火戏诸侯"的生动描绘。实际上烽燧制度的真正形成在于汉代,一直沿用至明清。我们现在所说的烽燧多是指烽燧中的建筑物,这种建筑的出现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即与长城密切结合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2.
正《这样教学生才肯学》一书作者为美国人,JamesP.Raffini(中文名:詹姆斯·纳佛尼),其副标题是"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其腰封上写的是"150种有效策略能帮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并让课堂没有失败者"。将"腰封"内容机变以为标题,一是作为教者看到这样的字眼自然产生的本能吸引,二是联系到一所中国名校的校训——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当都是一种理想化的言语吧。但诚言之,我们总也制造出  相似文献   

13.
正给遗产下定义是不无风险的。2008年,在世界遗产大会(WAC)为会员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上,一位会员提议成立一个定义遗产的小组,遭到大多数人反对。一位学者指出:"我认为遗产的定义绝不是交给几位‘专家’就能敲定的(这无异于一道紧箍咒)!"另一位学者表示同意:"在我看来所有这种‘定义’都(应该)是具体灵活、从文脉  相似文献   

14.
读书人喜欢倡导“行成于思”。前天读到一位名家的《病中杂想》,其中有一段话是:“‘我思故我在’,能写这么些‘杂想’,说明我还‘在’。当然,也有这样情况:人虽‘在’,但已不能‘思’,比如植物人、精神病患者。不过,在我看来,这些人等于不‘在’了。我活一天,就要思考一天。能思考有时是痛苦的,但也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2002号墓所出西周中期的鸟形盉铭文作出解释。文章同意"余某弗称公命"的"某弗"是双重否定的意见,指出全句是誓言的主体,意思是我遵从吾君的所有命令,认为"余自無则便身"是违背誓言的行为,是假设自己目无法纪,求一己之便。文章指出,从鸟形盉铭文看,"誓"和"辞"至少对文有别,发誓时所说的关于如果违誓应受何种处罚的话,可以另称为"辞"。铭文"曩余亦改朕辞‘出弃’"是"以前我也曾把我誓言中关于惩罚的话改为‘出弃’"的意思。器主"乞"当是"公"的异姓臣属,"乞"的立誓可能和"策名委质"之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肖金亮 《世界遗产》2014,(10):23-23
<正>建筑遗址的复原研究,是一种由建筑史学、考古学、历史学,乃至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史学等多学科紧密合作的学术行为;同时,它也是文化遗产保护链条中的一环,是针对建筑遗址的"阐释"行为,可将消逝的建筑形象、背景文化、建筑中的古人活动带回当代,是一种谋求把不易看懂的建筑遗址变得让人看得懂的"翻译"工作。"真实性"作为所有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当然可以且有必要引入来指导复原研究的开展,但又不能简单套用。作为初始依据的考古遗址以及检测信息(如科学测年的成果、分析化学得出的材料成分等)当然是真实的,但由此展开的复原研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正2018年第3期的《蒋介石倚重的老师毛思诚》一文中提到,蒋介石对毛思诚除了在官场上的照顾,还有生活中的关切。我认为蒋介石对老师毛思诚的这种"关照"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因为毛思诚是"早年秀才",具有"才学恒通,明了时政"的学问,故"成了蒋介石的幕僚和‘外脑’"。这是唯才是用。二是因为毛思诚因人施教、"以柔克刚""恩威并施",用"义正词严的说教、洋洋自得的笔势让蒋介石敬佩不已",使得"蒋介石突然‘开窍’,一  相似文献   

18.
《文史天地》2011,(1):94
希特勒亲自设计的党旗为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一个黑色"卐"字。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说:"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南方人物周刊》2010,(15):86-87
“我喜欢做项目,从头至尾,有始有终。分析、创意、执行,全身心投入一个大项目中。刚开始我做广告设计,但它不够‘大’。对我而言,建筑是为所有人设置的一个大面廊,你需要想更多,不仅为此时此刻着想.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五五年第四期文物参考资料登载了陈明达同志的"保存什么,如何保存"——关于建筑纪念物保存管理的意见——一篇文章,个人有几点不同的意见,值此中央号召"百家争鸣"的时候,特提出来讨论。一、目前古建筑的保护是过多了吗?在那篇文章中,作者反对凡古就必须保存的倾向,:说"过去我们称之为‘古建筑’,因此造成了一些误解,认为既然是保护‘古’建筑,只要‘古’就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