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盐城东临黄海,古称"淮夷地"。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群在境内繁衍生息。因盛产淮盐而置县,称城,故称"盐城"。市区北郊亭湖区新兴镇更是一座有2000余年的历史重镇。煮盐大镇,寻着历史的声音走进新兴,仿佛置身于尘封已久的年代。沧海桑田,见证了它的神奇与古老。"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翻阅掩藏在岁月深处的故事才知晓,战国时盐城先民汲海水而煮盐。秦汉时,则"煮盐兴利,穿渠通行",可见当时已是盐业  相似文献   

2.
根据山东北部地区盐业考古专题调查的结果,可揭示煮盐作坊遗址的聚落形态及分布规律,晚商及西周时期作坊在选址时倾向于"央子"与湖沼地貌。进一步探讨晚商及西周时期煮盐作坊的生产组织与社会属性,可以推断此时期的盐业生产属于小规模私营行为的组合体,这使得煮盐作坊的选址严重受限于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3.
《文物》1977,(1)
南通地区历来产盐。据文献记载,这一带产盐的历史可上溯到汉朝初年。(《史记·吴王濞传》叙述刘濞在吴国"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积蓄了分裂割据的力量。1971年南通县陈桥公社出土五代《唐东海姚徐夫人墓志》,叙述死者的丈夫静海都镇遏使姚某的家世时,有"司煮海积盐,醝峙山岳,专漕运,副上供"等语,并写明死者的葬地就在,"永兴  相似文献   

4.
王青  王子孟 《文物》2023,(1):58-69
<正>根据多种古文献的记载,我国东南沿海是历史上重要的产盐区,煮盐流行用一种竹篾编成的大型盐盘煎煮卤水或海水为盐。竹盘(篾盘)煮盐这种看似不可能的事,古代文人早有察觉,以至感叹:“烈火燃其下而不焚,物理有不可解至如此。”(宋《却扫编》)截至目前,盐业史学者已对有关竹盘煮盐的文献记载做了初步搜集,并就东南沿海的历代盐法制度变迁进行了深入探讨[1],但因文献记载的内容详略不一,对竹盘形制和煮盐场景的细节仍未知其所以然。可喜的是,近年来陆续在香港和浙江等地发现了与竹盘煮盐相关的考古遗存,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江苏沿海地区成功地实现了从"煮海为盐"到"废灶兴垦"的产业转型,张謇提出的"棉铁主义"是指导这一时期产业转型的基本政策;作为一种指导区域发展的经济思想与政策,以棉铁产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具备了区域经济自主型、内生式和协调性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蜜汁果墩     
主料:山楂辅料:红茶调料:盐、白糖、桂花酱烹制方法:1.将山楂放入盐水中浸泡5分钟,再反复搓洗干净,放入锅中煮10分钟,加入两包红茶同煮片  相似文献   

7.
晋义熙七年(411)盐渎始筑土城,西狭东阔,状如葫瓢——瓢城。距今5000年前,盐城地理环境趋于稳定,大批先民陆续来此"熬波"煮盐。西汉元狩四年(前119),设立盐渎县。公元411年以前,盐渎尽管有县治,但是有治无城,盐渎县更名为盐城县。北宋时盐城每年产盐达到100万担,运盐船日夜穿梭,盐商云集,声势浩大。明清两朝,两淮盐业更达到极盛,清朝嘉庆年间《两淮盐法志》记载  相似文献   

8.
盐丁叹     
黄海,波涛汹涌。泥沙,随潮声在尽头沉积.垒起片片苦涩的海滩。早在汉代以前,我们的先民们靠海吃海,在无垠的海滩上垒灶煮盐,“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弥漫了数千年的炼海煮盐的烟火熏红了海滩上一片片盐蒿草。那在海风中摇曳的盐蒿草,是那么的倔强,那么的执着。面对凶顽的飓风和险恶的海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古代社会的食盐来源主要是矿盐、海盐和井盐。在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获取食盐主要依靠"追踪术"——尾随动物至盐矿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人类逐渐够掌握了从海水炼制食盐的方法。传说时代的宿沙氏煮海水为盐,是这一制盐技术的写照。后世元杂剧还衍生了类似《张生煮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东营市南河崖西周煮盐遗址出土了丰富的文蛤,其中H14出土尤多。本文采用切片观察分析了这些文蛤的生长线和采集时间,认为该遗址的贝类采集时间集中在秋季,贝类生长基本处于正常自然状态,没有捕捞压的明显迹象。这对分析该遗址煮盐活动的季节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芝士鲜奶汤     
用料:鲜奶1杯,牛油半茶匙,芝士半件切碎,咸饼干1件(或粟米片酌量)。做法: 1.鲜奶放入小煲中,用慢火煮至微滚,煮时不要盖上煲盖,放下芝士及牛油煮溶,下极少的盐调味。  相似文献   

12.
陈杰 《四川文物》2015,(2):54-57
九眼陶灶是三峡地区汉墓出土的一种特殊的随葬明器,从其形制、伴出器物、分布地区等方面观察,可知它不是常见的炊煮用具,而应是一种专门的煮盐用具。  相似文献   

13.
朱津 《中原文物》2015,(2):43-51,67
各地汉墓出土的陶灶形制多样,大致可分为九个类型,每类陶灶都有其明显的分布区域,各区域的陶灶形制、装饰特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有密切的关系。汉墓中出土的带足灶为文献中的"行灶",三峡地区的多火眼灶是煮盐所用的"龙灶"。陶灶是汉文化统一多样性的明确体现。  相似文献   

14.
两淮地区,东濒黄海,西接运河,南北长达千里,沿海地带有盐场二三十处,煮海为盐,成本少而产量丰,故“自古煮海之利,重于东南,而两淮为最”。“行销三楚两江,延袤七、八  相似文献   

15.
费和平 《东南文化》2012,(3):97-104
在讨论中国东南地域之江西地区(兼及湖北部分地区)墓葬出土的北宋中期以前买地券中"东海"、"水中鱼"、"高山鹿"等常见用语的含义以及唐宋时期"张坚固"、"李定度"身份之变化的基础上,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推论:如果说从前秦到唐初的数百年里在新疆吐鲁番地区还有可能存在着"东海"信仰的话,那么在两宋时期的江西、湖北地区,昔日有关"东海"的观念和记忆正在逐渐消退,到了南宋,已基本消失于人们的脑海中,连同隐没的还有这一观念可能代表的某种有关死后世界的信仰,与它们一起湮灭的还有水中鱼、高山鹿和天上鹤这些居住于东海边的神灵;张坚固、李定度的新身份或许意味着一种新的冥世信仰。  相似文献   

16.
主料:银耳辅料:绿豆、冬瓜、枸杞调料:盐、白糖、蜂蜜烹制方法:1.将冬瓜切成丁,放入开水中煮透,再捞出放入凉水中浸泡。  相似文献   

17.
藏族风味溢清香袁俊生前不久,我到西藏观光旅游,游览名胜古迹之余,对藏族的风味小吃也开了眼界,大饱口福。藏族同胞特别喜欢吃肉,一般都由专人宰杀,以牛、羊肉为主。吃的方式很别致,先将肉洗干净,加水、盐、佐料煮,煮到九成熟,捞出来放在盘内,用刀割着吃,故又...  相似文献   

18.
执是 《世界遗产》2014,(11):38-43
<正>又是一年春草绿。苏中滩涂上的芦苇刚刚从水中探出来,夹杂在去年枯黄的苇草中,绿色逼人。登上三层木阁楼的顶楼向远处极目眺望,沼泽地略有起伏,温和的光点跳跃在水面和大片芦苇荡中,新旧两茬水草斑驳错落,蔓延向目光无法分辨的天边。向东没多远,就是黄海了。盐城,地处江苏中部沿海,因"环城皆盐场"而得名。古老的盐阜大地东滨黄海,煮海为盐的传统产业养育  相似文献   

19.
中国长期实行食盐专卖制度,按照官方的规定,广西边疆地区属于官盐粤盐的引地。但是由于地缘关系,广西边疆地区距离盐产丰富的越南较近,出现了"向食夷盐"的现象,这在内地省份是很少见的。"向食夷盐"现象与中国的盐法制度相悖,特别是中法战争后,法国统治下的越南盐向广西边疆地区倾销及私贩,盐务治理难度增大。面对强大的法国,为维护盐利,中国对越南盐的态度有所变化,由中法战争前官方明令禁止、实则默许转变为中法战争后按章截缉、大力抵制。  相似文献   

20.
正盐城濒临黄海,境内沟河港汊纵横交错,一个庞大的"水"字写满盐阜大地,人称"百河之城"。其中印入我记忆深处的是串场河。串场河是我们的盐阜地区一条古老运河,也是里下河地区横贯南北的人工水运河道,南自海安徐家坝,北至阜宁庙湾,全长近200公里。一条河,栉风沐雨数千年,它没有神话传说,但有真实传奇的"中国故事",它熨帖着封建士大夫的恩德情怀和功绩,更是记载着一代代盐丁灶民的煮盐历史。串场河,历史悠久、身世不凡。从地理位置上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