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盟会纲领是一个包含有狭隘的种族主义和具有时代先进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旧混杂的政治纲领,由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所依靠力量的新旧混杂,决定了其革命纲领的新旧混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本来就是一个基于策略考虑而鼓动革命的利器,因为缺乏资产阶级力量基础,孙中山只能把革命包上反满种族革命的外衣,以实现最广泛的民众动员;反满革命无非是实施将种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策略手段而已不应将同盟会纲领及其体现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割裂来看,尤其不能因“驱除鞑虏”包含有一些狭隘民族主义而判定孙中山把政治革命变成种族革命,是一种倒退,并由此忽视和低估同盟会纲领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2.
同盟会纲领、种族革命与孙中山革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盟会纲领是一个包含有狭隘的种族主义和具有时代先进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旧混杂的政治纲领,由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所依靠力量的新旧混杂,决定了其革命纲领的新旧混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本来就是一个基于策略考虑而鼓动革命的利器,因为缺乏资产阶级力量基础,孙中山只能把革命包上反满种族革命的外衣,以实现最广泛的民众动员;反满革命无非是实施将种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策略手段而已不应将同盟会纲领及其体现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割裂来看,尤其不能因“驱除鞑虏”包含有一些狭隘民族主义而判定孙中山把政治革命变成种族革命,是一种倒退,并由此忽视和低估同盟会纲领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及其发展的特点早自周秦的统治起,中国就开始形成为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国。长期以来,在这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三种民族问题:一是汉族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各少数民族和这些少数民族的反压迫斗争问题。二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过政权或在相当大一部分汉族聚居地区建立过政权的少数民族的统治阶级压迫、剥削汉族和汉族的反压迫斗争问题。三是某一个少数民族的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其他少数民族和这些少数民族的反压迫斗争问题。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的民族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的末代封建王朝——清朝统治的二百六十八年间,就一直存在着上述的第二、第三两种形式的民族问题:即满族统  相似文献   

4.
辽、西夏、金政权的汉化及其儒统治国的相关问题可作比较探讨。辽、西夏、金政权的汉化方式主要体现在:统治者自身的汉化、重用汉人儒士辅政、参学中原王朝儒统治国方略、社会组织的汉化等方面,这是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对更合理化、更仪式化的皇帝特权仪典的信奉以及官僚政治程序的需要,也是他们用来减弱政权中部落首领的根深蒂固的影响的斗争武器。这种汉化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差异性,主要是受各少数民族政权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生态环境、民族间经济生产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既有保留旧有习俗制度的心理,又有学习接受汉文化制度的需求,并掺杂着复杂的政治斗争。传统的"华夷观念",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当时民族与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同盟会纲领是一个包含有狭隘的种族主义和具有时代先进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旧混杂的政治纲领,由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所依靠力量的新旧混杂,决定了其革命纲领的新旧混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本来就是一个基于策略考虑而鼓动革命的利器,因为缺乏资产阶级力量基础,孙中山只能把革命包上反满种族革命的外衣,以实现最广泛的民众动员;反满革命无非是实施将种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策略手段而已不应将同盟会纲领及其体现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割裂来看,尤其不能因"驱除鞑虏"包含有一些狭隘民族主义而判定孙中山把政治革命变成种族革命,是一种倒退,并由此忽视和低估同盟会纲领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原生形态”文化民族主义产生的经济和政治基础进行分析后认为,德国之所以在当时没能给文化民族主义以充实的政治诉求,是因为经济的滞后和政治框架的残缺;德国文化民族主义产生的独特经济、政治基础是全球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之普遍性经济和政治基础的一个悖论。而无论是就整个世界而言,还是就各国内部而言,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常态,所以文化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对文化民族主义产生的机理进行全面研究,有助于采取措施对其加以积极引导、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
「两个革命高潮之间」是指以一九二四年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为起点,北伐战争在长江流域胜利发展为顶点的革命高潮已经过去,当时的革命处于低潮,另一個革命高潮还未到来,但由于当时社会的各种条件另一个革命高潮必然到来。下面作具体的解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由于蒋介石的叛变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而失败,蒋介石建立了「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級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全国工农平民以至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下,  相似文献   

8.
张文俊 《民国档案》2023,(1):115-124
红军东征前,华北局势动荡,陕北苏维埃革命蓬勃发展,对阎锡山的统治秩序造成冲击。阎锡山研究苏维埃革命,既产生畏惧心理,又赞赏中共的民众动员,认为军事防共无用,提出山西全体总动员之防共,着重从政治方面笼络民众,利用富人阶层改变不良政治和社会风气以防共,试行土地村公有以“消共”。受南京中央政府压迫,阎锡山派兵赴陕协助“剿共”,通过驻陕晋军将领汇报,对中共有了更多了解和认识。中央红军转战陕北,阎锡山对中共的军事防范日趋主动,自我感觉防共较有信心,结果晋军防共体系遭到红军重创。阎锡山久经政治变局,多能从容应对。可是面对中共革命,阎锡山高度紧张和焦虑,费尽心机,多方研讨并获取中共信息,对中共革命的认知较为深刻,但应对策略违背经济规律,停留于空想层面,无法消除苏维埃革命并突破当时新旧博弈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9.
民族主义问题备受学界关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民族主义演绎曾被概括为"步步高涨的50年"。以欧美学者为主,他们不仅致力于民族主义理论的基础研究,以解释、辨析、厘定相关概念,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等角度考察民族主义的发生发展,而且关注具体语境下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政治性运作、社会思潮和社会政治运动,既从西方历史背景论述有关结论,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进行论析。既有研究虽对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观念的确立、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有详细论述,但从思想史上关照民族主义,真正在民族主义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语境中解读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内在关联,尚有很大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0.
十六国胡人政权速亡的根本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胡人统治者在统治民族本身不够成熟和强大的情况下,普遍实行民族本位、民族压迫和民族防范政策,既埋下了统治力量先天不足的隐患,又加重了民族隔阂,激化了民族矛盾;二是各政权普遍存在内乱不断的现象,导致自相残杀、自取灭亡和外敌乘虚而入的惨重恶果;三是统治者普遍在政治、生活上极度腐败,重用奸臣,沉迷享乐,不恤民力,穷奢极欲,导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激化了社会矛盾,动摇了统治基础。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大大削弱了十六国胡人政权自身实力,制约了政权发展壮大,导致了政权的迅速崩溃和灭亡。十六国胡人政权速亡现象具有深刻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魏统一中国北部,残酷压迫其他种族,种族矛盾仍然是当时社会之主要矛盾西晋末年,居住中国北部的一些蛮族,在本族上层分子率领之下,乘时而起,以仇恨西晋统治阶级的心情,向汉人进行野蛮疯狂的报复。到北魏统一中国北部后,种族矛盾依然是当时社会之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2.
“文化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它以不同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本文认为,原生形态的“文化民族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有所发展而又相对落后于其他民族时产生的文化思潮;“文化民族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历史必然性;“文化民族主义”将长期存在;“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政治资本,是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利益的政治武器。因此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抵制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袭。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毛泽东选集》横排一卷本586页)我国古代各族人民为了反抗国内统治阶级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以及外国侵略者而进行的斗争,连绵不绝。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有许多都是各民族彼此呼应,互相支持或者共同参加、并肩战斗的。早在奴隶社会的商朝,在反对殷商奴隶主政权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认同首先属于文化的范畴,它同时也属于政治的范畴。民族认同的政治表达有多种形式,主权国家、国籍、国语等只是民族认同之政治表达的外壳,具有普世性价值观的民主才是其核心。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实现民主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这就是民主的民族性,只有民族性的民主才是民族认同可接受性的政治表达。独联体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是美国藉“民主化改造”之名用美国的种族政治手段推行的一种“新帝国范式”。  相似文献   

15.
李向振 《民俗研究》2024,(2):16-29+157
朱元璋建立明政权之初,在意识形态和权力实践领域面对的最大挑战来自读书人,既包括“士大夫性”读书人,也包括“庶民性”读书人。因此,洪武礼制改革的首要目的是借此重塑国家正统性和合法性,以期获得读书人对新生政权的支持。此外,两宋时期以读书人为主体的士绅阶层已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势力,洪武礼制改革也可以视为国家权力与社会势力争夺权势的手段和策略。明初洪武礼制改革,开启了王朝国家走向民间社会的新局面,亦成为明中后期礼俗互动机制和礼教社会形成的政治渊薮。  相似文献   

16.
印度农民政治文化变迁和现代民族运动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新 《史学月刊》2004,11(12):67-73,124
印度社会精英对英国统治态度的改变是20世纪上半期印度群众性民族运动兴起的一个关键性政治变量。但是,在印度这样的农民社会里,农民(包括农村手工业者)一直是主导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政治态度不能不影响整个印度政治社会的发展。传统上的印度农民是政治冷漠主义者,他们对村社之外的全国性政治过程并不关心,但是在英国的统治下,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变迁却使印度农民和全国性政治过程有了密切的利害关系,他们和印度的社会政治精英在反对英国统治方面具有了共同利益。这正是使得他们积极响应以甘地为首的印度政治精英的号召,参加印度现代民族运动,为印度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巨大历史贡献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件,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同时,民族资本经济在“九·一八”后也开始陷入困境,“商业一落千丈,工厂停闭叠起,金融枯竭”。民族和经济的双重危机,击破了民族资产阶级在国民党统治下“期政治之稳固,藉谋经济发展”的幻想,迫使他们对国民党政权建立五年来的历史进行回顾,结论是“五年来兵祸不能息,匪患不能止,天灾不能防,甚至党国自身,亦复不能保持完整”,“国是日非,民生愈困”,“国民党的统治,已经到了日暮途穷,非变  相似文献   

18.
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长期生活在汉玄菟郡、乐浪郡、辽东郡的广大地区,接受汉晋以来中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由最初信奉儒教,逐渐接受佛教、道教,在高句丽后期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格局。随着高句丽统治中心的南移,高句丽的影响也扩大到新罗和百济,使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在朝鲜半岛深入传播,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论孙中山的社会经济思想——关于民生主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生主义乃是孙中山继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后提出的“社会革命”纲领,它成为三民主义体系中最能显示其所属阶级特性和所处时代特点的部份。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中交织着复杂而又尖锐的矛盾。首先,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地  相似文献   

20.
侯晓冉 《沧桑》2013,(1):33-35
中国悠久的古代治国实践证明礼法兼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治国方针,礼治与法治是同等重要的统治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关于朱元璋的礼法之治,学者们过多地关注于他严厉刑罚、重典治吏,而忽视了他发展礼治,重视教化,尤其重视文官集团在统治集团中作用的一面。贫民出身的朱元璋将礼治与法治相结合,对巩固新政权、稳定社会、发展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