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和墓志》是与隋末李轨河西大凉政权有关的石刻史料,主要记载了大凉"安乐"年号及其与薛举西秦政权的战争。志文虽简略,但与传世史料相对照,仍为了解偏居一隅的李轨政权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铁勒契艹必 部是我国中世民族史上一个朴朔迷离的部族。其最早以“高车解批部”见于《魏书》记载。北魏太和十一年 ( 487) ,随高车酋长西迁车师前部 (今新疆吐鲁番 )。隋炀帝大业元年 ( 60 2 ) ,突兀而起 ,击败称霸西域的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 ,在贪汗山 (今新疆博格多山 )北建立了一个号令邻国的强大的铁勒汗国。但旋起旋落 ,建国仅十年左右 ,就复为西突厥所并。自是 ,其部落又开始了频繁的迁徙过程 :自隋末唐初 ,迄五代后唐 ,龟兹之北 ,热海之上 ,河西凉州 ,多览葛南 ,黑山外 ,振武境等等 ,无不遗存有契艹必 主支驻收逗留的痕迹。本文详考了铁勒契艹必 部的盛衰和迁徙的全过程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有关这个部族的诸多迷雾  相似文献   

3.
凉州·武威     
从兰州向西,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站是武威。武威位于河西走廊的东部,是前121年西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击河西击溃匈奴,决定在河西设郡置县时最后一个设郡的地方,时间大约在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武威郡当时领十县,郡治最早在今天武威市民勤县东北部,  相似文献   

4.
说起唐代凉州姑臧(今武威)安氏 ,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隋末唐初唐高祖李渊手下做官的安兴贵。他因帮助唐王平息当时割据凉州的大凉王李轨有功 ,被诏为皇朝右骄卫将军、左武卫将军、上柱国凉公 ,食邑600户。但其子安元寿两唐书均无传 ,仅《唐会要》卷七十二有他曾为夏州群牧使的点滴记载 ,所以 ,其人在史学界鲜为人知。1972年12月陕西省昭陵(唐太宗墓)陪葬墓(即安元寿墓)出土的“大唐故右威卫将军上柱国安府君墓志” ,较详细地记载了安元寿的生平 ,为我们了解其人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可补史书之缺。根据墓志可知 ,安元寿 ,字茂龄 ,…  相似文献   

5.
在隋末唐初的乱局中,岭南因为僻处南疆而未介入中原逐鹿的大战,从而显得相对平静,但这不过是表面现象。事实上,因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多样,岭南的割据局面之复杂,并不亚于中原地区。本文运用政区地理和政治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复原了隋末唐初岭南地区的政治形势,将众多的地方势力一一勾勒出来,并考证出诸多史籍记载不确和不全之处:前者如被夸大的邓文进、宁长真、冯盎等割据势力;后者如实力强大却广被忽视的李光度,以及南康州周边地区晦暗不明的陈氏集团等。  相似文献   

6.
薛延陀是铁勒的一支。隋末唐初,在我国北方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崭露头角,并建立汗国,一度成为大漠南北的执牛耳者。然而作为唐朝一个特殊地方政权,即薛延陀汗国的历史,始终被冷落。在几部通史和有关的断代史中,多少都带有粗略、谬戾之弊,又多  相似文献   

7.
武威,古为羌戎之地,战国至秦属乌孙和月氏,汉初为匈奴右地属休屠王。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平河西匈奴,在此置武威郡和姑臧县治;武威,即大汉军威到达河西之意。三国魏兼凉州治,因地处西北而寒凉,故武威又称凉州。东晋十六国前、后、南、北凉及唐初李轨大凉皆曾建都于此。唐为凉州、武威郡、姑臧、神鸟县治,并设大都督、中都督府及河西节度使。唐末陷于吐蕃。宋属西夏西凉府……正因为凉州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武威定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古人有许多征战凉州的诗词,以唐王翰的《…  相似文献   

8.
前凉张天锡时期的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凉张天锡时期的佛教杜斗城前凉是十六国早期建立在河西地区的一个政权。其奠基者为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张轨。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张轨提出到凉州任职,晋惠帝授其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张轨即带家人离京赴任。公元314年,张轨病卒。晋愍帝以其子张为都督凉州...  相似文献   

9.
常何是隋末唐初的一个重要人物。由于《隋书》中未提到常何,两唐书只在《马周传》、《东夷传·高丽》、《李密传》和《太宗本纪下》中提及,语焉不详。因此,长期以来对常何研究甚少。可喜的是在敦煌遗书中发现了一卷李义府撰《常何墓碑》,为我们研究常何其人及隋末唐初...  相似文献   

10.
前凉行政地理区划初探(凉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凉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由张轨以河西之地为主建立的一个区域性政权.西汉时,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降,汉武帝以其故地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等河西四郡.昭帝时打败西羌置金城郡,合称河西五郡.东汉增置西平、西海、西郡.晋惠帝又置狄道郡.加上陇西、南安共十郡之地.前凉的政区主要是在这十郡的基础上进行分割与增设,对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各政权及北魏、北周的河西陇右政区划分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晋书·地理志》不载前凉政区,《魏书·地形志》又过于疏阔,使我们难以窥其大概.清洪亮吉作《十六国  相似文献   

11.
在皖南特别是在徽州一带,流傳着不少关于汪华起兵反陏的傳說和故事。但是近来出版的隋唐史和隋末农民战爭的書籍,却没有关于汪华起兵的記载;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卷3《隋末羣雄割据簡表》列有汪华一条,也非常簡略。究竟汪华起兵反隋的真实內容怎样,特别是汪华起兵的性质怎样,汪华起兵在历史上的作用怎样,都有待于史学工作者的研究。本文試图在这两方面提出一些意見,以供讨論。  相似文献   

12.
正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总共有二十三年,期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治理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历史内涵很多,核心是天下大乱之后迎来的大治。唐太宗即位之前的几年时间里,隋末唐初的社会景象令人闻之悚然。隋末竭泽而渔的政策以及战乱的冲击,导致社会经济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以及世道人心极度黑暗,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但是,在  相似文献   

13.
四川绵阳碧水寺第10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全文刻录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鳓。从文献记载来看,碧水寺是由令狐元轨于唐开元初年施造。碧水寺摩崖造像的风格一是来自关中地区的“长安样式”,二是具有隋末唐初“尉迟”画风。  相似文献   

14.
张氏曹氏归义军政权的胡汉联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议潮父张谦逸娶敦煌粟特人安氏建立了与粟特人的联盟 ,张议潮依靠这种联盟推翻吐蕃在敦煌的统治 ,建立了归义军政权 ,张议潮与粟特人安景出任节度使和副使。归义军政权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联合政权 ,粟特人在归义军时期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少数民族。归义军节度使都非常注意胡汉联姻 ,通过这种联姻关系团结了敦煌地区的各族居民 ,在收复敦煌及河西地区的战争中以及巩固归义军政权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兴起及原因 (一)关于票号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 关于山西票号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远溯隋唐,近迄道光之说,前后相差1200多年,现把几种意见介绍如下: 1.隋末唐初说 英籍的上海传教士艾约瑟提出票号起源于隋末唐初。他认为:盐和铁是古代重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山西商人早在2000多年前已经开始从事相关的长途贩运,并在长期交易中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资本,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至唐朝发展为票号。1923年,马寅初先生撰文表示同意此说:“尝考吾国银行业发轫于山西。盖山西出产,以盐铁为大宗,获利甚厚……不可无特殊之机关以任运送保管之责,于是票庄新兴…  相似文献   

16.
五凉时河西走廊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县)有东、西两苑。根据史书记载,两苑居住人户甚众,他们应是兵户,所以两苑当为兵户居住的军营,特别是东苑,情况更为突出明显。五凉政权虽然更替,但东苑却未见消失,一直作为军营存在于五凉时期。因此,对此加以考订,对于五凉时期的兵制和兵役的研  相似文献   

17.
归义军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张议潮乘吐蕃势衰,联合当地各族人民起事,驱逐吐蕃守将,建立了以汉人为主的政权。大中五年(851年),唐任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从此,直到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为西夏所灭,除张承奉一度称金山国外,归义军存在了一百七十余年。不论从中西交通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西北民族史的角度来看,这个曾在河西起了重要作用的地方政权,都应受到充分的重视。但是,由于吐蕃、回鹘、西夏先后阻隔,中原地区流传下来的史籍所记瓜沙史事简陋而且多误,因此,沙  相似文献   

18.
方勇 《神州》2013,(8):18-18
夏、商、周三代续至秦汉,长江中下游以南,"百越"族兴起,汉唐史籍习惯上把居住在山区的一支称为"山越"。山越人断发纹身,尚武习战,过着"饭稻羮鱼"和"火耕水耨"的生活。直至孙吴起兵,前后几十年间对山越的征战,山越人也延续了几十年的抵抗,最终走向归附和同化。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吴名将贺齐平定山越后,便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设郡建县,将山越的部落政权体制纳入到孙吴封建集权的统治。由部落政权体制过渡到封建集权体制是一大进步,无论对发展农  相似文献   

19.
西汉武威郡究竟置于何年?古今中外史学家发表过很多意见,其中近人陈梦家先生《汉简缀述·河西四郡的设置年代》一文,是一篇颇有影响的文章。陈文认为武威郡置于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至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间。他把置武威郡年代的下限定为元康四年,理由是《汉书·赵充国传》记载,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用兵西羌,酒泉太守辛武贤奏“屯兵在武威、张掖、酒泉万骑以  相似文献   

20.
文庙奇碑     
王蓬 《丝绸之路》2006,(12):63-64
到武威必去庙,因为这座规模宏阔,已有近7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群落是见证武威,甚至可以说是见证整个河西走廊化教育发展的缩影。进庙则必参观西夏碑,因为此碑不仅见证了一个建立国家达200年之久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国,还见证了他们创造的比繁体汉字还要复杂的西夏字。因此,阅读明白了庙与西夏奇碑,也就明白了半个武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