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聚落考古的实践,在中国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早在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和中国考古学家李济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时,已经有了聚落考古的萌芽。到了1928年开始发掘安阳殷墟时,已经大规模地揭露殷墟宫殿区和王陵区,实质上这就是在做聚落考古,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明确的聚落考古的理念罢了。苏联考古界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一批年轻的学者批评传统的考古学"见物不见人",从1934到1940年,着手在乌克兰境内的特里  相似文献   

2.
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黄淮冲积平原,是历史上名的黄泛区,较深的泥沙淤积影响了这一地区许多学术问题的探讨。依据古籍记载和近代学的考证,商丘又是先商民族的发源地,正因如此,不少考古工作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来商丘一带寻找先商化的踪迹,但均未达到理想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的极力倡导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哈佛大学皮保德博物馆组成的中美联合考古队曾多次来商丘进行考古调查和考古试掘,力求寻找殷商化的前身。  相似文献   

3.
《中国考古大发现(增订本)》刘尊志主编齐鲁书社2019年10月本书是一线考古学家写给普通读者的公众考古学读本,取释疑、解谜、改写、补写、印证历史的角度,记述中国考古领域的32次重大考古发现——从窥探高原王国的秘密到发掘神秘的地下宫殿,从寻觅田野岩画到解读石窟雕塑……涵盖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通过一个个迷人的考古故事,展示了中华文明曾经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全球范围内动物考古研究方兴未艾,其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为考古学家提供了有关过去人类社会不可多得的信息,推动了考古学研究走向深入.动物考古实际上是研究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学问. 考古学家们日益重视利用从动物骨骼上获得的信息展开考古研究,动物考古学家为此做出很大努力,尽量从出土动物骨骼上挖掘信息.为此必须从收集基本数据开始,也就是从测量出土动物骨骼入手.  相似文献   

5.
“正当的历史观”:论李济的考古学研究与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晓英 《考古》2012,(6):82-92
张光直曾指出,李济的考古学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特别深远的影响":坚持使用第一手科学取得的经验材料、主张考古遗物的分类应以可定量的有形的东西为基础、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出发对考古资料作解释、不把对中国问题研究的视野局限于中  相似文献   

6.
香港地区史前考古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地区的史前考古一经起步就十分注重环境考古的研究;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至今,学者们不断地探讨着不同地貌与遗址的关系,并就香港新生代晚期以来的环境、气候、海平面升降变迁等作出了系统科学的结论。考古学家进一步从贝丘遗址中贝类软体动物遗存的变化,推断出先民们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甚至汉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7.
植物淀粉粒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很多研究方法逐渐被应用到考古学,为考古学家提供了更多古人类文化的信息,并衍生出新的研究方向如分子生物考古、环境考古、冶金考古和植物考古等等。植物考古以考古出土的植物遗存为研究对象,借助一些植物学的方法认识和了解古代人与植物的相互关系,比如古代人类经济生活、农作  相似文献   

8.
在各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渗透,从事跨学科研究是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民族考古学”作为考古学与民族学相结合的产物,因其对于推动考古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正日益受到人类学家特别是考古学家的重视。在国外,考古学诞生的初期(19世纪中期),人们就开始引用民族志材料来解释考古发现。本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新考古学的兴起,民族考古学正式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学者虽然早在五、六十年代就综合运用民族志资料和考古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但对民族考古学进行自觉的理论探讨,则是从80年代初才开…  相似文献   

9.
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考古学中聚落考古的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由张光直首先引入中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20多年中,聚落考古学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家对聚落考古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比较熟悉,在实践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可以说,聚落考古学当前已经与地层学、类型学一样成为了中国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欧文·劳斯这篇与张光直的名篇同名的文章都是发表于1972年。在那个年代,西方考古学中的聚落考古研究正是方兴未艾。虽然同为全面介绍聚落考古学的论文,但劳斯在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上与张光直却有很大的不同。张光直主要侧重聚落考古在社会关系研究方面的作用,与威利和特里格一样认为聚落考古就是运用考古资料进行社会关系的研究。而劳斯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看待聚落形态概念在考古研究中的作用,受系统论的影响较大。将这篇文章与以往介绍到国内的聚落考古方面的文献结合阅读,会对西方聚落考古学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劳斯认为一个人群的生活系由三个系统所组成,即生态系统、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反映了对环境的适应和资源的利用,文化系统系指人们的日常行为,社会系统则是指各类组织性的群体、机构和制度。在针对过去人类生活的全部问题中,聚落形态的概念(本文作者用的是残存聚落形态,指出了聚落形态作为考古遗存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认为它是由人类行为点的网络和每个点位的行为组合所构成)在与此三个系统有关的研究中特别有用。运用聚落形态方法,不仅可以研究文化的社会关系方面,也可以研究文化的生态和行为方面。在实践中,可以从这三类系统所拥有的亚系统入手,寻找证据以重建以上三类系统,复原人类的生活。他将聚落形态分为三个类型,即分散型、集中型和共生型。其中最有启发性的是维生和专职共生形态,它为研究文明化问题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工具。另外,从聚落形态的概念出发,劳斯还探讨了文明与城市化的区别及其在考古学实践上的价值,也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考古学:走出自己的路》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著,故宫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发行。该书为32开,定价76元。《中国考古学:走出自己的路》一书以中国考古史上18位代表人物及其所处的时代为对象,回顾和反思了中国考古学走过的近百年历程。讨论了中国考古学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走什么样的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嫩江流域原始文化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嫩江地区的考古工作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了,1930年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梁思永先生在嫩江之涯的昂昂溪科学地发掘了新石器时代墓葬,取得了一批珍贵的科学资料,为嫩江流域考古学的研究开创了良好的开端。在梁先生到东北工作的前后,俄国人路卡什金、包诺索夫.日本人奥田直荣都先后到过昂昂溪做过考古工作,但他们的工作仅限于地面采集。新中国的成立为考古学的发  相似文献   

12.
袁靖 《南方文物》2010,(4):18-25
<正>夏鼐先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是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今年是夏鼐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  相似文献   

13.
陈畅 《四川文物》2005,(6):87-92
李济、苏秉琦、邹衡三位考古学家及其代表作对中国考古学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三位先生及其代表作中所体现的考古类型学方法的异同,从个体社会化差异方面探讨造成学术研究方面差别的角度来看,现实考古工作和研究中应尽量排除历史过程和因果关系的影响,更加体现人本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一个美国人类学家看中国考古学的一些重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美国人类学家看中国考古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张光直编者按:1994年10月15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张光直先生,应邀到河南郑州西山,为国家文物局第八期考古领队培训班的学员和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作了题为《一个美国人类学家看中国考古学的一些...  相似文献   

15.
“从全新的视角认识北朝化”,是我国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命题。苏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重建中国古史”出发,以“区系类型”为纲,以“中国明起源”为中心而展开的考古学化研究中,对“晋化考古”给予了高度关注。他把“山西省境连接中原与北方两大化区系(红山与仰韶)化遗存的研究”作为“80年代考古工作成果两大项”中的第一大项。  相似文献   

16.
陈星灿 《南方文物》2011,(2):85-88,76,77
陈星灿先生的《考古学对于认识中国早期历史的贡献——中外考古学家的互动及中国文明起源范式的演变》讨论的仍然是考古学研究的范式,不过这里是个案性的范式,是对当下各界普遍比较关心的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研究历程的系统的、整体性反思。文明起源问题一直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热点,也是考古资料、理论方法的试金石。他概括中国考古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上大致经历了四个范式或者说阶段性认识,并从资料到方法、到理论包括观点形成的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寻绎考古学进步和学术运行的内在轨迹。文中着重对从解放前的仰韶文化向东、龙山文化向西发展的东西二元对立说到上世纪50~70年代盛行的中原中心说,以及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主流观点的多元一体说形成与流行花费了较多的笔墨。他指出,"在中国文明起源范式这个问题的讨论上,中外考古学家的互动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文化现象,也可以说这四种范式是经过中外考古学家的共同努力得以完成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说明,一种可以构成范式的学说的形成,既是时代性的标志,也必具有广博的学术与社会基础,考古学必须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汲取当时一切必要的知识与思想,方能有所进步,固步自封,最终只能使自己变成井底之蛙。  相似文献   

17.
靳枫毅 《北方文物》2012,(2):108-112
2011年12月3日零时5分,我敬爱的导师中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东北考古与边疆民族考古泰斗、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一代宗师佟柱臣先生的心脏突然停  相似文献   

18.
罗宗真先生,江西吉安人,1928年出生于上海,是我国知名的文物考古专家。自1950年从南京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到南京博物院,在著名考古学家曾昭燏、尹焕章等的指导下从事江苏省文物考古和历史研究及考古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2001年1月似乎很不吉利。这个月我接连收到两个噩耗。一个是在4号的凌晨,李永迪从台北打来电话,告知美籍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于1月3日(美东时间)凌晨2时在美国仙逝。另一个是在20号左右,有美国的朋友通过E MAIL告知,1月16日,著名考古学家马尼士(Richard Stockton MacNeish)驾车行驶在中美洲玛雅山区途中出了车祸,后送至伯利兹(Belize),不幸去世,享年83岁(1918-2001年)。马尼士是美国著名考古学家,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学者。上世纪40年代末以来,他长期在中美洲  相似文献   

20.
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盖山林先生主编的&lt;蒙古学百科全书*文物考古卷&gt;一书,于2004年12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目前已在全国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