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杭州府中,郁达夫与徐志摩同班且又同庚。海宁人徐志摩,也是1896年生,或许生日比郁达夫还大几天。志摩在班上十分活跃,与达夫的孤寂恰成对照,但早慧这一点却是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2.
明代刻帖以南直隶的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徽州府和浙江布政司的杭州府五府刻帖业最为鼎盛,刻帖数量约六十余部,占明代刻帖的近一半。内容和形式多有创新,质量精良。此五府刻帖在明代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常州府、徽州府、杭州府刻帖的底本、选帖、编刻体例、帖主身份、刻工、质量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其特点。常州府刻帖在江南地区发端早,质量精,编刻体例多有创新,引领江南刻帖风气之先。徽州府刻帖的刊刻者多为书画商人,善于宣传和经营,此地刻帖底本级别高、多真迹上石、制作认真。浙江布政司刻帖的刊行者以文人官僚为主,制作不惜工本。杭州府海宁陈氏家族为其中坚,刊有大量刻帖。  相似文献   

3.
<正>钱镜塘(1907~1983),名德鑫,字镜塘,后以字行,号鹃湖渔隐,晚号菊隐老人。原籍浙江嘉兴海宁,祖父辈均善丹青翰墨。20世纪20年代定居上海,从事古书画的鉴藏与经营,终以金石书画鉴藏大家名世。粗略估计,其过手的书画近5万件,曾向浙江、上海、嘉兴、海宁、南京、广州6家博物馆捐赠字画3000余件。从已知的捐赠目录清单来看。其捐给浙江、嘉兴、海宁3家博物馆的侧重于乡贤的翰墨手迹。嘉兴博物馆收藏的这批捐赠品中有不少乡贤的手札,其中就有友朋致徐同柏父子的手札。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16,(6)
正清代书法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中兴时期,书法艺术由继承、发展到变革、创新,突破了宋元明清以来帖学的樊笼,开创了碑学,形成了可与唐宋书艺并驾齐驱的繁荣场面,同时造就了很多造诣卓著的书法家。嘉兴海宁陈奕禧便是其中一位。陈奕禧(1648-1709年),字六谦,又字子文、文一,号香泉、晚号葑叟,海宁盐官人。~①官至江西南安知府,是清初一名重要的书法家。其书法在清初时影响很大,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都喜爱他的书法,由于他的一生活动于康熙  相似文献   

5.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坨,又号酗舫,晚号又称小长庐钓鱼师,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朱彝尊自幼勤奋好学,聪慧绝人,在17岁时,就专心研究古学,博及群书,其才亦无所不通。康熙十八年朱彝尊应诏举博学鸿词科,入选后授翰林院检讨职并参与《明史》的修撰,后入  相似文献   

6.
陈敏娜 《风景名胜》2011,(10):153-153
苏东坡曾诗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说的就是钱塘江壮观的潮涌。观潮,必然要去海宁,盐官。海宁是个美丽的城市,有潮、名人、灯三大地域文化特色。潮,即是盐官观潮,又称海宁潮。经历代文人墨客多有吟颂。当然,钱塘江潮并非只有在农历八月十八才有,而是一年四季天天有。海宁天天可观潮,盐官月月有大潮。  相似文献   

7.
清代江南人口文化教育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江南文风昌炽,人才辈出.“浙省素称人文极盛之区,有清一代出状元20名,集中在湖州(6人)、杭州(5人)、嘉兴(3  相似文献   

8.
虞坤林 《文献》2003,(4):251-261
张元济先生致陈乃乾书信十七通,是我在征集整理陈乃乾先生遗著所发现.张、陈两先生同为浙江嘉兴人,虽然张老籍隶海盐县,陈老则籍属海宁县,但两县毗邻,相去不远,历史上两县的归属又屡次变更,故两地之人,历来互相视为同乡.  相似文献   

9.
何鸿 《收藏家》2008,(5):3-10
雁去回音,人过留痕,百年回眸,在2007年岁末浙江省博物馆“钱江流韵——钱塘名家书画”主题展中,不难看出钱镜塘书画收藏的人生轨迹。从嘉兴海宁到上海,又从上海到杭州,这种回望,与其说是一种追忆,不如说是情感或心灵深处的契合和依恋。  相似文献   

10.
浙江海宁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3年春天,浙江省海宁县长安镇海宁中学扩展操场时,发现一座画像石墓。嘉兴地区文管会组织海宁县博物馆和有关县的文物干部随即进行了发掘清理。此墓早年被盗,随葬器物保存甚少,但墓内大批珍贵的画像石刻却保存较为完整。现将其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02,(7)
钱镜塘生前捐赠浙江博物馆明清书画精明精品展6月中旬开始在上海朵云轩展出。钱镜塘(1910-1983)浙江海宁人,原名德鑫,晚号病隐老人。长期侨居上海,以书画收藏蜚声江南,有许多传世名迹经过其手,如后来捐赠上海博物馆的徐熙《雪竹图》、董源《山水》、范宽《晚景图》等。被收藏界视为“今之项墨林、安仪周、庞莱臣”。新中国成立后,钱氏先后向故宫、上博、浙博、嘉兴博物馆及其故乡海宁博物馆捐赠自己的收藏,得到各级文化部门的表彰。此次赴沪的64件明清书画是从钱氏捐给浙博的1000多件作品中挑选出来的精品。  相似文献   

12.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别署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他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和学者。顺治十三年(1656),海宁人杨雍建出任广东肇庆府高要县知县,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清代嘉兴书院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对这一时期嘉兴书院的活动方式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进而从人才培养和文化教育两个方面,阐述了这一时期嘉兴书院对于当时以及后世,对于嘉兴乃至全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启文 《百年潮》2003,(9):64-65
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与故乡嘉兴深情厚意,多次来嘉兴海宁观光讲学,捐赠文化教育,投资办企业。支持家乡经济建设,难能可贵,获得乡亲们的广泛赞誉。金庸是笔名,望族大名叫查良镛,他在写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时,想用个笔名发表连载文章,想来想去想到深更半夜还是想不出一个  相似文献   

15.
孙迎庆 《收藏家》2014,(12):51-54
<正>清代私家藏书从地域分布而论,江南以苏州为中心向外扩展,承袭吴地藏书家之特殊藏书嗜好与藏书理论,进而形成版本目录学等相关学问,遂于有清一代及至鼎盛。无论在藏书家人数或藏书楼数量等方面,都超越先前甚多,造就了清代灿烂的藏书文化,其中最受瞩目的便属潘祖荫滂喜斋藏书。潘祖荫(1829-1890年),字伯寅,号郑庵,吴县(今江苏苏州)人。1852年(咸  相似文献   

16.
本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清代江南地区学术发展与私家藏书之间的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前半部分论述了清代江南地区学术尤其是朴学的昌盛,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私家藏书的兴旺:后半部分论述了私家藏书之兴盛,反过来又促进了清代江南地区学术尤其是朴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启文 《古今谈》2005,(3):33-35
金庸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深深不忘师生情,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四次回乡到嘉兴、海宁探亲、观光、讲学,投资办企业,次次拜访曾教过他书的老师,恭恭敬敬地向老师鞠躬行礼,深表谢恩,成为家乡人民和香港、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尊师的楷模。  相似文献   

18.
虞坤林 《古今谈》2000,(3):55-56
明末清初的战乱,到康乾年间开始稳定。清政府对《四库全书》的编纂,促使江浙一带的士大夫对书籍收藏更加重视。海宁地处繁华的杭嘉湖平原,由于经济发展较快,交通十分便利,文化事业向来比较发达。自清以来,我邑藏书在五千卷以上者就有五十多家,如黄湾马氏道古楼、袁花查氏得树楼、硖石蒋氏来青阁、盐官陈氏香晖堂等等。而新仓“拜经楼”更名闻遐迩。  相似文献   

19.
嘉兴     
《旅游》2005,(12)
嘉兴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紧邻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是当今中国经济最为活跃、也是最具发展潜质的地区之一。嘉兴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湖荡密布,阡陌交错,属典型的江南水乡平原地区。全市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下辖南湖、秀洲两区,平湖、海宁、桐乡三市和嘉善、海盐两县,现有人口360万。嘉兴历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为吴越交战之地,称槜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这里设由拳县。三国吴时,改称嘉兴,得名已有1760多年。隋代凿江南运河,穿嘉兴城而过,至今丰姿犹在。至唐代,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穅;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之说。南宋时,嘉兴是都城临安(今杭州)的外围重镇,“人烟稠密,灯火万家”,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明清时,嘉兴为“江东一大都会”,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诞生,中国革命的航船从此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20.
嘉兴博物馆收藏了5件(组)清代画家文鼎的绘画作品,为画家晚年作品,多取法于吴门画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