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我曾因一张极其普通的照片招惹了一场祸端。30年过去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却依然历历在目,使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2.
父亲张玉辉是闽西籍的老红军,1997年去世。前些日子,老家福建龙岩地区党史部门来函征集历史资料,我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找出了一张父亲1946年在江苏省扬州邵伯镇和战友们的合影。这张老照片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已有些发黄,但图像依旧十分清晰。照片中的6人,都是当年人民解放军华中军区二分区四团的领导人。前排左为父亲张玉辉,当时是团政委,前排中为团长叶克守,前排右为团政治处副主任张谷良,后排左为团参谋长胡俊杰,后排中为团政治处主任宋之光,后排右为团副政委胡文杰。战争年代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照相可不像今天这么随便,合影照相一般都是…  相似文献   

3.
这是1941年10月31日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颁发的一张奖状,签发人是主任委员宋劭文、副主任委员兼民政处长胡仁奎(原署名用的是紫色墨水,因年久褪色已模糊不清)。上面写道:"行唐县三区太子庄教员刘清英配合武委会分会干部二人活捉敌军官一名……特发  相似文献   

4.
邱炳东 《文史精华》2003,(11):37-39
题记:一张尘封了70多年的烈士照片,引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错误的照片 1997年6月,原新四军三师老战士郭寒冰回到江苏盐城探亲,在参观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时,意外地发现在馆藏的有关单  相似文献   

5.
王悦霖  滕长富 《世纪》2023,(5):38-40
<正>在日伪报纸上发现烈士踪迹近日,笔者在一张出版于1942年10月20日的《山东新民报》上,发现有关中共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委书记、县长熊善隆烈士的报道,标题为“伪平阴县长熊善隆被击毙”。这张《山东新民报》主办者为日伪山东新民会,文中称,“长清八区方面,与张耀南(笔者注:大峰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创建者,长清县第一任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之第十六专员公署,行动相共之伪平阴县长、兼第十六军分区第四区区长熊善隆……因警戒严重与疲劳,不得已,  相似文献   

6.
锦壶 《名人传记》2023,(12):58-58
胡适以北大校长身份,于1948年6月在北大蔡子民纪念堂出席所谓“泰戈尔画展”的事,一直以来,以一张集体合影(上图)的形式传播并确证着。据北京大学校史馆所编《北京大学图史1898一2008》(以下简称《图史》),这张合影上的人物姓名、拍摄地点均十分清楚,拍摄日期也明确为“1948年6月15日”。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红军长征历史照片只有二三十张,数量虽少,但弥足珍贵,可以说,每一张都是一个伟大历史瞬间的记录。本文选取其中的4幅,向读者详述每幅照片后面蕴藏着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8.
<正>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藏有一张宋庆龄亲自手书的便条,写着:"这把宝刀本来是孙先生的知友,久原房子助送的(编者注:手稿上写成"久原房子助"正确名应为"久原房之助"),但后来日本军阀在侵略中国,占据上海时和故居的其余有历史纪念品偷回日本去的。以后日本投降后经过交涉还给故居的。"(见图1)这张微微泛黄的便条是上海宋庆龄寓所生活管理员周和康捐赠的,他简单讲述了久原房之助赠送孙中山宝刀的流传经过。据周和康告知:这便条大  相似文献   

9.
<正>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政府办陈列馆里有3张黑白照片,主角是同一人。很多老领导都认得他,时隔多年再次看到他的照片,一些老前辈很激动,讲起他过去的故事神采飞扬。虽然他已去世四十多年,但在人们的记忆里却依然鲜活、依然斗志十足。  相似文献   

10.
一张珍贵的照片李青林1959年9月上旬,我受河南日报记者部委派,到郑州黄河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工地创办工地小报─-《战黄河报》。1960年春天,一个阳光绚丽的上午,工地指挥部通知我说: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和彭真等中央领导同志要来工地视察。我听到这个消息...  相似文献   

11.
秋石 《百年潮》2020,(3):84-87
这是一张有故事的照片,拍摄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日,拍摄地点位于太平洋东海岸的美国康涅狄克州麦迪逊小城门格尔镇郊一座具有200年历史的农舍里,照片中一位身着中式毛蓝布旗袍的美国中年妇女,笑容满面地端坐在一架老式电动打字机前面……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幅严重受损的照片。有人会问:“这样珍贵的照片,为什么不珍爱保存,而被折损了呢?”个中饱含着一段辛酸而痛楚的历史故事。毛泽东主席和陈东升这幅十分珍贵的合影照片,原来是毛主席在1958年10月31日晚7点30分至11月1日零时30分的时间内,由京赴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郑州会议前夕,途经黄河北岸重镇新乡车站停留,在他老人家的专列上,接见参加中共新乡地委(大豫北时期)扩大会议的地市县领导同志,同地委第二书记陈东升亲切握手、交谈时的合影。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毛主席接见陈东升的动人情景。当陈东升在我搀扶下,拖着敌人留给他那伤…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科进入殿试者,都是高手,万千篇锦绣文章中,如何分辨金银铜奖?有人偏爱梅,有人单爱菊,往往是人言人殊,有人给打百分,有人则可能给打零分。文科这门科学,想来还真不怎么科学的。然而,那状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看了张謇中状元的故事,我对所  相似文献   

14.
刘宏斌 《文博》2007,(6):92-93
在陕西省岐山县青化镇童家村村民童拴雄家里,一张奖状保存了50年,那是1958年他的父亲童铨等五位农民因保护上交西周青铜器外叔鼎,由岐山县人民委员会颁发的。这张奖状是特制的,在长44厘米、宽32厘米的白纸上用兰颜料涂成底色,四周用红、黄两色画了相互缠绕的飘带,上边飘带的中间是一个圆圈,圈内画有一圆鼎,鼎两边各有一小爵。奖状上共有7行用黄色颜料书写的字,第一行为宋体"保护文物有功"大字,大字的左边原镶有外叔鼎的黑白照片。奖状正文为行书,内容为:"青化乡童家生产队童兆乾、童怀义、童玉乾、童铨、童生民等五人于1953年  相似文献   

15.
<正>1999年9月的一天,我从朋友处偶然发现一张照片,虽然已经很陈旧,但影像依然清晰。细细欣赏,觉得中间坐者极像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还有汉剧名家吴天保先生,于是我对这张照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朋友照片从何处所得,朋友说是在周末地摊花两元人民币购得。再次品味照片,又发现衬托照片的底板有"显真楼"三字,就更加感觉此照片有故事,因为显真楼是武汉一家历史悠久的照相馆,位于武汉市的武昌。征得朋友同意,把这张照片带回家,决心解开照片背后的隐藏的故事及秘密。  相似文献   

16.
张虚 《炎黄春秋》2001,(9):72-73
我身边珍藏着的这张老照片,是前几年我回老家时,表哥转交给我的。待我神情专注辨认上面五个年轻人时,表哥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说:“你想不到吧,这张照片是新心中学的老校友赵居正从台湾带来的。他临回台湾时嘱托我一定把翻拍的这张转交你。”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图)捐献者为第五冶金建设公司退休老工人张祥麟,现藏成都青白江区彭家珍大将军专祠文物保管所。兹说明如下: (1) 照片内容为慰问抗日战争出征将士家属留影。地点在成都。时间是1938年7月抗日战争周年。 (2) 前坐一老一少两人,当为出征将士家属的主要代表,姓名未详。后面及两侧的人群,有出征将士亲属,有慰问者。上方大的布质横标写的是“大声社慰问团”。横标之下的右方三角旗上写明“成都大声抗敌宣传队”“慰”问“抗战军人家  相似文献   

18.
唐敦帼 《铁军》2011,(4):22-23
这是1939年周恩来在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与叶挺、陈毅、粟裕等同志合影。长期以来,多家图片资料一直介绍这张照片的右起第二人为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长朱克靖。唐敦帼一文认为右起第二人系叶挺将军北伐时老部下,时任新四军军部秘书的夫君吴正邦(振邦)。赵勤轩一文认为右起第二人是朱克靖无疑。现将两文同时发表,供读者辨疑。  相似文献   

19.
《慈溪县志》“经济总情”编第230页中,放了一张1967年红卫兵街头游行的照片,以配合文中一段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记述.出乎预料的是,在搜集、选用这张照片过程中,以及志书出版以后,竟引起编纂室内部和一些方志界同行、读者的争议,意见纷纷.归纳一下,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第二章第七条“关于建国以来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述要遵守宜粗不宜细的原  相似文献   

20.
2005年9月2日,单位组织部人员给我父亲送来一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章,勾起了老人一段难忘的记忆。我的父亲吉秉英,1928年出生于雁北冀晋交界处的古道边上西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西堡为明代所建,里头住的大都是大槐树的移民,早年为保卫明朝江山,戍边而来。我的爷爷除了种地,农闲的时候就到阳高德茂商铺当伙计。父亲弟兄三人,父为二,10岁前在本村私塾师宋从鼎,念了一年《三字经》《、百家姓》和《识字格言》,后因经济原因再没念下去。为了生活,他跟羊倌赵喜贵、祥子当起了羊伴子,和羊群打起了交道,暑往寒来,风雨无阻。1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