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浅予,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他18岁时拥有了第一份工作,在上海南京路三友实业社门市部做练习生,先学卖布。总经理沈九成是个很有头脑的实业家,他收到叶浅予报名时特意寄来的自由布女装广告画,颇为欣赏,就有意让叶浅予制作门市部大门口的两块广告牌,宣传新产品。  相似文献   

2.
孙晓凤 《神州》2013,(18):237-237
叶浅予是20世纪众所周知的一位画家,以连载漫画和舞蹈人物画最为著称,本文通过对叶浅予人物画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出在水墨人物画并不盛行50年代叶浅予选择人物画并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戴爱莲 《神州》2008,(2):70-72
1941年秋天,中国电影制片厂厂长郑用之在家里宴请客人,在座的有:郑用之和他的夫人、叶浅予和我,还有郭沫若和一位周先生。我被介绍给郭先生和周先生。周先生坐在我右边,郭沫若坐在我对面。我告诉郭先生,我回中国前在伦敦遇见远房表兄陈伊范,他说我回中国后必须接触的第一个人就是郭沫若。当时重庆在国民党统治之下,我推想:在我  相似文献   

4.
黄尧是抗日战争中期到贵阳来的著名漫画家之一。1943年,通过贵阳画家吴夔的介绍,我认识了黄尧。那个时期到贵州来的漫画家还有叶浅予、丰子恺等,叶浅予喜欢到贵州外县进行采风,画了一些反映少数民族风情的漫画。黄尧则在贵阳的时间居多,他是一个很有风趣的文化人。当时不过三十出头,圆脸上架着轻度的近视眼镜,不管天晴下雨,不论酷暑严冬,他总穿着一件风衣,一个塞满画具、画本的皮包,从不离手。讲话总带着微笑,他是“下江人”,但总是学着讲贵阳话。在贵阳居住一段时期后,黄尧对这古老的山城,抗战大后方的重镇──贵阳产生了感…  相似文献   

5.
中美建交前夕,陈香梅被尼克松委任为“全美妇女支持尼克松竞选委员会主席,因此有很多机会和尼克松以及白宫官员接触,她亲历了中美建交的始末。尼克松在宣布访问中国大陆前一周曾召见我,和我在他白宫的办公室谈了差不多一小时,但他对于大陆之行一字未提。我在他的椭圆形的办公室也很随便地发表了一些意见。本来在白宫通知我总统要召见前一天,我心想尼克松或许要和我谈越南问题,但出乎我意料之外,他问了一些有关台湾及大陆的问题,说是有些新的构想。我问他有何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我是因我的连襟挚友王[予予](xǜ,音序)结识沈先生的。那时王[予予]在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工作,是沈先生完成4开本《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得力助手。我不只一次和王[予予]一道去看沈先生。一次王[予予]带去了一幅长辕车图片,沈先生展开一看,立即说是假的,并指出假在何处。多次接触,我佩服沈先生渊博的学识。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年春,我把一大堆速写送到大佛寺叶浅予先生的借瓮馆,目的是想请他帮我挑选一下,准备来年春搞个速写展。过了不几天,叶先生打电话让我抽空去把画取回来,我满怀欣喜地赶了过去。从东四八条到大佛寺骑车也就几分钟,可在那里只见到叶先生的夫人王人美老师。王老师冷冷地告诉我:『画放在案子上,你自己拿。叶先生还给你留了个字条。』其实,这条子是用毛笔写在  相似文献   

8.
我已经预见到我可能再难有所贡献了。大陆时尚杂志的主编都去了无数次欧洲,见了无数次名设计师,我都没见过。电视剧更不用说,绝对是大陆主导。香港有优势的产业不多了  相似文献   

9.
张正霞 《百年潮》2014,(2):69-72
正在1928年之前,中国是没有连环漫画的。中国的连环漫画始于上海漫画会骨干人物鲁少飞、叶浅予。鲁少飞有《改造博士》《陶哥儿》。叶浅予以绘制家庭喜剧《王先生》及政治闹剧《小陈留京记》等一批连环漫画,受到漫画界的赞赏和群众的欢迎,为中国漫画艺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春节期间,中国美术馆在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画展"五十年捐赠作品大展"。建国以来驰骋画坛的一批名家,诸如李可染、刘海粟、黄苗子、郁风、范曾、叶浅予、蒋兆和及靳尚谊等均有得意之作参展。毋庸置疑这些著名国画大师向美术馆捐献的作品,多为自选的精品。让我颇感意外的是,在五十年间踊跃捐赠的艺术家中间,竟然发现了一位特殊的书画爱好者——邓拓。邓拓的引人注目,除了他生前曾经被冠以"三家  相似文献   

11.
大陆桥刍释     
大陆桥是近年来鹊起的一个新词语,其使用率越来越频繁,知名度也越来越大。但大陆桥的涵义在许多人心中还是模糊的,因而需要阐释。关于大陆桥,许多学者认为是指横贯大陆、沟通大洋与大洋、连接海运网与海运网的以铁路为主的运输系统。但我认为,如同许多事物有广义和狭...  相似文献   

12.
王尧礼 《贵州文史丛刊》2014,(3):F0002-F0002
正对画家叶浅予来说,一九四二年的贵阳之行是忘不了的,因为此行改变了他的艺术道路。以前他画漫画、速写,以后他画中国人物画。一九四一年底,日军攻陷香港,他与客居香港的大量文化人士一样,纷纷撤回内地。沿途先后在衡阳、桂林举办个人漫画展。一九四二年十月初到达贵阳。十月七日在富水路商友俱乐部举办"叶浅予漫画展",票价两元,内容是两组画,"重庆小景"五十四幅,"逃出香港"二十幅。有对敌人的控诉、嘲弄,有对社会不平等的揭露,有对前线将士的颂扬,有对逃亡途中种种困苦的写照。据当时的贵阳报纸报道,盛况空前。抗战以来,贵阳艺术界非常活跃,画展也举行过多次,但未有这一次如此热烈。画展门票收入,全部捐给国家购买滑翔机。  相似文献   

13.
画家叶浅予把吐鲁番圆柱形砖塔称之为“苏公塔”。后来有人为这个塔正名,称之为“额敏和卓塔”。  相似文献   

14.
人物周刊:你对大陆的电视节目怎么看? 王伟忠:很多台湾的制作人想和大陆合作,市场大,也多了服务观众的机会。我并没有那么积极。第一是在台湾也够忙,台湾节目都没做好,有什么资格去大陆做?第二是台湾电视涵盖有线电视,比较自由,形态可以有很多很多种,而且都是制作单位为主,制播分离得很厉害。  相似文献   

15.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  相似文献   

16.
我是1958年9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的,那时院长是吴作人先生,我们很少能见到他。低年级的同学以课堂学习为主,国画系自己的老师教,U字楼里有固定教室,老师三周、五周的连续排课,边讲边示范。国画系的两大名师李可染、李苦禅,都直接进教室上课。也有请来校外专家讲座,天南地北都有,海派、岭南画派、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都来过。当时流行外出写生,系里很多老师都带过写生课,其中叶浅予先生带我们最多,有时候既是写生、采风,也是体验生活,做美术调查。  相似文献   

17.
民国史研究的现状与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大陆开展中华民国史研究,从1972年算起,到今年正好30周年。中华民国史研究,现在也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在日本、美国、欧洲各国都有很好的研究,各有优长,值得中国学者学习和借鉴。本文主要就中国大陆,特别是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有关民国史研究的简要情况,做一个汇报,同时提出几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世界》2009,(3):86-87
江先生不断地告诉我,接下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为此,他专门准备了几十辆崭新的巴士,并亲自考察设计了更多适合大陆游客的浏览路线。  相似文献   

19.
胡桓口述 《纵横》2011,(7):44-47
2003年一次中外记者会上,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两岸关系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动情地吟诵了这样一首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相似文献   

20.
李荣玉在书画界的口碑很好,也很有人缘,他的书家生涯一个亮点,就是用书法为大众服务。与台湾同胞的友谊一次,外交部组织部分书画家到人民大会堂,为台湾代表团的朋友表演书法。李荣玉在表演时,有个台胞对他说:"先生!大陆有我的老母亲,她在上海。还有我的同学,战友、好朋友和同事。我很想念大陆,很想念他们,能否帮我表达一下心情……"他思索了一下,在纸上先写了个大大的"思"字,下边写了几句话:"千年大树,落叶归根,思念战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