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1年10月10日(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首义,不到三天的时间就摧毁了腐朽的清统治机构,占领了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当时起义的共进会和文学社的革命党人以及所联系的群众,不过两三千人,这两三千人的革命意志,与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意志是一致的。因此武昌一声炮响,即结束了清王朝260余年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封建的帝王统...  相似文献   

2.
正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辛亥首义在武昌爆发并取得了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脱离清王朝统治。在20世纪这场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中,全国十八个省中较为封闭贫穷的贵州,继湖北、湖南、陕西、山西、江西、云南、上海之后,于同年11月4日,为响应武昌起义,爆发了以自治学社为核心,联合宪政预备会、新军、陆军小学学生及哥老会成员,以武装  相似文献   

3.
1908年11月19日(光绪34年10月26日),熊成基等在安庆所发动的马炮营起义,是辛亥革命运动中的一次较为重要的武装起义.虽然,这次起义只坚持了一昼夜便被清政府残酷的镇压下去,但它在整个辛亥革命运动史上,却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它不仅给了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动摇了清政府在安徽的统治;而且推动了长江下游特别是安徽地区的革命运动的进一步的高涨,为1911年10月的安徽各地人民响应武昌起义的胜利准备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论民国时期贵州民族地区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一声炮响,敲响了满清王朝复灭的丧钟.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满清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宣布退位,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进入了民国时期。贵州以张白麟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三日夜,发动了起义,推翻了满清王朝在贵州二百多年的统治,贵州进入了民主共和的历史.贵州当时和全国革命形势一样,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革命成功后,很快就大权旁落,民主共和名存实亡。但是,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和戊戌以来发展教育的思  相似文献   

5.
正1911年10月10日傍晚,古老的武昌城头,骤然响起了反清起义的枪声。武昌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首义,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国统治,创立了以民主、共和为旗帜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清王朝在华中地区政治、军事统治的土崩瓦解,鼓舞了革命党人的反清斗志,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反清风暴,为各省组建革命政权提供了榜样。广东是革命党人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武昌起义爆发后,广州革命党人向全省发出建立自治共  相似文献   

6.
1911年10月10日,以武昌起义为发端的辛亥革命爆发,起义浪潮迅速波及全国各省。11月3日,在陈其美、李燮和、李平书等人发动和领导下,上海民军和商团发动起义,第二天即基本取得胜利。 11月4日(农历九月十四日)晚,一个只挂了一节车厢的火车头从上海火车站驶出。车厢内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中的黎元洪肖志华,刘通鸾辛亥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一声炮响,推翻清朝260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历史上2000余年的封建制度.功昭日月,炳耀千秋。武昌起义之所以成功.主要由于孙中山先生多年的奔走呼号和多次起义的促...  相似文献   

8.
正1911年10月10日,旨在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武昌首义发动后,开启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被清统治长达267年的全国各省区纷纷响应,在宣告"独立"的同时,各自组建了临时执政性质的地方自治机构,形成了群起推翻封建统治的地方合力。在建立全国统一号令的中央政府的政治共识呼声中,各起义省区派出代表集会武昌﹐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发表了在召集国民会议﹑颁布国家宪法之前﹐组织一个"临时"执政的中  相似文献   

9.
公元1911年(宣统三年、农历辛亥年),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场轰动全国的革命--就是伟大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分为“辛亥广州起义“和“辛亥武昌起义“两个部份.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4.27),同盟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黄兴率领敢死队进攻两广督署,击毙卫队数名、擒杀管带金振邦,清两广总督张鸣岐穿墙逃走,起义军纵火焚毁督署退出后,与李准的卫队激战,巷战-昼夜,终因伤亡过重,被清兵击败.黄兴、朱执信等,负伤后化装逃脱,喻培伦、林时塽、林觉民、方声洞等八十六人英勇牺牲.广州善堂其收到死难者遗骸七十二具,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出资购买墓地,将烈士葬于黄花岗--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不久,又爆发了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10.
中和门武昌城东南有一座城门,现在称为起义门。辛亥革命之前,这里称为中和门,是武昌古城的十座城门之一。是1911年的辛亥首义,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才改称  相似文献   

11.
辛亥年武昌起义时,我正在武昌县(今为鄂城市)寒溪高等小学读书,年龄只有15岁还欠4个月.学校于起义的第二天(农历八月二十日)停课,隔日解散,我于农历八月二十二日回到家中.先从兄伯垂,原在日本读书,已加入了同盟会,正值暑假回家,听说起义,就到武昌去了.我这时并不知道什么革命的意义,只是受了伯垂的一点感染.回家后,听说他已去武昌,我也想前去看一看,家中不令前往.我便于八月二十六日秘密地徒步走到武昌,住在斗级营的名利客栈.该栈为同乡张姓所开,我家人来往武昌,都住在这里.伯垂原也住在这里,这时已有职事,过汉口去了.为什么要来武昌,我自己也不知道.每天只是无目的地在栈房里听人闲谈,在街上闲游.名利客栈离汉阳门很近,守城门的兵士不断地来到栈房里休息.这些兵士待人非常和气,同我格外要好.我对革命渐渐地增加了好感,也想参加.有一天,听说军政府成立了学生军,正在招收学生.我立即报名参加,被编入学生军第二营第三队.这时大约在九月初二、三日.学生军只过了八九个月就改编了,但在革命紧迫的时期,也曾担任过较为重要的勤务.从学生军的情形,也还可以透露一点革命的真实消息.  相似文献   

12.
<正>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了武装起义,成功地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史称辛亥革命。山西是响应辛亥革命的第四个省份,10月29日太原辛亥革命起义成功,其实也得益于清道队队长杨沛霖的“开门献城”,成为民国初期太原城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革命党人,经过前仆后继的艰苦奋斗,于1911年10月10日发动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终于推翻了清王朝260年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在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贵州安龙县人苗族王宪章,出任武昌起义的副总指挥,参与发动、领导了武昌起义,为辛亥革命的胜利立下了功劳。今年是辛亥革命九十周年,我们要铭记王宪章等辛亥革命志士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的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认真学好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让伟大的中华民族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辛亥年武昌起义时,我正在武昌县(今为鄂城市)寒溪高等小学读书,年龄只有15岁还欠4个月。学校于起义的第二天(农历八月二十日)停课,隔日解散,我于农历八月二十二日回到家中。先从兄伯垂,原在日本读书,已加入了同盟会,正值暑假回家,听说起义,就到武昌去了。我这时并不知道什么革命的意义,只是受了伯垂的一点感染。回家后,听说他已去武昌。我也想前去看一看。家中不令前往。我便于八月二十六日秘密地徒步走到武昌,  相似文献   

15.
文峰 《巴蜀史志》2009,(3):55-56
成都人民公园内,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在林海中高耸入云天。此碑是为纪念1911年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中牺牲的烈士,在1913年而修建的。这场保路运动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铁路主权和清政府卖国卖路为开端,迅速波及全川.掀起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进而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成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导火线。孙中山先生高度评价四川保路运动的意义:“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的。”  相似文献   

16.
《贵阳文史》2011,(6):1-F0002
这足一张贵州陆军小学堂学生毕业照。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11月4日,贵州陆军小学堂学生联合新军发动起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贵阳光复。与此同时,贵州在自治学社的领导下,建立大汉贵州军政府。这是继湖北、湖南、陕西、上海等城市之后,第八个脱离满清统治的省级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7.
<正>清王朝的灭亡起于武昌起义,而武昌起义的成功又与保路风潮密切相关,保路事件无疑成了引发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导火线。保路风潮针对"干路收归国有",本是铁路修筑体制的改革,何以导致事件激化并引发统治危机?对此学界已有不少评析。以往多数学者将之归结为清政府国有政策劫路夺款、借债丧权,以致官逼民反。近年来观点更为多元,有学者认同国有方案,遗憾的是政府办理不善(陈晓东:《清政府铁路"干路国有政策"再评价》,《史学月刊》2008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直接领导武昌起义的是蒋翊武和孙武。然而他们并非第一个提出以武昌为起义地点的人。由于诸多原因,许多近代史书籍均未明确指出这一点。笔者披阅多种文献资料,终于找到答案。第一个力排众议,多次向孙中山先生及其他同盟会领导人建议在武昌举行起义的人是杨时杰,他因而被孙中山誉为“武昌首义之首”。  相似文献   

19.
1911年12月至1912年1月的滦州“起义”,和此前谋划的滦州“兵谏”,均发生在农历辛亥年内(辛亥年的除夕是1912年1月29日),而且事件相互关联,习惯上称之为“辛亥滦州起义”.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武昌起义的有力配合,孙中山给予了“滦州大计,建不世勋”的崇高评价.滦州起义爆发后第43天,清朝宣统皇帝宣告退位.1936年《国民政府令》的评价是:“辛亥光复,发轫于武昌,而滦州一役实促其成.”  相似文献   

20.
90年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中华民国。其历史功绩,可歌可泣,永垂千古。富有革命传统的梧州人民,在两广率先响应武昌起义,宣布独立,脱离清廷,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梧州独立,是辛亥革命组成部分,是梧州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