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昭穆制度异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代"昭穆"是表示字辈的概念。父子之有昭穆,犹兄弟之有伯仲,伯仲用以区别同辈之长幼,昭穆意在辨别异辈之尊卑。昭穆依附于宗法而存在,在宗庙祭祀制、宗族伦理和继承制中产生作用,是宗法诸制度中的一项位序标准,其意义在于明确由辈分所决定的族人的地位尊卑,使宗族人伦关系明晰化、有序化。昭穆不是宗庙制度,也不是墓葬制度,是辈分概念却不是行辈标志"制度"。"昭穆"概念的产生与原始氏族社会及其婚姻形态毫无关系,也与所谓"母系分宗"无涉。昭穆是循环字辈,适应宗法强调区别尊卑长幼的需要而产生,虽与宗法有关,但与传子制或祖孙父子关系的亲疏毫无联系。  相似文献   

2.
正说起家谱,大家都不陌生,不少人家里还保存着家谱。或是祖传的,或是新修的。家谱又称谱牒、宗谱、族谱、家乘、祖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主要记载家族的子孙世系传承繁衍之概况,起到明世系、序长幼、别亲疏、立宗法的作用。一般认为,家谱起源于周代。因为家谱可以通过明确血缘关系来实现嫡长子继承制度,从而巩固奴隶制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元前三千二、三百年,中国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和燕山南北及西辽河流域的诸考古学文化,已从父权制社会中脱胎出来,进入了文明时代。其时单偶制家庭已在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父权家族中增强了地位,父权家族的权力、财富及身份诸方面,均已存在明显分化,在一考古学文化中,出现了以某一聚落为中心而受权贵家族统治的若干割据争雄的地域政权。这不是封藩建国的宗法封建社会,也非奴隶制社会,更不是地主封建社会而是由处于同等地位的王权和神权这两根柱子支撑的社会,控制王权和神权的人物,成了掌握了政权而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正>一、宗族结构与古镇空间(一)"宗族"与"房"1、宗族宗法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块基石,它早在以西周为代表的中国奴隶制社会中就已确立。"宗族"是一个有确认的共同祖先、统一的祭祀仪式、共同的财产、并可分家族、房份、支系等组织系统的继嗣团体。宗族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西周、春秋时简称"宗",中国史学家陈寅恪早在1919年  相似文献   

5.
京室基址辨     
《何尊》铭文载:“王■(诰)宗小子于京室”。唐兰据《令■》说:“这个京室显然是成周的宗庙”。但《令■》所为“京宫”而不叫京室,说京室在成周显然无据。且何尊作于成王五年,成周的营建在成王七年,比何尊晚两年,这怎能把五年已有的京室,说成是七年才新建的成周京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以宗法关系为基础的封建专制社会中,无论从国家秩序还是从家族秩序看,妇女都处于被统治的最底层。三纲中的“夫为妻纲”和“三从四德”是封建时代对妇女地位的基本定位,简单地讲妇女是男尊女卑的“天理”规定下从属于男子的工具而不是人。这种状况的改变是从资本主义文明的进入开始的,其后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在严重冲击封建统治秩序的同时也动摇着封建社会对妇女地位的规范。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始彻底怀疑和批判封建专制时代的各种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7.
女真族完颜部创建的金国,是一个不同于古典奴隶制的某种特殊类型的奴隶制国家,从一开始便包含着潜在的封建制因素,因而历来论述颇多。我亦不惴浅陋,师法前人,略陈拙见,并求教于同道。一、私有制的出现,部族内部的纷争和掠夺,为奴隶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女真人的奴隶制在完颜部始祖函普时就出现了。大约在10世纪初,函普成为女真族部族酋长,女真社会的氏族公社早已瓦解,出现了聚居的家长制家族,而聚居的家族之内又游离出小家庭。这些小家庭的出现,明显地带有私有制的色彩。《金史·世纪》说:“生女真之俗,生子年长即异居。”《金史·乌古乃传》记载:“景祖初立,乌古出酗酒,屡悖威顺皇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清宫档案,分析了梵宗楼佛堂的供奉特点,认为梵宗楼所供之文殊菩萨及其教令轮身大威德。从“了义”和“不了义”两个方面揭示了乾隆即文殊菩萨在世间的转轮君王,其目的是借助宗教力量安定边疆,巩固统治。  相似文献   

9.
蓟是古燕国的都城,今天的北京。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尧帝的后裔于蓟,封周宗室召奭于北燕。”(《史记·周本纪》)。燕国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取名焉”,(《宗国都城记》),地址在今天的河北蓟县一带。因“蓟微燕盛”,燕侯并吞了蓟侯的土地,就以蓟作为燕国的统治中心了。据推测,蓟城即在今天北京广安门以北和白云观之南一带。燕国是周武王所封的主要诸侯国之一,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它受封之年(公元前十一世纪)起,到灭于秦(公元前222年),共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燕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正是由小到大,由弱  相似文献   

10.
墨洛温王朝时代(507—751年),高卢社会性质如何,史学界尚无定论。国内一些研究者认为,包括法兰克王国在内的“蛮族”王国都是“新型封建国家”。我认为高卢地区虽然此时奴隶制经济正在解体,社会阶级正在分化,但是其上层建筑(主要是法律、政治制度)仍保留着罗马帝国统治时代的基本特征,因而墨洛温王朝统治的法兰克王国仍是奴隶制国家。  相似文献   

11.
西汉宗庙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等为祭祀祖先而专门建立的礼制性建筑。《白虎通·宗庙》曰:“缘生以事死,敬亡君事存,故欲立宗庙而祭之。”又曰:“宗者,尊也。庙者,貌也。象先祖尊貌也。”宗庙起源于何时,难以确述。据说在尧舜时就有了较规整的宗庙制度。郑玄注《礼记·王制》引《礼纬·稽命徵》云:“唐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杜佑《通典》卷四十七亦曰:“唐虞立五庙”。夏代基本承袭此制,仍为五庙,殷商则增为六庙,至西周时又发展为更加成熟的七庙制,“周以后稷、文、武特七庙,后稷为始,与文王为太祖,武王为太宗”。2此后,七庙制基本上成为天子宗…  相似文献   

12.
在商周奴隶制社会里,“德治”是“礼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用来维护尊卑贵贱、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礼治”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考古发现的资料看,商代的铜器铭文里尚未见到有“德”字,而在殷墟卜辞中则多有发现。卜辞中的“德”,  相似文献   

13.
王卿卿 《沧桑》2013,(5):37-39
1843年建立的卫斯理循道宗联合教会是从美国循道宗教派中分离出来的废奴社团。循道宗教会内部的废奴主义者因激烈的反奴隶制言辞和行动被官方教会所排斥,官方教会经常阻止他们的活动或禁止其公开出版著作,迫使教会内的废奴主义者从作为内战前美国新教的第一大教派美国循道宗中分离出来,建立独立的教会。本文从卫斯理循道宗联合教会分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三方面来分析。卫斯理循道宗联合教会的建立是美国循道宗内废奴主义者抗议循道宗主教制教会与美国奴隶制体系和解的产物。该社团也树立了一面美国循道宗坚定的反奴隶制旗帜。  相似文献   

14.
简论中国古代城市布局规划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是政治都市。一般说来,每个城市都是一国或一地区的统治中心。这就决定了古代城市布局规划的指导思想受政治制度特征所制约,随社会性质变化而变化。我国奴隶社会是种族奴隶制,政权与族权相结合是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因而奴隶社会的政治指导思想是重宗族团聚,严国野之别,明名分地位。在城市布局上表现为建都立国首先疆理国野分界,宫室建筑以宗庙为先,并占据中心地位,依贵族名分决定  相似文献   

15.
宗法制是我国古代至近代之奴隶制、封建制、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国家维系家族世袭统治特权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等级制。有一个从奴隶制宗法制发展到封建宗法制的过程。那么,处于奴隶制宗法制向封建制宗法制转变阶段的秦国的宗法制情况究竟如何?下边笔者就此问题略述管见,以抛砖引玉。一、秦统一全国前的宗法制问题谈到秦的宗法制,史学界有争议。有人认为秦无宗法制,有人认为秦国实行着不严格的宗法制。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阶段予以分析。从上述可知,宗法制是贯串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里出了两个赫赫有名的马氏家族,并统治宁、青、甘诸省许多年。民国时期,著名西北军阀有“三马”,即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这“三马”虽然都是临夏人,但并不属于同一个家族。 马步芳家族曾在青海统治40年之久,被称为“青马家族”。其主要成员有:马步芳,字子香,1901年出  相似文献   

17.
商文明窥探     
商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奴隶制王朝,代夏而兴,立国子黄河流域的中下游一带。“宅殷土茫茫,……肇域彼四海”。其疆域之辽阔,前所未见,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奴隶制大国。商朝从汤开始,到纣灭亡,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历时六百余载,大体上相当于公元前十六至前十一世纪。在商王朝统治时期,从华北平原到赣江之滨,大约二百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农业、手工业、城市建设和科学文化都有了一个较大  相似文献   

18.
王志 《史学月刊》2006,(1):66-70
近世日本是建立在武力统治和身份统治基础上的封建家族国家,虽然其以中国的儒学为统治思想,但是统治阶级始终坚持尚武为立国之本,把尚武习武看成是执政者和有教养者的重要标志,认为在治世能保持尚武精神的武士才是真武士。关于君臣关系,在“家”观念支配下,他们认为君臣关系是建立在同一家族共同体基础上的,家臣与主君同样对家的延续兴亡负有责任。他们的忠君观念具有家族主义和集团主义色彩,具有超越主君个人而把家国作为忠诚对象的特征。近世武士阶级在中国儒学的影响下,能够自觉地从治国安民这一政治角度考虑百姓的生活,并且达到“为国家人民立君”这样的政治高度。  相似文献   

19.
曹氏家族长期在敦煌地区经营其家族关系。曹氏与索氏联姻后,张议潮成为曹议金的外父王,为曹议金的登台奠定了合法性;一批张氏成员为曹议金在战场上效忠,也成为其他官员的榜样。曹氏联合了敦煌地区的实力派家族,如阎氏、李氏、阴氏、罗氏,曹氏政权的政治军事力量得到巩固;曹议金大力扶持佛教,利用佛教在敦煌百姓中的影响巩固了政权。曹议金还提拔了一批普通家族的子弟,巩固了基层统治,形成了对豪宗大族力量的遏制。张氏与曹氏政权的交替,实质是家族实力的消长变化。初期的曹氏归义军政权形成了以曹氏家族为中心,各大家族联合统治瓜、沙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20.
<正>以传统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从秦到清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阶段。不过,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并不一致。如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引论中说:“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教授也提出,从周武王灭商到秦统一,中国的政治是封建制度,之后变为统治于一尊的郡县制。瞿同祖曾研究了封建社会的土地、宗法、阶级和政治制度,认为周武王在全国建立了系统的封建组织,而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