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代前蜀李氏墓志铭考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代十国,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极为短暂,前后不过80余年。四川古代即有前、后蜀两朝,这段史实史籍中虽均有记载,然而出土物资料方面则并不多见。今据20世纪80年代成都出土的一通“五代前蜀李氏墓志”之墓志铭,对前蜀时期的史迹、政事、人物、事件,作一考释。此墓志涉及到前蜀皇室成员中的一些史实,则是众多史籍中没有收录的,其难得之处,则在于此。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为配合西宁市城市基础建设,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西宁市经济开发区嘉荣华阳光小区建筑工地进行发掘。发掘过程中,在建筑土堆中发现了一合残墓志。墓志发现地点距发掘区域约15米。原墓葬已被毁,其形制与  相似文献   

3.
翁牛特旗博物馆馆藏两方辽代墓志,内容丰富,涉及人物甚多,为我们深入研究辽代部族、官制、地理、婚俗等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些新资料.本文通过对墓志的解读,结合辽史研究的有关资料,对相关问题略做考释.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在山西省代县城东约一公里左右的代县新城基建工地发现了一块金代墓志铭,现收藏在代县博物馆。墓志铭为石灰青石质,平面呈圭首长方形,即碑形。碑铭通高104厘米,宽68.5厘米,厚17厘米(图一)。碑额部分为圭首,圭首顶宽24.5厘米,底宽68.5厘米,高22厘米,正面中间篆刻有“故李公墓志铭”六字篆书,  相似文献   

5.
《清封一品夫人沈母吴太夫人墓志铭》发现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志文记载了清封一品夫人的家世生平、性格仪貌等,为研究墓主及沈氏家族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证史、补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游松墓志于2011年6月出土于河北省永年县龙泉村西。本文在对墓志铭全文释读及考证志主游松的籍贯、祖源、家世、秉行、履历、升迁、卒葬、恩恤等的基础上,重点对其举荐入仕、临危受命、戍守井陉、匡辅魏室、理民谘政等史实进行了研究和辨析。  相似文献   

7.
董理 《文博》2001,(5):68-71
1992年,长安县韦曲镇乡民于韦曲北原上掘得一方墓志,遂送交长安县文管会。该志盖佚,仅存志石,首题“陈临贺王国太妃墓志铭”。志主施氏,《陈书》、《南史》有载,历陈、隋两代。其专文词艺精研,书法上佳,镌刻工致.堪称古代墓志文中的精品。现对该墓志作以介绍,并释辞、考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唐《周尊师墓志铭》刊刻于乾符四年(877),其出土地及现藏地未详。志文短小精炼,文词优雅,内容涉及中晚唐时期长安道教活动的一些重要讯息,对研究长安吴天观、太清宫的历史沿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特对照原石拓本予以录文句读,并作简要考证,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9.
10.
<正>明刑部尚书张国彦,虽在《明史》中无传记,但多种地方志乘和历史文献中有其生平记载。1980年10月,邯郸市西郊莲花岗出土张国彦夫妇合葬墓志铭,《文物》1986年第9期刊文介绍此事,论述其史料价值,并附录了《张国彦夫妇合葬墓志录文》。可惜未作标点,不便使用。笔者不揣浅陋,试作标点考释,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并请教于方家。 一、张国彦夫妇合葬墓志铭标点 笔者以《文物》1986年第9期刊载的《张国彦夫妇合葬墓志录文》为底本,参校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收藏的张国彦夫妇墓志铭拓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张士贵墓志铭为例,以墓志铭与史籍对勘的方法,对墓志铭记载进行考释,揭示了其史料价值与补史功能,并以此为例对石刻史料的补史、正史功能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12.
宋常祜墓志铭浅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收藏有宋代墓志一方,全称为“宋故敕赐定州助教常君墓志铭”。汉白玉石质,长53厘米,宽59厘米,厚约9厘米。楷书志25行,满行22字,共计469字:该墓志字迹清晰,一字未损,保存较好。  相似文献   

13.
《四川文物》2021,(4):95-103
梁万钟是明代成都府温江县著名仕宦,与同时代的任汉并称为温江的"两督堂"。作为明代温江最具代表性的科举人物,梁万钟与其孙梁祖龄一起,给温江留下了以"鸡鸣读书"为代表的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但长期以来,由于资料不足,历本温江县志、成都府志及四川通志对其人生履历、任职经历等记载有限。通过以新公布的梁万钟墓志铭为研究对象,结合梁万钟任职地的方志材料,可初步厘清梁氏家族谱系,以补传世文献之不足;并通过详实地考证明代温江进士梁万钟的宦途行状,丰富了历史细节,重塑了一代名宦梁万钟的生平,也纠补了传世文献对梁万钟记载中的缺失和谬误。同时,这方梁万钟墓志,还揭示出温江梁氏家族与新都杨氏家族之间的姻亲关系,丰富了新都杨氏家族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4.
契丹小字<耶律副部署墓志铭>(以下简称<署志>)1996年9月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朝克图山的耶律祺家族墓地二号墓.墓志现藏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志盖,正面的斜面刻十二生肖像,中央台面没有刻字(图一).背面刻契丹小字27行(图二).志石刻契丹小字21行(图三).二石共刻契丹小字51行.出土情况已有报导1.现对墓志作一考释.如有不妥之处,尚希诸家博雅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5.
唐李恪墓志铭考释与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李恪墓志铭》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李恪于唐高宗永徽四年被杀后,又以国公礼仪埋葬时撰写的,史料价值极高,可补正史记载之不足.本文针对墓志铭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考释,就李恪被杀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元苌墓志是目前已知北魏迁洛后唯一一方不是邙洛西陵兆域出土的元氏宗室墓志.该志铭在书法上呈现出魏碑书体,基本上结束了隶楷之变中楷化的历程,开启了法度森严的隋唐楷书之先河.  相似文献   

17.
1984年,杨宜中墓于湖北省安陆市李店区刘庙乡四里大队仰家园被发现,为安陆市目前唯一发现的一座元代墓葬。据墓志铭记载,墓主人杨宜中生于安庆路,为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到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间人。墓志铭的世系和家族概况记载明确,对于研究元代汉人家族、民族融合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丰富了安陆地方历史文化。文章从杨宜中生平、杨氏家族概况、杨氏家族自安庆徙居德安的原因、与杨氏家族通婚的吕氏家族辨析、墓志铭所载民族融合情况等五个角度出发,钩深索隐,对该墓志铭进行解读与考释。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近现代名画家张大千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经常被人聊起的人。从他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就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幻想,生前拥有令人羡慕的奢华生活和辉煌艺术,身后又被各种人根据需要不断改造重构。世人往往只看到大千先生表面的风流潇洒与荣华富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大唐国公礼葬故祐墓志铭》,对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子李祐的生平事迹及李祐谋逆事件和唐朝处理这个事件的整个过程,结合《旧唐书·太宗诸子传》之《李祐传》进行了研究,并就唐太宗令诸王之藩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大唐故临川郡长公主墓志铭》为中心,结合唐临川长公主墓出土的两通诏书刻石,对李孟姜公主由郡公主升为郡长公主的历史原因进行考察,得出结论——"皇之姑,封大长公主,皇姊妹,封长公主,皇女,封公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