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锐 《炎黄春秋》2015,(4):21-22
我认为,曾彦修是对党,尤其是对党在1949年后执政治国问题上觉悟得最早的人之一。他是讲究做人的,认为最重要的是做人,当做人与做党员发生冲突时,他选择做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非常值得敬仰和学习。我跟曾彦修是同时代的人,我比他长两岁。我们同在延安待了六七年,最初我和他都是做宣传工作的。我在延安抢救运动中被打成特务。他与田家英是同乡,当时他们都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知道我的经历。1952年后,他调到中宣  相似文献   

2.
对包公这个人物,人们太熟悉了,但熟悉的大都是他的舞台艺术形象。历史上真实的包公究竟是何面貌?恐怕知之不多。世人都认为,做人难,做官不贪难,究竟如何为人,如何做官?包公就是天下公仆的一面镜子。“得民心得天下”,包公一生中“清廉自律,为官正直,以法律提衡天下”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做人之道理,都是为官之学问。在反腐倡廉的今天,对于有关包公历史资料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有一些落差,例如道路不平,有了落差;水平线有高低,叫做落差。还有贫富的落差、年龄的落差、时空的落差,等等。这其中,文化的落差,最不容易弥合。除此之外,人与人之间还存在有:智慧的落差:人的五个手指头,伸出来有长短;人的智愚也有不同。你的身体比我健康,我的手脚比你利落;你的嗅觉比我灵敏,我的听觉比你敏锐。尤其在学问上,你才高八斗,有考必中,我愚不可及,从未上榜。一路走来,我们都有落差,但你虽然聪慧,却做人刻薄寡恩;我三五朋友成群,作文论道。所以智愚的落差,可以用兴趣来补拙,可以用道德来加强,可  相似文献   

4.
陈四益  文丁  聪画 《炎黄春秋》2004,(10):80-80
孟夫子教人选择: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怎么办?孟夫子的办法是选一样。大概熊掌难得,所以他没有选鱼。但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有势力的人或正期望成为有势力的人)的秉性不爱选择,而求兼得。福要五福,功要十全,不肯有一丝欠缺。就是讨老婆,看看中国的说部,  相似文献   

5.
田静 《神州》2014,(2):137-13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德育在学科教学中,是维生素和无机盐,它本来就是食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不需要"渗透",只要不在"烹调"中丢失,并且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它就会受到欢迎并被吸收。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归结起来,"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梁启超在《教育与政治》、《为学与做人》两文中写道:"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陶行知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可见,当今学校教育不仅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而且更  相似文献   

6.
奇遇     
《世纪》2014,(1)
<正>人一生中,常常有些不期而遇的缘分,值得记忆和玩味。我十六岁那年,在一个刊物上发表了一篇短文,该刊物是当地一批进步文化人创办的。创刊后召集一次颇大规模的座谈会,也邀请我参加。我这初出茅庐无名人士,比之场上人物,像个小孩子。我自惭形秽,默默坐在角落里。场上都是当地有名有学问的文化先辈,除了那个主编外,其他都不认得,我很尴尬,很想  相似文献   

7.
<正>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启蒙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对子女的影响深刻而具体,为孩子今后接受学校教育、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位父亲,我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意义,在陪伴自己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感受分享给大家。一、教会孩子先做人、后成才做事不做人,永远做不成事;做人不立德,永远做不成人。教育下一代,立德树人是根本。“子不教,父之过”,从孩子牙牙学语、  相似文献   

8.
弯和直有两个人,一个姓弯,一个姓直。有一天,两人争论起来。姓直的说:“人心要直才好,做人要直才好。”姓弯的说:“直了就没饭吃了。人心要弯才好,做人要弯才好!”两人争执不下,便决定去找人评理。他们沿着大路朝前走,到了一片水田边上,看见一个人正在犁田。他们问:“大哥,人心是弯好还是直好,做人是弯好还是直好?”犁田人想了一下说:“我看是弯好。你们看,我犁田的犁头是弯的,弯担是弯的,牛角也是弯的。如果是直的,就犁不成田了!”姓弯的一听,  相似文献   

9.
“原本以为可以苦尽甘来,但没想社会上还有这么多人在污蔑我,怎么可以这样对一个人,我不奢求你同情,只求不泼污水就好了。”念斌说,这个案件,对于两家都是一个悲剧,“我8年的青春没了,他们家两个孩子没了”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祖国大地涌现出一大批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创业、乐于奉献的企业家,尤其在深圳这块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土地上,连少臻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以自己果敢的胆识和非凡的策略——发扬一种精神,明确一个战略,树立一个思想,采取一个措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创业之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铸辉煌连少臻一直都把“先做人、后做事”的格言挂在嘴边,在他眼里,办厂先做人,做人应该放在第一位,“小胜取智,大胜取德”,做生意就如同做人,把人做正直了,生意自然会顺畅。如何做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解答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祖父的规矩     
日后知道,祖父在临终时哪个儿女都不理,只是抱着我的照片一个劲呜呜直哭。就是我念大学第一年寄回家那张,身后是片蓝莹莹的大海祖父是大户人家出身,自小未吃过苦。他的父亲,即我的曾祖,据老一辈的人说,当年是声闻百里为人景仰的硕儒,立世做人莫不讲究一个方正、讲究一套规矩。作为硕儒之后,我的祖父,除继承了满腹诗书之外,老  相似文献   

12.
陈怡 《大江南北》2023,(5):20-22
“在我眼中,钱学森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他给我的教诲太少了!我上学他基本不管,尤其是我上初中的时候,物理老师水平不怎么样,讲课常常讲不清楚。那时我别的功课都是5分,唯独物理有点儿摸不着门儿,学起来费劲。后来我就和我爸开玩笑说:‘您这么大的一个科学家,那时要是能稍微向我播撒一点儿爱心,给我点拨点拨提示提示,那么今天我的本事可能就会大一点儿。’但在我心目中,钱学森又是一位合格的父亲。因为他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让我知道了,一个有作为、成大器、能够为国家作出大贡献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舍’。”  相似文献   

13.
"我不单纯是思想家,我是一个实践者。我是一个要拼命干的人。我一生是拼命干的"梁漱溟曾说,假如有人向他的朋友问起他是怎样一个人,朋友回答"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是恰如其分、最好不过的。思想似乎是人人都有的,但在他看来,大多数人有而等于没有。他们的头脑杂乱无章,所谓的思想,不外乎人云亦云。原因在于他们内心并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学问     
孔庆东 《世界》2006,(8):66-67
我们经常听人说,某人有学问,某人没学问。“学问”一词很吓人,可以打倒人,也可以因此被打倒。但什么是学问,众人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我据说是个没学问的人,经常被火眼金睛的革命小将临空揪斗一番。但是俺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自两槐夹井以来,毕竟跟大大小小真真假假有学问的人打过许许多多形形色色  相似文献   

15.
程自信 《古籍研究》2002,(2):126-126,129
展开于我面前的是一部封面设计古朴大方、内文印制精美的‘醉翁亭记研究》(黄山书社1999年出版),它出于一位业余的中国古代文学、文献爱好者及研究者管笛先生之手,不仅令人钦敬,也使人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留心处处皆学问,有志者事竟成。  相似文献   

16.
桃子 《世界》2006,(8):48-50
妈妈:你在信里问到了我对日本人种起源的看法,说是中国总有人在书上写:中日两国,可谓“同文同种”云云。这个问题,我想不是那样简单,它是一门好大的学问。在岛国生活了十多年,真想对这里的印象做一个综合的概括: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17.
张磊  李静欢 《神州》2013,(12):175-175
赵汀阳以一种歧视的眼光去对待不能够充分履行"做人义务"承担"做人责任"的群体,并将这部分人排除在享有人权的主体之外;他认为人人平等地享有人权是违反正义的,因为他们没有履行契约,却享受到权利。人权的存在,是要防止任何一个人在有可能成为弱势群体的一员的情况下不能被当作一个人来对待的后果的出现。没有了人权,人将不称其为人;人首先要成为一个人,才谈得上要不要去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因此,尤其在司法过程中,司法理念应当注重人权理念的基本要求,并践行预付人权理论中价值准则和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8.
年来,我看到一些文章,甚至是一些号召叫做“管好身边人”,这身边人大概是指配偶、子女和秘书等吧。长时间以来,我对这个提法颇感惊奇,正像号召共产党领导人要”廉政”一样,我也一直对此同样感到有点哭笑不得。何谓“廉政”?不就是不贪污、不敲竹杠、不营私舞弊么,就是说,不要做贪官污吏,这算什么标准呢!共产党员的标准,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全人类的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贪污、不盗窃(不好听吧?其实,廉政的意思就是如此,即只收俸禄以内的收入),实实在在是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起码做人标准。  相似文献   

19.
教育,乃一个人一生立身处世之根本,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是不存在的。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学校教育,能使一个人识文断字,知古鉴今。社会教育,能使一个人处世做人与整个社会道德风气不相悖逆。而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根本,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从孩子一出世开始,就无时无刻不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子女的情操、心性和志趣。当然,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这三种教育往往相互融汇、相互补充,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这里,我想谈论的是作为教育根本…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或大或小,或深或浅,都要受到 社会或他人的影响。在我七十多年的人生历程 中,如果有人问我,什么人对你的影响最大、最 深刻?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耀邦同志!在我 一生的许多关键时刻,耀邦同志用他的言传身 教,潜移默化地为我指明了做人、处事的原则和 道理,支持和帮助我走过人生坎坷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