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志先立志     
<正>咱们修志的人,在社会上常被称为"舞文弄墨的"、"耍笔杆子的"或"喝墨水儿混饭吃的",即所谓的"文化人"。其实,"文化人"里的分类可多去了,且不说那些"星"呀"款"呀"腕"呀"豪"呀"家"呀"师"呀什么的,有名有利,让人羡慕不已,就是大约属于  相似文献   

2.
祝伟慧 《风景名胜》2008,(12):28-29
泉,意为"水之源"。在汉语言的文字描述中,"泉"由"白"和"水"二字组成,"白水"也可意为纯净的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水常常与"好运气"相联系,而"泉"与汉语言文字"全"同音,可与"完整、全面"联系起来,因此,"泉"意味着各种好事像叮咚的山泉水那样源源不断。  相似文献   

3.
王珑 《神州》2013,(7):153-153
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史、在"活动"中悟史、在"活动"中明理。一些再现历史场景的"活动"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并能强烈地震撼他们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良知,陶冶他们的情操。所以我们的学生中有叫"秦始皇"、"张骞""明智天皇"的也就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4.
在"朕即天下"的封建时代,宋真宗给宰相"封口费"而未采取极端手段,也算个"仁慈"之君了。官员追求政绩,或为摆平"劣政"的负面影响,常常不惜血本,通过掏"封口费"来扫清舆论障碍。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千年以前的宋真宗为了搞所谓"封禅泰山"大典,就给自己的宰相王旦一笔不菲的"封口费"。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历史     
"历史"一词,起源于希腊语historia,意为"研究知识和通过研究获得的知识"。历史作为研究对象,被大致"切割"成两种形状,一是作为主流的"断代"划分,即将历史分隔成"线状"的古代、中古、近代、现代;二是非主流的"片状"划分,如将世界各区域划分为"文化"或"文明"进行考察的"文化(文明)形态史"。历史研究有三个必备要素,即史实、史料、史家。由于史家必须通过史料认识历史,因此史家治史所采取的基本态度,一是"叙述",一是"解释"。  相似文献   

6.
论文主要利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马华文报刊有关"女招待"的报道,梳理这一时期"女招待"职业的兴衰与殖民地政治经济及与政府限制措施的关系,探讨其如何被"色情化"和"污名化"以及"女招待"的困境及其根源。研究显示,新马华人"女招待"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初,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新马经济不景气,为吸引顾客,咖啡馆、茶馆等服务行业竞相雇用"女招待"。二是殖民地政府禁娼,一些娼妓转向咖啡馆、茶馆充当"女招待"谋生。"女招待"的职业定位是以女性魅力招徕生意,从一开始就被"色情化"了。"色情化"的结果,导致这一职业的"污名化",女招待要承担"伤风败俗""诱人堕落""祸水"的污名,成为殖民地政府限制和禁止的对象。当局的出发点是道德、禁娼和治安,而不是"女招待"的权益,也不将"女招待"视为正当职业,于是,不是"色情化"主要推动者的"女招待"承担了最大的"污名",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7.
孙勇才 《安徽史学》2008,119(1):84-89
余英时反对用"反满"和"反理学"来概括清代学术思想,主张从学术思想演变的"内在理路"考察清代学术思想.同时,余英时也不赞同钱穆只关注其"续"而忽视其"变"的"续宋"说.宋明理学与清代思想之间就其"变"的一面来说,在于成就"内圣"的途径有异:前者主"尊德性",后者主"道问学";就其"不变(续)"的一面说,则是"用"的精神在宋明与清代的绵延相续.清儒的"明道救世"理想与传统儒家的"内圣外王"、宋明儒家的"内圣外王连续体"是一脉相承的."经世致用"观念是宋明理学和清代学术思想的共同生命所在,更是中国学术发展的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8.
章可 《史学月刊》2020,(4):123-131
古代汉语中已有"传"和"统"两字连用的情况,但所指的都是皇位的传递。日语里"传统"的词义在19世纪90年代开始发生变化,到大正时期新义"传统"真正流行,汉语受此影响,作为新词的"传统"从1920年后才开始频繁出现在报端著述,到20世纪30年代之后才进入辞典,并成为"tradition"的译词。"传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开始流行,有其历史缘由,它为经过"新旧之争"冲击的文化保守主义表述提供了一个更适合的词汇选择。但同时,围绕"传统"和"现代"迅速形成了二元对立的观念和话语体系,这使得"传统"不断被重新定义,增加了它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张蓉 《神州》2021,(1):99-100
现代汉语中使用非常广泛,在日常口语中也离不开"的"字,"的"字组成"的"字结构,也是定语的标志;"的"字的存在对于我们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有广泛的意义和典型性.朱德熙的《说"的"》对"的"字进行了研究,在"的"字的研究基础上,区分语音中的"的"和语义中的"的","的"字研究中的"的"也可以划分为"后缀","的"字结构中的...  相似文献   

10.
《百年潮》2014,(11)
正《中直党建》由中共巾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主管,是一份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推进机关党建理论研究、交流机关党建工作经验的重要党刊。《中直党建》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打造精品。设有"要言要论"、"本刊特稿"、"高层论坛"、"经验与探索"、"反腐侣廉"、"机关青年"、"工作札记"、"思想漫谈"、"资讯传真"等常设栏口和"‘三个表率'"大家谈"、"落实‘两个责任'",、"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等专栏,图文并茂,文风优良,可读性强。《中直党建》呈送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阅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省区市主要负责同  相似文献   

11.
正《西湖的"绿"》是一篇文笔优美、思路清晰的好散文。文章紧扣中心,围绕"绿"一字,通过对西湖各个景点的描写,衬托出这里独特而具有魅力的"绿"。你看,这里的"绿意扑眼而来",这里"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作者还通过对西湖"绿"的一一列举,突出了"绿"的多而各异。"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闲,九溪十八涧绿得野。"还有"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峰下蜿蜒小径上布满的青苔",它们都用自己独特的"绿"装点着西湖,让一切在这一片绿色的影子中显得分外好看。文章写"绿"的词语也很多,有"苍翠欲滴"、"绿得发蓝"、"绿得发黑"、"绿得幽"、"绿得野"、"绿得闲"、"绿茸茸"、"绿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60多年中,影视、文学作品与似史非史的各种叙述,将"周扒皮"与"南霸天"、"黄世仁"、"刘文彩"并列为"四大恶霸地主",是旧社会剥削阶级的典型代表,在树立"新旧社会"好恶观念中,可谓标志性符号。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与香港"后过渡时期"的中英外交斗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小平为解决香港"十二年过渡时期"的"平稳过渡"和"顺利交接"问题,提出创造条件让"爱国爱港"的香港人逐步参与管理并且为1997年收回香港以后"港人治港"培养人才.由于英国在"十二年过渡时期"以"代议制改革"为核心的"非殖民化"的"光荣撤退",以及不惜牺牲中英合作关系和香港前途以香港为"磨心"进行的自"偷步民主"至"民主冲剌"的政治对抗,中国在中英合作的基础已经被破坏、"旧香港"与"新香港"之间的政治体制"直通车"已经"不通"的情况下,根据"以我为主"的原则按照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的规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另起炉灶"筹备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14.
腾兴建 《文献》2022,(1):101-111
学界普遍认为殷墟卜辞中的"帝某"是对直系先王的特有称呼。但在新公布的一批甲骨卜辞中有"帝己"这一称谓,它是对孝己的称呼,而孝己并非直系先王,这表明"帝某"之"帝"不是用来区分直旁系的,它与"嫡庶"之"嫡"的用法并不相同。"帝"本是天神的称号,与人王之间没有关系,但祖甲时期,为了强化王权,把天神的称号"帝"加之于已故先王的名号中,从而使先王逐渐获得"帝"的权威。这其实是在鼓吹"王权神授",宣扬王权神圣不可侵犯,人王称"帝"的实质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15.
秦晓华 《江汉考古》2008,(1):117-120
有学者认为甲骨文中的"矢"、"寅"、"黄"三字同源,皆源于"矢"。笔者对《甲骨文合集》中的"矢"、"寅"、"黄"三字作了穷尽式的调查,从分期的角度辨析了三字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黄"字从"大"而非从"矢",与其它二者不存在同源的关系。另外,有学者所言的"寅尹"应该都是"黄尹"的误释。  相似文献   

16.
禅茶入腹,沁人心脾。禅宗茶之"四谛",乃"和"、"静"、"怡"、"真"。"和"是茶道的灵魂,而"静"则是茶道的境界与氛围。此时,我们已从"和""静"之中向"怡""真"过渡。欢"怡"之下,不讲形式,不拘一格。"清明茶香,到高峰山品尝。山僧佛德合十。"高峰山僧人佛德的短信邀约,使我禁不住诱惑,奔那茶香而去。  相似文献   

17.
从明代地方官的官守和行政才能来看,大抵好坏不一,长短不齐。作为官员层级序列中的地方官,必须遵循官场规则,而后达到"致君泽民"这一理想。为了"致君",地方官必须忙于"催科",更多地替"国计"着想,以便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为了"泽民",地方官又必须以"抚字"为先,不得不替"民生"多做考虑,以便安定地方秩序。于是,在"国计"与"民生"之间,明代地方官不免陷入一种矛盾心态,随之而来者,则是对"民瘼"的关切,以及在施政实践中更为偏向于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壁画运动"和新民歌运动是"大跃进"运动中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两项最重要的内容,而"新壁画运动"又是这场大规模的农村群众美术运动的中心,是群众性美术运动繁荣的标志。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全国各地掀起声势浩大的壁画创作活动。有些地方提出了"壁画化"的奋斗目标,号召要普及和实现"壁画县"、"壁画省"。  相似文献   

19.
周星 《民俗研究》2015,(3):5-24
以汉语、汉字为主要媒介的汉文化,对于"人"的成长过程,经常使用从"生"到"熟"的隐喻性表述。通过详细梳理汉文化对"人"的"生"与"熟"这两种不同状态的描述,指出了汉文化对处在"生"与"熟"的中间状态,亦即所谓"半生不熟"或"夹生/半熟"状态的"人",也有着非常丰富的表象。在汉文化对人的"生"-"夹生/半熟"-"熟"等状态的分类中,内涵着汉文化的秩序及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李玲  王玲娟 《南方文物》2012,(2):203-205
许多学重庆话的外地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为什么问"你有钱没得?"否定回答为"没得",而问"你吃饭没得?"否定回答却只能是"没有"。普通话中不用"没得"一词,只用"没有"。在普通话中"没有"有两个词性,一个是副词,表示对"已然"或"曾经"的否定;另一个是动词,有五个意思,分别表示对领有、具有的否定;对存在的否定;(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