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贵州威宁州铜厂亏欠巨额帑银事发,案连贵州两任巡抚、藩臬二司及该管道、府,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亲自指派大员驰赴贵州查办,并根据查办结果下诏处决了两任贵州巡抚及一干人犯。京报传出,各省官场为之震动。由于《东华录》对此案的档案资料收录不全,《清史稿·高宗本纪》又无一语述及,仅《清史稿·良卿传》有简略记载,以致这起贵州历史上的大事竟难窥全豹。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从清史馆辑录了清高  相似文献   

2.
马艳辉 《史学月刊》2007,(1):123-128
陈寿《三国志》和范晔《后汉书》,都是得到后世很高评价的史学名著。两书在内容上颇有交叉,所记相同人物共有55人。陈寿和范晔在记述和评价这些人物时,行文也有异同。陈寿和范晔对这些人物记述上的繁简、评价上的高低,不仅反映出这两位史家著史之不同的旨趣和史识,而且对于更全面地认识东汉末至三国初的这一段历史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铁崖先生所编《中外旧约章汇编》是一部重要的学术研究工具书。笔者在使用时发现了一个小问题 ,即该书在 190 7年签订条约中所列之《河南矿务章程》① ,实际上是对 1898年 6月2 1日所订之《河南矿务合同章程》② 的重复误列 ,有必要剔除。首先 ,《河南矿务章程》与《河南矿务合同章程》在文字上基本雷同。兹将两章程比照如下(两约的相异之处 ,以着重号标出 ;表中省略部分 ,两章程完全一致 ) :《河南矿务合同章程》《河南矿务章程》  豫丰公司与福公司议订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 ,条列于下 :一、豫丰公司禀奉河南巡抚批准专办…  相似文献   

4.
史苏苑教授的《历史人物评价论稿》一书,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史先生对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研究有素,造诣颇深。早在1957和1963年,他就先后出版过《中国历史人物简论》及其续集,评价过一批历史人物。他在自己评价历史人物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对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进行了新的探索。这本书就是他在历史人物评价方面数十年研究成果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正1936年夏,《大公报》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宁夏采访时,于新闻文稿中特意提到:"灵武在清代还出过一个胆大包天的人物。"这位被称为胆大包天的人物,就是晚清时期致力于"补天"的清廷头品顶戴、历任三省巡抚的张煦。一、任职贵州,致力"补天"名重天下张煦,字蔼如,号南浦,为清代甘肃灵州(今宁夏灵武市)城镇人。此公起家儒素,其父张松年,为州拔贡,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举  相似文献   

6.
清初的剧苑,孔尚任与洪升堪称双璧,在我国戏曲史上获得了“南洪北孔”的盛誉。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对历史人物杨龙友、进行了艺术加工,精心地塑造出一个“间色”的艺术形象。于是杨龙友的名字,插上艺术的翅膀,传遍了千家万户。历史人物与其艺术形象往往存在着差别,这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屡见不鲜。我们应该承认其间是有区别的。别林斯基说:“科学对于不明奥秘的人说来,是  相似文献   

7.
对马林科夫评价之我见──与吴恩远同志商榷闻一马林科夫是斯大林逝世后的第一位苏联领导人。然而,他只是斯大林和赫鲁晓夫之间一个转瞬即逝的过渡人物。吴恩远同志发表了《冲击“斯大林模式”的首次尝试》一文(载《世界历史》1994年第1期),对马林科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天魏故彭泽令陶公(潜)墓志》作为赝品资料收入《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贰”附录中,本文将有关陶潜的历史记载和前人研究成果与该志进行比照,从其享年、葬地、子孙以及志文涉及的历史人物和职官等方面,对“陶潜墓志”是一方伪志做了具体论证。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深远影响的政治思想家。在我国历史的各个时期,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及其知识分子,都曾对孔子和他的学说作过不同的评价。究竟怎样全面评价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作用和影响?这是一个复杂问题。李大钊虽然没有为我们写下关于批判孔子的专著,但是他是五四时期批判孔子及其学说的主要人物之一。研究一下李大钊是如何批判孔子的,这对我们今天对孔子作出科学的、比较合乎历史的评价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周军 《文史精华》2013,(8):43-49
1942年河南灾荒的惨痛记忆,随着报告文学《温故:1942》及据此改编的电影《1942》,被今人寻回并知晓。当人们沉浸在报告文学和电影所描述的情景并构建起历史认知时,很少有人关注其真实程度。《历史上被掩秘的"1942"》一文,通过详实资料和认真考据,为您揭秘一个不同于文学影视的真实的"1942"。敬请惠阅。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在我国东南海疆,曾出现一个复杂的、对历史发展有过很大影响和作用的人物,这就是施琅.他到底是国家的“罪人”,清朝延的奴才,还是中华民族的功臣?历来众说纷纭.厦门大学历史系施卫青先生撰写的《施琅评传》,对其一生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中肯的评价.这是目前我国学术界研究施琅最系统、深刻的一部专著.这部书有这样几个特点:不为尊者讳,不为古人讳,实事求是,对历史人物的优缺点、功过得失作出富于理性的公正的评价.如在评述施琅与郑成功分裂的问题上,既指出施琅高傲、自负、急于功利等缺点以及诸多不理智行为,也指出郑成功苛求部属、主观武断、不善于处理人际问题的过错.这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直面历史事件的复杂性,还历史人物以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巡抚"在明代的产生,并非制度设计的产物;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因此,对巡抚制度初生阶段的研究,需要从其复杂的历史条件出发,并综合考察各种特殊情况。而在以往的许多论述中,一些重要史实却常被忽视。这些遗漏的"断片",不仅是明初巡抚制度"衍生链条"上原有的环节,也是正确认识这一制度必不可舍的材料。本文尝试拾取这些缺失的"断片",将其补缀进巡抚制度如何形成的叙述中,对巡抚制度在这一阶段的特性重作认识,并就"巡抚之始"等问题再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扬雄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雄虽然没有留下专门的史学著作,但其《法言》的一部分,却是模拟《春秋》的。在扬雄看来,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总是有继承有变革,有因袭有扬弃,并从哲学的高度作了深刻论证。扬雄提出了“立事”、“品藻”、“实录”等史书写作的体例和原则,但并不排斥对史事和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作出公正的评论。他以儒家观念为标准,又辅之以道家思想,对诸多历史人物作了简明概括的评价,对班固父子作《汉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何宇佳 《广西地方志》2022,(3):50-56+62
万历《广西通志》是明代唯二保存的广西省志,由广西巡抚戴耀主持,广西参政苏濬编纂完成,凡42卷,其中《名宦志》《迁客志》《人物志》《节妇志》共七卷,记载了745名广西历史人物。该书的人物记载内容在补充正史记载之不足、保存明代广西科举史料、保存广西边疆民族史料方面有着极高的价值,亦存在着记载讹误、人物重复收录、类目编排不当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陆原 《风景名胜》2012,(3):114-117
翻开台州的历史,诗人项斯是一个可圈可点的人物。在唐代二百多年台州无一人中进士的历史里,是项斯填写了这一空白。项斯有九十八首诗被收入《全唐诗》,  相似文献   

16.
<正>评价历史人物,是苏轼非常偏爱的一个写作题材。在其为应制科考试而写的五十篇“贤良进卷”中,就有二十篇属这一题材,如《秦始皇帝论》《周公论》《诸葛亮论》等,涵盖的人物由先秦两汉直到唐代。其笔记《东坡志林》中也有较为集中的人物评论,如《隐公不幸》《赵高李斯》等。此外,  相似文献   

17.
赖刚 《羊城今古》2005,(4):22-24
评价历史人物首要的一点.就是史料必须真实,才有可能对历史人物作出准确的评价,这是学术界的共识。2004年《炎黄春秋》第1期刊载魏文华写的《洪秀全在美女包围中走向灭亡》(下称魏文),2005年《炎黄春秋》第2期刊登潘旭澜写的《洪秀全的历史真实面目》(下称潘文),这两篇文章所写的不少史实是属于讹误的.必须予以澄清.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8.
王琨  马建民 《北方文物》2018,(3):70-75,81
赵弘燮是清初宁夏籍名将赵良栋次子,历任山东按察使、河南巡抚、直隶巡抚、直隶总督等职。赵弘燮去世后,其子赵之壁请求汪士撰写了赵弘燮墓志铭,该文被收录在《秋泉居士集》中,后又被《碑传集》等文献收录并流传至今。赵弘燮墓志铭的发掘出土,可与传世文献参照比较,为考证《赵公弘燮墓志铭》撰文者、书丹者、篆盖者及赵弘燮生平经历、埋葬地点等信息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9.
马植傑在“诸葛亮论”中,对这一历史人物的活动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也提出了应该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人物的意见。从文章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有关诸葛亮的史料是做过不少蒐集思考的工作的,文章里也有不少确当的论述。这篇文章的主要缺点,在于还没有对于诸葛亮这一人物作出符合于历史的评价,对于有关诸葛亮的历史活动的叙述也有着不少错误,笔者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以及有关诸葛亮的历史还了解得很不够,现在提出一些问题,以求对于这一问题有深入一步的理解。究竟应该如何评价诸葛亮呢?“诸葛亮论”的“结语”一节中说:“总之,诸葛亮在封建社会里,应当是属于被肯定的人物,但是我们对于他,不能估计过高,他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人们对于诸葛亮的才能,一向极为  相似文献   

20.
在清代历史上,李光地既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也是一个久存争议的人物。如何评价他的历史地位,长期以来皆未得一个妥善的解决。有鉴于此,笔者于八十年代末,连续结撰《<榕村语录>及李光地评价》和《李光地年谱略论》两文,试图就此去做一些解决问题的努力。这次,承福建有关方面不弃,使我得以出席对李光地进行专题讨论的学术盛会。谨借此机会,就李光地的评价问题,淡一些不成熟的意见,请大家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