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宁 《贵阳文史》2007,(6):79-81
一个有大成就的人,一生中总是南来北往,走东撞西,在辗转中历尽艰辛大起大落,悲鸿先生的一生也正是这样走过的,以致他以博大胸襟,吞吐大荒,创作出了宏篇巨制的艺术作品,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悲鸿先生一生还为美术教育事业呕心沥心,培养了众多的美术人材,他的教学体系为中国近代美术发展史起到了引领作用。在个人情感的世界里,悲鸿先生更是悲喜交加,缘生佳话而彰显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廖静文女士因为是徐悲鸿先生的 遗孀,自她与徐悲鸿先生结婚起就一直 为世人所瞩目。围绕着她与悲鸿先生的 婚姻、与悲鸿先生的前妻之间的恩怨, 多少年来众说纷纭。她与悲鸿先生短短 10年的婚姻生活,给她留下了许多说 不清道不明的是是非非。为了爱情,她 到底付出了多少?一个女人,为了爱 情,到底可以承受多少心灵的重负?  相似文献   

3.
步和应康兄     
正双髻儿女方释茶,笑言自幼学吹笳。曾经北地赛高台,又向南天演落霞。戚戚悲悲十八拍,飘飘洒洒万千花、何日把盏聆卿奏,法曲声飞三岛涯。  相似文献   

4.
杜甫《登高》将国破家亡的愁苦及其命运坎坷、蹉跎岁月的悲慨蕴含其中,愁情与秋景水乳交融。"万里悲秋常作客"一联更集杜甫八重之悲,《登高》当属杜甫第一愁诗,甚至可以说是千古第一愁诗。  相似文献   

5.
今天,賈島的詩人形象包括三個要素:還俗詩人、韓門弟子、苦吟派詩人。著名的"推敲"故事更是增强了這些要素的影響力。本文對有關賈島的早期傳記資料進行了詳細考察和比較整理,以此追尋傳統賈島形象的構成要素的來歷。本文着眼於賈島和韓愈到了《鑑誡録》纔被緊密聯繫起來的事實,以及賈島殁後下層士大夫階層亦即寒士間擴散的尊崇賈島之風和近於悲壯的苦吟詩派的流行,力圖在其中尋找賈島詩人形象形成的原動力。  相似文献   

6.
晏建怀 《文史春秋》2012,(11):62-64
一个人的胸怀,在两种境遇下可以一览无遗:一是极乐时,二是极悲处。极乐时得意到忘形,那是小人;极悲处沉沦到厌世,那是俗辈。苏东坡大才粲粲,然而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尤其遭遇“乌台诗案”,深陷“文字狱”,几次濒临灭顶之灾,九死一生。面对这种人生极悲,苏东坡的心态女,何呢?  相似文献   

7.
李伟 《文史春秋》2003,(8):34-36
蒋碧微是艺术大师徐悲鸿的夫人,她和悲鸿先生同是江苏宜兴人。我叨为他俩的同乡,并和蒋碧微有过几次交往。近读蒋碧微《我与悲鸿》和《我与道藩》两本回忆录,不禁泛起数点往事涟漪。  相似文献   

8.
一徐悲鸿先生原名寿康,是离宜兴城18里的屺亭桥人。他年幼时爱哭,有如鸿雁悲鸣,因此改名悲鸿。其父徐达章公能诗工书画,一共生了三子三女,一家八口都靠他卖画鬻字为生。达章公信佛,常在寺庙中住,40多岁便去世了。悲鸿是长子,9岁从父学画,17岁时父母为他娶亲,由于他不满这门婚事  相似文献   

9.
这期专题的主题,介绍的是中国人对待黄金的态度:崇拜、痴迷、热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是非、悲喜。喜的,比如说,留存了一批精雕细琢、精湛精绝的传世金品,堪称人类艺术杰作;悲的呢,无数人因痴迷黄金而迷失了心性,变成教训。本以为中国人对待黄金会有东方人的独到智慧,但是全面审视一番后却发现,在对待黄金的态度上,全世界的人都没有例外——无不拜金,于是留下了叫人或悲或喜这样正反两方面的遗产。  相似文献   

10.
晓宁 《贵阳文史》2007,(6):F0002-F0002
抗战期间,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先后五次来到贵阳,并举办了两次画展,同时绘制了多幅作品,此幅《回头马》是徐悲鸿先生1942年冬在贵阳所绘。图中马背面回头,产生大透视,不是很容易表现的,但是悲鸿先生用笔准确生动,马的动态结构无可挑剔,画幅上部的秋叶和马腿下的草地交相辉映,让人已觉寒风瑟瑟,秋高之气漫溢在画幅之中,该画意境深远,乃是悲鸿先生又一佳作精品。  相似文献   

11.
刘师培的《悲佃篇》,用“韦裔”的笔名,发表在一九○七年七月出版的《民报》第十五期上。这是革命派和改良派关于土地问题论战的重要文章之一。关于《悲佃篇》的性质,史学界评论不一,或说它是革命文献,或说它是辛亥时期关于土地问题的一篇精彩论文;也有人说它是无政府主义的代表作,甚至以把它编入反动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另册”而后快。我认为,如果我们联系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面临的根本任务,联系刘师培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联系《悲佃篇》发表时革命派和  相似文献   

12.
向瑜煜 《神州》2012,(1):167-167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童年,童年的意义也各不相同,有悲,有欢,有苦,有乐。  相似文献   

13.
邛崃大悲院石塔建筑艺术胡立嘉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邛崃大悲院石塔,位于邛崃县城西45公里处高何镇西山南麓高兴村(又名石塔村)大悲院(寺)前。寺因有石塔,又名“石塔寺”。塔在寺的山门外10米处,座向北偏西。原名“释迦如来真身宝塔”,因塔全部用红砂石雕刻砌...  相似文献   

14.
晚唐诗人将家国之恨、身世之悲融入废城残宫、残花败景、山林渔樵中,营造凋敝、破败的残缺意象,这些残缺意象,寄寓着晚唐唐诗人对人生遭际的种种乖舛乃至整个悲剧命运的感慨,使作品体现出一种哀伤凄凉而又气韵悠长的悲美。晚唐诗人品味着欣赏着残缺,将外界的荒芜融化在内心的审美关照中,寻找与社会景况相合拍的审美基调。  相似文献   

15.
萬曆十七年(1589),焦竑考中狀元,李贄向焦竑提出去北京依從於他的請求,遭焦竑拒絶。李贄這次亟想北上的真實原因,是爲了遠避耿定向。北行計劃受阻,李贄只能與耿定向近距離對峙赏吮芨臓懴蚬⒍ㄏ蛑鲃犹魬穑诖文昕绦小斗贂罚S即遭到當時主流輿論抨擊,這成爲他個人生活史上一個重大轉折,他晚年景況悲涼,最終自盡獄中。將這些經歷聯繫起來看,焦竑的拒絶對李贄晚年的生活無疑産生了重大影響。本文通過對李贄《復焦弱侯》異文的分析,揭示了李贄、焦竑、耿定向三人關係中這一被遮蔽的事件。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史记》一书的悲剧特色,前人早有零星沦述。刘禹锡在《上杜司徒书》中曾说《史记》是“司马子长之深悲”,刘熙载在《艺概》中也说《史记》“悲世之意多,而愤世之意少”,刘鹗在《老戏游记序》中更说《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在确认  相似文献   

17.
边吉 《中国西藏》2009,(2):62-73
50年前,在西藏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了一场值得载入人类发展史册的变革,事件过程中的悲与喜,都早已沉淀于喜马拉雅山厚重的泥土,而历史变革所结出的累累硕果早已为世人称道。  相似文献   

18.
征联     
《文史天地》2009,(5):60-60
上联:绝笔《怀沙》,怅望泪罗悲屈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薰风南至,漫野榴花似火红。  相似文献   

19.
叶雷 《东南文化》2000,(8):78-79
北京西城新街口北大街的徐悲鸿纪念馆里,不仅收藏有艺术大师徐悲鸿1000多幅精品,而且收藏了大批悲鸿先生当年千辛万苦保护下来的中国历代名画。难怪武警战士们一直坚守在纪念馆的哨位上。  相似文献   

20.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一场历时14年的战争大悲剧在中华大地、在三湘大地拉开。当国难来临之际,湘剧艺术家们演绎了怎样一出气势恢宏、慷慨悲壮的“悲吟苦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