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物》1959,(1)
1958年8月間,广东英德县八一农矿場組織人力,把原来埋藏在县城西北約二十五里的宝石峝中一块重达3—4吨的鋼挖了出来。经該場把原鋼鋸取样品两小块送文化部文物局和广东省地質局分析,据地質局进行光譜分析結果,是一块包含有十二种金屬成分的合金不銹鋼,可以直接供工业上使用。这一块合金不銹鋼是一件重要的历史文物,是前代劳动人民掌握高度冶炼技术的最好見証。省文化局遵照省委陶鑄書記的指示已经保护起来,同时派省博物馆干部前往进行調查。  相似文献   

2.
《广西地方志》2007,(6):64-65
民国21年(1932年) 12月 1日 两广省办硫酸厂开工制酸.该厂于民国21年(1932年)1月恢复,5月与广东合办改是名.资本约广东毫币56万元,其中广西出资46万元.以广东英德硫磺矿为原料,采用铅室法工艺生产硫酸,开创了广西近代化学工业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陈浪波  林汉如 《岭南文史》2020,(2):79-82,91
正一、"英德"与"横石"今广东省清远市辖英德市(下称:"英德"),其域含汉置"含洭""浈阳"二县。"因县界洭水为名"的"含洭"[2]古县,在"英德"西部。其境古"水",今称"连江"或"小北江"。"英德"东部(下称"英东"),古属"浈阳"。清道光版《英德县志》(下称 "道光志")引唐代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志》说,"浈阳县"因"在浈水之阳",故名。清宣统版《英德县续志》(下称 "续志")载,"浈水,一名翁江"。[3]"续志"所言"翁江"  相似文献   

4.
广东六朝墓葬出土瓷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绪论 广东六朝墓葬分布广泛,数量较多,见诸报道的有广州①、曲江②、高要③、梅县④、韶关⑤、揭阳⑥、始兴⑦、英德⑧、博罗⑨等地,近年在鹤山、四会、肇庆等地又有发现⑩.这些墓葬以长方形券顶砖室墓最为常见,部分出有纪年砖.有确切纪年者,……  相似文献   

5.
"洛陽鏟"过去祇是一种为一般人所不知道的盜掘古墓的工具,解放後,它除了被用作考古發掘的探測利器外,並且还被用於勘查地質、搜集地基资料,为祖國基本建設服务,兩年來,在洛陽、西安等地正廣泛的使用着,收到很大效果,現在黃河水利工程及地質勘查工程等也都在大  相似文献   

6.
2005年广州市属区(市)地方志工作会议于3月16~18日在广东英德召开。市志办主任程慧、副主任陈泽泓、业务指导处有关人员、广州市属区(市)地方志办主任及业务骨干约3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回顾去年市属区(市)地方志工作,并着重对规范区(市)志审查验收工作的具体问题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7.
宋初,英德沿用五代南汉建置,为英州,下辖浛洸(曾一度属连州,宋开宝五年为避宋太祖赵匡胤讳,改浛洭为浛洸)、真阳(为避宋仁宗赵祯讳,改浈阳为真阳)二县。宋宣和二年(1120),英州被赐名为真阳郡,南宋庆元三年(1197),真阳郡被升为英德府(为重要州,属广南东路)。 宋代,历时319年,在此期间,英德的经济和文化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编修新英德县志的过程中,碰到两个问题:一是英德县始建时间;二是古冈溪县有否设置。现探讨如下: 一、关于英德县始建时间。诸史志说法有三: 一是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六年。韶关市方志办编《英德县简介》一文写:“英德春秋为越地,战国为楚地,秦属南海郡,西汉初年属南越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  相似文献   

9.
英德历史上首部年鉴——《英德年鉴(2003—2005))(圆括号内的年份为年鉴记述内容的年份,下同1于2007年9月出版发行,主要反映2003—2005年英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和基本情况。精装大16开本,由彩页和文字两大部分组成。彩页部分设扉画、大事剪影、英德风采3个栏目,共122页彩页,通过精选一批图片,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百万英德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建设成就。文字部分设栏目、分目、  相似文献   

10.
由英德市志办组织编写的《英德之最》一书,近日出版面世,全书约12万字。 《英德之最》是英德市修志工作者在长期搜集、整理地方志史料工作中,积蓄了大量历史史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使用MicroXRF和P-XRF分析仪对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玻璃碗、水晶长杯及彩色宝石作了成分检测。结果表明,何家村窖藏凸环纹玻璃碗为高钾的钠钙硅酸盐玻璃(Na_2O-Ca O-Si O_2,hi K_2O),与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新疆和田木吉乡塔古寨遗址采集的凸环纹玻璃片皆为中亚植物灰玻璃。何家村唐代窖藏所谓"黄精"实为蓝宝石,元素组成为Al(Si,Fe,Ti等),矿物名应为刚玉(Corundum),而非以前认为的黄玉(Topaz)。所谓"玫瑰紫宝石",经鉴定为红宝石(Ruby),元素组成为Al(Si,Cr,Fe,Ti等);其他蓝宝石的元素组成为Al(Si,Fe,Ti等),两者的矿物名称也是刚玉。水晶(Crystal)长杯的元素组成为Si(Mg,Al等);绿玉髓(Chalcedony)的元素组成为Si(Ni,Al,Zn等),其显色元素为Ni;两者的矿物名称均为石英(Quartz),前者为显晶质,属于天然宝石;后者为隐晶质,属于天然玉石。  相似文献   

12.
有着“绿色宝石”之称的野生天蚕,前不久在嘉荫县境内的保兴乡(扌丈)石山、鸟云锁六道股和向阳乡茅兰沟等地的原始森林中被人发现.  相似文献   

13.
国外簡訊     
《文物》1959,(5)
苏联的地質学家在苏联靠近中国边境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用生铁铸成的偶象状的器物,象的背后有一条辫子,象上有很难辨认的文字,写法是:  相似文献   

14.
由于缺乏宝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通常用软玉替代宝石作为装饰。唐代又将缅甸翡翠引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宝石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蒙元帝国开启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又一个黄金时代。随着中东、中亚穆斯林大举东迁黄河、长江流域,西方宝石及阿拉伯宝石学开始在中国流行。据史书记载,元代流行中国的西域宝石计有:红色宝石四种(红尖晶石、石榴石、锡兰石、杂色石榴石),绿色宝石三种(祖把碧、祖母绿、浅绿色祖母绿),各类刚玉七种(红宝石、优质金刚石、深蓝宝石、海蓝宝石、浅蓝刚玉、黄刚玉、白刚玉),猫眼石两种(金绿宝石、亚历山大变色石),绿松石两种(尼沙普尔绿松石、克尔曼绿松石)。明代朝贡贸易将中外文化交流推向又一巅峰。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金银珠宝,不仅有世界四大名宝(金绿宝石、祖母绿、蓝宝石、红宝石),而且包括波斯出产的尼沙普尔绿松石。据我们研究,这些宝石实乃郑和下西洋在锡兰、印度、波斯采买的"诸番宝货",当即朱瞻垍出生、封王或大婚时永乐帝赏赐之物。  相似文献   

15.
广东阳春县发现南汉乾亨重宝石范邱立诚1982年9月,广东省阳春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在石望镇铁屎径发现石质“乾亨重宝”钱范①,其后由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进行发掘②。地层中有大量废沪渣。炉壁残片以及陶罐、青釉瓷碗、瓜形执壶等,其中施黑衣陶罐的形制、纹饰与...  相似文献   

16.
郑启南 《神州》2013,(7):178-179
德语与英语都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两种语言在字母、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在德语语言中还引入了大量的英语外来词。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于2000年开设英语专业(英德方向),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和德语基础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双语人才。英语专业(英德方向)学制为5年,其中商务德语课程开设在第8学期。笔者在商务德语课的教学过程中,对英语外来词进行了认真探索。本文分析了商务德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构成及其对商务德语学习产生的影响,希望能给英德双语教学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7.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所配备的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出土的三块宝石的化学及矿物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中两块宝石为金柄剑镶嵌宝石,其化学组成为绿松石,另一块宝石并非来自铁剑镶嵌物,具有正长石和钙长石的衍射谱图特征;绿松石加工制作过程曾使用了青铜工具进行表面打磨处理,说明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青铜打磨工具。  相似文献   

18.
黄秀纯 《收藏家》2006,(10):75-76
煤精又称煤玉、黑碳石、黑宝石、雕漆煤等,是褐煤的一个变种,为不透明、光泽强的黑色有机宝石。我国文献中最早关于煤的记载,出自2400年前的神话、地理专著《山海经》,其中煤被称为涅石。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沈阳乐电工厂的宿舍院内,发现了一处结构较完整的古代村落。拨开蛮荒的覆盖,掸去历史的尘埃,在众多珍贵历史文物中,惊奇地闪现出凝聚着远古祖先智慧与灵感的煤精制品,7200年前雕刻煤精,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经检测,这些煤精来自抚顺西部煤田的本层煤中。煤精质地细密,没有纹路,质轻坚韧,黝黑发亮,光泽极强。煤精因软硬适中,又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文博》2016,(6)
本文根据文字记载及传世实物,梳理了痕都斯坦玉器入传中国及发展仿制的过程。又根据前人研究,对其地域特征做了分类总结。此外,结合对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三件痕都斯坦玉器的纹理分析,发现痕都斯坦玉器上常镶嵌玻璃代替宝石。元素组成测试可确定玻璃来源,亦可辅助指示玉器的加工地。研究方法为嵌有玻璃的痕都斯坦玉器的来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臧红专 《旅游纵览》2014,(12):52-53
<正>朱鹮洁白的羽毛,红红的羽翼,艳红的头冠,黑色利剑般的长嘴,使它被誉为鸟中的"东方宝石"。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却销声匿迹了,而等它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时,我们不得不感叹其生存力量的伟大。失而复得的"东方宝石"2012年我开始接触鸟类摄影不久,第一次认识了朱鹮。那年3月末我和朋友一起到陕西汉中的洋县拍摄野生鸟类。在拍摄地潜伏时,一只展开红色翅膀的大鸟噙着树枝从我头顶上飞过,它优雅地拍打着羽翼,双腿笔直地伸向后方,长长的喙看上去就像一把利剑。我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