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桐源 《沧桑》2008,(5):235-236
山西新绛民间木版年画是宝贵的民间艺术财富,文章以总述中国传统民间木版年画为前提,引出山西新绛民间木版年画,深入的分析取材、用线、着色等特点,并和其他地区木版年画进行对比研究,说明新绛民间木版年画独有的特点,同时对继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范育桦 《东方收藏》2024,(1):150-152
木版年画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审美与创造,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武强木版年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紧随时代步伐,在做好传承的前提下,结合传统木版年画视觉语言迎合现代社会审美。文章以研究武强木版年画吉祥文化的视觉语言为基础,讨论其构图、造型、象征符号等要点,探索如何通过设计法则与传统年画的融合应用,沉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展现内在灵魂,从而赋予传统年画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带来了新的解读方式和传承方式,实现了传统文化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数字化的形式注重参与者的交互性,在精神层面给用户带来满足感,朱仙镇木版年画应打破现有创作传统与困境,重塑文化新形象。文章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概述、困境进行讨论分析,结合文化创新案例,提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创新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有着400多年历史,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杨"。2006年5月20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的木刻版画最早由徽州传入,最初兴盛则在山塘街。山塘街是当时苏州商业最繁荣的地区,外地商人来苏,总是先到这一地区立足,徽州木刻  相似文献   

5.
程宜 《收藏家》2012,(9):61-66
佛山木版年画是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因在广东佛山镇生产而得名。明清时佛山曾是全国年画生产和批量销售中心之一,特别在清代乾隆、嘉靖年间至抗日战争前,发展最为鼎盛。  相似文献   

6.
桃花坞彩色木刻年画──采茶春牛图凌波桃花坞位于江南水乡名城——江苏苏州阊门内。桃花坞自明代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木版年画产地之一,它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的木版年画齐名。桃花坞木版年画无论在内容、构图、雕版、套色等各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7.
刘振 《神州》2011,(13):70-74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年画作为中国独有的一朵艺术奇葩,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精华。朱仙镇在河南省开封市城南10公里,虽然是个小镇,明至清朝中叶却为中原商坞要冲,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它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合称中国四大名镇。朱仙镇木版年画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  相似文献   

8.
程宇辉  陈辉 《东方收藏》2022,(2):116-118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不仅历史非常久远,而且民俗特征浓厚,具有自身独有的艺术风格特色。本文通过分析朱仙镇木版年画在现代插画设计中的应用,从年画的内容、颜色、风格方面说明它对现代插画设计的启发以及造成的深远影响,从而提高现代插画设计的文化内在涵养并推动朱仙镇木版年画这项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史月刊》2011,(1):1
杨柳青年画为木版印绘制品,是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约产生于明代崇祯年间,清雍、乾至光绪初期为鼎盛期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  相似文献   

10.
在山东西部为数不多的的民间美术中,阳谷县张秋木版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了鲁西人民刚劲、朴实、豪迈、大方的人文特征而流传于鲁西大地,并促成了山东西部年画产地的发展,它与山东中部杨家埠年画相呼应,共同促成了山东民间年画的繁荣。2008年,张秋木版年画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1.
滩头年画     
<正>滩头位于湖南省隆回县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这个风景秀美的小镇孕育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珍品——滩头年画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它和全国最负盛名的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合称中国四大  相似文献   

12.
郑海涛 《收藏家》2013,(12):82-86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兴于宋代,盛于明、清。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近岁节,市井皆印买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是中国记载最早的民间木版年画。它题材丰富、造型古拙夸张、构图饱满、线条单纯、色彩浓重强烈,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发展,为鲁迅先生所称道,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2006年,朱仙镇年画被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人们所了解、欣赏,收藏它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种类丰富多彩,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每到年关,人们都要买些木版年画贴到门上,贴到灶房、车辆、牛圈、粮仓,以营造祥和美满的过年气氛,表达人民安居乐业、保富平安的朴实愿望。五谷丰登、宅院安全、避邪驱灾,在年画中都能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早期上海小校场木版年画,深受苏州桃花坞年画影响,店铺多为仿冒桃花坞的作品。清末民初,小校场石印年画以其题材新颖、色彩艳丽、物美价廉而盛极一时,木版年画开始走向尾声。而月份牌年画的出现,又开创了中国年画史上一个特殊的辉煌时期。正是近代西方印刷技术的传入,彻底改变了中国年画的命运。上海小校场年画的嬗变,清晰地呈现了传统年画消亡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文史月刊》2011,(1):F0002-F0002
杨柳青年画为木版印绘制品,是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约产生于明代崇祯年间,清雍、乾至光绪初期为鼎盛期。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勾、刻、刷、画、裱等纯手工制作、具有笔法细腻、人物秀丽、色彩明艳、气氛祥和、情节幽默、题词有趣等特色.  相似文献   

16.
由山东省民俗学会主办的2003年迎新春中国年画楹联学术研讨会2003年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在济南召开。 会议论文就中国民间年画的民俗特性与人文精神、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山东民间年画的内客和审美特征,以及杨家埠木版年画、东昌府年画、平度年画、朱仙镇木版年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重要代表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兴于明初,盛于清代的乾嘉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与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全国三大木版年画。文章通过对“非遗”视域下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与创新路径的研究,进行相关梳理和归纳,望能够为业界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8.
历史沿革 桃花坞木板年画是我国南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民间木刻年画,因产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的桃花坞而得名。桃花坞木版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优秀的民间艺术流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称为“姑苏版”,当时的苏州枫桥、山塘、虎丘和阊门内桃花坞一带.有数十家画铺,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到百万张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9月,因机缘巧合,我曾有幸接触到一批出自黄陂木兰山麓有名的木版年画之乡——长轩岭张都桥村的木版年画和一些雕版木模,并对它们透露出的浓浓的民俗文化风情着迷。据《黄陂通史》载,黄陂木版年画制作兴盛于明代永乐年间,燕王朱棣篡位后推崇道教玄武大帝,在全国各地大兴寺观庙宇,黄陂木兰山因是释、道香火圣地,每年年关前后,各地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当时,张都桥村傅家大湾、周前湾的艺人们看到商机,用木版印制《如来佛》《玄武大帝》《观音菩萨》等大量道、佛宗教题材的年画,受到香客欢迎,渐渐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20.
楊柳青木版年画,从明代崇禎(公元1628—1644年)間开始印制,到了清代雍正、乾隆年間更加繁荣。光緒十年时(公元1885年)是木版年画极盛时期,年画成为我国过年过节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民間艺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