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纪念井冈山会师70周年前夕,我多次访问当年赣粤边少共特委书记、原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建华同志。这位坚持赣粤边3年游击战争的82岁的老战士,满头灰发,记忆力很强,对64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赣粤边特委和军分区,李乐天为特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政委,杨尚奎...  相似文献   

2.
新四军是神圣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产物。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坚持在赣粤边、闽赣边、闽西、闽粤边、皖浙赣边、浙南、闽北、闽东、湘鄂赣边、湘赣边、湘南、鄂豫皖边、鄂豫边等8省13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经国共双方反复谈判,商定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适应抗战需要,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赣粤边特委在江西大余池江召开干部大会,决定将赣粤边红军游击队改为抗日义勇军。并表示愿与国民党地方政府谈判合作抗日。“七七事变”爆发20多天后,国民党军队陆续停止了对赣粤边各地红军游击队的进攻,报纸上也刊登了一些国共合作抗日的消息。  相似文献   

4.
<正>粤赣湘边人民流通券是解放战争时期粤赣湘边区印制和发行的地方纸币,计有贰角、伍角、壹圆、伍圆、拾圆五种面值,主要流通在粤赣湘边区,有力地支持了广东地区以及华南全境的解放。因是区域性货币,流通时间短暂,加之历史资料匮乏,披露信息很少,故粤赣湘边人民流通券多不为人知,鲜有专门的考证和研究。据粗略梳理,该流通券只在《华南根据地货币史》一书中略有提及,内容主要是介绍各券别大致式样,对发行背景等几乎没有论述。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华南地区党组织抓住有利时机,恢复和发展武装斗争,先后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闽粤赣边纵队、琼崖纵队、桂滇黔边纵队、粤桂边纵队、粤中纵队、粤桂湘边纵队等七支人民武装(以下简称华南纵队),并建立了巩固的战略根据地。华南纵队驰骋祖国南疆,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为配合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解放华南和西南地区,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浦城解放初期.以郭永槐为首的“闽浙赣边区民众自卫总队”及其他股匪.均是与新生人民政权为敌的政治土匪。  相似文献   

7.
《百年潮》2021,(3)
正1934年1月,毛泽东代表中央执行委员会及人民委员会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作长篇报告。报告全文四万字,其中在《苏维埃的经济政策》中,多处肯定和称赞方志敏等开创的闽浙赣苏区的经济建设及其成就。他说,"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我们财政的收入,是我们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明显的效验已在闽浙赣边区表现出来,在中央苏区也已开始表现出来了。"接着,他肯定了闽浙赣苏区农业与工业发展情况,当他谈及闽浙赣苏区的"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工作时,更是大加赞扬并具体评述:"有计划地组织人民的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8.
吴光辉 《铁军》2020,(3):19-20
皖赣边重镇江西景德镇,在新四军发展史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为新四军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陈毅两度亲临指导瑶里改编1937年10月底,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皖浙赣边区红军游击队以江天辉为代表,与国民党闽浙赣皖边区"绥靖"公署主任代表、驻瑶里别动大队大队长张甫成在祁门舍会山初次会面,列出谈判议项,而后在瑶里举行正式谈判。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九年九月,原中共赣东北区党委接受支援解放贵州任务后,与地下党江西工委(即湘赣边工委)会商决定并经中央批准:为了迅速解放贵州,带动大批江西新干部支援新区工作,抽调赣东地下党员四十人随军西进到贵州。峥嵘岁月,三十二载。然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人民武装之历史考察李坤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农村广泛开展武装斗争。仅仅三年多时间,就在南方10多个省内发展人民武装20万人左右。其中华南8万人左右①、滇桂黔边4.5万人②、苏浙皖赣司令部1万多人③、浙东1万多人④、浙南近1...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讨论的客家文化,专就赣闽粤边客家基本住地的文化而言,也就是客家核心地区的客家文化而言。客家民系的分布地域很广,除了基本住地外,还远播于台湾、西南、东南亚和世界各国及地区,客家移民到这些地方,时间有早有迟,其文化承传变迁的情况千差万别,本文不能一一涵盖。  相似文献   

12.
闽浙皖赣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非常重要的一块根据地,它创建于1927年,经历了一个由弋阳、横峰两县到信江流域,再由信江流域到赣东北,最后到闽浙皖赣四省边的发展过程。“根据地苏区时期先后由赣东北、闽北、(开)化婺(源)德(兴)、信(江)抚(河)、皖赣、皖南等大小六块苏区组成,纵横约50个县,人口数百万,建立过58个中共县级组织和32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党的组织遍布闽浙皖赣边区80多个县,游击区人口近千万”①。根据地的斗争长达十年:1927年8月至1930年7月的前期斗争阶段,根据地以磨盘山为中心,同时形成了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根据地,但是与赣北的小块根据地、浙南、浙西及皖南的革命斗争尚未形成统一领导;1930年7月至1933年10月。  相似文献   

13.
赣水、赣县得名的来源及其得名的先后历来备受学者们的争议,有"赣巨人说"、"章贡合流说"等多种说法,本文通过对已有的传统文献进行梳理和论证,同时利用古代地名学的地名命名规律,得出赣水得名先于赣县,且赣县之得名来源于赣水,"赣巨人说"是一种带有神话色彩的解说,"章贡合流说"是后人根据"赣"字的字形进行的揣测附会之说。  相似文献   

14.
陈毅在梅岭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同志上世纪30年代杰出地领导的南方3年游击战争。载人了辉煌的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其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的感人肺腑的《梅岭三章》也被世人广为传诵。但时过境迁,陈毅同志在粤赣边梅岭开展革命斗争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决策层与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从现实问题的研究而追溯历史渊源,涌现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20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实证研究》(温锐、游海华著)一书,以农村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广大农民的流动为切入点,依据大量而翔实的史料,对20世纪  相似文献   

16.
陈刚 《丝绸之路》2013,(12):28-29
方言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民俗文化赖以留存、传承的媒介。本文通过整理赣方言中的词汇,列举赣方言中颇具特色的词语,探讨赣方言中蕴含的巫文化、建筑文化、稻作文化、禁忌文化等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7.
庞振宇 《沧桑》2013,(3):68-72
根据中央苏区县的两个确认标准,本文认为在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中央苏区县共有77个县(市、区)。按照类别分,有24个长期占有县城的中央苏区县,19个未长期占有或未占有县城的中央苏区县,31个曾归中央苏区管辖的苏区县,3个中央苏区粤赣边游击区核心县;按省别分,其中江西省有48个,福建省有22个,广东省7个。  相似文献   

18.
正清代赣关是户部的24关之一,从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开关,一直延续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结束,前后长达261年,上解国库制式税银多达千万两之巨,在清朝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赣关银锭存世珍罕,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赣关银锭的研究。本人查阅收集赣关银锭的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厘清脉络,试图对赣关银锭背景、种类、形制等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忆赣东北苏区的戏剧活动方志纯1927年戈横暴动以后,赣东北党创建了以戈阳、横峰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随着苏维埃红色政权的建立,赣东北地区的文艺在党的指引下,也进入了繁花似锦的春天。我们从赣东北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繁荣苏区文艺的方针,这就是通过群...  相似文献   

20.
《历史研究》2021,(1):128-147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进入浙江后经历了由运动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型,并与闽东和闽北游击区实现配合。然而,挺进师所主张的"大游击"战略,与南方八省大多数游击区的"小游击"战略存在较大不同,三大游击区为此产生争持。1936年9月"两广事变"结束后,革命形势的变化促使挺进师向"小游击"战略聚合。在"小游击"战略推进下,挺进师深入浙南、浙西南,依据地方实际打通与民众的联系,建立起较为巩固的游击根据地,并实现自身力量的不断发展。浙南、浙西南游击区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同时,协同联动,并与闽东、闽北游击区形成呼应。挺进师及闽浙赣边区对革命的探索实践与根据地的稳步发展,使闽浙赣地区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