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深圳市修志实践为例,探索志书记述经济部类改革开放内容的经验和体会,认为志书要记述好经济部类的改革开放,应正确认识新事物和新行业;要明确新事物的记述主体;要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记述好经济体制改革;注意论述改革发展的背景和原因;要客观记述好困难与挫折、失败与教训;要把握好"创新"、"第一"、"之最"等事件的记述;要记述好有意义的小事件和没有成功的事件;要记述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和企业.  相似文献   

2.
正在编修中的二轮县(市)志所记述的主要时段,正是各县(市)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记述改革这一重要内容,已成为当前各县(市)续志编纂者思考的重点之一。就目前的情况看,对改革的记述大致有三种主张:一是主张"大集中",设改革开放篇,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各项改革内容集中记述,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大篇并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深圳市修志实践为例,探索志书记述经济部类改革开放内容的经验和体会,认为志书要记述好经济部类的改革开放,应正确认识新事物和新行业;要明确新事物的记述主体;要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记述好经济体制改革;注意论述改革发展的背景和原因;要客观记述好困难与挫折、失败与教训;要把握好“创新”、“第一”、“之最”等事件的记述;要记述好有意义的小事件和没有成功的事件;要记述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和企业。  相似文献   

4.
第二轮志书要编写好政治体制改革,展现其全貌,突出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要从三方面入手:一要选择好政治体制改革的记述方式,做到科学合理,系统反映政治体制改革的全貌。二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司法制度改革、党政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四个方面,准确记述其要点,丰富政治部类的内容。三要构建好篇目框架,并囊括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新方志所面对的历史时期正是改革开放时期,对于专门记述地情的志书来讲,记述地方改革开放情况是题中应有之意;记述改革开放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和价值创建;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进行总结,珂以更好地指导新时期的社会实践,推动当代各项事业和历史前进等。但目前新方志记述改革开放存在的问题有:内容的公式化和简单的同质化,忽视事物的多层面和不同阶段的异质性,忽视各地情况的特殊性及不同的改革过程,忽视改革开放发展的事项、过程、结果的差异性;粗线条,大而化之,将复杂的改革开放过程简单化,将深层次的改革记述表面化;偏于事实的简单叙述和资料的罗列,忽视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与思考等。因此,新方志要更好地记述改革开放,必须用历史的眼光看改革、系统思维去研究改革、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记改革,并且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体现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还要具有问题意识、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要把续修县市志编撰成一地改革开放的实录,方志工作者必须热情关注并认真记述改革开放以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一般来说,这些新亮点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的新发展或历史的新事物,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是续修县市志不可或缺的重要记述内容。本文所讲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正是续修县市志必须着重记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第二轮志书要突出时代特点,以记述改革开放为重点。改革开放30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因此,第二轮志书必须加强社会类的记述。修志者要认真研究,努力解决社会类内容分类难、记述难的问题,客观真实地记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首轮志书房地产业内容比较单薄,主要记述房地产管理,基本未涉及房地产开发与交易。第二轮志书不能沿用首轮志书模式,必须对记述内容作出相应调整,准确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全貌。一是设置房地产业篇,增大记述容量,确保房地产业的记述空间。二是设置住房制度改革章节,放入体制改革或房地产业篇,彰显时代特征。三是准确记述房地产业,做到内容要素不缺,完整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全貌。  相似文献   

9.
第二轮修志以来,"改革开放"集中记述被视为突出时代特点的好方法。但随着方志事业的发展和方志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化,"改革开放"集中记述的理论矛盾,"改革开放"篇章与相应专业门类事物的重叠、分离、混乱、不系统现象及编写中的重重困难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因此,市县志"改革开放"记述方式,并不适宜集中记述或集中分散相结合记述,而适宜以专业门类为单位,根据体制改革内容的多少,采取设立专门章节,或专题类目,或在专业志正文中叙述。  相似文献   

10.
正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而发生变化,逐步完善,取得实效,已成为第二轮志书记述的重要内容。第二轮志书如何记述劳动人事,反映改革开放成果,是编纂人员必须探讨的一个问题。笔者围绕这一问题,从劳动人事的篇目设置、内容记述两个方面,谈点粗浅看法。一、第二轮志书劳动人事的篇目设置设置第二轮志书劳动人事篇目,既要确定它的篇章名称和集中与分散的问题,又要考虑其具体篇  相似文献   

11.
续志无异于一部改革开放的实录,记述好改革,是续志肩负的历史使命。但从续志的实践看,关于改革的记述尚处于探索阶段,一些基本问题仍需进一步加以明确。本文试图从改革的内容在志书中所处的层次、改革与主体业务的关系、改革内容的系统性三方面对续修省志如何记述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书写好这部实录,更好地发挥地方志的功能,维系续志的质量与...  相似文献   

12.
论点摘编     
·续志编修·经济类志书如何记述改革开放内容——以深圳市修志实践为例傅曾阳在《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9期上发表文章,以深圳市修志实践为例,探索志书记述经济部类改革开放内容的经验和体会,认为志书要记述好经济部类的改革开放,应正确认识新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和新行业,比如证券业、保险业、信息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各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轮县志应重视政治体制改革的记述,突出时代特色。应重点记述四个方面:一要记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包括重新恢复和不断完善县、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县一级建立与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内容;二要记述检察体制、审判制度、律师制度等司法制度改革的内容;三要记述两次较大规模的党政机构改革;四要记述以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为主线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记述社会群体,为以往志界所忽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二轮修志应当重视记述社会群体,这能更好地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更好地发挥志书的存史功能,更好地促使志书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记述社会群体,关键要搞好社会专题调查,要关注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突出重点,防止记述的交叉重复.  相似文献   

15.
任丽英 《广西地方志》2007,(2):12-13,45
第二轮志书的编纂要加强对深层次内容的记述。提出应创新组织编纂形式,改供稿制为采编一体制;注意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记述中要把握事物本质,挖掘改革开放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方志界对志书如何更好地记述改革有三种观点:集中记述、分散记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记述。文章以《修文县志(1978~2008)》为例,主张采用政治部类集中,经济、文化部类分散的方式记述改革。同时,记述改革要在篇目上体现时代特色;充分占有反映改革内容的资料,深入基层收集鲜活的资料;要以精炼的文笔、时代的语言完整地记述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是新编地方志书记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改革开放先行地、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志书记述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必然要记述有关“三资企业”、“利用(引进)外资”、“对外经济”、“对外贸易”等这些涉外的内容。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南海,也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率先开放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第二轮志书要全面记述改革开放以来卫生事业的发展历史。记述改革开放以来卫生事业的发展成就,总结发展经验,反映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是志书"存史、资政"功能的需要。同时,卫生事业是伴随着时代的前进步伐而不断发展,留下了时代的烙印,记述改革开放以来卫生事业的发展历史,也是志书突出时代特点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首轮志书大多承袭了旧方志的传统理念,记载的内容一般都不超出地域范围(根据行政区域所确定的范围)。而第二轮志书主要记述改革开放带来日新月异的大变化,要想全方位反映一个地区的全貌,充分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特点,就要适当地越境而书,使修志工作与时俱进。本文以第二轮修志中的“在外温州人”记述内容为例,谈谈如何记述在外本籍人的创业...  相似文献   

20.
风俗是志书必须记述的一个基本内容,但第二轮修志对风俗内容的巨变感知迟钝,记述薄弱。不少人认为,第二轮志书记述时限内,由于风俗变化不大,或者是因为搜集资料困难的原因少记,甚至不记。这都是不可取的。改革开放后,风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也有变化的规律可循。如传统风俗形式末变,但内容发生很大变化;礼仪繁简并举;城乡风俗相互融合;更替周期缩短;陋俗良习并存等等。这些变化和规律都值得志书好好记述。记述这些内容时,首先要正确认识风俗内容在志书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正视当代风俗内容的编纂难度;最后要选择适合自身编纂条件的方式进行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