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金华  高芳 《纵横》2011,(3):4-9
当历史的航船驶入新世纪之交,一个新的词汇——“审计风暴”开始悄然酝酿于中国现代审计史。“审计风暴”成为审计署成立以来向各级部门抛出的最重磅“炸弹”,也是时任审计长李金华向民众交出的一份漂亮答卷。曾备受评议的“审计风暴”虽成为过去,然而必将栽入新中国史册。时过境迁,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李金华作为亲历者,公众期望他能亲述这段历史;《纵横》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文史类刊物之一,更有责任将之记录、整理,以不负资政、存史、育人的历史使命。从本期开始,《纵横》杂志将连载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口述、本刊采访整理的《我与“审计风暴”》,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2.
1999年,一份年度审计报告将李金华推至聚光灯下,也使得成立于1983年的国家审计署第一次为大众所熟知。这份题为《关于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审计情况》的报告,公开了国务院43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31.24亿元的违规行为,并点名道姓直接披露。这是李金华就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后掀动的第一场审计风暴。  相似文献   

3.
历史又揭开了新的一页,回顾2003年,中国经济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瞩目,虽然经历过"非典"的侵袭,但经济增长率仍然稳步上升。这一年中,是谁在引领着中国的经济, 是谁在经济的风起云涌中异军突起,又是谁在这个经济浪潮中大刀阔斧,激流勇进? 中国最年轻的首富丁磊,从中海油到海南代省长的卫留成, 已陆续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而2003年夏天,被"审计风暴"震撼的人们也一定牢牢地记住了"李金华"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4.
略论国民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全生 《民国档案》2003,(1):115-120
中华民国年间 ,自民国北京政府于 1 91 2年 9月成立了审计处 ,随后又统一成立了各省审计分处以后 ,直至 1 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崩溃 ,其间虽经政府更替 ,其国家审计机构一直延续不辍 ,并有所发展 ;只是名称和统属有所改变 ,1 91 4年改名为审计院 ,改隶于总统府 ,1 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又将审计院改为审计部 ,隶属于监察院 ;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制法规 ,形成了一整套相对于过去封建王朝时代的近代新式审计制度。过去虽然有些著作对民国审计制度作过一些介绍 ,但大都缺乏深刻的理论研究 ,诸如对民国年间新式审计制度产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其与古代…  相似文献   

5.
"审计既是民主与法制的产物,也是民主与法制的工具",正是李金华本人给"审计"下的定义。正是他和他的审计团的努力,使审计促进了国家民主法制的发展。他一生的财富取之于民,他一生的审计用之于民。  相似文献   

6.
北洋时期,政府审计人员的学识结构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和知识化特征,为政府审计活动开展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撑.而政府审计人员的自律,则反映其良好的职业操守.但由于受时代因素的影响,审计队伍建设中也呈现出审计人员籍贯属地相对集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2005年6月28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公布了2004年度的审计报告。也许,谁对医疗问题的分析判断,都不可能像国家审计署审计长那样人木三分,刀刀见血,因为只有审计机关才有权登门查账,查它个水落石出。深度撞击让我们细读一下刚刚出炉的李金华的  相似文献   

8.
谭玲 《黑龙江史志》2011,(16):57-58
审计项目计划是审计监督工作的“轴心”如何使审计监督工作围绕:“轴心”转,使审计方式、方法,审计的目标、内容贴近审计监督的重点、贴近地方党政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贴近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部门。使审计监督的重点与内容相结合,使审计监督的点与面相结合。这些都是我们在编制落实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不断总结、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审计制度的雏形。据《周礼》记载,西周的审计职责,由小宰和司会分掌。小宰的下属官吏宰夫行使稽查权,“考其出人,而定刑赏”。由小宰和司会对收支报告互相进行“钩考”(即审核),并将结果递交六卿之一的冢宰,冢宰协同周王“受计”。  相似文献   

10.
谭玲 《黑龙江史志》2011,(13):55-56
<正>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问题。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是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审计署六号令的全面推行,审计机关在审计质量方面均有较大的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南京国民政府审计机制软化的原因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从维护自身统治的视角,逐步构建起隶属于监察系统的政府审计模式。但受政治、经济、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一时期政府审计制度的功能远非达到制度设计者们的初衷,出现制度层面与实践操作层面之间的脱节,使政府审计机制被软化,最终导致政府审计不作为或难作为。  相似文献   

12.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风险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学红 《丝绸之路》2011,(6):115-116
对中层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其他审计项目一样,存在客观的审计风险。研究其风险成因并思考防范风险的对策,对于提高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审计机关是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工作对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审计工作的展开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审计机关履行职能最重要的一方面便是审计档案和档案管理工作,审计档案可以真实而有效的反映审计工作开展和执行的具体情况,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审计管理项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和避免审计工作出现错误的重要方式途径。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史志》2005,(12):F0003-F0003
黑龙江省内部审计协会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246号,毗邻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拥有近万米的综合办公大楼,集办公、培训、会议、住宿、餐饮于一体。内部审计协会是内部审计行业的非营利、自律性民间组织,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协调和服务,依法履行行监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5.
续真 《神州》2013,(19):272-27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秩序的逐渐完善,人们对审计的依赖变得越来越大。然而,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中存在着审计失察风险,审计人员素质能力风险,审计人员丧失独立性造成的风险等等。供电企业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与主观努力的结合,通过深入研究供电企业审计风险的成因,控制供电企业审计风险可以借助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人员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技能等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宋代审计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发明并使用了审计一词,但在审计实践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则是与审计密切相关的审磨、磨勘、点检等词语,这说明宋代对审计的界定既较为科学,又不够彻底。宋代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了较为专门而具体的审计机构。这是审计发展的重要标志。但缺乏真正独立的审计机构及其体系。宋代通过不断的审计实践和立法,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审计的反应、制约、奖惩机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审汁机构的正常运行,但其作用在不同的时期又是有所区别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证可知宋代马步军专勾司、诸军诸司专勾司、诸军诸司审计司 (合称审计院 )的演变过程 ,监司机构审计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监督的特色形成于北宋神宗至徽宗时期 ,提举帐勾磨勘司始置于熙宁五年十月。① 拙文还对《肖文》中引用史料的一些疏漏进行正误。  相似文献   

18.
刘巍  赵宇光 《区域治理》2021,(2):134-135
国家审计项目审计现场工作是审计项目的重要部分,审计现场管理是审计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而审计现场工作时间管理是审计项目管理的重要控制指标,因此,对国家审计项目审计现场工作时间进行量化管理并进行分析研究,是具有价值的.审计现场工作时间管理是审计项目管理的重要控制指标.本文设定一种审计组人员组织安排模式,明确审计组人员审计工...  相似文献   

19.
审计档案是指审计机关在项目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 ,以纸质、磁质、光盘和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历史记录.它真实地记录了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审计结果的最终体现.各级审计机关应按照<档案法>、<审计法>等相关法规,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对审计档案的管理,不断提高审计档案工作的水平,充分发挥审计档案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审计不属经济管理的范畴,也没有经济管理的职能。审计是对经济活动的一种最有效的检查和监督,审计是为了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侵犯,审计是保证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措施。同时审计对廉政建设和惩治腐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志书中审计志不应该归为经济管理志之中,而应与纪检、监察放在一起记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