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婷婷 《文史月刊》2012,(Z3):159-159
<正>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日本小学一年级孩子入学仪式中校长的发言》,内容是这样的:各位亲爱的同学,今天开始你们是小学生了.我有一件事想拜托你们,我想拜托每一位同学.从今天开始,自己的事都由自己动手做。还有各位爸爸妈妈,我也想拜托你们三件事:第一:要等待一要用爱心与耐心等待你的孩子独立完成他们自己的事。我们不是天生就能手脚麻利雷厉风行的,当孩子动作慢的时候,请耐心等待,请用最温暖的目光注视他们,每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都是在温暖的注视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主要接触的是孩子和家长。想让孩子喜欢我们,家长信任我们,我们就得用"爱心"和"艺术"来掳获孩子和家长的心。谁把两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谁  相似文献   

3.
在大班的一次谈话活动中,我和孩子们聊起了"长大了想当什么"的话题。有的孩子志向高远,想当宇航员、科学家;有的孩子很实际,想做医生、老师;还有想当老板自己开饭馆的。但是其中一个孩子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我想当  相似文献   

4.
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直接的思维方式。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对语言掌握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由此看来,从小进行语言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指南》中指出:"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幼儿语言习得的过程,是通过日常交流,在自然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发音、理解词义、学习组词成句、表达思想的过程。幼儿语言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让孩子多听、多说、多看,并适当地写写画画。"要想还孩子一个五彩斑斓的语言世界,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中"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那就需要我们教师、家长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想说、敢说、乐说、会说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好生活,好作文,作文和生活一同进步!"这是生活作文的宝贵经验。"作文和生活"怎样才能"一同进步"呢?笔者试用"五步法"训练,怕写作文的学生,找到了作文的源泉,作文不难了,既能轻松完成,又能从生活和作文中分享种种乐趣。以下,是"五步法"作文训练的基本过程及成功经验:第一步:选读一篇佳作,透视文中的生活故事。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的充实与作文能力提高并行。"学生怕写作文的首要原因,是生活体验不足:想写景,没看清;想写人,没熟识;想写事,没参与。怎么办呢?引导孩子乐于走进生活,在生活中长见识,这是第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书写的统一要求是"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且有一定的速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中落实写字教学,为孩子开启一扇"妙笔生花"的书法之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课堂落实写字环节在课堂上教会孩子观察,抓住典型字例,引导孩子总结规律,注重细节,还要教会孩子议字。以此使孩子的"第二张脸"笑得更加灿烂。都说一个人的字就是人的"第二张脸",古人也云:"人生聪明写字始",写好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也是终  相似文献   

7.
《神州》2012,(22):14-21
6月28日下午开始,一组名为"人大附中学生拜高考状元"的图片出现在网络上。照片上,一名身穿白底红条人大附中校服的中学生,冲着操场边摆放的两张大头照鞠躬,大头照上两个主人公则分别是今年北京高考文理状元韩牧岑和李泽。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均等,古往今来,一直是教育者们的共同追求。在中国古代,孔子,用简单的四个字---"有教无类",表达了"人不分贵贱都有平等受教育权"的主张,结合实际教育生活,我想从3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育均等的理解。一、多方策略,让孩子享受均等的教育方式措施一:享受均等的表现机会。1.预知学习。孩子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老师可以利用家长资源让孩子进行预知学习,例如:每个主题的主题计划,主题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家校路路通的  相似文献   

9.
家长信箱     
运动和孩子的智慧有关吗? 太原黄先生问: 我的孩子不太喜欢运动,我也不强求,但我很想知道,运动和孩子的智慧有关吗? 黄先生: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个子很大,行动却很幼稚;有些虽能言善辩,但手眼协调的能力却不好,以致于笨手笨脚。有的小孩子今年不会的功课,但明年再做就会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主要原因是成熟度不够。所谓成熟度,包括生理的成熟度和智慧的成熟度。这里所指的智慧就是耳聪目明。一般小朋友由于缺乏运动,所以生理不成熟,智慧也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伍玉玲 《神州》2013,(18):119-119
许多刚毕业的语文教师初次接触到作文教学时,或许会感到很茫然,现就结合我几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感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作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精心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  相似文献   

11.
作为家长,我们总是给孩子制定各种各样的标准,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和希望。如果孩子令我们满意了,我们喜欢之情不溢于言表也难;反之,我们就会很失望,甚至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那么,我们是否想过,其实,孩子们也会以自己的标准和喜好来衡量和要求我们这些大人们呢!最近,我们在孩子  相似文献   

12.
正一、现状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虽然他们在家里也常磕磕碰碰,但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伤害,家长却很少能够冷静地对待。为此,教师天天提心吊胆,怕孩子出事。为了减少伤害,有的教师消极防范,限制孩子到户外活动,即使在户外,也不允许孩子自由活动。然而,消极防范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下策,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幼儿伤害事件的起因,从而积极预防伤害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园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序地开展工作。在《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国内爆出多起幼儿园给孩子喂药事件,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有的甚至造成用药儿童出现不适症状。在此,我们不妨看看国外幼儿园如何给孩子用药,适合之处可以借鉴。在澳大利亚,不管是去哪个幼儿园,每个家庭在送孩子入学的时候都要在入学表格中增加填写用药记录的表格,里面需要填写孩子的姓名、家长的姓名并签名、孩子可能会用的药的名字、该药最后一次使用时间、该药下一次使用时间、用药剂量、用药方式、如何用药等详细信息。如果孩子必须在幼儿园药,则应该按照以下流程办理。·保证阶段四个保证:保证这是孩子的家长在孩子入学时就已经写明的用药情况(包括用什么用药,为什么用这个药,怎么用);  相似文献   

14.
邵冰洁 《南京史志》2011,(12):11-12
"孩子也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好好审视自己,除了爱孩子,还应该要思考怎样才算是爱孩子,用正确的理念和方法,适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因材施教,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才是我们做为幼儿园教师所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15.
正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想要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吴非),但是,教师想不跪着教书的硬朗底气来自哪里?兴化教育人的回答是来自教师持续不断的阅读。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8—14岁是一个最佳阅读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孩子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日益增多,原先被视为"绝对禁止"的"插嘴"现象,如今也呈上升趋势。本文笔者阐述了对"插嘴"的孩子,我们教师如何进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微博历史     
正国民党将领陈诚(1898—1965)任台湾省长时,孩子想坐他的公车,陈诚问:"你们有脚没有?"孩子答:"有两只脚。"陈诚又问:"脚是干什么用的?"孩子答:"走路用的。"于是陈诚笑着说:"我坐小汽车,是国家给我的一种待遇。你们没有替国家办事,怎能享受这种待遇呢!"  相似文献   

18.
孩子是学习、生活发展的主体,他们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他们自主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开放的、积极的环境。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大多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家长唯恐孩子做错、受到伤害,总以为孩子小,一些事情做不好,所以事事都替他们想了、做了,没有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也没有给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更要善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为孩子创造自主选择的条件、扩大生活的范围、发展自主选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平常心变补偿心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专家指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也不要让  相似文献   

20.
正早上幼儿园门口突然出现一条长长的横幅,许多孩子围着它很好奇,洋洋说:"这是什么东西?是不是给我们玩游戏用的?"我想:就用横幅给孩子试一试,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一、横幅初接触,探索多种玩法当孩子第一次接触横幅时,玩的花样十分的单一,他们有的在横幅上跳来跳去;有的从这边走到那边;有的干脆坐在横幅上,一会工夫他们就觉得没有意思了。我想:怎么样调动他们玩横幅的兴趣呢?这些游戏活动用其他器械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