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 言 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中,有三大谜案长期得不到解决,即探求柴窑、邢窑、秘色瓷的真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陶瓷考古事业的迅速发展,这些迷案终于有了破解。八十年代初在河北临城县找到唐宋邢窑遗址。一九八七年四月,法门寺塔地宫的发掘,出土十四件秘色瓷又揭开了一项千古之迷。我们相信,随着中国陶瓷考古的不断深入,柴窑之谜最终解决也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2.
《中华遗产》2013,(5):158-159
谁是最早的“中国”?“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1963年陕西宝鸡县贾村出土的何尊铭文:“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日:余其宅兹中或(即围),自之义民。”何尊为成王追述武王功业所制,可见中国一词最晚于两周前期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3.
国宝铜奔马     
中国的旅游标志铜奔马究竟是如何被发现的?铜奔马出土30多年来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的争论?铜奔马究竟应该叫什么?它是汉代人心目中的天马吗?  相似文献   

4.
王子初 《中华遗产》2009,(10):80-95
中国的音乐文明史有太多悬案:在历史上尤其是秦时期,中国音乐曾经达到怎样的高度?两千年来,传统音乐理论里所推崇的“宫、商、角、徵、羽”五正音真的是中华音乐文化的“正统”之音吗?随着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这一切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5.
河源市博物馆馆藏的清道光三十年钟太安人寿幛是其族人及当地官员、儒生为庆贺钟太安人八十一荣寿制作的寿礼,是目前河源发现时间最早的刺绣寿幛。该寿幛纹样丰富,色彩鲜艳,寓意吉祥,是清代河源祝寿风俗的载体,也是民间刺绣精品。本文以清道光三十年钟太安人寿幛为对象,对纹样、寿序内容作简要介绍,就河源地区的祝寿风俗和清代寿礼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1986年7月,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有了重大发现。这就是后来的三星堆一、二号埋藏坑,两坑均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物,时间断定为距今3100年到3200年间。其中出土的青铜人面塑像及青铜祭祀面具均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面“目纵”。与其他地方的出土青铜器有极大的不同,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争论。其争论的焦点是这些青铜器所代表的三星堆文化的主人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纵目”的共同特征?“纵目人”的遗族是否存在?这个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的认识和答案。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白马乡及周边的白马人的生理及文化上的“纵目”特征进行调查及研究。以此破解三星堆“纵目”之秘。  相似文献   

7.
怀集县志办公室于搜集县志资料中,在县内发现明代御赐锦幛一幅.锦幛是明成化皇帝嘉奖谭盛发所立军功而赐的,现由冷坑镇一谭姓老人收藏.老人称,谭盛发贡生出身.系其七世祖.该锦幛呈长方形.长2.20、宽0.6米.四围是黄绸,底边缀有垂穗,中间是一块质地上好的绢,其上有手书楷字,文字清晰.末行正中钤篆体的“敕命之宝”玉玺鉴一方.  相似文献   

8.
2001年8月上旬,徐州狮子山西汉兵马俑引得海内外新闻媒体记纷沓而至。有欧洲学说,它是中国的第二个“秦兵马俑坑”!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的徐州汉代诸侯王陵,为何能与有6000兵马布阵、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坑相提并论?陵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为何被称为中国的“艺术奇迹”?墓主人当年曾举兵进攻朝廷,到底是什么原因?为解开这些谜团,日前记专门进行了采访,试图揭开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9.
1993年4月湖南汨罗市高泉山墓地M1出土的盥盘铭文"(?)"当释为"罗",该墓是罗子国国君之墓。辰溪县出土的越式矛铭文为楚国文字。  相似文献   

10.
宋金时期,韩日两国均从中国进口白瓷,所进口白瓷来源于定窑白瓷、景德镇窑青白瓷以及福建和广东地区的白瓷。就目前考古发掘材料所见,在韩国出土的中国白瓷数量比较少,但是质量均较上乘。与之相反的是,日本出土中国白瓷的数量较多,但质量不及韩国出土的。其中,福建和广东地区生产的白瓷四系罐在日本出土的数量较多,而在韩国仅发现1件。本文试图通过考古发掘材料,总结韩日两国出土中国白瓷的差异,并且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2014年,故宫博物院与印度喀拉拉邦历史研究委员会合作,在印度帕特南遗址、奎隆港口遗址进行联合考古发掘工作,相继发现有孔雀蓝釉陶器标本出土。本文对这两处遗址中孔雀蓝釉陶器标本的出土情况作简要报告,结合国内同类标本出土情况及相关文献资料,判断这些标本是9至10世纪自古阿拉伯帝国远航中国途中的遗物,同类器物在进入中国之后,其性质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古代铁钱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钱在我国古代虽然不是货币的主流,但它是我国古代铜铸币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它从汉代起到清代末断断续续铸行f两千余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关于它的起源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认真的讨论。笔者在研究中国铸币史的过程中,对这一问题有一些心得,写出来与学界同仁商榷。一、铁钱的起源现有的考古资料证实,我国早在西汉已经铸造铁钱。1956年,湖南衡阳凤凰山西汉墓地出土大批铁半两,其中刊号墓出土320枚,14号墓出土150枚,有的还伴有少量铜半两①;1959年,湖南长沙魏家大堆3号墓出土铁半两,…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15,(11)
<正>2000年以来发掘的辽宁建昌东大杖子墓地,以其规模之大、墓葬等级之高、出土遗物之多在中国考古界乃至东北亚考古界都非常引人瞩目。事实上,除了大量发掘出土的器物之外,葫芦岛市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些收缴或征集的东大杖子墓地出土的器物。这些器物的来源大抵有两个途径:一是公安机关破获1999年文物大案收缴的文物,现已移交葫芦岛市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张擎 《南方文物》2007,(2):131-132
2006年6月10日,为纪念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央电视台“中国记忆—中国文化遗产日”对出土太阳神鸟金饰(金饰上的太阳神鸟图案在2005年8月16日被公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金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的现场直播行动。这次直播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共出土了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等珍贵文物200余件。其中有两件文物尤为引人注目:一件是刻有肩扛象牙跪坐人像的平行四边形玉器,一件是石磬。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中华遗产》2017,(10):8-9
秦人为何、如何调制“中国紫”?仍是未解之谜。 最初的兵马俑是五颜六色的,但遗憾的是,出土后很魉的时间内颜料便氧化消失。今天,文物工作者们正在努力复原它们本来的颜色。日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主任夏寅接受采访时说,兵马俑色彩中有一种人工合成的“中国紫”,稀有且珍贵。秦人如何掌握这种矿物质合成技术?又为什么要调制出这种自然界罕见的颜色?含义是什么?仍是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6.
山东邹城出土钱纹陶片程明1994年8月15日,在市师范学校宿舍楼工地发现4座汉墓,出土了画像石。陶罐及钱纹釉陶残片等。钱纹陶片有两种釉色。一种为红褐色釉,高130,宽240毫米,上刻二行18枚“大泉(?)五十”钱纹,底纹为席纹。另一种为绿色釉,高10...  相似文献   

17.
曹昕睿 《东方收藏》2022,(10):88-90
襄樊樊城菜越三国墓共出土有两枚黑白纹缠丝玛瑙珠。本文将这两颗黑白纹缠丝玛瑙珠的制作工艺、形制与同时期墓葬或遗址中出土的缠丝玛瑙进行对比,认为襄樊樊城菜越三国墓中所出土的这两颗缠丝玛瑙珠应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经广西合浦地区传入中国的,并在东汉三国时期受到贵族阶级的追捧,进而对中国境内出土的黑白纹缠丝玛瑙珠之来源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娜  刘斌 《中华遗产》2009,(10):46-61
良渚古玉是出土于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的以“玉琮王”为代表的古玉器。在它们端庄精美的外表下,蕴藏着中华礼制的深层涵义,甚至可以说,良渚是中国玉礼制的重要源头。先民的信仰是什么?让他们敬畏的神又是什么模样?请随我们一起来细细端详良渚古玉,一起破解中国礼制文化的源代码。  相似文献   

19.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标有乐律名称的曾侯乙编钟,钟架下层悬挂有一件楚王?章为曾侯乙做的镈。这件镈的出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为宋代恰好出土过两件与此同铭的编钟。这两件编钟最早见于《薛氏》著录,据说是湖北安陆出土,出土后归方城范氏收藏。  相似文献   

20.
沈涵   《中华遗产》2009,(4):136-149
M003号墓是北朝墓群中唯一的一座没有被盗扰过的东魏皇族大墓。2006-2007年,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发掘,发现这座墓葬保存完好,其布局和结构仿佛地面上的豪宅。此外,还出土了大量场面宏大、气派壮丽的皇家礼仪壁画和彩色陶俑。这个墓的主人是谁?他为何仿造尘世生活的情状来营建自己的身后世界?从出土的一件件精美器物中,我们又能解读出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