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蓝 《中华遗产》2012,(11):22-24,28-35
大自然中色彩万千,对于华夏文明来说,青、赤、黄、白、黑这五色最为特殊,因为它们不仅是五种颜色,还是五行哲学在颜色上的反映,即中华五色。五色一经诞生,就宛如一套精神的制服,不仅融入古代社会生活,甚至王朝嬗替时,整个国家都为之“色变”,五色,它们就是传统中国的国色。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古代众多的玉雕作品中有一部分俏色巧雕玉器,可谓独具匠心,巧夺天工。俏色巧雕是中国传统玉雕工艺中的一种常见手法,指的是在一块玉料上利用玉的天然色泽去雕刻,颜色运用得非常巧妙,玉石中的杂质因为俏色巧雕能够变废为宝,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连云港市博物馆收藏的古代玉器中,就有一些俏色巧雕的玉器,种类涵盖了剑饰、玉璧、带  相似文献   

3.
在色目村,"魔女"是该村生存环境的文化符号,通过对这一文化符号的解释,构建起了以敬畏自然的自然泛神论为理论基础、以自我约束的行为规则为应用并延伸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生价值追求的文化体系。这个体系是在色目村的生存环境之下人们生存方式的一种文化表达,同时又是维系人们生存活动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契合关系的文化支撑。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是色目村的神话传说及宗教礼仪对魔女文化符号加以解释的基础,规定着解释的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4.
略论五色审美观在汉代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五色审美观是中国传统审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古老的五色崇拜,到汉代形成五行色彩学体系的雏形,色彩观念转换成一种逻辑推理方式和思想认知图式,并广泛深入民间,形成色彩使用中的形式美规范;发展到唐宋时期,最终形成了五色审美观。在这一审美观念的发展过程中,汉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奠基阶段。  相似文献   

5.
周晓晶 《收藏家》2010,(10):31-38
中国古代玉器上颜色的成因,可以分为自然呈色、自然沁色和人工染色三种情况。中国古代的"玉",是指"石之美者",包括的材质种类很多,每一种材质都有多种天然形成的的颜色,即自然呈色,如和田玉就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等玉色品种;古玉在长期瘗埋于地下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俗称五色饭,又叫青精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它是武鸣壮族群众在过清明节和农历“三月三”歌节时,家家户户都蒸煮的一种糯米饭,是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这一习俗沿袭久远,清代《武缘县图经》载:“三月三日,取枫叶泡汁染饭为黑色,即青精饭也。”传说,有位才智超群的壮人韦特桂,在土皇帝手下为臣。一年大旱,他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皇帝亲往壮乡视察,用计使皇帝免去皇粮。土皇帝后来发觉上了当,把特桂视为眼中钉,下令捉拿他归案。壮乡百姓闻知,连夜送特桂上山躲藏。皇兵捉拿不着,就放火烧…  相似文献   

7.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 ,又称“五色饭”、“黄花饭”、“乌米饭”等 ,是壮族民间农历三月三或四月八等节日传统风味食品。它色彩缤纷 ,香气袭人 ,柔软可口 ,老少喜吃。清明时节 ,家家户户都做五色饭 ,用以祭祀和食用 ,或以馈赠亲友。春暖花开 ,细菌容易繁殖 ,人容易得病 ,据医药鉴定 ,红蓝草的红色素 ,枫树叶的黑色素 ,黄花的黄色素 ,含有丰富的安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可以滋养肝肾 ,润肠通便 ,堪称强身健体的上品。故五色糯米饭是一种良药。据传 ,壮族祖先一老妇为维护壮族人的权益 ,被土官抓入牢中 ,子孙送饭都被牢卒吃了。后子孙将枫树叶、…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陪葬坑出土彩绘陶俑的服装(上衣、下裳)颜色进行统计分析,着重寻找一号坑已出土秦俑服装上衣、下裳颜色搭配规律,通过五行用色构图理念分析秦俑用色规律,发现秦俑的用色规律与五色搭配规律不符,并进一步探讨秦俑服装颜色搭配的可能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华遗产》2012,(11):8-19
红黄白黑青,是中华五色,因为它们最富中华文化含义。但这一观点是否会得到今人的认同呢?最具发言权的是中国人。于是《中华遗产》在微博上同期推出“最具中国文化含义的颜色”投票活动,以观察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日盛之际的变化。从10月17日到22日,网友们反应热烈,纷纷发言。从网友所写下的推荐理由和结论看,大家十分认同并理解这五色所包含的中华文化意义,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渗透力。在此节选部分网友精彩评论。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五行学说的衍生物,“五色”观念具有视觉的经验性、宇宙图式的神秘性和作为礼制的权威性。受这一观念的影响,古代的旗幡设计基本囿于五色,但已能充分实现设计的事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五色”观念曾是古人进行旗幡设计的“思维律”。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17,(10)
<正>中国的古琴文化历史悠久,艺术内涵丰富,凝结着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与琴人雅士的深远情怀。古人在制作古琴的过程中,融合天地自然思想,以通造化之心,稽古怀德之念,遵圣人之礼法制度,禁邪归正,去奢华抑淫荡,以洽和人心,理天下人之性情。而这些关乎礼乐传统和风雅自然的思想在历代琴式中有着一  相似文献   

12.
《中华遗产》2012,(12):35-41
中国人对于颜色的认知极为敏感,常常在一种色相之中便有数十种分类。比如白色,便有荼白、锡白、月白、鱼肚白、银白、玉白、霜白、暖白……这些色彩名称灵感来自哪里?毫无疑问,是对自然的观察、认知的表现。比如其中有古代中国丰厚的物产信息,有农业社会的古人对于植物的热爱,有对自然瞬息变化的细腻感受。而中国人独特的法天象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想象力,更衍化出了浓厚的诗意。由此,色名对应的已不单单是某种色相,而是中国人道法自然的生命观念,以及对于自我与世界的省悟。  相似文献   

13.
黄颖 《神州民俗》2008,(1):64-65
文章主要是通过古籍、民俗、民间传说故事等方式证明古代名食青精饭与壮族五色糯米饭间的密切关系,并从中阐述由此而来的食俗中所包含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林海聪 《民俗研究》2023,(4):69-79+158-159
中国文化中有图与文两种有关鱼腥草的记述传统。文字书写从物象、人事、天道这三个角度不断地扩展和充实有关鱼腥草的博物学知识,体现出古人认识自然之物时,将物质性与象征性并重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格物图绘不仅丰富了阅读者视觉上的审美体验,而且全面、科学、直观地修正了以鱼腥草为代表的传统植物学知识。关于鱼腥草的层累式图文书绘,既是博物学知识的持续循环再生,也体现了古人“稽古”而不“尽信”的思想,以及守正创新的文化传承态度。  相似文献   

15.
纪学艳 《中华遗产》2012,(11):36-36
人们常说的五色,其标准色相是什么? 最早可以找到线索的书,来自《黄帝内经素问》。后人推测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本医书,其中谈到内脏肺腑的章节,也提到了瓦种颜色,用天然之物作描述的色彩:青色好似翠鸟的羽毛;赤色仿佛鲜艳的鸡冠;黄色如同螃蟹的腹部;白色可比猪脂的颜色;黑色宛如乌鸦之羽。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是最早学会使用色彩的世界民族之一,在历史中形成的色彩文化观念与政治、经济、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其独特的五色观,并一直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本文对五色观进行了简要介绍,进而探讨其在现代形势下新民俗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高佩育 《神州》2013,(1):181-181
花鸟画的审美最早缘于古代儒家思想影响下的色彩审美,但首先是色彩的审美观。经历先秦、秦汉及魏晋南北朝,再到唐宋时期的绘画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中国传统绘画利用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从礼、义、教角度来规范绘画造型和色彩。水墨是古代文人创作运用最多,也最熟练的基本材料。中国传统绘画自古就有“墨分五色”之说,花鸟画写意是画家进行艺术创作时,将人与社会、自然三者相互融合,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花鸟画写意性绝不是简单造型与立意上的思想观念,而是要表达中国传统绘画“状物抒情”的功能本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不管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构图都是其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顾力 《中华遗产》2011,(12):26-41
古人云:“五色令人目盲”,而今我们已习惯了“神奇”的化学染剂,我们在化学合成的千万色里,失明了太久。小篆的“染”字,由“水、手、木”构成,那是一种心也天然、材也天然、功亦天然的自然之染。正是这份天然,成就了让人珍赏不禁的,春水美色。  相似文献   

19.
作品的色彩特质来自对象所呈现出的色彩效果。安岳石刻以高明度、高纯度营造色彩基础空间,以"中间色"、"调和色"构建石刻群整体色彩的多变与和谐。安岳石刻色彩的色相呈现及冷暖对比组合方式来自于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理论基础,如"五行五色观"及"阴阳之和"理念,也受到儒、道、释观念的影响。其色彩特质与石窟文化环境及物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色达藏戏是国务院于2018年审核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色达藏戏曾于1958年至1980年期间停演近22年之久,直到1980年5月,色达藏戏才在塔洛仁波切的极力促成下恢复,重新出现在藏民们的生活中。文章通过对色达藏戏传承人塔洛仁波切的实地采访以及对藏区、藏民生活的实地考察,讲述了色达藏戏起源、传承、发展及流派特点等,阐明了色达藏戏对周边地区藏民、藏区社会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