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是维吾尔的智慧结晶,凭借其民族文化底蕴、民族风情、族群代兴,其研究价值不可替代。通过实地调查,我们从当下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饮食习俗特色、成因与保护和传承三个方面,探讨维吾尔族民间饮食文化,以期得到大众对其的关注及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布里亚特蒙古族生活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人口达7000余人。这里草原辽阔、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布里亚特蒙古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仪式按定亲、送亲、结亲的过程来进行,它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优美的歌舞形式和隆重的婚礼场面,成为了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杨梅 《贵阳文史》2003,(4):59-60
贵阳市的高坡乡远离大都市,生态环境、自然风光保护得较好,特别是少数民族风情还是那样的原汁原味,基本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苗族、布依族等各民族同胞仍然按照他们那丰富多彩和神秘奇特的习俗进行着他们的劳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郊区的满族中,营房是大的聚居点,散居者是由营房中搬迁出来的,园寝附近则是小的聚居点。 我们要研究满族和汉族之间的同化问题。营房和散居的满族是比较直接的,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满族习俗→满汉混合习俗→汉族习俗表中所谓“满族”实包括东部蒙古人,辽东汉人、达呼尔、赫哲、锡伯,甚至朝鲜等族在内。但总的来看是比较简单,因为我们重点研究的是近代,北方各族同化于满族不在我们研究的范围之内。 园寝满族,原是属于内务府包衣佐领的汉军(即辽东汉人,也就是东北人),他们的汉化过程非常有意思,若列表表示,则为:  相似文献   

5.
卿淋洁 《神州》2012,(34):25
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思想文化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其丧葬习俗则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朵璀璨耀目的明珠,它所蕴藏的古代社会信息量是其他任何礼仪风俗都无法与之媲美的,成为我们今天全面了解古代社会的一面不可缺少的镜子。本文通过对古代丧葬习俗的研究探讨古代丧葬文化习俗的形成与其在特定时期内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论点摘编     
藏茶俗的形成、特点以及茶的化学药用价值民国时期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心理嬗变西藏的茶叶及饮茶习惯是由内地传入西藏的,特别是唐蕃联姻,带去了茶叶及饮茶方法,吐蕃上层接触了饮茶习俗并逐渐仿效。李玉香、许德坤在《西藏研究》1998年第三期上的文章说,促使饮茶习俗...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藏》2009,(1):88-88
李苗苗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上发表有关藏族天葬习俗研究的文章,列举了当前对天葬习俗起源的流行观点:1、印度来源说;2、本土起源说;3、“原始天葬”发展为“人为天葬”说;4、霍巍的中亚起源说。作者经过分析更加认同西藏的天葬习俗最可能是受到来自中亚古代民族葬俗的影响并且与拜火教之间有密切联系。据此推断,  相似文献   

8.
甘南多美女     
王蓬 《丝绸之路》2011,(23):32-33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与青海藏区、川西藏区相邻,属青藏高原边缘,由于偏远封闭,“养在深闺人未识”,所以相当完整地保留着藏区许多传统生活习俗与民族风情。在这片号称“小西藏”的地方徜徉,不仅可以看见庄严神秘、规模宏阔的拉卜楞寺,辽阔迷人的草原风光,幽深宁静的高原尕海湖泊,还可以近距离领略藏族同胞在放牧、转场、朝拜以及服饰、饮食、民居方面原汁原味的风貌。  相似文献   

9.
维吾尔族作为新疆的主体民族,具着特色的婚姻习俗,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发生着变化。本文章主要讲解特克县婚姻习俗的基本情况及伊犁特克斯县地区在婚姻习俗上长期以来存在的"私奔婚"的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10.
南北方不同的节日习俗表征出南北方不同的宗族文化。文章以南北方春节团圆饭习俗、祭祖习俗以及清明节扫墓习俗为例,来说明南北方宗族文化的差异,并对南北方节日习俗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宗族文化进行历史、生态环境、现实三方面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1.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本期编发了《话说吴中年俗五则》等3篇文章,集中展示了以往人们过春节的风貌习俗,读来使人感到身临其境,回味无穷。 这三篇文章启示我们,只要做有心人,对春节习俗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打包润色,不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一滴水可见太阳。通过新旧风貌习俗的对比,我们更能真切地体会到改革开放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全新气象和生动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蒙古高原诸游牧民族的历史时,我们发现有一种被称作“剺面”的奇特风俗,在这里延续了很久,从公元前3~1世纪的匈奴人到13世纪的蒙古人都程度不同地保留了这些习俗。事实上,这种习俗产生于古代西亚的原始宗教,在斯基泰社会变为葬礼仪式,并大为盛行,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传播,这种习俗和其他一些斯基泰文化成份一道为蒙古高原诸民  相似文献   

13.
二次葬习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曾经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现在只是在客家地区以及受客家文化影响的其余汉族地区和个别少数民族地区留存。据赣南地方志记载,历史上赣南政府曾经对二次葬习俗采取打压和否定政策,但却屡禁不止。二次葬习俗在客家地区长久留存是由风水信仰、地域原因、宗族组织、民俗的稳定性等多种原因综合造成的,对于作为文化遗产的二次葬习俗,我们要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已婚的女儿不回娘家过年的习俗,在这一习俗背后有严格的禁忌。现仍有很多人还严格地恪守这一禁忌,文章对这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满族陈汉军旗是八旗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其中最具特点的是萨满祭祀习俗。本文试从满族陈汉军旗建立的历史条件、建立及逐步完备写起,进一步分析满族陈汉军旗人的特点,为我们从多角度研究八旗史与民族关系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踏上黔东南苗村侗寨的花石路,神奇绚丽而又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象香甜的糯米酒,不饮也醉;象长长的艳丽画卷,目不暇接。鼓楼、花桥吊脚楼.民族建筑瑰宝灿烂;银饰、服饰、刺绣、织锦,衣着盛装华贵多彩;大歌、飞歌、酒歌,歌声动听悦耳;芦签舞、铜鼓舞、踩歌堂,舞姿赏心悦目。浓郁的黔东南民族风情,真是让人看不厌,看不够……民族风情旅游点郎德上寨乘车从州府凯里沿着绿荫如盖、如诗如画的丹江河南行29公里,过郎德大桥,再顺望丰河西行1公里,我们来到这声名赫赫、誉享海内外的民族文物材、黔东南州民族风情旅游点之一的雷山县…  相似文献   

17.
张青 《民俗研究》2014,(4):81-88
回娘家习俗至今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关于回娘家习俗的田野研究较为薄弱。在对苏北H村进行田野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回娘家节日禁忌是当地岁时节令习俗中的突出现象,结合对该地区自然、社会环境以及相关习俗的分析,认为父权制对父系世系延续的需要是回娘家节日禁忌得以传承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多少年才有点习俗,多少习俗才积点传统,良知、道德本已物化在生活里,可我们把传统隔离了。——一个很好的孩纸(新浪网友)  相似文献   

19.
张翠平 《神州民俗》2007,(10):76-77
东西方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龙俗,即东方的崇龙习俗和西方的屠龙习俗,这两种龙俗具有不同的起源。然而“毒蛇禁忌”是东西方龙俗的共同起源,文章以此为基础对两种龙俗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陈涛 《丝绸之路》2012,(18):70-71
华锐藏区是安多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华锐藏族的传统饮食习俗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其他民族的饮食习俗对华锐藏族饮食习俗文化的影响,进而证明饮食习俗的文化变迁也得益于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