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恭 《神州》2014,(18):203-203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逐渐的由相互协调走向冲突对立,生态环境问题,俨然成为制约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是巨大的。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要摒弃GDP崇拜,转变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国鋆 《文史月刊》2012,(Z3):281-281
人类中心主义学说是目前我国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关于它的理解层出不穷。比如,自然辩证法专家余谋昌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为中心",一切都是以人的利益为主,自然界事事为人类服务;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秦延国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在目前环境破坏、资源危机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绝对,也不是狭隘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应该是广义和相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力,继续发展,便有了上层建筑。所以,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必定会与自然界产生摩擦,如何减小两者之间带来的矛盾,是本文简要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李治兵 《旅游纵览》2013,(7):175-177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和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为了使湿地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有力条件,文章通过分析构溪河湿地公园旅游资源,从生态旅游角度为构溪河湿地公园的旅游开发提出建议,以期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 什么叫"旧石器时代"? 由于用两只手劳动,人类才从属于动物范畴的古代猿猴发展成了现代的人类。当人类的祖先还属于动物的时候,他们只能依赖自然界的赐与而生活,自己不能创造财富;就是说,自然界供给什么资料,他们就完全依赖什么资料来生活。人类开始劳动以后,就是把自然界所供给的材  相似文献   

6.
史海波 《史学集刊》2005,51(4):64-69
古代埃及人认为,世界在创建之初创世之神就创建了神圣的宇宙秩序——玛特,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它是一种抽象的观念,是我们理解古代埃及人思想特征的关键所在。以玛特观念为基础,古代埃及人形成了朦胧状态的历史意识,包括神人关系、社会历史发展的模式、创世与王权、历史的作用等。古代埃及人正是以此为基础认识过去,发现人类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有关环境考古学的一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环境考古学的一些方法ColinRenfrewandPaulBahn著靳桂云译(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环境考古是已经得到充分发展的一门学科,它将人类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与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物种相互影响。环境影响着人类生活:不同的纬度和海拔高度、地形和...  相似文献   

8.
《文物天地》2020,(4):14-19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生态馆以"绿水青山的召唤"为主题,设置了"生命支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价值""生态浙江"三个单元。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浅出地科普了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引发社会公众对于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的思考,进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宣教功能(图一)。  相似文献   

9.
编制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永洁 《人文地理》2003,18(4):84-88
本文从生态功能区划的意义出发,对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编制的工作方法及可应用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并从(1)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正确认识(2)注意建立可能的生态资源资料库(3)注意寻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理想化模型(4)进行科学的生态功能区划(5)制定城市生态功能区建设导则等五方面提出如下观点: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建立生态环境要素资料库及建立生态因素单因子图层库,是客观、科学编制生态区划的基础;以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前提,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理想化平台模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想化模型的最佳结合,才能构筑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理想化模型;以环境问题为导向,以环境安全为原则,以环境合理功能为目标,才能制定科学的生态功能区划;为确保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建设要求,保障生态功能区划实施的有效性,制定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城市生态功能区建设导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粮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民以食为天 ,食以粮为源”。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粮食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粮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粮食商业部门是专门从事粮食商品交换 ,实现粮食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粮食商业是联系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新疆通志·粮食志》(以下简称《粮食志》)围绕粮食商业特点 ,立足当代 ,反映古今 ,运用大量真实可靠的史料 ,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新疆粮食流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突出反映了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和专业特点 ,为世人了解新疆…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息了大约300万年,人类同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水和空气在内的整个地球环境构成了一个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生态系统,维持着一种稳定的生态平衡。在工业发展以前,地球上的水是清洁的,空气是新鲜的。人类和自然界一直相安无事,那时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有限,最多只是局部的改变。但是,近200年来,工业革命让人们学会了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从此,生产力水平有  相似文献   

12.
吕莜 《旅游纵览》2016,(2):52-55
正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息了大约300万年,人类同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水和空气在内的整个地球环境构成了一个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生态系统,维持着一种稳定的生态平衡。在工业发展以前,地球上的水是清洁的,空气是新鲜的。人类和自然界一直相安无事,那时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有限,最多只是局部的改变。但是,近200年来,工业革命让人们学会了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从此,生产力水平有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对自然界的变化不断适应的过程。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少是地球表层的生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  相似文献   

14.
城市(城廓、古居民点)的出现与分布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强,城市(城廓)的分布严格受自然条件的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适应、改造环境能力的提高,城市(城廓)的分布则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城市(城廓)分布的影响因素各地不尽相同。本文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古长城及社会历史条件等几方面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内蒙古地区古代城市(城廓)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何丽萍 《丝绸之路》2011,(14):106-108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符号,记录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演进历程。新疆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发展文博事业条件得天独厚。对于新疆来说,先民留下的文化遗产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将这些宝贵资源开发好、保护好、利用好,将对新疆乃至对全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河川是自然环境,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共有资源(commons)。民众作为现实生活中的能动者,具有需求、利用、争夺和占有资源的实践意识,其行动所引发的冲突、摩擦、仇视与斗争等人际纠纷都亟待解决。因此,为了实现人际关系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个人(家族)、聚落、地域(流域)和国家分别从各自的层面对社会纷争展开协商、调解、诉讼和裁决,也介入共有资源的使用、管理、运营和其他活动。日本东京大学菅丰教授所著《河川的归属——人与环境的民俗学》一书,以日本新潟县山北町大川乡的鲑鱼捕捞为个案,探讨了地方共有资源在内外部机构相互牵制与博弈的过程中延续至今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7.
旅游同环境一体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旅游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人类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来为发展生产和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服务。这种按照人类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使自然界发生变化来为自己服务的过程,便是自然的人化过程。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 早在100多年以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高瞻远瞩地告诫说:“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听从思格斯的忠告,也不明白人类自身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只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50,(8)
说明:大类次第的说明:(1)哲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宇宙变化发展的总规律,方法科学是它的延长,所以将它们放在最前面。(2)自然比社会先存在,故自然科学在前。(3)从物理科学到文学艺术间的次第的基础是建筑在历史唯物主义上面的。——人类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4)史地是人类斗争的记载,放在最后面。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对自然界的变化不断适应的过程.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少是地球表层的生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原生的自然环境了,而是愈来愈深刻地融入了人类活动的意蕴.  相似文献   

20.
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明起源研究是人类历史研究的三大课题之一,历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2001~2003年)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2004~2005年)都把“聚落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结构”作为重点课题,并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