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世民 《中国地方志》2022,(4):14-24+124
通过对《浙江通志·民俗志》与《陕西省志·民俗志》的比较分析,探讨广域会通型志书社会部类/民俗版块的编纂问题,并对《浙江通志·民俗志》作出学术评估和书写判断;指出民俗记述以普通民众为对象,有民俗事像和民俗事物的不同内涵,而对社会习俗的著录,关键在于对民俗事像的系统反映;强调民俗区域划分的重要性,主张省级广域民俗志书应擘画设置民俗区划图。作者对于历史民俗和现实民俗、文化视角和社会视角做了明晰的畛域划分,认为民俗志的编写,最关键的是记录经验世界的鲜活民俗。文章还探讨了民俗书写的话语方式和概念内涵,提出了钩沉民俗话语中私密话语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胡伟 《神州民俗》2009,(8):33-35
语言与民俗在广泛而深入的联系中,长期相互影响、涵化,产生了民俗语言。谐音民俗语言是民俗语言中的重要一类,它在年节、礼俗、居室、婚俗、食俗、商场、工艺品等文化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霄冰  陈科锦 《民俗研究》2022,(6):94-107+155-156
“民俗志”就其文本形式、记述内容和功能而言,具有浓郁的中国本土特色。中国古代不仅有“民俗志”的概念,而且有着悠久的民俗书写传统。古代的民俗记录大体上可分为史志类和笔记类两大体例。前者以方志民俗志为代表,其特点是范式化的写作和作者的隐身;后者则以文人笔记为主,其中“我”的在场、深刻的主观感受性和平民视角,都与现代民俗志的理念不谋而合。随着20世纪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又形成了史志民俗志、科学民俗志和传播民俗志三种类型。民俗学界对民俗志书写范式的反思与新型民俗志的写作实践,不仅是对当前民俗学学术理念的回应,还显示出了回归中国本土民俗志诗学传统的迹象。  相似文献   

4.
桂林与永州自古就形成了地缘相近、风俗相谙、语言相通、民风相亲的文化姻缘,呈现出漓湘文化圈的文化特质。作为记录或反映两地民俗事象、民俗生活、民俗知识、民俗观念的方志典籍、民俗实物,以及今天仍以活态传承的民间艺术等内容丰富多彩的民俗文献,是漓湘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彰显百姓认知认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生态。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民间风俗是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化,古今志书均有采撷民风民俗的传统。旧志风俗是社会环境的缩影,第二轮志书应继承这一传统,保持志书记载民风民俗的连续性。第二轮志书应重视记述民风民俗,要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岁时民俗、礼仪民俗和方言民谚等方面弥补缺漏,增记改革开放以后不断变化的新的民俗内容。  相似文献   

6.
黎俊祥 《沧桑》2015,(2):92-96,103
史料笔记对民俗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晚清史料笔记对民俗的记载而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传统民俗的记载,二是保留了近代以来民俗变迁的资料。笔记史料对民俗的记载虽有零散、芜杂等固有的缺陷,但其记载更为丰富多彩、细致生动,同时也更为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7.
吕微 《民俗研究》2013,(4):17-22
现代民俗学起源于对已经丧失现实功能的传统民俗的抢救、保护,而随着全球化的现代性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侵蚀,现在连功能正健的民俗也在加速转换乃至消亡,当民俗学更深切地感受到将彻底丧失全部传统对象的危机,"拯救对象",就成了民俗学者明确的集体纲领.也正是在此集体纲领的推动下,才有了"城市民俗学"等议题的出现.但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究竟应该是农村旧传统中的旧民俗,抑或应该是城市新技术下的新民俗?是传统的风习、现代的时尚,还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传承"?我认为这个问题20年前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就已经解决了,亦即,"民俗是日常生活的普遍模式"的命题已经共时性地涵盖了农村民俗和城市民俗,乃至传统民俗、现代民俗以及二者之间的传承,只要专家之外、专业知识之前的日常生活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人们共时性的生存基础.  相似文献   

8.
彭栓红 《沧桑》2010,(1):245-246
民歌与民俗关系紧密,民歌事象本身就是当地民俗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当地丰富多彩的民俗又不断丰富着民歌的内涵和外延。民俗介入民歌是无意识的、零散的,但一经整合就会复原活态的民俗生活。本文试图透过山西民歌这一个活动的窗口,来管窥山西丰富的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等。  相似文献   

9.
<正>民俗是首轮志书的一项重要内容,二轮修志是否还需入志?如果入志,又如何编纂民俗内容、搜集民俗资料呢?笔者围绕这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一、二轮修志民俗入志的必要性首轮志书普遍设有民俗篇章,对民俗作了较为详细的记  相似文献   

10.
万建中 《民俗研究》2012,(6):154-156
中国古代民俗文献浩如烟海,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整理与研究。在民俗学学科圈内,少有学者肯在这个方面下硬功夫。民俗文献研究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民俗文献比较繁杂、零散,不如其他学科典籍文献相对单纯,且时间维度模糊,梳理起来难度相当大;二是民俗文献仅仅是民俗事象的载录,不是学问的书写,对其研究难以进入学界一贯所推崇的“考据”的学术境界,或者说研究者的学问和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显现。而张勃的《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专著则另辟蹊径,瞄准学科前沿,有效地摆脱了这种困境,为民俗文献学研究确立和实践了一种崭新的高度,大大提升了民俗文献研究的学术品位。  相似文献   

11.
民歌与民俗关系紧密,民歌事象本身就是当地民俗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当地丰富多彩的民俗又不断丰富着民歌的内涵和外延。民俗介入民歌是无意识的、零散的,但一经整合就会复原活态的民俗生活。本文试图透过山西民歌这一个活动的窗口,来管窥山西丰富的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等。  相似文献   

12.
1985年丁村民俗博物馆的开馆,标志着山西省建成了第一座民俗博物馆,也是当时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反映汉民族民俗风情的专业性博物馆。之后,山西在20世纪80年代末又陆续建起了祁县乔家堡民俗博物馆、定襄河边民俗博物馆等一批民俗博物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些县级民俗博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工业遗产保护视角下审视辽宁城市节庆民俗地域性开发,阐述了将辽宁工业遗产与节庆民俗产业开发相结合,从而突出辽宁城市节庆民俗产业开发中的地域性特征,并以本溪为例进行了初步探讨。辽宁拥有众多的工业城市,在形成了大量的工业遗产中,物质形态存在的厂区、工人居住区等是当地民俗形成的空间环境;工人的生活方式、形成的伦理规范等非物质部分是节庆民俗地域性的重要体现。相比较传统的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  相似文献   

14.
西周、春秋时期民俗观及其在战国时期的流变整体呈现从"谨俗"到"顺上"的演变逻辑。这一演变主要体现为以下四方面:民俗主体的变化、王权与民俗的上下关系、民俗的地域性以及民俗作为社会管理手段。这一演变的本质是王权主义对民俗观的改造。这一改造一方面是民俗功用的历史变化;另一方面,也是民俗作为一种"拟权"的"文化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历代方志编纂中,民俗都受到了编者的重视,或设编或立目,详加记述。在新方志编纂中,民俗也同样受到了重视。原因在于民俗风情具有资治、教化的作用;民俗的传承演变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需求。但已出版志书在记述民俗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内容或断线或缺项,有失民俗的历史性特征;沿袭旧志,缺乏新意,有失志书的时代性特征;记述欠准确,标题与内容不符,有失志书准确性特征。第二轮民俗志编纂需遵循的原则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民俗志编纂;与时俱进,提高民俗记述的准确性;详略有致,准确揭示民俗传承、变异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重视民俗摄影图片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河海大学1990年出版的《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是高国藩先生系列研究丛书“敦煌民俗学”中的第二本.此书上承《敦煌民俗学》所创立的新学科,选择了敦煌民俗中主要的风俗事象,展现了驱傩、进夜胡、燃灯、浴沸、拜新月、写经、七七斋、预兆、民俗小调、性爱、游览、建筑、卜卦、看相、符咒、算命等民俗的奇异面貌,探索其源流、论述其价值,是敦煌民俗研究的又一丰碑.细读此书,笔者有如下几点感受.一、纵横结合、小大互见.民俗是一种模式化了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规范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种接受和反馈,都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民俗学起源于对已经丧失现实功能的传统民俗的抢救、保护,而随着全球化的现代性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侵蚀,现在连功能正健的民俗也在加速转换乃至消亡,当民俗学更深切地感受到将彻底丧失全部传统对象的危机,"拯救对象",就成了民俗学者明确的集体纲领.也正是在此集体纲领的推动下,才有了"城市民俗学"等议题的出现.但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究竟应该是农村旧传统中的旧民俗,抑或应该是城市新技术下的新民俗?是传统的风习、现代的时尚,还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传承"?我认为这个问题20年前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就已经解决了,亦即,"民俗是日常生活的普遍模式"的命题已经共时性地涵盖了农村民俗和城市民俗,乃至传统民俗、现代民俗以及二者之间的传承,只要专家之外、专业知识之前的日常生活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人们共时性的生存基础.  相似文献   

18.
雷俊霞 《神州》2014,(3):20-21
河南地处中原,浓缩了中华6000年的文明史。河南居住民俗是河南民众在居住生活实践中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居住民俗习俗惯制。从建筑特点、影响因素、居住习俗、居住类型、居住民俗的旅游开发模式等方面来看,河南居住民俗独具中原特色传统民居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9.
当代社会,传统民俗日趋衰微,许多民俗的传承途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迁。伴随城市化、信息化和现代媒体日益深刻地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民俗传承母体渐渐消失。与此同时,多种新的传承媒介替代了传统的传承模式,民俗不再是无意识的传承,而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化生产过程。这导致民俗朝向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方向发展,民俗学研究对象因此也面临转型。  相似文献   

20.
语言类民俗功能不同,内容丰富、具有吸引力,可以在旅游领域中广泛应用。旅游活动也会对语言类民俗造成冲击,特别是决策者意见会左右语言类民俗在旅游发展中的基调。本文论述了语言类民俗在旅游中的生存和发展,并强调对其要关注、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