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学精粹     
<正>钱乘旦:《发生的是"过去"写出来的是"历史"——关于"历史"是什么》(《史学月刊》2013年第7期)历史是什么?这是历代史学家始终关心的一个问题。"发生的是过去,写出来的是历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事",或者更简洁的说"过去发生的事",并不自动地成为"历史"。"过去发生的事"留下许多混杂的"碎片"(即"史料"),这些"碎片"经过鉴别与梳理,被写成了"历史",而写历史的人正是历史学家。历史学家在写历  相似文献   

2.
一九六五年,在汉阳蔡甸一号墓中,出土了一些古玻璃碎片,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当时的报道中称之为"料珠",直径约7厘米,壁厚0.5厘米.因出土时破成碎片,被泥土粘成一团,所以无法辨出器形.为了妥善地保存好这一文物,我们曾细心地去除  相似文献   

3.
动向     
《南方人物周刊》2011,(34):18-19
热词卫星撞地球天上不会掉馅饼,但会掉卫星。9月24日,美国宇航局表示,重达6吨的报废卫星"高层大气研究卫星",在横越非洲和北大西洋后,可能掉落在美国加州外海的太平洋中,因此碎片可能并未伤及任何人员。  相似文献   

4.
正勿忘盛泽先蚕祠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抛出橄榄枝,盛泽以一如既往的开放姿态,加注一级前缀"中国",立时代潮头,建起了"东方丝绸市场",赢得"华夏第一镇"美誉。1990年秋,我到盛泽中学教书,先蚕祠以少有的空旷进入我的视野。那时不知其名,仿佛还当作社会主义大粮库,但粮库应有的繁忙景象已消退。祠坐北面南,偌大的广场在明净的夕照下显得"野豁豁";前临河,斜对一独拱石桥,石桥巍峨,野树荒草镶嵌桥身,  相似文献   

5.
<新唐书·渤海传>记渤海"俗所贵者"总计十四项.其中的"太白山之菟",唐晏、黄维翰和金毓黻诸先生皆主张应改为"太白山之兔".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这种传统的观点受到了不断的挑战,相继出现"东北虎"说和"茯苓"说两种观点,对于这些新观点的提出与发表,在进一步寻求根据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感到新说仍难持立,旧说尚难率而易之.  相似文献   

6.
河南方城东关汉画像石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6年春,在方城县城关公社东关大队,发现一座古墓的门楣石,当即妥为封存。次年10月下旬,南阳市博物馆协同方城县文化馆进行了清理发掘。此墓早年被盗掘,随葬器物均成碎片,不能复原,但出土的画像石内容新颖,十分珍贵。这座墓葬在方城东一里许的潘河东岸,原有封土堆,《方城县志》记载为"岳家塚",群众俗称"岳王塚"。墓室为砖石结构,石结构用于墓门部  相似文献   

7.
正赵克明,西安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知名表演艺术家、导演,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前播明村人;于我而言,则是一个长期游离于熟悉和陌生之间的、略带几分神秘色彩的"名字"而已。熟悉,是因为他是母亲的表弟,童年时家中的相框里就有他的一张帅气童年照,母亲叫他"康子",我称他"康舅"。陌生,则因不知他后来在战乱中流落何方,更不知"康舅"就是赵克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  相似文献   

8.
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从插队10年的农村回城不久,分配在车间当三班倒的操作工。时逢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向全国职工发出"开展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活动通知",一时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全民读书热潮。为此,各单位还成立了职工教育领导小组,下设职工教育办公室,专门指导职工读书,提高职工的文化业务水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他为国家和民  相似文献   

9.
正1963年的春秋之交,一场倾盆大雨洗刷了罗鸦塘(中和村)的村子,竟然将一堆影青陶瓷的碎片冲刷到了人们的面前,这堆碎片的出现引起了考古专家的极大关注。次年9月,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专家的复核和试挖掘,惊人地发现这个坐落在广西藤县北流河边村庄里的"小山包"竟然是大量陶瓷碎片的堆积,烧制的瓷器极为精美,而且在以往史书及相关资料里从未有过记载。  相似文献   

10.
孙海芳《这些字,那些事》是以一个汉字为凝结核,凝聚了学理的认知、人事的今昔、教育的感悟、生活的碎片、人情冷暖的文集,引经据典图解"这些字",用人事情理焕发出文字的温度。故事、言行、印象、记忆,成了作者对"字"感悟的注解,成了字的温度的表征。敏感、善感、有心是作者能于教育汉字的枯燥中发现机趣、能于人事变迁的脚步中产生情感的波动、能于人们习见的生活中发现哲理的光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自古云:"西湖难画亦难诗",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阴晴雨雪时变幻不同;一日中早晚的景色又不同。所以、不失时机,适时适地撷取诗情画意,才能"得其所哉"。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绿云碧波掩映下,处处风景如画,渗透诗情。乘舟湖上环行,繁华的城市逐渐远去,回望这一面城,眼帘中浮现无限的诗情。建设部一位专家曾言:"东望绿荫浓密处,层楼错落是杭州"。他特别强调"是"杭州,那是中国的第六大古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它越来越"是"了。经过一系列的环境整治、直至背街小巷改善,保护、发掘历史文化遗存,历史文化碎片"串珠成链",塑了像、立了碑、上了墙。走在大街小巷,脚旁开遍绚丽的鲜花,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处  相似文献   

12.
正在"汉字游戏节"里,我们被请到了体育馆,老师说:"今天,我们开展一次汉字拼图游戏……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拼出词语来!"话音刚落,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地把碎片倒了出来。我也不例外,随手拿起两片,左看看右看看,一头雾水:这些碎片怎样才能拼出一个词语来呀?再看看别的同学,有的已经拼了几块。我赶紧拼,可是怎么拼都不对,真是急人  相似文献   

13.
郭建寿 《中国土族》2014,(Z1):42-43
<正>俗语说"吃五谷生百病",但昂贵的医疗费使大多数农民群众望而生畏,"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非常普遍。为有效扼制这种现状,2003年9月,互助县作为青海省第一批新农合试点县率先开展此项工作,从此旨在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降低疾病风险、实现病有所医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互助县开始实施。试点工作艰难起步"在八十年代就搞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每户筹资2元钱,搞起来的村卫生室只给村医带来了好处,大家看病医药费没有减免,最后集资的钱都没有返还,现在每人每年  相似文献   

14.
有人形容,改革开放以后的文物走私,"八十年代开始走,九十年代开始跑"。"在海外发现了大量的佛像、石雕,只可能是集装箱出去的嘛"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为什么要提出"反思"的问题提出中国史学上的"反思"问题,从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偶然因素:从史学发展来说,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必然趋势。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次史学研讨会上,有青年朋友提出这样的论点:中国史学长于记述,是"记述史学",而缺乏理论,甚至没有理论。我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由于我自己在20世纪六十年代读研究生时,是攻读中国史学史专业的,因此难以接受这样的观点。如此发达的中国史学,怎么会没有理论呢?但是,要说中国史学有自己的理论,那么这个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感受方志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大地百业待兴。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地方志事业被提到了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当八十年代初期新疆开始筹建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时候,我因为在这以前曾两次学习过中共党史而且对此事饶有兴趣,便主动请缨去了地委史志办(因为自治区的地州县史志多为一套人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两种业务格局)--不过当时只被同意去干一段时间。结果,不到一年,我便因为"组织决定"离开了史志战线,与党史也与地方志握了一个手"擦肩而过"。然而星转斗移,山不转路转,十多年后又是一纸"组织决定",我第二次来到方志战线。是不是可以…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在对农民和乡土的叙事中,显现出由"家族"叙事向"村史"叙事演变的趋势,产生了类似于村史或准村史类的文本。村史文学的发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从八十年代初的个体历史的叙事,到寻根文学的虚化个体历史叙事,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后寻根小说热衷于乡村的"前"家族历史,再到九十年代初《白鹿原》等的家族史叙事,最后演变到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村史叙事。村史叙事及其文本诞生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也意味着民间话语与民间文化的强烈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18.
"公正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任何司法效率都要以司法公正为前提,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提高司法效率。没有公正,效率没有任何意义;没有效率,公正就有可能失去固有的价值。而"公正与效率"是审判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肖扬说,司法为民重点在"司法",核心在"为民"。八十年代,肖扬在检察院任职期间,致力于反贪事业。他深知人民群众对贪官疾恶如仇。他多次强调贪官不除,难以立党;污吏不除,难以立国;腐败不除,难以立信。他亲自倡导建立了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使许许多多"有理无钱"的农民、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平等地享受到了法律的阳光,打赢了官司。"公正,只有公正,才是大法官永远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9.
简涛 《民俗研究》2016,(1):9-11
正《民俗研究》杂志从创刊至今已经三十年了。孔子说"三十而立",《民俗研究》三十年历经风风雨雨,不断发展壮大,也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回顾当年杂志创办之初,往事如昨,历历在目,简而言之是天时、地利、人和。首先是天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中国民俗学复兴和蓬勃发展的时期。1978年秋,钟敬文等七名老一辈民俗学家发表了《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呼吁恢复民俗学。1982年  相似文献   

20.
1955年12月上旬标营东南约150米处挖土中我现一座花纹砖墓,由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清理。墓室顶距离现在的地平面2.5米,地平面下是一层瓦砾,其中夹有琉璃瓦碎片。据文献记载及当地群众传说,墓地原是明太庙废基,清为"驻防营",以后废为民居。瓦砾层以下是黄土层。墓室发现时,除两头被挖土工人打破少许外,尚可看出原貌。墓的方向北偏东50度,为长方形竖穴砖构单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