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冯乃超同志是创造社后期的中坚分子、著名诗人。他的诗集《红纱灯》,早在30年代我就读过。《红纱灯》共收人43首诗作,包括八辑,诗集主调可以说是反映了爱情失意的痛苦和人生痛苦的缠绵的哀怨,表现诗人伤感万端的心曲。但诗人自称,这是他在日本探索新诗创作的道路所写的一些象征主义诗篇。他在这本诗集的序言中说:“你们会见到小鸟停在树梢震落他的羽毛,你们也知道昆虫会脱掉他的旧壳;这是我的过去。我的诗集,也是一片羽毛,一个蝉蜕。”他表示,从此要告别朦胧伤感闪闪耀耀的“红纱灯”。  相似文献   

2.
本据有关资料考证了吉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抄稿本《遂初堂诗》,为清代诗人潘耒未刊诗稿,它的发现补充了潘耒已刊诗集《遂初堂诗集》中所缺一年的诗作,是研究潘耒诗与生平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
《桐埜诗集》虽在康熙时有刻本,但距周渔璜辞世仅五十多年,沈德潜选辑《国朝诗别裁》时,已经慨叹“未得全稿”,则其身后之寂寞,不难想见。在渔璜逝世285年之后,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桐埜诗集》的校注本,这本是一件好事,但遗憾的是没有把它办好。清代学为给古人诗歌作注,立下了科学的标准,杭世骏写的王琦《李太白全集辑注》序云:“作以才为主,而辅之以学,兴到笔随,第抽其平日之腹笥,而纵横漫衍,以极其所至,不必沾沾獭祭也。  相似文献   

4.
朱熹《诗集传》自序是《诗经》序跋中重要的篇目,体现了《诗集传》的创作动机和“诗经宋学”的学术特质.《诗集传》自序之创作时间并非是朱熹自己所言的“淳熙四年(1177年)”,应在公元1177年《诗集解》成书以后,其时《诗集传》之创作思想亦已成熟;《诗集传》自序是朱熹专为《诗集传》所作,并非之前学者所认为的,是朱熹为《诗集解》创作的旧序.通过《诗集传》自序与《诗大序》、《诗谱序》的比较,可见朱熹在诗经学根本问题上所持观点的特殊性.《诗集传》自序采用了“语录体”之体例进行创作,朱熹借助这种模仿圣贤口吻的文体,增强该书的学术影响.《诗集传》自序对宋代以后的《诗经》著述和版本之序跋,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存在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印度伟大诗人、哲学家泰戈尔(1861—1941),被世人称为诗圣、诗哲。曾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园丁》、《拾果》、《新月》、《吉坛迦俐》等著名诗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他的诗集多赞颂大自然,他创立大学,亦授课于森林之中。当甘地宣布对英国不合作时,他即参加,并把自己的称号勋章还给英印政府。他的为人是严正而富有正义感的。泰戈尔的思想和诗集,当时对我国文坛影响很大,有很多文人学者崇拜泰戈尔。如当时北大出身的著名诗人、小说家冰心(谢婉莹)女士以及徐志摩先生为中心的新月派、受泰戈尔的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6.
马曜、缪鸾和合著《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一书终于出版了。这是我期待已久的。欢庆之余,我愿意郑重地向民族学者、历史学者和广大读者推荐。这实在是一本很有创见性的著作。 1963年作者马、缪两位同志曾以《从西双版纳看西周》为题发表论文于《学术研究》第1、3、5各期上。1978年他俩在论文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增补,作为“征求意见稿”(油印本)分送各地学者征求意见,以期精益求精,更加完善。不幸1979年缪鸾和同志忽患胃癌不治病故,马曜同志丧失了一个亲密的合作者;不久他调任云南民族学院院长,行政工作繁忙,直至近年才得机会修改完毕。题为今名出版,距最初论文发表时间已二十余年了。我以自己从事古史研究的体会,觉得研究古史困难很多,除了甲骨金文和文献资料以外,必须利用姊妹学科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尤其是文化人类学。因为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日前,一位兰州军人正努力实施着一项标志性的宏伟计划,那就是撰写一部10万行的世界上最长的抒情长诗,这部长诗的名字叫:《中国》。这位军人就是31岁的兰州军区《西北军事文学》编辑马萧萧。16岁出诗集,被评为“全国中学生十大校园诗人”也许是家庭传统的影响,也许是家乡的青山绿水赋予了他一份份灵感,到了小学五年级,马萧萧就开始写上了新诗。读初一的时候,马萧萧在江苏《春笋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诗。从此,他的那些天真烂漫、晶莹剔透的诗开始陆续地变成铅字,这使他开始陶醉于写诗而不能自拔。此后,《诗歌报》、《星星诗刊》、《湖南文学》等各地报刊不断发表他的作品。他的诗引起了臧克家、张志民等老诗人的注意,并得到很高的评价。有的报刊则以“少年诗人马萧萧”为题隆重推出这位“新星”。进入高中后不久,16岁的马萧萧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甜甜的季节》。一年之后,他又出版了第二本诗集《少年诗人马萧萧诗选》。正当同学们为了升学苦苦拼搏的时候,马萧萧却在埋头写诗。在这种情况下,马萧萧创办了我国第一张铅印的中学生自办的诗报———《青少年诗报》。这是马萧萧的一个创举,这个创举使他能让更多的迷恋诗歌的中学生在上面发表诗作。1987年,马萧萧与洪烛、邱华栋、...  相似文献   

8.
组这一期稿件时,正值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在长江流域的上空演绎。跟大部分人一样,我也去买了一幅日食观测镜。随镜附送的宣传卡片上的几行字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上网一查,才知道这几句话其实是温家宝总理在某大学所作的一个即席演讲中提到的,后来随同他的《仰望星空》一诗一同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相似文献   

9.
《满族诗丛》诗序二章康启昌青山万卷不寂寞──序佟明光诗集《俯瞰高原》这是你的第四本诗集。白云幽石之恋,你与山水结下不解之缘。滚滚红尘淡化成浅绿,狭涧深谷巍巍洋洋。青山万卷耸起你跋涉山水四十年的丰碑。你从高岩走来,在《桦皮船》的湍流中找到母亲留给你的胞...  相似文献   

10.
《海市杂诗》一册,是九十四年前有关上海的诗集,分上下两卷,稿本。题"宝山沈慧孙、穉聪著"。凡诗一百五十二首,残缺一首。编成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似未曾刊印。书之来源,系1961年6月陈叔  相似文献   

11.
海灯法师一生中为了参透禅关与精练拳法,曾到处云游“妙龄一衲到诸方”(《习定》),“古稀不作衰龄想,两脚犹堪踏九州”(《杂吟》其二),从他云游与住锡的地方,不难看出他的禅学思想之所在,我想从他的诗集里勾稽出一些作品,对他的禅学进展作一点概括。这对于研究探讨《少林云水诗集》恐怕不无一点益处吧。海灯关于少林寺及其相关的诗最多,计有《白马寺古》、《中岳晚眺》、《清明夜祖庭修法》、《少林文室杂》、《嵩山道中闻鸟帝》等多首。他自己也说“我是少林亲子弟”,这是因为少林寺是禅宗的祖庭,是少林拳法的发源地,海灯一…  相似文献   

12.
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研究的最高成就,也是继《毛诗郑笺》、《毛诗正义》之后,《诗经》研究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诗集传》之所以能有如此显赫的地位,并非出于偶然,归结起来,原因有三:其一,到了宋代,《诗经》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欧阳修的《诗本义》与苏辙的《诗集传》,都能在诗旨、诗义的阐述方面有所创新,不完全迷信于旧说。此后,又有王质的《待总闻》、郑樵的《诗辨安》等,对《毛诗人《郑笺》中的不少见解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种疑古派的新潮流,由破到立,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那就是朱惠的《诗集传》…  相似文献   

13.
龚贤(1619—1689年),字野遗,号半千,是清初的著名画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集,载籍相传,名《香草堂集》,也有个别作《草香堂集》或《草香亭集》。但遍查清代藏书家和各大图书馆的入藏目录,都没有见过这部诗集的著录。有人猜测"他的最主要的诗文集《香草堂集》,可能从来就没有付刻,也许刻书以后早就被毁禁或湮没了。"现在,我们从安徽歙县文化馆找到一册精抄本的龚贤诗集,可以澄清上面的问题(图见49页)。  相似文献   

14.
读《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宗勉 《百年潮》2001,(5):71-74
《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已于今年4月出版,这是令人欣慰的,虽然伴有一丝遗憾。说“遗憾”,是因为到这本有关《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的遗稿,不能不使人想到,如果胡绳同志生前能指导课题组写完这本书那有多好!再如果胡绳当年能亲笔写出这本书,那当然更好了!可是,“天命”难违,他的工作特别是身体状况使这些都成为不可能。所幸留下了这本遗稿,并且在他走后不到半年就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多少可以弥补上述遗憾,所以终究是件叫人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15.
郭老的诗集《潮汐集》中的《汐集》,编集了他1945年前的旧体诗词。其中绝大部分诗词是我在郭老身边工作时的作品,因此这本集子特别使我感到亲切,令我喜爱。 不久前我在《汐集》中翻到一首《夜会散后》,吟咏一过,颇觉“似曾相识”;仔细思索一下,原来我的舅父陈叔谅先生,曾通过我求郭老墨宝,郭老题的正是这首诗。陈叔谅是陈布雷的胞弟,曾任浙江大学教授,现任浙江博物馆顾问,这幅字现在还悬挂在他的客厅里。我趁赴杭之便,把立轴上的诗抄下来,并拍了一张照片。然而,同是  相似文献   

16.
《敦煌唐人诗集残卷》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王重民先生辑录而成的,1962年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后收入《全唐诗外编》。该书在编者按中说:“这两个唐人诗词残卷,是被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劫走的写卷之一……”“卷中有诗七十二首,从未见过著录。它们的作者是唐朝中期我国国内民族战争中被吐蕃俘虏的两个汉族人。一人姓氏已不可考,只知他在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吐蕃攻占敦煌后,在这一年秋天被押解离开敦煌,  相似文献   

17.
刊登在《炎黄春秋》2003年第8期上的《朱德追述国民党上将范石生》的文章,追忆朱总和周总理与侯方岳同志谈论范石生的种种情况,该文中有关段落涉及先父赵薪传(字贯一)和世交马曜教授(2003年访谈时93岁,白族,原云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健在)。据我所知:有的记述是不准确的。为了澄清史实,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专门拜访了马曜教授,作了核实。现将史实情况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当北就市社科联副教授李德堂从某出版社取回他创作的长篇小说《人问罪》的时候,他几乎流下眼泪。活了大半辈子,当了副教授,零星的论文也没少写,但真正称得起有份量的,还是这本沉甸甸的书。他是用了近10年的心血创作的,那里有他童年在农村的凄凉和梦幻般的经历,有的评论家看过清样后就写出评论:”气势宏大,情节曲折,气韵饱满,风格悲郁。”出版社准备为老李开个作品讨论会,北京市作协也把这部长篇做为自己会员的一部力作,而他的长篇诗集《历史的痕迹》也将印行,谁都说50多岁的老李该走红了。老李回家把书交给老伴,老伴竟没有伸…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四库著录的《高氏三宴诗集》版本、编者诸问题汤华泉《四库全书》于集部总集类收录有《高氏三宴诗集》三卷,书首提要云:“唐高正臣辑,所载皆同人会实之诗。……卷尾有‘夷白堂重雕’字样。考宋鲍慎由钦止元六年进士,著有《夷白堂集》,所刊书籍甚伙,……故并为之...  相似文献   

20.
一《桐聎诗集》虽在康熙时有刻本,但距周渔璜辞世仅五十多年,沈德潜选辑《国朝诗别裁》时,已经慨叹“未得全稿”,则其身后之寂寞,不难想见。在渔璜逝世285年之后,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桐聎诗集》的校注本,这本是一件好事,但遗憾的是没有把它办好。清代学者为给古人诗歌作注,立下了科学的标准,杭世骏写的王琦《李太白全集辑注》序云:“作者以才为主,而辅之以学,兴到笔随,第抽其平日之腹笥,而纵横漫衍,以极其所至,不必沾沾獭祭也。为之笺与疏者,必语语核其指归,而意象乃明;必字字还其根据,而证佐乃确。才不必言,夫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