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周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2013,(15):13-13,15
刘铁男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因涉嫌“严重违纪”而接受调查,随后被免职。今年3月前,刘铁男还曾执掌中国能源监管机构。去年12月,《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实名举报刘铁男,称其涉嫌学历造假、与商人倪日涛结成官商同盟、有作风问题。新华社官方微博说,刘铁男被调查,“除因实名举报外,微博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于利梅 《攀登》2013,(2):83-87
新形势下我国官员治理实践虽然在不断向纵深发展,但腐败案件仍然频发。“庸官”与“太平官”现象较为常见,“官”的特征发生了新变化,这些因素客观上要求创新官员治理模式。近些年我国官员治理实践以及不断建立健全的法规制度,是创新官员治理模式的实践和规范基础,行为理论和过程理论兴起及相关实践的发展为我国创新官员治理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可借鉴的经验。实现官员治理的“行为——过程模式”,要重视官员治理的实然状态.强调经验分析.突出管理的科学化和语境化。  相似文献   

3.
黄滢 《环球人物》2013,(14):28-29
刘铁男被调查再次让"实名举报"成为街头巷议的热点。随着这些年来不断有官员因为实名举报落马,已经可以初步总结出实名举报人的几种不同类型和原因。同时,越来越多的案例也让人们对于实名举报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清嘉庆朝,统治中国已经150多年的满清吏治已然出现很多积弊和腐败现象,从结构上来看,腐败最严重之处,一在漕运,二是赈济。很多政府中的蠹虫不顾百姓死活,侵贪公帑,胆大包天。其实,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乏清官廉吏,但在当时,即便这些官员想做得稍好些,也不容易,"苟有切求民瘼者,转不得安于位。"嘉庆十四年(1809年)就发生了一起贪污腐败利益团体合伙谋害反贪官员的案件,此案令嘉庆皇帝龙颜大怒。到底是何原委?  相似文献   

5.
梁继强 《神州》2012,(20):164
胡锦涛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我们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我们既要增  相似文献   

6.
陈杰  肖莹 《环球人物》2013,(14):21-22
发言人出面"辟谣",当事人多次"露脸"2013年5月11日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的"木樨地公寓"小区内,副部级干部刘铁男及其妻子被中纪委办案人员带走。次日上午11时,监察部网站破天荒地直接发布消息:"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14日,中组部通过媒体发布消息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刘铁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学腐败案件频繁曝光,从象牙塔变身蛀牙塔,从清水衙门到油水横流,高校腐败频发深深刺痛了人们的神经。原本高校这块"清水衙门"之地正成为腐败犯罪新的高发区,且腐败案件呈现多发态势。以湖南为例,截止2011年末,湖南高校105所,其中本科院校31所,高职院校67所,普通高等  相似文献   

8.
数字     
《神州》2005,(10)
95%《婚姻法》修改起草专家小组主要负责人巫昌祯教授的统计,被查处的贪官污吏中95%都有“情妇”,腐败的领导干部中60%以上与“包二奶”有关。在1999年广州、深圳、珠海公布的102宗官员贪污受贿案件中,100%包养了“二奶”。  相似文献   

9.
正当代学者王亚南说:"二十四史实为一部贪污史。"确实,无朝无代无腐败,贪污受贿与封建官员如影随形。怎样反腐、拒腐,保持官员的廉洁?这成为历代帝王和官员都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尽管二者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侧重点不同。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微贱,长期混迹于社会底层,放过牛,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对于元朝政府的腐败有着切身的感受,对那些贪官污吏咬牙切齿。史书记载:朱元璋于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这是说朱元璋鉴于元朝官僚  相似文献   

10.
正从法制的角度来看,各级官员私人聘请"师爷"来办理公务的习惯性"体制"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当嘉道年间腐败风气盛行后,师爷群体也迅速走向腐败,推波助澜,使吏治迅速恶化。一、反客为主幕友虽号为"佐治""宾客",不过很多不安本分的幕友却常常反客为主,自己做起主人来。本来,清代政治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这批无公职身份的师爷推动的,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的州县官员甘愿让师爷处理公务,自己乐得袖手旁观,"优哉游  相似文献   

11.
在反腐败斗争中,从各种传媒不断披露出来的一宗宗、一件件骇人听闻的腐败案件中,不得不让人深思这样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为啥有人就是不怕,屡禁不止?不得不让人用第三只眼看腐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千里当官,为的吃穿"。这是形成腐败不断萌生的一个较深的  相似文献   

12.
一年多以来反腐败成效显著,值得肯定。目前反腐败如果说还有不足的话,主要是腐败只由党反。在官员的眼里,他们害怕的老虎就一个:中纪委。人大在腐败官员的眼里像是黔之驴,熟了根本不怕。  相似文献   

13.
毛予菲  江明 《环球人物》2013,(18):45-47
"总理涉贪",这是东欧一些国家出现的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克罗地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等国涉及贪腐的政府首脑或是下台,或是被抓、被判。一位专家如此评价:"东欧国家腐败案件连发并不奇怪,但最高层腐败如此猖獗,令人吃惊。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了政局稳定,而且有损这些国家的形象。"逃跑的"表哥"捞了1000多万东欧国家的腐败总理,胃口不小。克罗地亚前总理萨纳德如今正在坐  相似文献   

14.
陈玉江  时洪生  杨春 《沧桑》2008,(6):128-129
近年来村官(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成员)违纪违法案件在不断增加,村官腐败问题日益严重。村官腐败已严重制约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而发展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毒瘤,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内伤"。本文通过揭示村官腐败的危害,剖析村官腐败的原因,探索治理村官腐败的对策,为解决村官腐败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的政治腐败是影响政局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重大的腐败案件往往带来程度不同的政局动荡。战后初期腐败案件对政局的影响是短期的、轻度的,行政当局甚至可以施加自己的影响力来避免政局震荡。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社会变化,正如洛克希德案件所表现出来的,腐败案件对政局的影响呈现出长期化、深刻化的特点。及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腐败案件对政局的影响出现新的因素,孕育了解决腐败问题的契机。可见,政治腐败对政局影响的程度、方式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后日本政治史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6.
约翰·马歇尔是美国第四任首席大法官,在其长达34年的任期内,他带领最高法院通过一系列重要的宪法案件来加强联邦权,削弱州权,引发州权主义者猛烈的批评。其中,"麦卡洛克诉马里兰"案是其任期内最为重要的案件之一,也是最为引起争议的一起案件。在该案中,马歇尔的法律意见超越案件本身,直指联邦属性,就宪法的阐释问题、联邦和州的主权问题等进行了原则性的解读,奠定了美国未来对联邦主权的认知的基础。不过,尽管马歇尔极力加强联邦权,但由此案所展现出来的国家主义准确地说是防御性的。  相似文献   

17.
在晚清官场的腐败中,官员的身边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往往狐假虎威,利用在官员身边的便利条件,贪污受贿,勒索百姓,有的官员甚至与身边人互相勾结,互相利用,贪赃枉法,祸国殃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官员真幸福,贪了十年才落马,活够本了,人生可没有多少个十年呢”“发生初次腐败行为的平均年岁龄为47.48岁。带病提拔的省部级官员,其平均经济腐败时间在10年左右,绝大多数是5年到15年之间。”  相似文献   

19.
李典蓉 《清史研究》2007,12(2):39-53
杜文秀京控为清朝影响最大的回民京控案件。道光年间,云南保山县回汉械斗,地方官员互相回护并偏袒汉民,效法一般民人京控成了最后自救的方式。云贵总督林则徐“不问回汉,止分良莠”的公平处置,使回民的委屈暂时得到伸张。然而一指之痈实为全身病,该案披露了清朝边区地方州县吏治的弊病,及隐藏于社会底层的族群歧视与偏见。本文扬弃所谓“民族压迫”的史观,藉助台北故宫典藏之军机处档与文献梳理案件始末,探讨清朝边区地方的社会、民族与法制问题,希冀能对前人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0.
彭诚 《环球人物》2013,(27):48-49
谎称"上面有人",冒充高干子弟和官员情妇备受关注的山西女商人丁书苗(现名丁羽心)行贿、非法经营一案9月24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由于丁书苗案牵扯前铁道部长刘志军,所以格外吸引人眼球。据丁书苗在法庭上供述,她为了帮刘志军"跑官",曾被人骗走500万元人民币。此消息传出,舆论哗然。有人问,以刘志军等人当年的地位,为何还有人敢骗他们?骗子究竟是怎样的人?又怀揣了怎样的"通天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